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德育转化的学科实施路径

2022-03-17朱慧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2年1期
关键词:剪纸民间美术

传统文化的共同特点是用天然质朴的艺术特色承载人生观、审美观。但是在美术学科的众多传统文化教学中,更关注技法的习得,对传统文化中的审美习惯、民族精神理解不够。教师要基于儿童在学习传统文化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寻找基于审美共鸣、文化理解上的深度学习和创新实践,探索传统文化德育转化的学科实施路径。

传统文化;主题剪纸;德育价值;转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朱慧,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江苏淮安,223001)课程教学部主任,高级教师,淮安市小学美术学科带头人。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民间美术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承载着民众的生存方式、风俗习惯等,蕴涵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基于此共识,许多学校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但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中的学习中,更多的是简单移植,忽视其本身所具备的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忽视儿童作为学习者本身的视觉经验、参与愿望,无法实现传承创新。因此,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需要在文化育人功能与儿童学习规律之间建立联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融通,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转化的学科实施路径,从而实现文化自信下的创新表达。

剪纸是众多优秀民间艺术中的一种,材料虽然简单但表现形式多样,具有单纯朴素的美,适合在小学开展。本文以“老鼠嫁女”主题教学为例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转化学科实施路径。

一、

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基础层面。民间美术在取材上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农耕社会时期大部分民众就在传统的艺术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化,民间美术悄然的发挥着他的教育功能。民间美术服务于人们的衣食住行,兼具实用性和视觉性,它造型稚拙、色彩浓郁,有着直抒胸臆的质朴之美。质朴不仅表现在内容和形式上,也表现在创造主题朴实无华的人格上。如在将老虎形象转化为虎头鞋形象过程中,人们会主动弘扬事物身上所具备的真善美特点,自然舍弃其中不美好的因素,表达向善求真的愿望。

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美的艺术方式或许发生了变化,但是“大美”内涵不变,依然保持着活泼、质朴、天真的童年气派,这种稚拙大胆、追求自然的审美观念对于学生审美品质形成起到积极作用。

作为包容整个社会生活事像文化的民间传统文化,生存与繁衍是其最根本的生命主题。围绕这个主题,生存求吉祥的心理,形成了文化鲜明的吉祥特征。人们将吉祥的寓意通过符号化的图样、约定俗成的形象在剪纸、门神、风筝、石雕等民间艺术中予以表现。求吉纳祥、驱邪避灾的吉祥特征在漫长历史中给芸芸众生以希望,表达着人们对生活通达乐观的态度。

诸如此类的特点在美术传统文化中不胜枚举,这种对美好生活不断追求,对自然永不屈服的精神沉淀成为民族性格的一部分,让我们历经磨难依然自强不息。学生阅读美术传统文化,在不断理解内化中传承民族性格。可以说,对于个人,民间传统文化有利于价值观的引领修正,是形成人格的强大力量;对于民族,能够构成深层的社会凝聚力,是赓续民族性格的本原力量。

美术传统文化之所以深受群众喜爱并传承至今,因为其最初就是对生活用品的创新,对生活环境的积极改变。民间艺术作品材料往往就是一把剪刀、一张纸、一块布、一团泥,但是却在大胆的想象和创新中焕发新的生命。比如民间艺术的纹样通常会有一定的式样,讲究对约定秩序的遵守,但是在流传的过程中人们不断丰富和更新。这种经世务实、推陈出新的精神与《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所表述的文化精神是一致的。

美术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精神与儿童勇于表达自我、主动发展的精神相统一,与当下快速发展更新的时代发展相契合。然而多年来,我们在美术传统文化领域的学习注重了技法的保存保真,忽视了转化再造、创新发展。传统文化因为经典,反而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人们较为熟知的文人审美模式,语言解读、临摹再现成为美术传统文化学习的主要方法,需要在守正創新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实践。

剪纸这一民间艺术脱胎于镂空技艺,因材料简单、色彩喜庆,所以常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剪纸在民间更像是一种装点生活的游戏,一种生活的智慧。诚如梁振华所说:“不要面目严肃地讲述传统文化。”在让民间艺术进入课堂的时候,首先应该尊重文化本来的样子,选择适切的方法进行学习。

四年级学生对剪纸技法具有一定基础,但是对其蕴含的德育价值和审美功能不甚理解。笔者对剪纸内容进行筛选,选择了内容生动有趣的“老鼠嫁女”进行内容重组,开展系列教学。通过对比品读、深度探究、创新表现、延展调查等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文化内涵以及在当下的变革创新。

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是一种社会生活事象文化,主要由文化物、象征符号、民族事项、民俗类群、文化圈等五种要素组成。所谓文化物是指那些并不带有文化含意,去能参与构筑事象文化和附加符号的文化意义。比如老鼠作为一种动物,并不具有事象上的文化意义,但其作为事象文化的构筑材料时就被赋予了多子多福的象征。搜集资料可知,我国不同地区都有“老鼠嫁女”主题剪纸,虽存在差异,但是在艺术风格上都基本保持质朴、纯真、美好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形式美和韵律美。

城市儿童在生活中缺少对传统文化的视觉积累,无法对民间美术中常见稚拙造型、浓郁色彩产生共鸣,可以通过有趣的内容唤醒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课堂伊始,笔者选择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3年创作的经典剪纸动画片“老鼠嫁女”导入教学,观看故事后,让学生回顾民间传说中不同版本的故事。老师提出本单元教学的核心问题:该问题直接指向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学生会发现老鼠是民间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人们出于为了减少粮食的需要,或多子多福等愿望,保留老鼠繁衍特质,舍弃灰暗形象。联系之前所学可发现,在创作中选择物体本身的部分美好特质进行夸张表现,是民间艺術的共同特点。

