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教学四个“切入点”

2022-03-16王丽金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城东中心小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21期
关键词:民间故事切入点梅花

王丽金(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城东中心小学)

一、走近作者,激发阅读兴趣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在平时的阅读当中,一篇耐人寻味的文章常常会引发我们对作者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迫不及待地想了解作者的人生阅历、其他书籍,或者有关他们的趣闻轶事。在小学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读者这一心理,向学生介绍作者的生平和他们的故事等,让学生走近作者,激发阅读兴趣。

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和《好的故事》时,笔者让学生说说学完这两篇文章后有什么感想?大部分学生认为,《少年闰土》比较好理解,《好的故事》不好理解。然后,笔者继续追问:“这两篇文章都是出自同一人——鲁迅。那么,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呢?你们还读过他的哪些文章、知道他的哪些作品?”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讨论,对鲁迅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笔者借机借助课件图片详细介绍了鲁迅的原名、笔名、出身、主要人生经历和他的故事等,然后向学生推荐鲁迅的散文集、小说等。比如,《朝花夕拾》《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引导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方法认真阅读,根据个人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感受,总结鲁迅散文及小说的语言特点。这样,学生通过走近鲁迅,对他的人生经历、作品特点及其他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纷纷阅读鲁迅的书籍,加深对鲁迅的了解,促进课内阅读的理解吸收,实践了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做到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

二、关注题材,拓展阅读面

所谓题材,就是作者塑造形象、表达主题时,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经过选择、概括、集中、提取而形成的材料。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也会经常用题材来区分文学作品。如,谈到自己最喜欢的书籍类型时,除了以体裁、作者划分外,还可以根据题材进行划分。如:当代题材、农村题材等。

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不同的学生可能各有偏爱的题材。教师可以以题材为纽带,以兴趣为先导,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有意识地向学生推荐他们感兴趣的同一题材的相关文章或书籍,引导他们广泛阅读,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例如,在学习《牛郎织女》和《猎人海力布》时,学生往往震撼于故事中夸张的情节和充满幻想的场景,以及主人公善良、救人于水火之中的精神品质。在课堂教学后,教师可以借机引出其他的民间故事。例如,《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祝英台》,引导学生从中了解感悟中国民间故事普遍具有情节夸张、充满幻想的浪漫色彩等特点,以及其中蕴含的正直、善良、勤劳、智慧、机智及乐观主义等思想品质,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题材书籍阅读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向学生推荐《中国民间故事》《非洲民间故事》等书籍,鼓励学生搜集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与同学分享。

通过这样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丰富阅读经验。

三、衔接内容,走向深度阅读

内容衔接是指不考虑文章的作者、题材或体裁,仅仅从课文内容出发,可以是文中人物、思想主题,抑或是学习课文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比如,针对课文中表现出的某一个令学生兴致勃勃、意犹未尽,带给大家深入思考和启发的思想主题,教师可以拓展推荐同一思想主题的作品,不仅满足学生阅读需求,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阅读能力,真正让学生走向深度阅读。

(一)人物衔接

细细梳理小学语文教材,笔者发现教材中有很多以人物描写为主的文章。学生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认识了一些重要的人物。例如,具有钢铁意志的刘伯承将军,鞠躬尽瘁的周恩来总理,中国人骨头最硬的文学家鲁迅等。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发现学生对文中的某个人物产生敬佩之情时,可以适时向学生推介他的其他文章或文学作品。

比如,在学习《七律·长征》一课时,学生纷纷对毛主席不畏艰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佩至深。教师此时就可以具体介绍毛主席,并向学生推荐反映毛主席事迹的其他作品,从中更好地了解伟大领袖毛泽东一生的丰功伟绩。也可以从《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中挑选一些文章推荐给学生,使学生通过深度阅读,对毛主席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主题衔接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有的文章文质兼美,有的文章兼具德育功能,有的文章颇有思想深度,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此为训练纽带,推荐学生阅读同类主题的文章或课外书籍。一位教师在教学《梅花魂》一课时,感到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对梅花的精神和梅花的意象产生浓厚的兴趣。该师就向学生介绍与梅花精神有关的文章,推荐和梅花相关的诗文,引导学生课后学习。

此外,还组织举办了梅花精神故事会、梅花古诗诵读比赛,手绘梅花小报等活动,以此加深对梅花美好品质的理解与感受。通过课外诗文及材料的补充衔接,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主题思想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发挥语文课程的德育价值,实现深度阅读。

四、衔接情感,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情感丰富的课文,学生常常在阅读时会被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所感动。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情感丰富的文章,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丰富其情感,细腻其心思,触动其心灵,满足其情感需求,持续其阅读动力。通过阅读情感的有效衔接、延伸,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慈母情深》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一找文中描写慈母情深的句子,然后让学生认真品读这些句子,交流自己的读后感受。当学生由此联想到自己和母亲之间的感情时,教师便以此为纽带,给学生拓展表现母爱的诗歌,比如冰心的《繁星》《写给母亲的诗》,舒婷的《呵,母亲》等;也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叙事散文,比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等。让学生在拓展阅读中加深理解母亲的艰辛,强化感恩父母、敬爱父母的意识。通过课文情感的衔接延伸,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课本知识只是知识海洋中的沧海一粟。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认真找寻小学语文教材与课外阅读合适的衔接点,努力为学生展示丰富而美好的课外阅读世界,搭建起课内外阅读的桥梁,帮助学生从小养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猜你喜欢

民间故事切入点梅花
说说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为什么感动人
漫话民间故事
漫话民间故事
梅花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梅花引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