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推进理路*
2022-03-16方熹张健
方熹 张健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伟大事业,生态环境关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和生态环境高度重视。他五四青年节到北京大学发表讲话时指出,要让青年学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他教师节在北京师范大学时提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他儿童节去到海淀民族小学时告诉学生,“精忠报国是一生目标”;他曾在更早时期视察国防科技大学和中南大学时念念不忘的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他曾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根本大计,关系整个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他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强化公民环境意识和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然而,随着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已经成为严重困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梦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式提出和贯彻落实,生态道德教育成为当前教育尤其是新时代道德教育的一个热点主题和难点问题。当前广大高校深入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主要包括生态道德意识培育、生态道德观念树立、生态道德信念强化、生态道德认知丰富、生态道德素质提高、生态道德情感陶冶和生态道德人格塑造等,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大学生自律性、自主性和自觉性的生态文明行为。这是摆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客观来说,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还处在一个“春寒料峭、任重道远”的初级阶段,应该在加快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大背景和大环境之下开展,紧紧围绕如何正确审视和处理人与自然以及其他生命体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济的理念。其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伟大复兴,培养更多更好的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和能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理性人才,充分发挥关键环节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在意蕴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或思想关系,道德包含着人与人(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的自身这三重道德关系。而广义的“生态”除了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还包含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之间的内在关系。“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公共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1]由此我们不难推知,生态道德就是准确把握人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一种应有关系,或者说是全新拓展人与人或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种“人际道德”。生态道德教育则不外乎就是从自然、社会和人的精神这三个维度对受教育者展开道德论说和传授。具体来说,作为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理念,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在意涵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生态善恶观教育。正确的生态善恶意识和观念,在人们的生态道德自我养成、认知以及评判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谓“生态善”,指的就是真正能够促进生态平衡,以及真正能够呵护和发展生命的具体行为,反之就是“生态恶”。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演变,生态善恶的评判标准也是随之不断变化的。因为人类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往往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之也可能给人类带来不可预知的灾难,造成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这么来说,我们一方面使自然界逐渐成为人化自然,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使自然逐渐摆脱人类的控制,反过来最终成为与人类相互对抗的异己力量,这就是作为人化自然过程中发生的自然异化现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就是要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意识和理念,培育并形成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意识和思想,最终真正能够实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以及人民幸福等。这些属于“生态善”的领域和范畴。而那些过度开发、滥用和消耗自然资源,导致生态失衡、环境退化和灾难频发的相关行为,则属于“生态恶”的领域和范畴[2]。显然,高校加强生态善恶观教育,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明辨生态善恶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大学生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自觉践行生态道德的意识,规范大学生善待自然的实际行为,做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其二,生态良知观教育。所谓生态良知,即道德主体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情感和体验等系列心理活动的一种透射和反映,或者说是道德主体从生态意义与生态价值上对人作用于自然的行为进行的判断和评价。比如,儒家典籍《孟子》是中国良心说的渊薮,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思想;王阳明以“良知”为“天理”,使人们在“致良知”的过程中践行“生态良知”,运用“知行合一”的路径实现复归人们心中的“生态良知”,创建“物我合一”的生态文明型社会。“离开了良知,义务没有任何意义。”还有西方学者鉴于此主张“将社会良知从人拓展至土地”,凸显“生态良知”这种全新的伦理维度[3]。高校生态良知观教育,指的就是要培育大学生从认同、情感和体验等综合方面,正确认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大学生能够通过情感反馈与升华,客观严肃地认识和权衡个人行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和负面作用。简单来说,我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之前,应该教导大学生遵照相关的生态道德准则,对自身的行为和动机加以反省和沉思;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之中,需要教导大学生做好自律,同时监督他人是否践行了生态文明行为,使大学生真正勇于与违背生态道德准则的错误行为作斗争;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之后,必须教导大学生深入总结个人的实际生态行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可以说,“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大良知’和‘新良知’就是生态良知”,生态良知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与失败。
其三,生态正义观教育。所谓生态正义观,主要是指运用理性、公正和求实的基本原则审视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重要关系,树立真善美和公正的生态观。加强生态正义观教育,有助于人类理解和认识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资本和自然价值,从而遵循生态规律并结合人类的自身行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宝贵的自然资源;有助于人类树立空间均衡的理念,把握经济、人口和资源环境的平衡点,坚持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人类坚持生态与经济效益、整体与局部利益、眼前与长远利益相统一,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最终实现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共同持续发展,为美丽中国的建设保驾护航。高校生态正义观教育,就是教育当前大学生能够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自觉主动地与一切危害人类生存环境和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作斗争。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大学生牢固树立三个层面的观念:一是全面涵盖一切社会主体,包括种族层面和代内人与人层面,以及代际的前代人与后代人的层面;二是个人或社会集团的行为准则必须符合生态平衡的基本原理,以担当的、道德的、平衡的态度全面考虑前代人与后代人的资源分配公平;三是将公共政策建立在一切民族和一切个体彼此尊重和相互平等的基础上,确保享有平等的参与权和监督权[4]。很显然,生态正义一方面强调人类公平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另一方面还强调人类必须做到权责对等和可持续发展,这是对自然生态的一种公平礼遇和权责义务的基本对等。高校生态正义观教育则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生态道德教育,更是一种生态智慧和人性之美。
