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小学诚信教育优化研究*

2022-03-16张俊英胡丹妮

当代教育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诚信小学生教育

张俊英 胡丹妮 谢 佳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传统美德,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1]。诚信体系建设是推动国家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因素,诚信教育在国家精神呈现、社会道德建设以及个人价值观形成方面处于基础性地位。小学诚信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基础,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要求。古语有云:“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然而在当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小学阶段的学校与家庭教育普遍存在重知识、轻道德,重成绩、轻素养的功利主义倾向,这无疑与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方针背道而驰。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的本质的实践生成和人的本质的现实性需求四个层面出发,提出小学阶段诚信教育的改进思路和方法,并从拓宽途径、创新方法和完善机制三个方面着手优化小学诚信教育。

一、小学阶段诚信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基础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我国历代教育共同遵循的理念。《管子》有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立德树人,要求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要完成立德树人这项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把握好小学阶段这个道德素养养成的黄金期。

(一)从内容上看:诚信教育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要求

现阶段,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昂首阔步踏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少年强则国强。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2]。作为肩负民族复兴时代任务的建设者,青少年应从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灵魂,也是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应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位。青少年时期的理想信念教育应在遵循科学性、统一性原则的前提下循序渐进,主要以行为规范促成良好道德品质与文明习惯的养成。诚信教育是这一时期行为规范实践与养成的重要内容。诚信不仅代表诚实、守信、信誉,更包括忠诚与诚心。周敦颐在《通书·诚下第二》中概括道:“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即诚是构成仁、义、礼、智、信等高尚德行的根本,也是构成孝、悌、忠、信等良好品行的源泉。一切从真诚出发,才能形成道德信念,养成道德行为,诚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我国传统文化中诸子百家对“诚信”的意义也形成了共识,即诚信是立人之本、立业之本和立国之本[3]。

古今中外,诚信均被视为基本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我国古代的道德启蒙经典《三字经》《千字文》等均有关于诚信的深刻表述。在西方,契约精神是主流的社会价值和普遍的道德准则,在以相互承诺、互相信赖、信守诺言为内涵的契约伦理基础之上,诚信成为持久的物质和精神动力,进而外化为人们自觉的行动。美国从幼儿园和小学起就重视对孩子的诚信教育,倡导诚信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德国在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家长有义务担当起孩子道德教育的职责;在瑞士,公德教育深入人心,诚信被写入法律成为基本原则。由此可见,诚信是个人和社会一切道德信念与行为规范的基础。诚信也是价值观的体现,它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也是社会评价他人价值的基本尺度。因此,诚信教育必须要从小培养,贯穿教育的全过程。

(二)从规律上看:小学阶段是道德培养与诚信素养养成的关键期

从儿童成长的品德发展阶段来看,6—12岁即小学阶段是品德发展的协调性时期,此时道德知识开始系统化并形成相应的行为习惯[4]。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道德信念,以提高道德行为的思想境界。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2—7岁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思维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对行为的道德价值作出判断,只重视行为导致的结果,而不考虑行为动机。他们能做出一些合乎成人要求的道德行为,且多易受到当前刺激情境的制约,对道德的认识带有一定的具体性、情绪性和暗示性。7—11岁的小学生处于认知的具体运算阶段,从他律发展为自律,他们对规则表现出尊敬和顺从,并逐渐意识到同伴间的相互关系。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也认为,小学生处于从前习俗水平向习俗水平过渡的发展阶段,从注重自我满足和造成的后果发展为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价值观念,其道德判断力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在这一时期,通过行为规范和习惯养成教育强化诚信素养和道德素质是帮助小学生构建正确美好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有效手段。相比于幼儿自制力还不强,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小学儿童不再像学前阶段那样易冲动、易暴发,逐渐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道德感和理智感逐渐发展,能够对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虽然已有了初步的价值观念,但性格和行为习惯可塑性依然很强,他们善于观察与模仿周围人的行为举止,易于接受外界的影响,他们的概念思维能力呈现出深刻化、丰富化和系统化的特点,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都逐渐得到发展。到了中学时期,学生的身体和心智迅速发展,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处于相对稳定阶段,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已经初步定型,此时的诚信教育实效性较差。

因此,小学阶段是培养自我信念、发展良知、道德及价值标准和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立德树人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手段进行诚信教育尤为重要。加强小学阶段的诚信教育,使诚信种子在儿童心里生根发芽,不仅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个性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也为诚信社会环境建设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现阶段小学诚信教育面临多重困境

