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管理迈向知识治理:高校管理改革与创新的路径
2022-03-16郑晓航
郑晓航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150)
高校是一所集合于多种知识与学科的综合性场所。对于知识进行科学性的管理不仅能够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增强学习兴趣,也便于知识的二次学习与相关知识层面的创新。对此,在这个知识时代迅猛发展和高新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的大环境之下,通过知识管理的相关理念开展的组织变革、内容层面的设计、制度的设立以及相关方式的革新,都能够促进高校管理模式和增强管理能力的关键因素,同样也是让高校更好地适应组织属性以及相关管理任务的重要途径,但是,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不足,对此,要探索出一条属于高校管理改革与创新的新路径[1]。
1 高校在知识管理层面所面临的问题
1.1 结构单一,定位模糊
受知识管理的影响,目前高校在管理的方式上还较为单一,具体包括本校负责管理的相关部门和教师、开展其他学科教学的教师、辅导员以及全校全体学生。受科层传统部门的影响,使得管理的主体在关系上特别不顺利,在知识的生产、运转以及相关的应用层面的利用率不高,正因为这种错综复杂的原因制约着高校管理层面的进展。就目前的实践状况来说,知识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呈现多样性,不单单是个人的知识所有者、甚至高校内相应的教研室、教辅单位等都可能成为知识的所有者。在知识当中主体扮演着管理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在高校中的学生和教师以及全体工作人员都可以看作成知识的所有者。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对于主体的定位比较模糊。在定位上来说,知识的主体较为单一,就好比个体知识的所有者绝大多数都认为自己只是将知识进行接收和学习,却没有注意到知识的分享和转化;从本质上来说,知识主体之间的角色定位具有互换性,会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不同的管理方式而变化。每一个知识的主体,在进行知识的管理过程中都具有多元性。要把握住主体的地位,这样便于了解在管理过程中每个主体的职责,进而使知识管理的过程朝着动态化发展[2]。
1.2 知识资源缺少一定的整合度
当下,数字化校园已经不在适应现如今高校的发展。对此,高校开始转型由以往的数字化校园开始向智慧校园转变。
近些年,由于大数据分析技术被普遍运用给高校在知识生成、知识组合、知识传递以及知识创新等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也导致了高校知识在管理的过程中的数据资源更加广泛零散和初始。对此,知识资源的整合也是现如今高校在知识管理工作中应该值得注意的问题。高校的教师、分院以及相关的教研部门在进行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时会得到大量的数据和相关的知识理论,而所得到的这些知识零零散散有的被记录在纸张之上,有的被存放在网络之中,有的数据是在计算过程中得到的一些非专业领域的相关数据,还有一些是通过数据分析、图表研究得出的一些数据,只有通过高校中的相关硬件基础设施和一些数据的规章制度要求,知识才能在管理过程中被灵活运用。以上所讲到的都是以往的高校在管理的制度和方式上所不能达到的,除此之外,在管理过程中对于知识的分析、探究和运用等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使得知识尽管被发现但是却遭到了严重的流失,加上高校内部对于知识管理的相关制度比较落后,没有统一的规范,对于信息的孤岛和信息的错位、不对等,相关的队伍不专业,没有相关的技术做理论支撑。这些都导致了知识资源的利用率较低,知识转移和知识转化的效率不高,给高校的治理效能的提升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2 高校从知识管理迈向知识治理的改革与创新路径
2.1 优化与完善管理的主动关系网络
在知识治理的基础之上,开展高效管理体系,需要不断强化和改善多元主体之间的互相协作,这其中包含了相关的管理部门而教师队伍、高校的辅导员以及全校的学生都应该归纳到高效的管理体系之中。创设健康、积极、开放的管理氛围,打造共同参与的管理框架,将知识的研究得出、分享和运用作为管理过程中的主基调,提升管理过程中的效率以及加强管理的相关机制的革新。
正如上面所说到的那样,高效管理属于知识密集型的组织,在这其中不同的主体在治理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例如,个体的知识所得者不但负责的知识的生产与传播,除此之外,他也扮演着知识消费的角色并且还负责知识的转化与相关的决策。又好比相关的教研部门、校园图书室以及信息管理部门等,不但在管理的过程中扮演着知识的分享、知识的总结,还配合着治理体系并与之共同发展。在知识治理的过程中知识主体之间是互相约束,互相影响的。每一个个体之间都是平等,通过互相分享知识资源和相关的技能,还能给其他知识的个体带来前进的动力。假设一个知识的主体在功能上发生了损坏,那么势必会导致整个知识治理的断裂。对此,在相关的治理过程中。主体自身要进行转变,通过知识的获取、加工以及再利用,来对身边周围的知识环境和整个治理的体系加以转变。
2.2 完善相关的治理机制
知识的治理主要是探究知识的制造、传递、分享、革新的过程。在此期间可以通过知识的识别、交流以及整合等,进而增强知识治理的相关效率。
提升知识的识别和分析,有效的分析和识别是开展治理的基础。知识的分析,主要是来了解知识在治理过程中是怎样产生的,通过对知识的分布情况来进行综合的考量,以此来得知知识资源的相关情况进而来了解知识资源的相关结构和对资源的掌握度。知识识别,主要是探究知识资源再出现时的相关次数以及种类。打破知识管理中的相关屏障来提升知识的转化率。
知识治理一定要突破单一的传统,增强知识和信息在治理过程中的转化率。知识互动主要是指知识治理体系中内外部之间资源的互动。在高校相关的知识治理过程中,在内部开展知识互动,主要是凭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进而实现资源的分享与传递。在此期间,知识所有者会将其知识进通过分析进行整合,并加以优化,最终以一个合理的方式呈现出来。与此同时,这些知识也会被知识所有者所吸收,成为自身的知识。例如在校内开展科学研究调研会、相关知识领域的学术交流、演讲等,这种外部的方式不但能够给高校的知识治理体系带来全新的治理途径。还能实现不同知识个体之间的互动,增强治理过程中的竞争性,进而确保治理体系在内部、外部都能形成有效的知识流动[3]。促进知识之间的有效整合。
知识资源作为知识治理的源头应该通过知识共享的方式促进知识之间整合、加工,这样能够为管理过程中的相关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整合具体表现在数据的采集、大数据的处理、云计算等,这些技术能够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知识资源,给知识治理和知识管理带来数据上的服务。
3 结束语
高校是目前发现知识,以知识创新作为主体的组织,因此应该承担得起在知识应用过程中的先行者与引航员的角色。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应该架设以知识治理作为主导的相关模式,将知识管理朝着动态化方向发展,提升知识在发现、传递、共享以及运用中的高效性,提升知识资源的再利用,让高校的知识所有者都能够与知识资源之间互利共生,为高校未来能够稳定、高效、长久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管理层面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