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先导,三级协同:教师研修的园本化实践

2022-03-17宋惠平

天津教育·下 2022年1期
关键词:研修核心幼儿

宋惠平

杭州市东城幼儿园构建以核心先导组为领衔,引领课程视导、专题研修、全员提升等“三级协同”的园本研修模式,推进“课程审议组”“专题研修组”“全员教师研修组”的循环研修,为教师搭建多路径的成长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保障多园区管理中课程质量的有力提升。

一、“核心先导,三级协同”的组织架构与功能协同

核心先导组由园长直接领衔,组内成员为业务副园长、保教主任、骨干教师等,同时在开展疑难主题或课改前沿理念的探讨中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加入核心先导组进行引领式和卷入式研修。

核心先导组统领课程审议组、专题研修组、全员教师研修组三级协同开展研修活动。首先,主要负责课程审议和主题架构,引领课程审议组进行课程的前、中、后审议。其次在课程审议的过程中核心先导组聚焦不同层级教师的成长需求,不同领域的兴趣特长以及园本特色课程的研究,领衔不同专题研修组开展专题研修活动。最后,通过课程审议组和专题研修组的逐级研修反馈,把握课程实施中的核心问题以及课程视导与质量检测,并梳理共性问题,聚焦教师的发展需求,以专家讲堂和草根讲堂的形式,针对课程实施中的共性问题和前沿理念作全员式的引领解惑、亮点分享和智慧共享,丰富教师关于儿童学习方式与发展特点的相关知识,拓展教师的前沿理念和课程知识,落实课程视导、聚焦教师发展、达成整体提升。

二、“核心先导,三级协同”教师研修的园本化实践

(一)核心先导,引领园本化教师研修

核心先导组主要致力于研究课程实施的核心问题,制订课程实施总体计划;在审议诊断中,对问题做商议、选择、决策,明晰课程意识,把握课程价值取向,提升关于课程实施的理念认知,同时在实践中记录和检验实施的成果,例如,及时跟进课程评价,进行主题课程常规质量和环境视导等,在课程园本化的推进过程中,做到循环交互、闭环管理。

1.三审三议,保障质量。核心先导组注重课程实施质量,落实“三审三议”即主题的前、中、后审议。切实实行每月推门课,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班级管理能力,进一步合理化班级三位一体保教配合的科学性。各年级组每周集中进行教学研讨,主要开展主题审议和一周课程实施问题反馈,核心先导组成员随机进入各个组内卷入式参与研讨过程,根据需要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对各年级组、各班级的教学资料、主题审议等工作进行一月一评,通过档案检查+进班观察等形式落实课程质量测评,优化常规工作。

2.环境视导,追随成长。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成长起来的,高质量的课程环境是幼儿生活、学习、游戏的有力保障。核心先导组在视导中会关注课程环境是否为幼儿的成长服务,环境中是否落实儿童本位意识,在环境创设过程中引领教师打开对固有主题墙的认识,将课程环境融入班级的各个墙面、角落、空间、墙裙等,注重课程环境与幼儿的“对话”功能,让环境真正激发幼儿的学习行为。在视导中核心先导组会提出合理化建议,根据教师的不同需求展开环创的集体教研、个别化进班指导、邀请环创亮点班级教师经验分享。

3.课程评价,促进发展。核心先导组要领衔多元评价支持促进幼儿的发展,带领全体教师开展基于幼兒行为的教师表现性评价,通过对幼儿日常的行为观察、视频案例回溯中采撷每一级目标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大致水平及典型性表现。研究基于幼儿行为的激励性评价,借助幼儿电子成长档案开创教师、家长以文字、照片、语音、视频的方式记录幼儿参与课程的表现,引领教师采用OBE课程评价管理系统的媒介设计集体教学活动评价表,在课程审议中更加凸显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感。

4.互动对话,自我修炼。核心先导组在研修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可通过互动对话的形式解开疑团,实现自身的蜕变成长。