诚信的缺失会导致更高的监管和交易成本,最终将降低全社会的经济效率,也会使安全感和幸福感缺失。尽管从小加强诚信教育已成为社会共识,但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体制与僵化的教育方法,让现阶段小学诚信教育面临多重困境。

(一)社会思潮冲击下诚信教育面对的外部环境复杂

思想道德品质和道德意识的养成与社会道德氛围息息相关。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信息来源复杂、内容参差不齐且渗透力极强,小学生由于缺乏社会处事经验,对网络信息鉴别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较弱,极易受到一些负面价值观如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等的影响,造成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因社会风气、社会环境和竞争压力所导致的短期行为与机会主义行为通常会导致诚信的缺失,且渗透社会的各行各业,如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官员贪污腐败、学生考试舞弊等不良风气,严重侵蚀儿童的思想健康,对诚信教育构成严峻挑战。基础教育体制机制的功利化,整个社会诚实守信意识淡薄,媒体舆论的过度商业化,使诚信教育弱化与边缘化。

(二)应试教育背景下家庭对诚信教育的内生动力不足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对儿童的素质养成和人格塑造的作用无可替代。但就我国当前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不论从教育观念还是自身言行方面一些家长都对诚信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一方面,随着应试教育低龄化趋势加剧,一些父母盲目攀比,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片面地重视知识和分数,忽略了道德培养。他们认为教育目的是让孩子通过智力、才艺赢得未来的竞争,对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道德与诚信教育不重视。有些父母在进行品德教育时,更多的是注重私德教育,即仅仅把孩子培养成“人”而不是“社会人”。另一方面,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对自身的榜样作用有所忽视。现实中,大部分父母对答应过孩子的事情有时能做到,有时则不能;一些父母没有留意过或几乎从未兑现过对孩子的承诺。很多时候父母自身就忘记了要“言必信,行必果”。

(三)德育泛政治化倾向导致诚信教育的方法创新不足

美德教育自春秋时期以来就成为儒家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人们塑造品性、升华人格的重要引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也十分重视包括诚信教育在内的美德教育,基本完成了传统美德知识的普及、德育体系的构建、教育方法的实践与探索等,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然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知识更新与技术迭代的速度也不断加快,各阶段知识学习的密度和强度不断增加。为了在竞争中取得相对优势,我国各阶段教育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国德育目标高深、单一和失衡,且存在泛政治化倾向。

从小学诚信教育的具体内容看,小学课程体系中的诚信教育主要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专题讲授,教学资源结构简单。小学语文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诚信教育相关的选文主题主要涉及爱国守法、保守秘密、信仰信奉,有关求真务实、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和守则守规方面均没有相关选文。这反映出目前德育目标要求的政治素质较高,而对道德品质的要求较低。加之广大一线教师校本教研意识薄弱,课程资源整合能力有限,导致小学阶段诚信教育素材欠丰富。从教学方法与手段看,诚信教育方式缺乏多样化与多元化,对待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诚信行为与习惯培养不够重视,如诚信考试,认真扎实对待每一次作业、实验与实践等,并未形成规范性行为约束,这使得知行合一的诚信素养形成与教学出现脱节。目前,小学诚信教育使用较多的是显性教育和集体教育,形式和手段都较为单一,且多将诚信教育看作是一种外在的要求,没有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内在动机出发,从而使诚信教育难以入脑入心并外化于行动。

三、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核心要义及其对小学诚信教育优化的启示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学从根本上说就是人学。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以人的本质为核心和出发点,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的存在、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以及人的发展进行科学深入分析而形成的理论体系。该理论揭示了作为客观的“现实的人”成长与发展的本质规律,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小学诚信教育是引导和培育小学生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其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深刻认识和研究人的本质、人的发展等问题,为推进诚信教育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马克思人学思想是思政教育与道德养成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结合现阶段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对我国小学阶段诚信教育理念的重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启示一: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要求决定了现阶段小学诚信教育不可或缺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核心要义和根本价值取向。关于“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马克思认为,从人的能力来说,“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5]。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在人类所具有的自身主体性的全部本质力量的实现,即指人的体力、智力、素质、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求,还要更多地注重精神生活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私有制和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畸形、片面发展。全面自由发展意味着人的本质和特征的发挥并不受制于阶级关系所带来的约束和压迫,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意愿和兴趣爱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由、自主地去发展能力和个性。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正视人本身发展需求的全面性和丰富性,而不过度和片面地追求物质财富或名利地位,是新发展阶段推动我国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变革的基本出发点。诚信教育作为启迪心灵的实践活动,可以满足小学生日益增长、多元发展的精神需求,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他们的精神品格。求真务实、知行合一可谓是人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是一切制度和规则得以确立和运作的基础,当生产力越发达,人们自觉追求诚信的内在动机也就越强烈、越纯粹。诚信素养的提高既是文明社会发展之必须,也是新时代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更是人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的内在要求。诚信教育应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及早普及、深度介入、全面渗透,使诚信成为首要道德素养和一种行为自觉。

