培养有德性的人
2022-03-17刘晓丽
【摘要】德性是做人的根基。从班主任工作出发,建班育人第一要义就是培养学生好的德性,以好的德性促好的德行,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班主任应该培养学生的品格,指导学生的行为,让他们学会如何生活,知道怎样做人。班主任可以通过制度建设、活动引领以及学科渗透,培育能自律的自由者、有活力的自信者和有修养的生活者。
【关键词】德性;品格教育;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07-0032-05
【作者简介】刘晓丽,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第一实验学校(无锡,214000)教师,一级教师,2021年江苏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初中组)一等获得者。
亚里士多德说:“德性就是使得一个人好,并使得他的实现活动完成得好的品质。”德性是做人的根基,德性伦理关注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从班主任工作出发,我觉得建班育人第一要义就是培养学生好的德性,以好的德性促好的德行,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好的德性呢?我以为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突出学生的品格教育。良好的教育不是消极地去束缚本性, 也不是一味地顺从本性, 而是要积极地去利导本性。班主任应该培养学生的品格,指导学生的行为,让他们学会如何生活,知道怎样做人。在带班实践中,我通过制度建设、活动引领以及学科渗透,培育能自律的自由者、有活力的自信者和有修养的生活者。
美好德性的形成离不开实际行动。我们是在做事中做人,我执行规则、学习规律,才能成为一个自律的人。我始终坚持以理性建班,以人文关怀育人的做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树立班级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以规则意识唤醒自律,以自律推动律他,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有规则的自由者。
1.民主“法制”:制度唤醒自律。
如果仅仅以班主任个人的意志建设班集体,建设的过程就会变得随意且缺少章法,与“培养有规则的自由者”的教育理念相违背。因此,我在建设班集体的过程中,重视民主“法制”的重要作用,这里的“法”指的是班规班纪的制定,“制”指的是监督机制。我会通过“圆桌会议”营造民主氛围,听取学生意见,共同制定班规。
开学后的第二周,我根据一周以来的班级观察,召开了首次“圆桌会议”,与学生共同聚焦三个问题:我们需不需要班级规则?你觉得班级需要怎样的班规?如何才能让大家自觉遵守班级规则?有的学生认为需要更严格的班规来约束自身,并实施相应的惩罚措施,约束不自觉的人;有的学生认为“罚”不如“赏”,班级规则应该以激励为主。因为大家意见不统一,所以我干脆将制定班规的权力交给学生。
接下来,我利用班会课召开“法制先锋”会议, 组织班集体成员共同制定班规,并建立完整的监督机制,确保“法制”的顺利推行。首先,发挥班干部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由他们牵头制定流程。其次,班级成员每人提出一条班规及相应的监督机制,并表述制定这条班规的出发点。然后组长筛选掉重复性内容并汇总,最后投票决定班规条例和监督机制。
在民主氛围下制定“班规”,形成“监督机制”,这两者共同构成班集体的“法制”依据。用“法制”代替“人治”,使得班集体管理“有法可依、有迹可循”,由学生认同形成道德约束力。
2.榜样示范:自律走向律他。
同伴的影响更真实、亲切,也更容易引起共鸣,榜样示范可以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让学生由自律走向他律。
班级里有两个学生缺乏时间观念,迟到后还抱怨“真烦,一点自由都没有”,此时我除了利用“法制”的力量,还可以同时利用学生的榜样示范来引导他们。
我召开以“珍惜时间,得大自由”为主题的微班会。首先请学生聊一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是否会觉得不自由,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知。很多学生都认为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是因为有人管束,自己没有支配时间的自由,所以想快点长大,这样自己的时间就可以自己做主。然后,我邀请我们班的“时间管理小达人”小李上台,由他分享自己是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的。小李表示,虽然自己坐公交车上下学,但从来没有迟到过。是因为他知道时间的宝贵,所以制订了详细的时间安排表,早晨的时间安排都是精确到分钟,从来不会因为贪睡而错过公交。并且,小李在发言中谈到了要想不被时间支配,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否则只能“万事成蹉跎”了。小李精彩的发言、切身的感受给了同学们很大的启发,大家纷纷表示自己也要制订时间安排表,而那两名经常迟到的孩子也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
最后,我进行总结:自由是有边界的,比如学习的自由是要在遵守校纪班规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时间;行走的自由来自于遵守交通法规;交往的自由来自于恪守道德准则…… 在榜样引领、同伴互助中,这两名学生表示学会了珍惜时间,并领悟了只有遵守规则、有规范意识,才能自由成长。
