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思维真正“做”出来

2022-03-16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小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梯形平行四边形动手

刘 兵(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小学)

当前,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以数学课堂教学为载体,基于学科特质,让学生在“做”中“思”,在“做”中“悟”,提出“以做启智”的教学策略。旨在通过动作支撑和操作表现纽带,促进学生思维的自然生长。

一、用心设计,从“做数学”到“引领探究”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改下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情绪高涨地参与探究。当然,探究式学习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用心设计,以独特问题情境为载体,借助于一个途径展开,而“动手操作”无疑是指引探究式学习的最佳途径,可以指引观察、比较、推理、验证等思维活动,促进思维的攀升。

案例1: 梯形的面积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三角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你们还记得吗,一起来说一说。(学生一起回忆和表述三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还记得它们各自的面积计算方法是如何推导得出的?

生1:转化为已学图形。

师:非常好。大家看,这块车窗玻璃是什么形状的?(教师出示情景图)

生:梯形。

师:你会计算它的面积吗?下面小组合作探究,利用你会的方法试着推导它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展开了积极的探究式学习,有的摆、有的剪、有的拼)

师:刚才大家都积极参与了探索,下面请每个小组展示你们的发现。

组1:我们组将两个一模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图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下底之和,高即为梯形的高,进而推导得出: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边操作边解说)

师:其他同学明白了吗?有没有问题?

生2:除以2是什么意思?

组1:因为这是2个梯形拼成的1个平行四边形,这里求的是一个梯形,肯定需要除以2。

组2:我们组将梯形沿对角线剪成了2个三角形,这个梯形面积即为2个三角形面积之和,进而推导得出:梯形面积=上底×高÷2+下底×高÷2。(边演示边解说)

组3:我们组将梯形剪成了1个平行四边形和1个三角形,它们的面积分别是“(下底-上底)×高”和“上底×高÷2”,进而推导得出梯形面积=(下底-上底)×高+上底×高÷2。(边演示边解说)

组4:我们组将梯形沿着中位线剪开,再拼补出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上、下底之和,高就是梯形高的一半,进而推导得出: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边演示边解说)……

师:你们居然用了这么多方法来探求梯形面积,很棒!下面,再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推导过程。(课件一一展示四个小组的推导过程)

师:你们觉得哪个公式最简单、最好记?

生:面积=(上底+下底)×高÷2。

以上案例中,教师关注到课堂的开放,通过“做数学”的情境,引起了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和探究欲望。学生通过不同方法的剪拼,在探索之路上越走越远,并在“做”的过程中分析、对比、思考、推理、转化、迁移,亲历公式形成的过程,自主体悟和感受图形间的奇妙关系,以获得新的知识体验,获得思维的自然生长,让探究式学习更加有效。

二、精心策划,从“做数学”到“理解深化”

课堂中要精心策划,深挖每一个操作材料隐含的价值,把握住每一个动手操作的机会,变“做数学”为“理解深化”,以动手操作贯穿其中,巩固和深化基本知识,最大限度地带动学生思维的发展。

案例2:数学与生活——粉刷墙壁

师:暑假快到了,学校准备将每个教室的墙壁进行粉刷,我们班教室需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又需要多少钱的涂料呢?你们愿意帮学校解决这个难题吗?

生(齐):愿意。

师:想要全面粉刷,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哪些数据?

生1:需要知道教室的长、宽和高等。

生2:我们可以通过已经学习的长方体知识来计算。

生3:还需要知道黑板、门、窗的长和宽。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测量吧!下面分小组测量,之后汇报结果。(学生投入测量,不亦乐乎)

师:好了,你们一定已经完成了测量,有没有遇到问题?有哪些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呢?有什么感想呢?下面请大家自由发言。

生4:我们组首先在选择长度单位时产生了分歧,最后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当长度不是整米数时,我们就用厘米作单位,不是整厘米时,就用毫米做单位。

生5:我们组都是用厘米作单位,并选择采用了四舍五入的方法。

生6:原来以为动手就是单纯的动手,其实动手就是动脑,所有的动手活动都需要运用恰当的知识,刚刚测量时就用了好几个知识点,有……

知识源于生活。上述案例中,教师以操作问题促进学生的主动意识,让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能动性,有目标地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整个过程中,学生经历说、看、做、量、议、辩等过程,以达到巩固知识的效能,同时也凸显了“做数学”是建立在思维活跃的基础之上,与思维共生。

三、悉心组织,由“做数学”转向“感悟体验”

动手操作过程,凝聚着学生的学习心向,维持着思考的方向,因此,教师应悉心组织,让学生大胆操作、探索和体验,感悟各种数学思想和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品质。

案例3: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活动设计:分小组分别测量土豆、梨、石块、桔子等实物的体积。

活动素材:量杯、水槽及多个实物。

思考:水面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增加或减少的体积是什么?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多种方法有何共同点?

感悟:这么多测量方法其实本质上就是“等积变形”,将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的体积,进而得出结果。

很显然,通过一个小操作活动,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不仅解决了数学问题,理解了求不规则图形体积的本质,而且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转化、等积变形等数学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参与度极高。

数学学习的本质就是建构知识,促使学生学会思维。从动手操作的意义出发,用心设计、精心策略、悉心组织,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态度,让他们真正投入到“做数学”的情境之中,充分地观察、操作、讨论、互动、争辩和反思,启动智慧,生成自己的数学认识,让思维真正地“做”出来。

猜你喜欢

梯形平行四边形动手
梯形填数
我也来动手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梯形达人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动手画一画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