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2022-03-16甘肃省武威市第十中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逻辑推理解题思维

孙 花(甘肃省武威市第十中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此来逐步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和完善。从教学现状来看,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忽视长远的教学效益。第二,教学活动依然以“教”为中心。第三,过于重视知识结论。第四,教师的指导不足,教学过程没有面向全体学生。上述问题的存在,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教师应该及时对教学模式加以调整,从而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

一、优化课堂氛围,激发思维活力

在新课标中,将优化学生情感态度设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态度,往往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为了使学生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需要营造更加热烈、开放的课堂氛围,以此来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利用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为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方面,要着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会对教学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避免过于严肃,不能因为一些小事就训斥学生,以免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进而抑制学生的思维。只有充分关心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并在教学中更多给予学生鼓励,才能使学生乐于亲近教师。另一方面,要注意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驱动力。当学生产生兴趣时,能够充分激发思维活力,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性的教学策略,以此来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从本质来讲,逻辑推理能力可以视为一种思维能力。所以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需要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为此,教师应避免代替学生的思维训练过程,而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索。

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提供一些辅助性的材料。比如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教师通常需要给出一些相关的例子,并据此创设问题情境,给出基本事实。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从问题出发,在分析、概括、抽象中逐步得出数学概念。不难发现,这是一种由具体到抽象、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体现出了归纳推理的思想。另一方面,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比如在法则、公式、定理的教学中,由于每一个定理与公式都是数学家精心研究的成果,蕴含着极为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发现与形成的过程:即每一个定理与公式是怎样提出的,提出之后要怎样应用。这样一来,能够向学生展现相应的思维过程。

二、组织合作学习,注重解题反思

简单来说,逻辑推理能力是一种敏锐分析、迅速掌握问题核心,并在短时间内作出正确选择的能力。所以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性,使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全面地分析。基于这一目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

在合作学习组织过程中,以下几点是教师需要充分注意的:第一,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对学生进行编组。在小组内部,要对不同学习基础、性别、性格特点的学生进行合理的搭配,不同特点的学生,其思维往往有自身的独特之处,而小组之间则要保持大致相同的水平。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实现优势互补,又能够保障小组间的公平竞争。第二,合理调控小组人数。4~6人的小组人数是比较适当的,如果小组人数过多,则难以使每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若小组人数过少,则无法体现出合作的价值。第三,及时调整。学习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变化对学生分组进行阶段性的调整,以此来保障学生合作的实效性。

总之,在初中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中,科学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是极为重要的。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解题训练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而解题反思,则是指对解题过程的再回顾,站在不同角度对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多方向、多层次的思考与分析。通过这一过程,有利于促使学生产生新的发现。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通常来讲,解题反思主要包括以下两项内容:

第一,反思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随着学习活动的深入,学生接触到的知识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其中,很多知识内容都存在一定的联系。通过反思,不但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概括性,也可以使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

第二,反思解题的思想方法,对其中蕴含的规律进行总结。具体来讲,学生需要将问题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并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对比,以此来归纳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与规律:而解题规律的总结,同样会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

三、鼓励大胆猜想,优化推理过程

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需要以创造性思维为支撑,而猜想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并适时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展开推理,从而对自己的猜想加以验证。

在鼓励学生进行猜想时,需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载体。为此,教师可以结合课内知识引入一些案例,并据此设计一些问题,以此来给学生的猜想过程提供思路。以“有理数的乘方”为例,可以提供这样一个例子:一张厚约0.1毫米的纸在对折一次之后厚度为0.1×2=0.2毫米。在此基础上,可以设计这样一组问题:(1)连续对折2次,纸的厚度会变成多少?(2)连续对折3次,纸的厚度会变成多少?(3)如果不考虑操作的难度,在连续对折6次之后,纸的厚度是多少?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可以引导学生经历“折纸——猜想——计算”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概念与定理进行一定的示范,以此来使学生初步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从思维发展规律来看,学生的思维活动普遍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如果学生在一开始的学习中就存在思维缺陷,那么必然会对后续的学习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除此之外,要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严谨的推理和证明习惯。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准确把握数学问题中的细节。其次,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掌握正确的推理顺序与格式。最后,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逻辑错误,以此来使学生逐步认识到推理过程的严谨性。

猜你喜欢

逻辑推理解题思维
用“同样多”解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设而不求巧解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逻辑推理初步思维导图
用“同样多”解题
小议逻辑推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再谈立体几何教学中逻辑推理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