要成為有德性的人,个体要追求至善幸福,必须在社会共同体中进行。学生的自我认同源自于他人的认同,他人认同能够促进自我认同,自我认同能够产生自我成长的驱动力。一个自信的人,个性更独立,精神也更为自由。因此,我从多维度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学生正向发展,以双向认同培育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自信者。
1.悦纳自我:“送我一根棒棒糖” 。
我发现很多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对自己缺乏认同感。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我设计了“送我一根棒棒糖”的主题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扮演“主角”的过程中,培养自我认同感,进而激发自信心。建班初期,我深入了解了班级学生的文体特长、兴趣爱好等,并给每一个学生建立了成长档案。所以,作为活动总导演,我能够有的放矢,力求全员参与。
“送我一根棒棒糖”系列活动里有“舞动青春”舞蹈展示、“指尖上的风采”乐器表演、“我手写我心”班级学报、“笔墨青春”书法绘画展、“吟诵古今”朗诵比赛、“奔跑吧,少年”运动系列比赛、“力拔山兮”拔河比赛等,每一个活动都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和育人目标。“力拔山兮”拔河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同精神和坚毅勇敢的品质,“奔跑吧,少年”小组接力赛培养学生永不言弃、顽强拼搏的精神……
当然,对于没有特长的学生我也会引导他们挖掘自己的优势。比如,我会组建班级活动筹划团队,对每人进行明确分工,他们是“总策划”“制片人“后勤组”……老师和同学认同并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自然触发他们内心对自我的肯定,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功,“送自己一根棒棒糖”,增长了自信,成为了活力满满的少年郎。
2.悦纳同伴:“送你一朵小红花”。
一个人是否自信,不仅体现在能不能悦纳自我,更体现在能不能悦纳同伴。“一朵小红花”代表着对他人的肯定,将这“一朵小红花”赠与同伴,需要学生打开心扉,勇敢地承认他人的优秀,这来自于学生心中自信的力量。
学生小哲,开学时就主动要求担任劳动委员一职,并且总是以身作则地维护班级环境,但有同学因为他要求严格而对他产生误解。一次,小阳因为值日時不认真被小哲要求重新值日,由此心生不满。于是他情绪激动地摔下扫帚,拒绝扫地,而小哲只是默默捡起扫帚,替他完成了值日。而后,我找到晓阳,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让看到小哲身上值得他学习的闪光点。于是我就将晨会课上的“送你一朵小红花”时间留给了晓阳,他大胆地走上讲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并将“一朵小红花”送给了小哲,晓阳是这样说的:“今天,我送给小哲的“一朵小红花”是一份道歉信,因为我没有认真值日,是小哲同学包容了我的错还替我完成了值日,以后我要向小哲学习,学习他的认真负责的精神,更要像他一样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
“小红花”不是一朵真正的花,它可以是一句赞赏、一个肯定、朝别人竖起的大拇指、一封表扬信、一段承认不足表示向他人学习的宣言……在赠予过程中,增强了班集体个体成员的自信,形成向他人学习的温暖舆论场。活动持续有效的开展,“小红花”内涵的多样,使得班集体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来自同伴的肯定。学生在认同他人、悦纳他人的过程中促进自身成长,这就是自信的体现。“送你一朵小红花”是一个长期开展的活动,学生拥有将“小红花”赠与班级任何同学的权力。我是一个旁观者,更是一位“激励者”,既肯定得到“小红花”孩子的优秀,更肯定送出“小红花”孩子的勇敢。
以活动为媒介,从悦纳自己,到悦纳他人,我借“一根棒棒糖”“一朵小红花”点亮了学生内心的自信之灯,引导学生成为活力满满的自信者,这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
德性具有终极性,其本身就是人的最求目标,所以德性伦理追求好的生活。作为班主任,我从任教学科出发,通过课程传授价值标准,以语文文本材料引导学生进行道德讨论、价值澄清,形成对自我、对自然、对社会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让好的修养植根学生内心。
1.以文字的温度浇灌心田。
语言传承的不仅是知识,更有对生命价值的探寻。书中的温度如同流水在无形间浇灌于学生心田。为了在学生心中厚植生命可贵的理念,培育有生命温度的人,我开展了“书本生活万花筒”系列活动。
在“读懂爱,学会爱”主题班会中,为了引导学生感悟亲情的可贵,我请学生回顾《背影》中“望父买橘”的细节,并请学生结合生活,议一议自己是否也发现了隐藏于细节中的来自家人的关爱。最后通过讨论反思:自己有没有想过父母的不易,以后自己该如何做。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再延伸到家庭,让学生学会珍惜亲情并懂得如何去爱。
