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发展质量的校本评价探索
2022-03-16贺宗林
贺宗林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2021年3月,教育部等六部门据此发布《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评价指南》),要求评价县域义务教育质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作为评价主体的学校其主要职责在于评价学生发展质量,而学生发展质量又是提升办学质量的“牛鼻子”。《评价指南》所涉的学生发展质量涵盖德、智、体、美、劳五大要素,其关涉的理论及实践要义指向探索构建“学生立体评价”体系,将学生纵向(各年级、各阶段)学习的全过程与横向发展的全要素整合起来,[1]提高评价的真实性和实用性,从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先进水平的“第五代”教育评价理论和实践体系。[1]17-21
一、乡村振兴战略及教育评价改革研究综述
(一)政策语境梳理
1.乡村振兴。早在2018年1月及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先后颁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文件中分别有24、37次提及“教育”,并用专门节段提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2.教育评价改革。从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2021年3月发布的《评价指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11年来,国家发布了有关教育评价改革的八大政策文件,表明我国逐渐加大了教育评价改革力度。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出台的《评价指南》突出了对学生发展质量的评价,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评价量标。笔者所处的四川省也相应地出台了五大政策和实施办法,积极建构新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坚持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及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2]
(二)文献研究现状及趋势关键字
1.文献搜索分析。在百度搜索上输入“乡村振兴教育先行”关键字,前6个页面呈现的是“两会”代表、各地政府官员等的热议或学者撰文,表明目前神州大地已经广泛地形成了该共识;在“中国知网”上输入“教育改革”“农村义务教育评价改革”“校本评价实践”“义务教育学生发展质量评价”等10个关键词、句发现,研究教育评价的论文非常多。从笔者精选的2016年以来“中国知网”收录的研究“义务教育评价改革校本探索”的30篇主题论文来看,内容触及了评价改革关联的学校建设管理、教师发展、学生发展、课程建构及学科教学四大维度,但涉及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以学生发展质量为核心或突破口的校本评价探索或体系建设的内容则较少。
2.教育评价改革研究特点及趋势。当下,教育评价改革研究存在“五多五少”现象:研究问题和困难的多,论证具体措施和操作的少;研究宏观方向的很多,落实到具体学科或操作层面的很少;研究评价改革必要性的很多,研究怎样运用到中考录取和人才培养过程的很少;研究区域推进的多,研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主动作为并建构体系、平台以形成教育教学管理常规的极少;研究评价县域义务教育质量和学校办学质量的并不多,而集中研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发展质量评价的却很少。未来,笔者认为教育评价改革研究将追踪五大趋势:从借鉴美国“四代教育评价理论”转向中国“第五代”学生立体评价理论;从理论的离散研究转向实践的综合运用;从国家政策要求转向县域试点,进而转向校本化落实研究和推广;从自下而上的学者呼吁和理论研究转为自上而下的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进而横向转为教育评价改革的主体认同和全民自觉;从主要对县域义务教育质量和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价转向对学生发展质量的科学评价。
二、确立校本评价核心,建构“可作为体系”数据模型
从政策及文献研究发现,要振兴乡村,就必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要振兴乡村教育,就必须将学生发展质量评价作为教育评价改革的核心和支点。基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而制定的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政策,推动农村普通义务教育学校无论是“有所为”还是“有所不为”,都可以围绕这个“核心”,建构校本“可作为”体系,明确体系主干、研究方向和重点,然后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深入实施和推进落实。
(一)核心概念
1.学生发展。16世纪法国教育家拉伯雷首次提倡培养“全人”的教育理念,从智德体美劳5个方面发展人的个性;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学将人的发展定义为成人、成材中所包容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素质的培养与发展。[2]316-319学生发展是指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教育的“成人”“成材”两大功能作用下,学生在身(肉体)心(精神)结构和质量上发生的相对稳定的量变和质变过程,具体表现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改革。2020年3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出台《评价指南》,规定了“评价指标”,学生发展质量评价包括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和劳动与社会实践5项重点内容(一级指标)、12项关键指标(二级指标)和27个考查要点(三级指标)。