(1)与书本对话,提升理论水平

核心组在每学期的寒暑假都会举办读书会,涉及书目有教参类、专著、教辅等,比如,在开启儿童立场的课改初,核心组精度《倾听着的教育》这本书,撰写读书笔记,利用暑期培训时间向全体教师做精彩章节导读分享,启迪教育的智慧。核心组成员可以分组带领教师开展线上课程阅读《冻不住的好奇心》,交流课程故事的撰写方法,继而教师梳理撰写课程故事进行线上交流分享,提高将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能力。

(2)与专家对话,提升专业能力

核心组通过走出去学习,开阔视野,充实专业能力,再进行回炉式的“翻转教研”引领全员教师协同成长;请进来,与专家进行对话,促发思维的火花,本园的管理论坛中定期邀请名校、名园长给保教管理团队解疑释惑,厘清思路,把脉核心先导组找准功能定位。

(3)与儿童对话,内醒反思成长

在与儿童的倾听、对话中,核心组成员会不断自问课程意识与课程行为是否追随儿童的发展,反观与儿童共同思考的互动状态,了解儿童行为背后的原因,核心组定期组织圆桌会,反思总结一段时间的工作感悟,共同反思,互相探讨,不断催生研修引领中的内生力量。

(二)课程视导,保障审议质量

1.园本课程的顶层架构。核心先导组主要从本园的办园理念和现代社会对幼儿发展的需求提炼幼儿的培养目标,结合园本资源,从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反思几个方面架构课程框架,围绕幼儿的生活、游戏、学习设计课程内容。同时,核心先导组也发挥着课程领导力的功能,以审定课程为依托开发园本特色课程。因此核心先到组的成员需具有先人一筹的课程意识、课程规划能力与自我反思的能力。

2.课程实施的规范与保障。核心先导组立足日常的研究工作,以核心先导组直接领衔,落实双线审议。即自上而下审议:首先成立审议小组,核心先导组按照本园的课程实施方案统领课程方向、课程内容,并架构课程审议的“范式”,明确主题脉络的三个层级:一级脉络——主题目标的行进线,二级脉络——幼儿学习的推进线,三级脉络——班本活动的延展线,给出主题脉络图,再落到各园区由各年级组进行组内主题审议。而自下而上审议,要求班级教师对教研组审议的主题计划进行解读,结合本班幼儿实际分解到各周,且各班的周计划需提交核心先导组审核方能实施。

3.课程质量的反刍评价。在各班主题实施推进中,核心先导组不定期对各园区、各班级进行课程环境、一日活动视导监测。主题实施结束后,各园区教研组长在核心组会议进行回顾及反思,围绕主题目标是否实现、幼儿经验是否得到提升等方面进行整体评价和反思,即对主题活动实施中的经验与困惑作反刍式总结,实现课程审议闭环式管理。

(三)聚焦发展,专题击破难点

1.分层研修组。教师每学年自主申报,经考核认定,由园方按照不同的层级实施分层培养。研修组设计教师的问卷调查,结合每一个问题的数据分析,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出不同层级教师对研修形式、研修内容与专业成长的需求,进而分层组的组长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设计专项研修计划,通过契合不同层级教师需求的研修模块、内容、实施路径加以引领。以2020学年针对幼儿社会情绪学习的专题为例,不同层级教师参与的五个不同项目,由分层研修组逐个突破。

2.领域研修组。领域研修组则充分发挥教师个人优势,例如,在音乐教学活动、语言核心经验等不同领域中有明显特长的教师,因共同的兴趣爱好组队一起研修,从而调动教师积极性,实现团队合作,增加互相学习机会,有效提高专业水平。如,音乐领域的项目“借助多种载体促进幼儿音乐节奏感发展的探究”,擅长音乐的教师通过“龙鼓宝贝”项目活动,结合节奏乐课程,在活动中促进了中班幼儿节奏乐的发展,搭建了幼儿节奏乐学习的支架,探究了幼儿节奏乐学习中教师语言指导策略,探究了幼儿节奏乐学习中教师的教学策略,研究了幼儿学习新事时家园配合的策略,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互帮互助。