在“善待生命”主题班会时,我将“小桃树”和“紫藤萝”的经历风雨的洗礼,联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遭遇的挫折,以“你觉得怎样可以让生命更有意义?”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启发学生要以坚强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风雨,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敢于直面困难,懂得要将个体的奋斗与更高尚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加深学生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
2.以文字的深度塑造品格。
文字是有厚度的、有丰富精神内涵的。为了帮助学生进行生活品格的塑造,补充学生成长中所需要的精神养分,我开展“书本生活对对碰”活动,帮助他们补足精神之钙。
七年级,班级部分学生对于学习的意义认知不明,班风浮躁。我将《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内容引入“静守己心”的“书本生活对对碰”活动中,使学生领悟“宁静”方能致远的道理,并领悟“君子”的品质,了解了古代文人宁静修身的情怀,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养分,完成品格投射。随后,我在课后开展“既见君子,当成君子”的活动,在学生心间进行品格强化,提升了学生的修养。
我还会与学生探讨传统文化精神的时代价值,如愚公精神告诉我们,理想的实现必定有艰难险阻,但奋斗当有回报;“富贵不能淫”告诉我们,坚守本心的重要性……同时,我紧扣时代脉搏,发挥语文教材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开展爱国主义等“书本生活价值观对对碰”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班主任应从任教学科中发掘育人资源,利用学科育人,在学科教学中,教学生做人。学生都有着一颗温暖的心,他们用善意和宽容来与他人相处,他们学会了用实际行动感恩他人的付出,很多学生有明确的理想目标,并能以顽强的意志、拼搏的毅力来战胜成长过程中的诸多困难。班集体成为了所有班级成员的精神家园。
自律成就人生,自信绽放光芒,修养充盈心灵。一个有着丰富精神内涵的人,必定会用一双有温度的眼睛关照这个世界,以最大的善意投身于世间的洪流,以最具正能量的双手抚平生活的沟壑。点一盏德性之灯,照学生坚定前行:陪他们向下扎根,伴他们向上生长,使他们心中有底气,令他们眼中有方向,让每颗星星,都有闪亮光芒!
附:“未来已来:用拼搏定义青春”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九年级学生總体上已具备了较为主动的上进品质和较为稳定的学习状态。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迎战被誉为“人生第一个十字路”的中考时,部分同学或多或少出现了心理情绪、意志品质等不同方面和程度上的波动,目标不坚定、努力不持续、自我效能感低,根源是责任担当中“拼搏”精神的缺失。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并开展了此节班会,引导学生从伟大的建党精神中汲取精神营养,理解拼搏内涵,做一名有责任担当的优秀少年。
认知方面:认识拼搏奋斗对于民族发展、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增强对“努力必有回报”的正确认知。
情感方面:激发学生对敢于拼搏时代英雄的敬佩之情,并产生向时代英雄学习的内在动力。
行为方面:在实际生活中用拼搏的精神迎接学习和生活挑战的能力与方法。
教师方面: 组织班级干部研究设计班会环节;指导拍摄视频“不同行业人物心中的‘拼搏’”。
学生方面:观看《觉醒年代》;记述最令自己感动的东京奥运赛场上中国运动员为国争光的拼搏场面;搜集不同年代、不同行业人物的奋斗故事;排练情景剧《什么是拼搏》《这就是拼搏》。
1.情景表演,初步感知“拼搏”。
情景剧表演: 学生表演情景剧《拼搏是什么》,请学生把“拼搏是什么”的答案写在活动记录的第一栏。”
教师提问:你们心中的“拼搏”是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在活动记录纸第一栏写下对“拼搏”的自我认知。
(预设:不怕吃苦、坚持到底、不服输、努力奋斗、是当仁不让的勇气……)
2.观看视频,真切感悟“拼搏”。
播放视频:不同行业的人对拼搏内涵的不同解读。
教师:老师认为参加比赛也是拼搏(分享参加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的过程),你们对拼搏有什么新的理解吗?
学生小组交流,在活动记录纸第二栏用一个词语写下对拼搏的新理解。
(预设:家庭责任感、爱岗敬业、社会责任感……)
比对分析:学生分享对“拼搏”的新认知或者受到的新启发。
预设:拼搏凝聚着我们的情感;拼搏是坚守的精神;服务社会的精神也是拼搏的体现;努力学习备战中考是一种拼搏……
3.教师小结:生活在中国共产党两个百年交接的重要节点的我们,对于“拼搏”,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拼搏,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设计意图】:以贴合学生生活的情景剧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形成对拼搏内涵的初步认知,并以此原始认知为基础,引导学生与他人观点相碰撞,激发其对拼搏内涵的二次思考,形成相对丰富的认知,有新的体会。
(二) 人生能有几回搏——为拼搏立传
1.讲一讲: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寻访到的中华拼搏楷模故事。
(1)给中国带来觉醒的时代楷模——李大钊
教师提问:从李大钊身上,我们看到了“拼搏”是怎样的一种品质?
