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仿写训练策略探讨
2022-03-16张翠萍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城关第三小学
张翠萍(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城关第三小学)
仿写的目的在“写”而不在“仿”,并非直接照抄本文内容,而是以优秀文本为学习对象,仿照文本的结构或逻辑完成个人写作,从中掌握某种写作方法,积累相应的写作经验。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年龄较小、语文学习经验匮乏的学生。由于学生参与写作练习的时间较短,教师可以从仿写训练入手,带领学生熟悉写作的一般流程,并利用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入思考学习仿写对象的精妙之处。
一、仿写句子,使用生动的语言
写作训练格外看中学生对字、词、句、段的应用能力,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地表达个人情感,而仿写训练最为基础的一种形式便是仿句。作为文章的基础构成部分,针对句子的仿写可以作为训练的开端。在传统的写作训练中,仿写虽然也占有一定比重,但缺少“打基础”的环节,学生跳过对句子、段落的仿写,直接进入篇章仿写,于是作品常常缺乏自主思考。因此,在仿写训练中,教师应率先展开仿句训练,带领学生深入分析句子的构成要素,鼓励学生从中学习写作技巧。在仿句的过程中,即使学生因语料素材较少,而只能完成形似性仿写,也可以积累足够的遣词造句经验,提升基础写作能力。
以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麻雀》的仿写训练为例。本篇课文以童话的方式描写了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而直面猎狗威胁的故事。学生通过解读重点语句方能完整地体会课文中各个角色的心理变化,从而掌握记叙文中情感表达的技巧。在仿写训练中,语文教师可挑选重点语句,如“可能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与“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两句都是在描写老麻雀面对猎狗时的神情与动作。教师可要求学生仿写上述两个句子,提示学生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作为描写对象,如家养的猫、狗等动物,从“站立的姿势”与“发出的声音”两个方面完成细节描写。随后,教师可继续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对于老麻雀心理描写的句子,如“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与“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两句。前句从老麻雀的角度出发,体现麻雀与猎狗两个物种在体型与力量方面的巨大差异,而后句则立刻接上“直面猎狗”这一具有反差的决定,衬托出老麻雀在保护小麻雀时的奋不顾身。学生在仿写这两个句子的过程中,明白自己仿写出的句子应该重点突出什么。在本次针对句子的仿写练习中,学生掌握了运用词语营造气氛,以及运用句内转折突出重点的技巧,能够使其在写作练习中创作出形式更丰富、代入感更强的句子。
二、仿写段落,追求完整的描写
相较于句子,段落在写作中的功能性更强,通常需要围绕一个小的目标展开,而段落对这一目标的表达要符合作文整体的主题,并服务于主题。在写作练习中,段落的划分应遵循一定规律,高质量的段落划分方式能够使作文的节奏更加鲜明,脉络更加清晰。在过去的仿写练习中,学生很少接触段落的仿写。一直认为仿写段落与仿写篇章的不同只体现字数的多寡上。实际上,仿写段落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对作文的把控能力,使学生在表达中心思想时做到准确、清楚。因此,在仿写训练中,语文教师应针对课文中某个段落的具体功能展开分析,指点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段落的表达功能。
以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刷子李》的仿写训练为例。课文作者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生动地刻画“刷子李”的人物形象。课文中各个段落衔接有序,每个段落都具有独特的功能。教师可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段落,与学生共同分析该段落的描写内容,并模仿段落的结构完成个人写作。在课文中,第四自然段从刷子李的徒弟曹小三的视角入手,以“那天,曹小三头一次跟师傅出去干活……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的生动描写,展现刷子李在干活前的准备工作,并留下了悬念,让读者不禁想问:“刷子李干活前为什么要穿黑衣、黑裤和黑布鞋?”带领学生分析这一段落时,教师先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段落信息,并引导学生得出总结:“这一段主要描写了刷子李干活前的规矩。”解读结束后,教师再指导学生针对段落进行仿写,告诉学生若想调动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要将不平常的内容以夸张的手段表现出来,仿照刷子李一身黑色打扮的特征,学生可以在描写人物时,着重展现人物身上不平常的因素。如描写“最美的逆行者”时,就要着重展现“逆行者”与其他人行进方向的不同、脸上神情的差异等对比强烈的内容。通过本次练习,帮助学生从中学会如何利用段落突出描写对象特点。
三、仿写篇章,关注行文的逻辑
在经历了仿句与仿段的训练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仿写基础,这时教师再针对篇章展开仿写训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控整体与细节两个方面的写作。在开始仿写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仿写大纲的方式,对仿写对象展开分析。在梳理清楚仿写对象的逻辑结构后,制定个人写作时所用的大纲。
以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夏天里的成长》的仿写训练为例。本篇课文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为中心,选取了绿蔓、竹林、高粱、稻秧、甘蔗等生物的生长情况和水、瀑布、河、铁轨等没有生命的物质生长的情况。用看似零散的描写,引出对于人的成长的感悟,最后全部回归到主题。在仿写训练中,教师可带领学生从课文的整体结构入手,思考作者所用素材的共通点,分析每种事物与人的相似点,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对课文的大纲进行仿写,并要求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什么事物的成长能够与人的成长相比较,聆听学生的答案并帮助学生判断其中的合理性。如果学生找到合理的事物,则可以替换到原有大纲上。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带领学生按照课文作者的思路思考大纲的构成,能够让学生逐渐摸索到仿写对象的行文逻辑,能够在制定个人写作大纲时加以参考。
四、优化评改,注意方法的转变
仿写训练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改。许多教师受常规写作训练的影响,习惯于将学生作品的质量看作评改的主要方面,只检查学生作品中是否出现错字,所用的修辞手法是否正确,以及中心思想表达是否清楚等方面。这种评改方式无可厚非,但并不完全适用于仿写训练。由于学生的仿写练习,重点在于学习他人作品的长处。教师在评改学生作品时,还要观察学生是否真的学到了仿写对象的精髓。如仿写对象在拟人手法的应用上特点突出,那么教师就要观察学生作品中拟人修辞手法的应用情况,判断学生是否学以致用。在评改时,教师既要遵循常规的评改方法,也要针对仿写训练的特殊性增加新的评改要素,努力为学生提供准确、有用的评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