其四,生态责任观教育。何谓生态责任观,众多学科理论中蕴涵了其中的应有之义。比如,“大地伦理学”提出人类对大地共同体负有责任和义务。“深层生态学”关心和重视生态共同体的根本利益,提出任何一种生命形式都拥有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权利,而人类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所有行为都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人凭借自己的责任能力才能成为一个自我,而如果丧失了责任感,他就不再是一个自我。”[5]换言之,人掌握其他物种所不具备的知识、文化、技能、工具、手段和思想等,因而对自然万物必须负有实际责任。这种责任感不只是呵护自然,同时还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由此来说,生态责任观所指的就是人类社会能够真正实现永续发展的一种道德义务感和道德责任感,没有任何外在性的要求或强制。高校生态责任观教育,主要指的就是教导大学生正确审视和认知人与自然的关系,自觉地肩负起呵护自然生态的任务和使命,主动承担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责任。可以说,人类享有开发利用自然这一基本权利,但必须以一种实践和反哺的方式享用生态资源,呵护和珍爱自然是人类的基本责任。也就是说,人类享用自然就会要改造自然和索取于自然,但也要保护自然的可持续享用性,同时必须建设自然和奉献自然,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出人类智慧和人性之美,这是人类不可推卸的基本责任。
二、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SOWT分析
通过以上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在意涵进行深入解读,我们可以得知它蕴涵了人类的共克时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之道。这对于当前大学生主动节约自然资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和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接下来,有必要对新形势下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真正掌握和了解当前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探寻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推进理路奠定扎实的基础。在此笔者引入企业发展态势的SWOT分析法,运用这种系统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当前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进行整体系统的分析和科学合理的定位,从而得出富有价值和意义的结论。
其一,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部优势。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具备培养“理性生态人”的内部优势。一方面,拥有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主题实践活动可以助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的一项重要新型内容,生态道德教育理所当然应该充分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和效果。比如,当前部分高校已经加大力度创设校园生物角和图书馆生态教育读物专区等生态道德教育资源,以及组织大学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论赛和知识竞赛等;结合世界水日、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和全国土地日,以及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植树节和爱鸟周等重大节日,学校党团、社团等组织利用学生课余时间举办有针对性的知识讲座和图片展示等宣传活动,以及以“生态道德教育”为主题的多种形式的“下乡”实践活动,从理论到实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效推进大学生生态保护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养成[6]。另一方面,高校校园生态文化环境优美。高校绿色的物质文化环境和优良的精神文化环境,体现出“绿色大学”的办学理念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渗透出浓郁的人文气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切滋润着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养成,影响着教师的情感气质和道德品质。比如,作为每一所高校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灵魂,其校训、校歌承载着办学方向和优良传统,将影响和重建历代师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健康”的绿色校园环境,能够培植大学生憧憬大自然之美的道德情感,涵育大学生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道德素养,使大学生真切地感悟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无限妙趣以及一切存在物的价值体现,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其二,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部劣势。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受到时代局限和传统观念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整体开展情况不容乐观,高校在这方面还明显存在不足之处。具体来说,当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部劣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实效性不强。当前我国高校只是简单地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深入教育,或者说还没有足够重视生态道德教育的急迫性和必要性,很多相关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很难发挥出真正的实效性。比如,教学实践针对性不强,高校多以素质拓展学分、奖学金认定、优秀学生评选等硬性或奖励性的形式要求大学生参与生态道德教育活动,这样并不利于大学生将生态道德知识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更别说付诸实际行动;教学方式、方法单一,仅以“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说教生态道德知识,导致学生对生态道德的认知浮于表面,对自然缺乏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判断,教学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课程重视度不够。目前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环保教育,真正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观还有待改进和提高,同时教育的广度与深度也有待拓展[7]。比如,专业师资队伍缺乏,相关教师无法全面系统地讲解生态道德观,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和生态伦理修养等还处于一种浅层面的认知,很难胜任生态道德教育的课程教学工作;尚未正式启动学科建设工作,当前高校并没有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生态伦理教育的选修课甚至尚未开设,只是在环境专业中开设少量与之相关的必修课,生态道德教育公共课处于一种从属地位,无法形成生态道德教育教学体系。