(二)启示二: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反映出营造良好诚信教育环境的重要性

在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可见,人的本质的特殊性在于人是社会的存在,是社会关系总和的具体体现。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就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7]。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共同体成员关系等之中,才能体现其作为人的本质特征。

教育起源于交往、互动,交往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本质。诚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始终处于人的社会关系之中,社会交往是实现诚信教育的基本方式,体现了诚信教育中的诸多教育主体,社会交往的深度和广度都将影响诚信教育的实际成效。根据儿童的成长规律,他们接受教育的环境依次是家庭、学校,然后是社会,三者无论从形式还是实质上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从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与深刻理解中可以得到启发,诚信教育要在小学生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至关重要,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也不可忽视。要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发力协同育人,通过营造守信环境和制定守信规则来加以引导,提升对诚信规则意识的强烈认同,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褒扬、赞美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行为,促进诚信行为方式的养成,在社会关系构建与习惯养成中培养小学生整体的诚信品质。

(三)启示三:人的本质的实践生成直接体现实践活动是诚信教育的良好实现形式

在人们通常的思维中,诚信作为人的本质要求和内在素养,和其他素质的形成过程一样,需要运用多种教育手段进行培养。但马克思认为,人的素质的生成和发展是一个自觉能动的过程,并不是靠某些政治的或宗教等个体之外的力量可以强加或灌输给人。人之所以会形成某种素质,主要是基于人的需要,而需要的满足激发产生劳动行为。因此,马克思认为这种劳动是自由自觉的过程,存在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之中,体现出了理性个体存在和社会性的特征[8]。马克思指出,“消费使得在最初生产行为中发展起来的素质通过反复的需要达到完美的程度”[9]。可见,人的实践活动是人的素质发展需要行为的外在表现,是人为满足自己的素质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有效活动。实践是人的特有的生存方式,实践是人的生存的本质。实践活动过程既能动地变革着客观世界,也能动地改造着主体自身的能力。人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和占有了客体,在获取物质资料的同时,又因实践所蕴含的价值不断地判断和检验自身的思想文化观念,从而改变人本身的素质。例如,在数千年的社会生产与发展实践中,诚信有利于维护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从而成为东西方社会共同推崇的美德。

由此可见,对于素质养成和培养,最好的教育方式来自实践。在诚信教育方面,这一点应尤其引起重视。小学诚信教育除了诚信道德的灌输外,还可以通过整合开放性的社会教育资源,凭借多样化的方法,结合小学生自身的人际交往实践以及劳动实践,实现对“诚”和“信”的理解。通过小学社交圈层与社会关系的互动,完成诚信美德和社会共同价值的培育与传递,对知情意行产生综合影响,实现诚信教育的目的。小学诚信教育内容既包括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如小实验、小手工等的探索去相信与尊重自然规律、知识真理,也包括通过同学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实践学习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真诚与爱。从教室、校园到社区以及更广泛的社会都是实施诚信教育的有效空间。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处理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生活的基础,人也正是通过独特性地、创造性地以及有意识地改造外部世界来让自己的存在变得有价值。

(四)启示四:从人的本质的现实性需要出发创新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

马克思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10]。从人的本性来说,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在主体多重性需要的满足。人的需要作为人的本性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它决定着人实践活动的动力和目的。人在需要的驱使下,从事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诚信教育作为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一种实践活动,确立诚信教育目标、创新诚信教育方式和完善诚信教育实现路径无疑都离不开学生自身需求的导引。这是因为,一旦由于外部的刺激而去做某事,人们就会失去做这件事的兴趣[11]。因此,在诚信教育中要根据小学生自身的需要和兴趣来调整教育目标、变革教育方式等,引导小学生形成诚信认知和行为。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个体的需求是激励和引导个体行为的动力,因此小学生的诚信认知和行为与需要的满足密切相关。杜威也强调,要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学校教育必须以学生的需要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12]。在诚信教育中,若忽视了小学生的需求与兴趣,仅靠硬性灌输,则会遭到他们的抵触与反感,即使屈于权威暂时表现出诚信认知、做出诚信行为,也是非自愿的,未内化为诚信品质。因此,诚信教育要重视小学生的需要,使其主动接受诚信理念并外化于行。