3.微课程研修组。“悦心”微课程是本园的特色课程,核心组成员还承担着园本特色课程的研究,主要负责特色课程的整体架构与实施,如特色课程主题架构、班级特色环境营造的创设研讨、游戏设计、精品悦心教学活動研磨等。以游戏设计板块为例,围绕游戏空间拓展,核心先导组反复打磨,在角色体验场中开展模拟游戏,在阳光小剧场中开展戏剧表演游戏,在一日生活场中进行项目游戏,在情绪操作角中开展互动小游戏,同步促进幼儿在特色课程中的学习互动。

4.家园共育研修组。家园有效沟通是课程实施的润滑剂,与家长有效沟通是年轻教师入职后迫切想提升的技能。每学期研修组实行双向调研,一是向家长发放问卷,了解家长的育儿困惑、本学期亟待解决的育儿问题以及对幼儿的成长期待;二是向教师发放问卷,了解教师想提高的家长工作技巧及教师在家长工作中存在的疑惑。研修组以问题为导向邀请家庭教育专家,通过专家引领的方式在家长层面进行专业引领帮助家长找到育儿对策,同时教师对家长提出的困惑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加强电访与一对一的面访沟通。在教师层面,利用每周例会前的10分钟,选取家长工作案例进行现场模拟、情景表演,对有困惑的疑难问题,有经验教师进行支招。在理论学习、案例分享、实践推广中提高教师家园共育的能力。

(四)整体提升,全员协同发展

1.专家讲堂。与专家进行对话,迸发思维的火花。本园定期开展管理论坛,邀请名校、名园长给保教管理团队解疑释惑,厘清思路,把脉核心先导组,找准功能定位,同时对课程实施中的共性问题助力解惑。核心组通过走出去学习,开阔视野,提升专业能力,再进行回炉式的“翻转教研”,引领全员教师协同成长。在专家讲堂中,组织学习课改中的前沿理念和思想,通过前沿理念的学习引领教师的教育行为。例如,开展“幼儿园课程故事审思”“课程意识:寻找园本课程建设的生长点”等专题讲座。

2.草根讲堂。核心先导组会组织集团教师针对课程园本化实施的过程中积攒的阶段性经验和成果进行推广、分享,或共同研讨在实际带班过程中亟须解决的困惑,例如,在幼儿的游戏观察中教师的观察视角怎样落在幼儿的游戏水平上?首先教师一起到现场操作区域材料,研磨游戏方法和观察要点,再将目光投放到幼儿身上,看明白幼儿游戏的目的和游戏的方法,才能更好地投放符合幼儿游戏需求和游戏水平的材料。在核心先导组成员的引领下,“草根讲堂”的开展形式丰富多样,内容涵盖广泛,带动全园教师提炼观点,梳理经验,分享成果。“草根讲堂”成了每位教师历练的大舞台,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意识。

3.沙龙论坛。对课程实施和专题研修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每月确定主题,开展园集团层面的沙龙论坛,核心组会将研讨主题提前预告教师,便于教师有准备地参加研修。论坛现场分设多个小组,由组长组织讨论,小组中每位教师分享自己的观点,不同教师的观点进行碰撞、融合,最后形成一个小组集中的观点,由组长汇总进行汇报。以园本课程资源利用为例,拿到论坛主题后教师纷纷设计问卷、走访社区调研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在正式论坛分享时教师之间发生了有效的观点碰撞。沙龙论坛使每位教师有思考、有交流、有分享,也能接收到同伴的大量信息,扩充认知领域,积累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能真正促进每一位教师的协同发展。

三、结语

在核心先导组的引领下,教师研修聚焦课程实施与师幼的共同发展,通过分层联动、整体提升,在完备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中促进不同需求、不同层级的教师获得阶梯式发展。核心先导组在课程实践中既发挥了引领的作用,又使自身得到了成长。

(吴淑媛)

3979501186512

猜你喜欢

研修核心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