(预设:信仰坚定、舍身成仁)
教师提炼:因为内心有着坚定的信仰,他将民族觉醒的大业作为自己责任与目标,明知前路艰险,也坚定不移走在革命的道路上。
板书:烽火硝烟中的拼搏——坚定信仰,舍身成仁;
(2)给中国奠基强盛的时代楷模——钱学森
教师提问:钱学森的拼搏精神体现在哪里?
(预设:不畏艰险,一心报国)
教师提炼:不畏艰险、一心报国的钱学森辗转回国,用智慧的巨焰点亮了东方雄鸡的天空,科技强国,科技强军!
板书:建国初期中的拼搏——心中有梦,不畏艰险
(3)带领中国走向富强的时代楷模---邓小平
教师提问:邓小平爷爷为什么是我们心中拼搏的楷模?
(预设:勇挑重担、不怕挑战、敢作敢为、锐意进取)
教师提炼:在改革的洪流中,勇挑重担;在进取的时代里,敢作敢为——邓小平爷爷用他的智慧开启了新中国雄起的篇章!
板书:改革开放中的拼搏——敢于挑战,锐意进取
(4)为中国筑起生命安全堡垒的时代楷模——陈薇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陈薇院士是为中国筑起生命安全堡垒的拼搏楷模呢?
(预设:不怕艰难、逆流而上、牢记初心,不忘使命……)
教师提炼:为中华民族树起一道生命安全的壁垒,陈薇院士说过“除了胜利,别无选择”。她披荆斩棘,顶风逆行,不负使命。
板书:全民抗疫中的拼搏——顶风逆行,不负使命
(5)为中国荣誉而战的时代楷模——马龙
教师提问:在马龙身上,大家看到了怎样的拼搏品质?
(预设:永不服输、勇于挑战、坚定目标与理想、为国家荣誉而战……)
教师提炼:永不言弃,从不退缩的马龙,是我们身边的拼搏楷模。
(板书:为梦想而战的拼搏——永不言弃,从不退缩)
2.写一写:写下你对拼搏的新认识。
(1)再识“拼搏”:学生将对拼搏的新认识写在活动记录的第三栏。
(2)分享“拼搏”:学生对比三次对“拼搏”内涵的理解,小组内分享交流。
(3)教师小结:顺着时间的长轴,我们遇到了舍身成仁的李大钊、始终奉献的钱学森、锐意进取的邓小平、攻克时艰的陈薇,还有永不言败的马龙等。不管是百年前乘风破浪的革命先辈,还是与我们正共享同一个时空的英雄,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同样的光芒,那就是:他们始终与责任同行。
3.学一学:对比不足,发现问题,汲取拼搏力量。
学生借助句型进行交流:“反思:对比楷模,我感到自己在(XXX)方面缺少拼搏精神,(简单举例说明)。我要以(谁)为榜样,(今后怎样去做)。”
教师小结: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虽然你们现在羽翼未丰,但是请从现在开始树立理想,坚定信念,用拼搏为将来积蓄能量,要相信未来定可期之。
【设计意图】:从不同层面引导学生感悟拼搏精神的内涵,引导学生静思己身,勾连榜样与自己,对比榜样与自己之间的差距,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找到生活中践行“拼搏”精神的方向。
(三)宝剑锋从磨砺出---为拼搏代言
团体平板支撑赛(每小组一人比赛,其他成员加油打气),请获胜学生谈比赛感受。
(預设:我拼搏不仅为了自己,更是为了集体;我有为团队取得胜利的责任……)
学生分组讨论对“拼搏”形成的新感受,并写在活动记录第四栏。
(预设:对个人负责,为集体奋斗,为国家拼搏……)
2.议一议
播放苏炳添比赛视频。
教师提问:苏炳添征战奥运,却没得到奖牌,他平时的拼搏还有意义吗?
教师提炼:拼搏是成功的基石,拼搏不一定保证目标的达成,但拼搏一定使你离成功更近,这就是拼搏的正确打开方式。
3.演一演
学生表演情景剧《这就是拼搏》。
教师:同学们,看完这个情景剧,你们有什么新的感悟吗?
青春拼搏宣言:齐颂李大钊《青春》节选。
4.教师小结:同学们,九年级的你们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重要选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坚定信念,用拼搏定义青春。老师相信,我们的拼搏必将为我们的生命赋能,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就让我们用拼搏积蓄青春的力量,与祖国同行、奋战于征途之上,以青春之拼搏,谱生命之华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让学生在讨论中对“拼搏”的意义有更深层次的认知,明白拼搏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集体,亦或是为了家国,只要有责任有担当,哪怕结果没有达成预期,也无悔于青春的拼搏。最后通过情景剧翻转,引导学生发声,发出拼搏宣言。
121750170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