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分析的地方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以安康学院为例

2022-03-1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安康应用型高质量

廖 鑫

(安康学院发展规划处,陕西 安康 725000)

1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文化、安全、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都在发生重大变化,教育是社会事业中最为关键的事业,高等教育对人的思想认识、思维转变和理念重塑有着引导、培育和塑形的作用,特别是应用型大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主力军”和“推进剂”的作用,如何在变中谋发展,在危机中育新机,在新机中开新局,关键在于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各项事物高质量发展。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人才培育。人才培育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石。应用型大学应围绕“应用”二字,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背景下,以新发展理念树立新发展阶段下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注重围绕“社会需求什么、师生期盼什么、发展渴望什么”,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特点、特长和地方需求开展人才培养,努力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方向、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确保人才育得出、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

以新发展理念助推科学研究。“科研工作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这为新发展阶段科学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提出了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以新发展理念开展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是高校重要职能之一,是高等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体现。“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交汇时期,受全球经济下行等不利因素影响,国内各行各业都在发生变革,高质量的社会服务必将需要高质量的人才、高水平的技术和高效能的治理,因此,地方应用型大学在这场“危机”中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注重内涵提升,创新管理与服务,增强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提高人才培育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提升科研技术与社会需求的关联度,彰显地方高校高质量的社会服务对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2 基于SWOT理论分析

近年来,随着安康绿色循环发展和开放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安康学院也在转型发展,服务地方中取得了良好成绩,但在提高办学层次,迈向高质量发展中仍存在差距。本文通过分析发展特点,认识存在的问题,找准奋斗的方向,进而提出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2.1 优势(S)

安康位于陕西南部,地处秦巴汉水之间,位于成渝、关天、江汉经济圈的几何中心,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和国家政策性金融扶贫试验示范区。安康学院是安康唯一的公办本科院校,近年来,确立了“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方向,围绕“三服务”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积极服务地方,形成了独具优势特色的教育教学、育人育才、校地合作模式,得到了广泛认可与好评。

2.1.1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应用型人才

安康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落实,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构建了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建立了“师德教育—专业素养—教学技能”三维目标培养,“U—G—S”(高校—政府部门—中小学校)协同合作、双进双培师范生职业培养模式,构建了“1+2+N”创新创业教育体系(“1”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2”指校内校外实践基地,“N”指若干个科研技术平台),全面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被评为陕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教育部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建设高校,截至“十三五”末,累计培养了8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2.1.2 凝练学科方向,注重特色发展

安康学院紧密围绕富硒产业、现代农生、旅游康养等主导产业及特色领域,凝练学科方向,建立学科集群,形成了以茶叶、魔芋、生猪养殖、富硒食品为特色的秦巴现代农业重点学科,以师范教育为特色的优势学科,以陕南生态经济、生态旅游、汉江水资源为特色的秦巴资源保护利用特色学科,形成了农林食品、医药康养、环生材化、教师教育等6个专业群,建立了“首席专家+技术人员+科技服务站+企业园区”创新产业发展体系,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与服务,切实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力和支撑力。

2.1.3 发挥优势资源,积极服务地方

近年来,安康学院坚持走地方化、应用型、开放式办学之路,制定了《服务安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优秀师范人才、打造智库建设、开展教育扶贫,多领域多途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基于作物养分需求的猪沼园循环农业模式研究与示范”被教育部选用。多名校内专家参与地方发展规划编制、项目评审。为当地培养优秀教育人才1.4万人,全市50%以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毕业于安康学院。

2.2 劣势(W)

2.2.1 “先天”资源不均衡

从全省来看,陕西高等教育资源主要分布在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关中地区经济基础好,教育投入相对充分;陕北、陕南办教育底子相对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特别是陕南,远离省会城市,学校信息相对闭塞,教育投入相对较少,加之自我“造血”功能不足等制约发展因素较多,从而导致教育发展不均衡;从区域发展看,安康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肩负着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重使命,当地环保政策严格,如何发挥学校优势,将安康生态资源转化成经济财富,推动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相结合仍是探索的重点。

2.2.2 招才引智较困难

高层次人才引进较为困难,一是区位受限。安康地处秦巴欠发达地区,在信息获取、人才引进、外部联络以及建设发展等方面存在滞后性和局限性,很多高层次人才认为从事科研的环境和条件不佳,交通不够便利、生活配套不够完善,宁愿放弃高薪待遇留在大城市发展;二是经济基础薄弱。当地受环境保护的政策限制,缺乏工业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和服务行业居多,缺乏高端技术需求,科研成果很难就地转化,高层次人才来了发展空间受限。三是人才难留住。很多学成归来的高层次人才受周边大城市对高薪待遇、子女上学、住房购房优惠条件等要素的虹吸效应影响,更愿意去往更高平台发展。

