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情境教学中的美育
2022-03-16王青青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小学
王青青(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小学)
古人的古诗往往即兴而成,或触景生情,或有感而发,诗人将千万语言凝结成星星数字,或传情,或传思,或言志,或感怀。然而,就这寥寥几笔,对于认知水平还较低的小学生而言又怎能心领神会呢?言有“穷”而情不可终,因此,就“情”对古诗文创设相关情境教学,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走进古诗,与诗人达到心与心的交汇、情与情的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古诗文。
一、生动描述,情境导入走进美
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师同样起着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一篇古诗对于小学生而言,拿在手里,在没有任何资料查找的情况下还是无从下手的。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其能动性,不仅引导孩子们走进课堂,同时引导孩子们走进诗文。孩子们的心灵都是纯洁美好的,他们都是美的花朵,因而对美的追求也是积极向上的。教师的语言又是盛产美的语言,这也是孩子们所期待和希望的,在美的生动的语言情境中,深度走进诗文的美。
譬如,部编版二年级的一首《梅花》,可以用上这样的导语:春天是个百花争艳的季节,那嫩黄的迎春花早就把春报;夏天是个花开不败的季节,一池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秋天,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冬天,在这严寒而又恶劣的气候下,却有一朵临危不惧,在墙角默默开放,默默芳香,你们知道,它是什么花吗?如此导入,让学生在身边的春夏秋冬中,又在习以为常的花中,通过对比,引出我们即将要学的梅花。这样的导入,不仅让学生对熟悉的知识产生学习的自信,而且还让孩子生活中发现美,并让孩子对梅花有一定的初步认识和了解,同时也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
二、呈现精彩图片,情境展示感知美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决定着他们形象理解和形象记忆较强,因而直观形象的辅助工具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进入诗的情境中去,且加深他们对所学新知识的印象。对于一篇古诗来说,最直观形象的辅助工具就是图片了。我们无法回归到古人们生活的朝代,对于塞北或是贬谪,我们更是无法回到他们这样的生活环境,于是,借助图片来辅助理解教学内容。这一点,我们从课本上也能有深刻感知。每一篇诗文都有相关的背景插图,图文并茂,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啊。诗中所陈述的语言,通过图片的呈现,瞬间就形象了许多,由浅入深,直观导入,深度感知。
例如,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的一首《滁州西涧》,仅一个标题就让孩子们困惑不已,诗文更是难以读懂,但是课本极其人文关怀地在下方附上了与诗文相对应的插图。借助插图,在插图中开展情境教学,教师再稍稍点拨一下,那么同学们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西涧”即城西的一条小溪。最后一句“野渡无人舟自横”,从图片石头上的荒草可知“野渡”,即郊外没有人打理的渡口;“舟自横”,一只小船横停在小河上。精彩的插图不仅为枯燥难懂的诗文润了色,也更直接地帮助了学生理解晦涩诗文,在观察和欣赏中培养观察能力和感知美的能力。
三、配乐朗诵,情境诵读体验美
音乐自身带有一种感染力,能带动人身体内的所有细胞与之一起跳跃舞蹈。音乐是带节奏,古人朗读古诗文时,通常喜欢摇头晃脑,而这也是带有一定节奏的。节奏与节奏发生碰撞,就是文学史与音乐史上一种灵魂的碰撞,二者彼此呼应,彼此衬托。音乐的选择要与诗文密切相关,音乐是用来渲染情境的,适当的音乐能让学生们在朗读中随着音乐的节奏感受诗人情感,并在音乐声中加强情感的流露,让学生的朗诵更有味道。在音乐的节奏中,在饱含情感的朗读中,深度体验古诗文的美。
比如,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的一首《所见》,它讲述了一个骑着黄牛的牧童捉知了的事情,低年级的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篇小诗。诗中的小孩子也许与他们年龄相仿,因而更容易产生共鸣。倘若在读这首诗时,能够再放一首轻松的笛子曲调,就会让学生学习更轻松愉悦,在这样的朗读中,更能真切地体会到小孩子的纯真、可爱。如果是一首边塞诗,那么这样的曲调就不再适合了。所以,音乐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恰当的音乐能将学生深深带入情境,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在音乐中,在朗读中,体会古诗文的美。
四、咬文嚼字,情境斟酌鉴赏美
有的诗句一气呵成,有的诗句反复推敲,无论前者还是后者,能够流传千古的诗句定有它自身的美。如《望庐山瀑布》,相传诗仙李白写诗“斗酒百篇”,饮酒一壶,即可创作出一篇千古绝唱,这一首壮阔的山河诗篇,笔走如飞、挥墨成文。再如《题李凝幽居》,当初诗人贾岛在创作这首诗时,也可谓困惑了不少日与夜,一句“僧敲月下门”和“僧推月下门”让贾岛纠结、斟酌良久。此诗背后的故事,也更让我们觉得一首诗在情境中认真鉴赏的重要性:一是品味诗的美,二是对诗人的一种尊敬和欣赏。
有些古诗还有“诗眼”,如同一个点睛之笔,如四年级的一首《清平乐·村居》,一个“喜”字无疑是该诗的诗眼,它既道出了喜爱,同时也道出了乐的感觉。有的古诗未闻其名,未见其真身,可却熟知一两句,这也是一首诗的魅力之所在。再如六年级下册的一首《石灰吟》,学生在学习之前,早就能吟得后两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然而这两句却又那么的值得考究,古诗真的只是在说石灰吗?说石灰不怕牺牲,然而更要进一步探究与挖掘的是,诗人并非只是说石灰,其实还有诗人自己,他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不怕牺牲、为国尽忠、坚守高洁情操的高贵品质。
五、大胆想象,情境联想创造美
爱想象是孩子们的天性,同时也是每个孩子最大的财富。想象是成功地将个人的主观情感与所见的客观事物密切关联,从而产生一系列联想与想象。在想象的过程中,放胆想象,可以想象与诗文相关的图景,走入情境,或是想象诗文之外,在理解的基础上拓展创造,从而实现表面文字之外的深度学习。
如《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出自李白之手,李白就是一个豪迈飘逸洒脱的诗人,因而写的古诗也是豪迈奔放的,充满想象与夸张。这首古诗就算借助图片来理解,也不足以达到李白所写的高度,就需要我们开动大脑,想象画面,想象那三千尺长的瀑布,想象那是从天上落下来的银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李白将瀑布比作银河,有三千尺长,那我们还可以把瀑布比作什么呢?引导学生自己创作一首新诗。如此一来,让孩子们通过大胆想象在情境中创造不一样的美。
古诗文的美是一种韵美,它有节奏,与音合唱共舞;古诗的美是一种蕴美,它有内涵,与品合呼共吸。古诗的美,美在文短,美在精炼,美在深刻,而这样的美,又需要我们通过情境一一解开,用生动的美文情境铺起一条通往古诗文的路,走进美;用精彩的图片展示古诗文情境,感知美;用美妙的音乐创设情境,附和古诗文的节奏,体验美;用探究的精神深入古诗文的情境,鉴赏美;用大胆的情境想象去描绘古诗,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