在大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对剪纸内容选择有了理解,但对剪纸的造型特点认知这一核心知识不够清晰。因此设计第二个核心问题:该问题指向视觉分析,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审美习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剪纸中的老鼠与真实老鼠、卡通形象的老鼠在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异同完成学习单。(见如图1)

在学习单的填写中,学生会发现老鼠剪纸形象与动漫形象在表现方法有相似之处,但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外形饱满、装饰花纹、色彩鲜艳。作为单元的开始篇章,让孩子通过欣赏、比较、分析理解老鼠这一剪纸图案理解民间美术的造型方法,形成审美共鸣。

在经历了100多年“现代性”的社会进程之后,我们发现,传统民俗深藏着中国文化之“根”。学习传统文化其实是一场寻根之旅,是寻找文化基因之旅。

1.

通过对剪纸造型与其他造型的对比分析,学生会发现剪纸中添加牡丹、莲花等花纹是对生活富裕的向往,这种将普通的动物赋予吉祥隐喻传达出朴素的生活观,通达的生命观。

除了造型上有约定俗成的形象,剪纸的色彩也极具特色,有单色剪纸和套色剪纸、拼色剪纸等多种构成,最为常见的是中国人最喜爱的红色。今天红色已经成为文化代码,色彩超越了视觉感受,融入了坚强乐观、生生不息的民族性格。

在第一次创作中,抓住传统文化中的象征符号——“红色”为标志,让学生用红色马克笔,通过模仿套色剪纸的方法对“老鼠嫁女”片段进行改编。创作时选用红色、绿色等色彩纯度高的纸张,以保留其色彩鲜明的特点。在绘画纹样、编写故事的过程中让学生加深了对剪纸造型特点的理解,也为下阶段的技法难点突破做好知识储备(见图2)。

在学生理解剪纸的造型、色彩特点之后,本单元教学的第二阶段,带领学生进一步分析纹样形式与剪纸方法之间的关系,深入理解民间艺术中的生活智慧(见图3)。

由以上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可以感受剪纸形象在大胆创作中也有着对秩序的遵守。在对形式美的深度理解中,对古代人民的艺术智慧和生活智慧产生认同。

“民间美术”是生产者自己创造、欣赏或使用的造型艺术和实用美术。这种创造带有很强的自发性、业余性和自娱性。所以,对于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教学不应只停留在理解视角,更要鼓励学生大胆选择各种题材,进行个性创作。

为了丰富学生视觉经验,在本主题教学的后段,增设“其他主题剪纸”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自己搜集了解不同地区的剪纸风格,总结归纳剪纸内容,通过对鱼、花灯等主题剪纸的多主题创作,理解民间艺术的实用性、创造性本质,建立传统文化学习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

在课堂教学之外,笔者以“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为主题,组织四年级学生进行系列实践活动。首先用自己创作的艺术品装饰周围环境,为家庭、学校、社区进行创新布置,形成新的物态文化。其次,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城市中寻找传统文化。学生在调查中发现,传统文化早已悄然在生活中运用。比如文明城市的宣传画里有剪纸形象,现代文创产品中亦有剪纸艺术,它们已经不再拘泥于传统,已经走向生活创新。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不断创新的精神是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

近年来兴起的传统文化教学,不是让我们回到原始自然的状态,而是去寻求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理解五千年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不断壮大的精神命脉和思想沃土。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透过传统文化的形式,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可见,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就是综合育人的过程。在学习中应该对注重文化内涵理解,关注审美素养的养成,在整合融通中形成德育转化的实施路径。

每一件艺术品都不是独立时代而存在的,它是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的综合表现。因此,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要深挖精神内核,打破边界整合融通。比如以运河文化为主线的教学,可以将文学、艺术、科学等学科学习打通,从不同视角挖掘运河文化中的包容、合作的育人价值。

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在学科中的转化,需要改变生硬输出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审美差异、环境差异,从真实发展出发,对学校课程与传统文化进行衔接研究,主动更新教学方法,形成主动探究、理解内化、迁移运用的教学范式。

传统文化教学除了具有知识、技能的传授功能,还潜移默化的表达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文化精神。比如民间音乐中的劳动号子,民间美术中的草绳编结等,无一不是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环境的大胆改造。因此通过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注意教学方式的更新,从教会走向学会,鼓励用多种艺术方法创新,让学生在文化自信中进行主动传承。

在人类学视野中,“课程”被视为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课程设置问题就是文化选择的问题。从传统文化到教学课程从知识学习到德育转化,我们需要在对传统文化探究中主动实践,实现传承创新。

[1]王胜选 .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功能探究 [J] .教学与管理,2014(7):116-119.

[2]刘忠红,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与少儿美术教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1-7.

[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借电视节目“发力”[EB/OL]. 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7/0210/c40606-29073029.html

[4]徐国源.美在民间,中国民间审美文化论纲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5.

[5]向丽.审美教育与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以云南剑川张绍华民间美术教育为例[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2,9(3):64-70.

1675501705363

猜你喜欢

剪纸民间美术
美术篇
大嘴蛙学剪纸
手工剪纸
高人隐藏在民间
剪纸
高人隐藏在民间
剪纸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