其三,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外部机遇。作为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迫在眉睫,探究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落脚点就在于对这一现实热点问题的关照。一方面,坚持“中国梦”的重要指导思想。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主要目标的国家,从中共“十七大”到“十八大”,中国政府已由“四位一体”拓展为“生态文明建设”之“五位一体”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更是在“十九大”报告中被明确提出,“中国梦”和“美丽中国”的时代标签可以说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梦”作为“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实现“生态梦”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高校很显然应该站在“中国梦·生态梦”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积极点燃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激情和热情,发挥出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是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一大重要外部机遇。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挥着尤为关键的导向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8]作为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生态道德习惯的形成以及生态道德行为的规范。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已经被正式提上日程,并要求进一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学科和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等。这显然有助于生态道德教育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精髓,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度的反省和思考,同时为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课教学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助推生态道德教育课程高质量、高水准地完成。
其四,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外部威胁。当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外部威胁主要表现为社会环境缺失。众所周知,人是环境的产物,但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和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上随之出现诸多不良现象,并大范围快速蔓延,这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形成,严重影响到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开展的实效性。这么来说,从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四德”建设提到事关和谐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到十八大报告突出道德建设的重要地位,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再到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其中特别强调“培育时代新人,创新道德建设”,无一不体现当前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伦理学界的学理探讨也一直围绕着当代中国“道德危机”和“道德重建”等问题展开,道德教育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个重大难题[9]。可以说,当前中国的道德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近年发生在食品、医药、金融、住房等领域的伦理问题,更是将道德问题进一步推成焦点,中国社会道德现状实属令人担忧。比如在经济领域,重大变革的经济体制和制度改变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利益格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原有的利益调节关系的社会道德。人们普遍陷入道德与利益二者选择的焦虑和困境中,众多大学生在拜金主义思潮的冲击下失去自我,生态道德意识的形成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走向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整个社会不良风气成为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拦路虎”。
三、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推进理路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着眼于日趋明显的全球生态危机和愈加突出的国内生态环境现实问题,基于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这一改革总目标的基本视角,进一步深度思考当前的生态治理和生态道德教育问题,形成全面系统的生态治理思想理论体系和生态道德教育推进理路。特别是作为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应该抓住时代赋予的重要机遇,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应对严峻的挑战,客观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主动消除外部的威胁,坚持“中国梦”科学理念的正确指导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把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升到一个突出的地位和全新的高度,鼎力推进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把大学生培养成名副其实的“理性生态人”,这也是新时代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新任务、新使命和新担当。
其一,明确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指导原则。通常来说,我们在一般情况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需要遵循的标准或规则即所谓的原则。“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最终结果,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中抽象出来;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历史的情况下,原则才是正确的。”[10]由此我们不难得知,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既要遵循道德教育的价值判断和政策指导,又要以培养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为根本目标,还要始终坚持科学性、实践性、主体性和发展性这四项基础性的指导原则。具体来说,一是科学性原则,即开展教育的方式、方法要具有科学性,同时教育内容要能够经得起科学理论的验证,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之上,统一于生态文明内在规律的深度构建中,符合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要求和当前大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二是实践性原则,即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要付诸实际行动,真正践行生态文明行为,教育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注重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大学生逐渐将生态道德知识内化为生态道德品质,最终外化为具体的生态道德行为,同时理论结合实践,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检验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实践检验理论,理论指导实践,这是一个反复变化、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三是发展性原则,即生态道德教学要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和灵魂品质的前瞻性,生态道德教育政策要根据国情的变化和发展加以相应的调整和更改,使生态道德教育能够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生态局势中把握主流方向,推进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层层实现。四是主体性原则。“发展人的主体活动能力,弘扬人的主体性和主体意识,已成为时代精神的主要内涵。”[11]也即全面加强培育主体的生态价值观,做到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培育“理性生态人”,营造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调动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真正意义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其二,完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体系,是现阶段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具体来说,一方面是生态价值观教育,主要包括新自然观教育和绿色消费观教育这两块内容。即要将新自然观教育作为当前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大学生深刻体认和领悟自然生态的神奇魅力和重要价值,彻底摒弃人类发展史上的自然宗教观、有机论自然观和机械论自然观中的错误看法和观点,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重新认知和整体看待自然界,真正懂得自然资源既是有限的,还是有主的,更是有价的,树立一种全新的自然价值观。