2.3 机遇(O)

2.3.1 紧跟国家形势,把握新机遇

2020年5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指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市场的主导和宏观调控,切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和创造性。2021年11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了《关于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要求围绕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开展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立足教育扶贫、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全面提升教育服务贡献能力,这为地方高校在国内大循环主体建设中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深化“政产学研用金”的结合创造了新的契机,营造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

2.3.2 对接地方发展,挖掘新机遇

2005年8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被首次提出。2020年4月,总书记来安康考察调研,提出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科学论断,从“两山理论”到“两不负理论”,体现了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与心血。近年来,安康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经济作为“两山”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探索出一条欠发达地区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这为地方高校在新发展阶段发挥特色专业和学科优势,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人文自然保护和产业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2.4 威胁(T)

2.4.1 阶段发展有差距

“十三五”时期,安康学院确定了“转型发展、提升层次”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国家做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重大部署,陕西省要实施新时代高等教育振兴行动,安康学院对标中省要求,确立了“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目标。但结合办学实际,应用型本科办学的基本指标才基本达标,由“转型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跨越式迈进过渡衔接不够紧密,还存在差距,贯彻落实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仍面临挑战。

2.4.2 创新驱动还不足

国家正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经济正在奋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安康属于欠发达地区,安康学院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还不足,创新人才培育还有差距,因此,创新驱动发展还不能在短时间内对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撑。

3 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自身内涵建设,提高育人育才质量

应用型大学的高质量发展,始终以自身的内涵建设为基础,围绕高质量发展核心指标抓强内涵建设[7],要始终把提高育人育才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通过优化专业设置,减去与社会需求匹配度低、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增加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既能发挥专业人才优势服务地方,也能促进学生就业创业。要尽快组建高质量科创团队,根据各学科的研究特点及特色优势,遴选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发挥“老带新”的作用,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共建人才“蓄水池”、挂职交流、共建考核机制等方式,引进一批、培育一批师德高尚、专业技术过硬的教师,提升整体师资水平,为提高育人育才质量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3.2 担当服务地方使命,提升教育服务能力

地方高校要重新认识新发展阶段下,高等教育对地方发展从基础支撑到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要在国家迈向现代化新征程中发挥教育服务的主体作用,主动投身于这场大变革之中,精准识变,科学应变,通过积极“走出去”,深化校地合作,分析市县区的基础条件、资源禀赋以及发展难题,拓展合作共建领域,了解市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而找到破解难题的方法;注重“请进来”,紧密对接地方,邀请政府、行业企业管理人才、技术能手参与教育教学、实践训练以及创新创业指导,推行“导师制”,共建多元化人才队伍,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敢于“探新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要持续解放思想,深刻解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丰富内涵,围绕产业转型、人才需求等实际,探索一条既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突显自身特色,又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3.3 紧密对接职业教育,推动交叉融合发展

作为根植秦巴山区的地方本科院校,要紧密对接地方职业教育,设置承接职业教育的对应专业,扩大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建立与职业教育的衔接机制。根据学生来源、知识技能专长的多样性,设立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培育多元化应用型人才。要探索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混合所有制,创建“校中院”模式,设立产业学院或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二级学院,采取一校两治,鼓励企业参与办学项目,实行“1+X”证书制度,定向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发展。

3.4 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为开放发展优化环境

开放融合发展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地方高校要提升办学内涵,更要树立开放、共享和服务的发展理念,才能更好地持续性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从而提高教育服务贡献能力。面对新发展阶段,要建立健全教师管理、奖惩、评价等保障机制,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让教师安心教学,让科研人员潜心搞研究,发挥人才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推行教师分类管理制度,按照科研型、教学型、服务型不同类别管理教师,制定不同的考核措施和激励办法,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要实施分类评价,建立科技人才奖励制度和重大项目奖励制度,将基础研究过程化评价纳入评价体系,将成果转化的贡献度作为评价的重点。要建立校地合作沟通联席会商机制,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开放融合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合作平台,增强服务地方的能力,构建开放合作、互惠共赢的发展格局。

猜你喜欢

安康应用型高质量
硒望安康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端午安康
THE PRECLOUS THING珍贵之物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繁华五月 祈愿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