四、小学诚信教育优化的路径及措施

如上文所述,在当前小学诚信教育面临诸多问题的背景下,马克思人学思想从“现实的人”的多元化和人性化需求出发,充分挖掘自身的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为小学诚信教育理念的转变、内容的完善和手段的丰富提供了重要启迪。

(一)拓宽途径:凝聚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小学生诚信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应联合起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构筑全方位、多维度的教育资源与环境体系,让小学生在一致的环境中习得诚信观念和行为,让诚信素养的养成更加高效、全面和深入。

1.学校主导,激发学生主体需求

学校是培养小学生诚信素养的重要参与主体和载体,应突出学校教育的引领性,激发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教师应从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双向交流式,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教师可以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储备、学习水平等基本条件,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素材,激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素质拓展动力,引发心灵共鸣,使他们主动地获取诚信知识和养成诚信意识。在双向交流式的诚信教育活动中,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注重引导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发挥的则是主体作用,应使学生乐于参与诚信教育活动[13]。具体而言,教师在讲解诚信故事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若人们都不守信用,社会会变成什么样?”通过此问题使学生思考诚信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于诚信的认识和想法,不给学生施加过多的压力,并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学生产生自我提高、积极进取的内在诉求,让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得以充分的激发和培养。

2.家校协同,各安其位功能互补

家庭诚信教育是小学生诚信品质形成的基础力量,学校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性。首先,学校应加强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家长需要提升自身的诚信素养,注重家庭中榜样力量的塑造。家长在进行诚信教育时,要从自身出发,从点滴小事做起,以身作则,践行诚信,营造良好的诚信家庭氛围。其次,学校应积极引导家长的诚信教育理念与学校相统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家校合作机制。学校和家长应定时与学生就诚信品德和思想、诚信或失信现象等问题进行沟通讨论,了解学生的在校生活,深入学生成长发展的每个阶段与细节。学校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诚信课堂教学活动,每学期组织“家长学校”进行诚信素养内容的学习,或邀请家长在校园诚信比赛中扮演评委、裁判等角色,诚信教学互动的加强与深入有利于提高学校和家长双方的诚信教育水平。再次,学校可以组织评选校园最美诚信家庭,以鼓励家长和学生塑造诚信美德,树立良好家风。学校进行全员动员活动,深入探讨、学习家长和学生的诚信事迹,并利用校园广播站、微信群等平台进行传播,用身边人和身边事去感染学生努力践行诚信美德,争当诚信家庭典范。家校合作可以使学生的诚信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诚信观念和行为也将得到更充分的展现。

3.校社合作,开拓诚信教育资源

社会教育通常被看作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种延伸,也是落实小学生诚信教育实践的一个大环境背景,因此学校要利用好社会诚信教育资源的广泛性。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统筹利用一些社会资源,为诚信教育创造情境、提供环境。通过对社会诚信资源、素材的发掘来有效弥补课本内容的缺乏,让小学生能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承担社会义务,体验真实多变的道德情境。例如,与名人故居、纪念馆、博物馆等场所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充分打造诚信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发挥社会教育作用,使得学生切实地认知社会关系与社会环境[14];学校还应注重校本课程和德育地方课程的开发和改革,在诚信教学中融入地方传统文化、地方精神的小故事,使得诚信培养与地方文化相交融,更好地丰富德育教材的内容与内涵,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认可。另外,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可深入社区或一些社会组织机构积极参与反诈宣传,在宣扬诚信思想、诚信行为的同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与甄别能力,使诚信教育真正做到全方位立体化。

(二)创新方法:构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小学诚信教学体系

1.以价值生成的诚信教学目标为导向

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指导下,小学诚信教育的教学目标应从注重学科体系教学和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价值引导,从结果性学习过渡到生成性学习。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对诚信品质的反思、探索和创新,而非学习、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身素质,外化为自觉行动,逐步养成诚信的优秀品德。这样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塑造的,他们的创造力、潜能和素养等都能得以发展。

小学阶段诚信教育是诚信教育体系的基石,但就整体育人目标而言,应建立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教学结构体系,将诚信教育贯穿于大中小各个学龄阶段。通过推进大中小一体化集体备课项目以及各学龄阶段的课程思政教育,使诚信教育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全面渗透到教育的各个场景中,通过沉浸式教化使诚信成为社会公认的价值准则,进而真正内化为公民素质和行为自觉。