同时高校要将绿色消费观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教化大学生在履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绿色消费观,采取适度、环保、文明、健康的理性消费方式。另一方面是培育生态道德意识。意识是对自我和环境的一种觉知[12],要加强对大学生生态危机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即高校要使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并能够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即内化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坚定为生态道德信念和道德信仰,进而外化为具体的生态道德行为。这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需要补充的是,这一点和前文第一部分论说的生态善恶观教育、生态良知观教育、生态正义观教育和生态责任观教育有着很多的交叉之处,说明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在意蕴中就已经包括了其整个教育内容体系的应有之义。概而言之,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道德意识,真正领悟生存的深刻本质和内涵,自觉地践行尊重生命、爱护自然、保护环境,这是当前高校构建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体系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摆脱生态危机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
其三,拓展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途径。探索切实可行的生态道德教育路径是高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和题中之义,应该从优化课程设置、拓展教育形式和创建社会环境等方面着手。具体来说,首先是优化生态道德教育课程设置:一是开设相关公共必修课,这是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最为有效和最为直接的关键载体,比如开设生态科学、生态伦理学、生态哲学等课程,并将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二是增设相关公共选修课,这是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比如开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与民生等课程,并将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三是在各学科专业课中渗透生态道德知识,“将道德教育消纳于各科之中,使道德问题无所不在,才能真正达到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13]。即与各学科专业教学紧密结合,形成全方位的生态道德教育途径。其次是开展“灌输式”之外的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一是网络教育,抓住网络的时代特征,运用“互联网+生态道德教育”的模式开展教育,比如创设学校官方微博、创建生态知识教育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平台等;二是专题教育,定期聘请伦理学或生态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展相关专题讲座,通过座谈和问答等方式讨论全球性生态环境的热点话题,引导大学生在问题关注中培养生态道德情感;三是实践教育,在校内不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创设条件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开展相关活动,引导大学生参与教育界和新闻界等组织开展的一系列宣传和研讨活动。再次是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校园氛围,以校园的物质文化为依托、精神文化为支柱,建设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推进生态道德教育;二是家庭环境,家庭道德教育是人一生的发展奠基[14],父母必须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做到率先垂范,树立践行生态道德行为的良好榜样,强化生态道德教育,不可重智轻德;三是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利用大众传媒影响范围大、渗透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开展生态道德教育,重视社会环境的熏陶和影响。
其四,构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保障机制。作为新形势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精神支柱和物质基础,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是教育活动得以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应该从构建组织保障机制、运行管理机制和素质考评机制三个层面着手。具体来说,首先是构建组织保障机制,即需要全校各级领导和全体师生达成共识并共同参与,其中分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党委副书记要负责组织各个学院(教学单位)的党委(党支部)书记、辅导员和班主任等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同时注重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素质。分管教学工作的学校各级领导则要确保开设生态道德教育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活动课程,将生态文明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实现教育教学内容的生态化转型,确保教学课时和教学场地等,积极营造校园生态文明环境。其次是构建运行管理机制,即需要有计划、有层次的运行管理和监督管理措施,形成统一部署、责任到人、分工明确、通力合作,保证生态道德教育的计划工作能够落实到位。同时,确保生态道德教育的各项工作能够高效运转,其中学校要做好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各个教育教学环节,着力监督和规范生态道德教育开展的各项实际工作,确保教学内容到位以及教学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再次是建立完善素质考评机制,即高校要结合各自的校史校情,制定适合自身的一整套完整有效的师生素质考评机制,并动态化地加以健全和完善。其中,一方面是关于学校管理工作人员阶段式、学期和年终的考评制度,主要通过校内外交流和调研,以及培训和挂职学习等多种方式,切实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生态道德素质,还有阶段式、抽查式、总结性考评专职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果等;另一方面是建立和完善学生成绩的考评制度,重视考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课的成绩,将生态道德素质纳入大学生的综合量化管理体系,同时把生态道德教育实践课成绩纳入大学生的最终成绩考评中。显然,高校建立和完善师生的素质考评机制,是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更是检查生态道德教育执行情况的一个关键依据。
概言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已经涵盖了对生存环境质量的这一基本要求。“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生态建设目标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治理要求的最终目的和根本落脚点。尽管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国家生态治理问题的客观严峻形势。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和治理生态问题始终都需要贯彻“立德树人”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通过弘扬生态文明建设主流价值观从而达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资源教育和生态价值教育的良好效果,进而让大学生在生态道德层面真正达到知、情、信、行四者统一的实际成效。或者这么来说,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对生态文明的观念意识、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国家生态文明的建设[15]。我们必须把大学生对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的“获得感”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价值追求,在全面系统推进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切实引导大学生学习和领悟生态道德的规范、理论和原则,优化生态道德教育生态环境,在网络信息时代切实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16],将生态道德转化为大学生的一种内在道德需要,从而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真正实现大学生将生态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效带动广大民众的生态道德教育,助力广大民众生态道德的养成,最终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软实力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