3.校本评价可作为体系。是指依据国家发布的《评价指南》建立着眼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发展质量提升的、可作为的且具有理论及实践价值的教育评价改革整体方略、项目框架和实施细则。
(二)探索校本作为体系建设路径
上兵伐谋,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教育评价改革,特别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地区的乡村学校进行学生发展质量的评价改革,更有必要在“老三论”的指导下,首先建立校本体系及其数据模型,然后拣重扼要,量力而行,逐步逐年实施推进。
1.确立评价核心。以学生发展质量评价为核心和支点,带动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总体改革,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办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及乡村教育振兴。
2.建构评价体系数据模型。以笔者所在校为例,以省级研究课题为龙头,以学生发展质量评价为核心,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入手,确立支撑、目标、操作、理论、策略、方法、平台、价值、文化9个维度,涵盖条件保障、教师发展、生本观照、五育融合、多元评价、价值引导、文化认同、平台建设等100个细目,尝试建构了《义务教育学生发展质量校本评价体系数据模型》,为评价改革谋定系统的、长远的实施体系及路径。
三、提取体系主干,探索实施路径
兵贵神速学贵专,好钢用在刀刃上,乡村学生和家长更看重教育的时效性。笔者与同事携手合作,借鉴乡村人才培训的“短平快”及拳击竞技的“快准狠”秘诀,围绕研究目标和内容,在所建立的评价体系数据模型中提取主干,将研究和实施重点确立为“一核心、三层面九维度、五要素三阶段、四方法两平台”。
1.“一核心”。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为“探索建立一套实施《评价指南》的、基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发展质量提升的校本评价途径、手段和实施细则体系,并研发一套与之匹配的评价数据软件、系统或平台”;研究内容主要为“依据‘评价指标’,围绕学生发展质量科学评价的5大内容、12项关键指标和27个考查要点,探究、建构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校本评价体系及其主要实施途径、手段和细则;开发校本评价网络数据软件、系统和平台;总结评价改革文化框架,促进评价改革的文化认同;培养教师的教育评价能力”。依据这两大目标及四大块内容,将核心定义为“学生发展质量评价”,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2.“三层面九维度”。首先,从评价支撑体系、评价核心目标体系和评价操作体系三个维度建构宏观评价体系(含49个细目),其中的支撑体系须关涉县域教育质量评价、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和教师发展质量评价等细目,其“硬核”是教师的师德师风、师范素质、德育管理及教学水平四个细目。其次,从评价的支撑理论(如立体评价、多元评价、合作性评价、真实性评价、[3]形成性评价、增值评价[4]等细目)、策略、方法和平台四个维度构建中观评价体系(含40个细目)。再次,从理论与实践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两个维度建构微观评价体系(含11个细目),该体系中的目标、操作、方法、平台四个维度是所有维度中的核心和关键,也是本体系的实施要略。[3]85
3.“五要素三阶段”。本体系目标维度中的全要素评价涉及到《评价指南》中学生的“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及劳动与社会实践”五个细目,即为立体评价理论所指的“全要素横向评价”的“五要素”,而“三阶段”是指关系模型中的“发展初期(学期初或低年级段)、中期(学期中或中年级段)及末期(学期末或高年级段)”三个细目,亦即立体评价理论所说的“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五要素”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脚点,“三阶段”是学生成长或发展的阶段性过程,“五要素三阶段”是本体系的评价主干、研究重心、实施核心和过程难点,学校需要综合运用其他八个维度所涉及的诸项细目来完成目标维度的“五要素三阶段”评价。
4.“四方法两平台”。本体系中观层面涵盖的“方法维度”有四个方法(评学校、评教师、评学生、评教学)十六个细目,旨在落实理论维度中的多元评价及合作性评价等细目,完成文化维度提出的“建构(互动共生)评价改革文化框架、促进评价改革文化认同”细目建设,其焦点是“评学生”。“平台维度”有两个细目,涉及两个平台的建设,即“学生(教师)发展质量评价(Excel)数据智能分析前台和动态信息网络管理后台”,这是目前普通学校尚待开发的现代技术平台,也是记录和分析学生(教师)发展质量的科学量化平台,是教育实验研究的重要依托,具有检验、修改和完善教育理论,促进教育实践的改革与发展,为新的科学理论假说应用于教育实践寻求操作程序三大功能。学校针对“五要素三阶段”的评价细化量表、学生(教师)成长记录袋等记录的数据信息,与专业信息技术公司合作开发评价系统,建立数据分析前台及动态管理后台,将学生发展质量校本评价体系建设主体责任压实于乡村学校,从“最不可为”推向了“最有作为”的境界。
此外,学校课题组还运用多种科学研究方法,多角度进行研究总结,例如,运用行动研究法和对比实验法,理清、实证具体的教育评价措施对提高学生发展质量产生的效果,在本县域学校里,与优质学校比较教育评价管理水平和学生发展质量,增强科学自信,找到改进措施;运用个案和案例研究法,选择初中英语进行学科教学评价研究,并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学生及其成长故事,进行个案和案例研究,提高了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施的精准性。[4]
通过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拓展学校文化建设途径,助推中国特色教育评价理论体系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