2.以生活化的诚信教学内容为依托

小学诚信教育的教学内容应从抽象和逻辑化转变为具体生活化。从教学内容来看,传统德育的教学内容是抽象化、逻辑化的,缺乏现实感染力和层次针对性。一方面,一些教学内容过于宏大和抽象,没有考虑到不同教育主体的具体特点和情况,导致这些教学内容无法有效切入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的诚信教育实效减弱;另一方面,德育教学内容趋于逻辑化,即遵循“概念内涵—原理提出—证明—得出结论”的步骤。通过这种逻辑化教学内容,小学生仅仅是学到了这些知识,而不是诚信品质的内在生成。如前所述,基于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诚信教育的产生应基于主体的价值需要,因此要依据小学生的习得规律来确定诚信教育资源的选择。小学低年级学生知识少,经验不足,因而要选择简单直观、生动形象的诚信教育素材,例如课本中的诚信典范和身边的诚信榜样等;小学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可选择社会上的诚信榜样进行展示教学,并通过创设诚信情境和是非辨别等环节,以诚信精神加以激励和引导。诚信教育资源的选择只有满足了小学生的心理需要,才能让他们发挥自主性,主动地去学习。此外,教科书中选择的诚信素材还应体现时代特色,在继承和发扬传统诚信文化的同时关注当前社会现实,关注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关注他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如在教科书中增加抗震救灾、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爱岗敬业、保护自然和尊重生命等鲜活的事例,增强诚信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生自发地成为良好道德品质的践行者与宣传者。诚信教育的关键是从小学生的合理需求入手,将诚信教育真正落实到学生内心深处。

3.以实践养成的诚信教学手段为重点

小学应该加强诚信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在实践教学中体现诚信思想,而不是将它孤立化,单独进行知识性教学。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良好的品德才能内化为小学生自身的素质。因此,学校可以积极开展校园实践活动,设置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道德情境。例如,举办诚信主题童谣大赛和情景剧表演比赛,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创作带来的快乐中不断感知、内化诚信;开展有关诚信主题的辩论、演讲比赛,让每位学生深入思考诚信的内涵和要义,把课堂上的理论转变为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提升学习的满足感与获得感,在良好的教学互动形式中提升诚信教育的实效;探索无人监考诚信考试制度,让学生从小学会自我约束、彼此监督、自觉维护考场秩序,在互相信任的氛围中塑造诚信美德,让诚信成为一种习惯,从内心深处彻底打消考试作弊的想法。除此之外,学校可以积极营造良好的诚信校园环境,推进富有诚信特色的校园环境、人文景观、教育设施建设,打造浓厚的诚信教育氛围,让校园物质环境“有信念”“能说话”,在润物无声中散发诚信理念,滋养浸润学生的心灵,无形中促进学生诚信意识的养成。

(三)完善机制:健全小学诚信教育评价、反馈、推广联动体系

目前我国诚信教育未得到应有重视,主要原因是教育评价制度尚不完善。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我国诚信教育评价制度,尤其是不应将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视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应把诚信教育工作成效作为评价办学水平的重要内容,制定符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基本要求的学校评价标准和实施办法。健全小学诚信教育评价、反馈体系,应从明确评价主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这三方面入手。

从评价主体来看,既要有小学生的自评,又要与学校、家庭、社会等主体参与评价的他评方式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加强小学生与评价者之间的交流互动,能促使小学生主动反省检查,改进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自我。从评价指标来看,不仅要考察关键思政课程以及所有学科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的情况,还要考察学校与家庭、社会三者合力育人的效果。具体可以按照不同学段,从“内容设计”“实施方案”与“效果反馈”等几个维度来考察,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体系。从评价方式来看,不仅要注重结果评价,更要注重过程评价。学生的品德发展是动态的、发展的,因此应从动态视角考察评价对象的变化。传统的评价只关注学校诚信教育工作的结果,却忽视了形成结果的过程,因此导致了形式主义的产生。重结果轻过程,不利于学校诚信教育工作的发展,应建立诚信教育常态化教学机制和全过程评价制度。增值评价能够反映小学生诚信素养提升的幅度,重视小学生的起点,尊重各学生的差异,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使其不断进步,又能激发教师进行诚信教育的积极性,促使其自觉创新诚信教育方法。

诚信教育评价机制的不断改进,有利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发现与改进以及经验总结与推广。因此,在健全诚信教育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还应一以贯之地完善反馈机制和推广机制,对于诚信教育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应建立反馈整改督导机制,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切实保证诚信教育的落实与教学效果。对于诚信教育评价中总结的成功经验,应及时进行大范围推广,特别是加强优质诚信教育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与公共宣传,构建小学诚信教育评价、反馈、推广联动体系。

猜你喜欢

诚信小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