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2-03-16张得志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新华达利小学
张得志(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新华达利小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切不可竹筒倒豆子般讲解数学概念以及数学题目,而是应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在学生真正需要时顺势启发和适当点拨,能够快速打开学生思绪,让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助力学生轻松学习。
一、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其强调学生的智力发展结果,以实现系统知识学习和智力充分发展;强调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以实现内在动力和学习责任感相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联系,以实现书本知识学习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一)有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启发式教学的本质是引导,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拉着学生走或者推着学生走的情况,无论是教师拉着学生走还是推着学生走,学生都是被动的,是心不甘情不愿的,而启发式教学旨在改变这种状态,教师在课堂上主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学生自己向前走,如此一来,学生主观上接受知识,更愿意积极主动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之中,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在于启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学现状,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发言权,从而增加学生获得愉悦学习体验的机会,给学生积极创造的机会,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平台,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课堂理性回归生本课堂。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启发式教学能够加快传统教学模式变革,改变“填鸭式”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启发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解题思想,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引领学生自主成长,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形成数学学习思想和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发展,从愿学逐渐走向会学。
(四)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进阶
思维参与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点,我们数学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开启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活性,长期采用启发式教学的结果就是促进学生思维进阶。
二、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一)以形象的情境启发,助力理解
从教学经验来看,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数学知识的难度逐渐加大,抽象性越来越强,很多学生在理解数学概念和解答数学题目时,容易存在中断现象,无法继续深入理解或者思考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思维受到了限制,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无法通透地理解数学概念,也无法准确地解答数学题目,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围绕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活,给学生设置形象化情境,以情境为“桥梁”,搭建抽象知识与学生具象思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获得思维启发,突破思维壁垒,打开思维空间。
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知识时,便可进行如下尝试:
出示情境图1:一根火腿肠,平均分成两份。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一情境。
出示情境图2: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将其折出它的1/2,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各种形状都可以1/2表示。通过情境图启发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思考,以此揭示单位“1”。
出示情境图3:红花图和香蕉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香蕉被平均分成了4份)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将所有香蕉看做一个整体,1个香蕉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为什么?如果将4个香蕉看做一个整体,称作单位“1”,那么你能理解单位“1”是什么吗?
整个教学过程以情境为“桥梁”,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形象直观的情境图,引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在情境图的启发下打开学生的思绪,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意义,不但达成了教学目标,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以趣味化问题启发,发展思维
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也是最基本的形式之一,通过设置合理的问题,直接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达到启发的目的。不难发现,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学习障碍,导致学习过程“搁浅”,学着学着遇到了难题,导致解题思路被迫中断。我们数学教师必须善于通过巧妙的问题启发学生,让学生思维更加开阔和灵活。为此,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会设置一些妙趣横生的问题,以此唤起学生思考积极性,引发学生思维冲突。
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统计”这一内容时,我就设计了如下问题:
问题一:同学们,你们看过足球比赛吗?以学生熟悉的事物引起学生好奇心,继而给学生播放足球比赛相关视频,这样就快速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更激发学生的兴趣。
问题二:同学们看仔细没?主裁判将两个队的队长带到赛场的中间,他想干什么?以此引出新的话题----抛硬币决定谁先开球。
问题三:同学们说得对,他们是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由哪个队先开球的,那么你们认为这种方法公平吗?此问一出,学生的答案就各有不同了,瞬间引发课堂争论。
问题四:抛一枚硬币,可能出现什么情况?可能是?能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呢?趁势引入新课内容,引发学生思考“可能性”这一概念。
通过几个简单而又比较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问题,快速打开学生思绪,引发学生辩证思考,让学生以更加开放的思维走进课堂,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三)以生活化活动启发,理论联系实际
活动是引领学生在生活中理解和应用知识的一条基本路径,生活化活动更有利于启发学生聚焦数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将数学与生活高度关联,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继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锻炼学生应用意识。为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生活化实践活动来启发学生应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内容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我就设计了“拆一拆”“拼一拼”“画一画”“涂一涂”等实践活动。借助这些实践活动加深了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公式的理解,充分激活了学生数学思维,启发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提升学生学以致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