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振兴的困境与突破
2022-03-16宋翠平李宗霖
宋翠平 李宗霖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融合发展变化的新特征,对“三农”工作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向全党发出号召,“三农工作在新征程上仍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乡村振兴,教育先行。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抓基层、强基础,解决好乡村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矛盾,推动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乡村教育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一)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
我国有着渊远流长的乡村文化史,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村社会的乡风民俗、祭祀礼仪、宗族姻亲把聚居在一个村落的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以族群聚居,以土地为命根,劳动生活,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固定、特有的生活习惯和民俗风情,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孕育着深沉的乡村精神文化。这种乡村精神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和浓厚的乡土气息,由此所形成的乡土社会孕育和滋养着乡村教育。
古代的乡村教育是一种生存教育,封建社会的教育都在官府衙门。追溯乡村教育的历史,研究资料显示,近代中国的乡村教育始于20 世纪初,在中国教育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百年激荡起于20 世纪之初的教育变革,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精神真正扎根中国大地是从重视“乡村平民教育”开始的[1]。最初黄炎培、晏阳初、梁漱溟等乡村教育运动的先驱者,用“教育的力量”轰轰烈烈地改变着“羸弱”的中国乡土。余家菊1920年发表了《乡村教育的危机》的文章,提出了“乡村教育”概念[2]。1928 年,梁漱溟接着提出了“乡治”观点,其《乡村建设理论》一书系统阐述了乡村建设依靠教育的理论,学习借鉴模仿西方教育模式,并成立中国乡村建设学会,开办了乡村建设研究院,通过理论和实际应用进行乡村教育实验,以期解决乡村教育问题。同时他的一系列举动引发了不少有志于乡村建设的知识分子观察、思考教育问题,并兴办“乡农学校”。但是,由于战乱和时局的影响,其最初的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这些实验为乡土教育的发展变革、乡村教育的兴办产生过一些积极进步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了唤起劳苦大众翻身求解放,在革命根据地发展了乡村教育。如革命根据地的乡村教育、土地革命时的苏区教育,都是乡村教育的形式。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风雨,从“农村包围城市”开始,逐步通过“扫盲教育”“农民夜校”寻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教育建设之路,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3]。新中国成立后,提出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大众服务,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工农大众”和“生产劳动”从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层面上规定了教育的性质和途径。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共识:要发展中国的教育,必须要重视和发展乡村教育。这一时期乡村教育的任务主要是着力培养具有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
(二)改革开放后乡村教育发展的新成就及新需求
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农村教育极端薄弱的现实,198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着想的高度责任感,切实把农村学校教育工作抓紧抓好。改革开放后,农村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及2003 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对新时期农村教育工作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之后整合教育资源,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4]。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又提出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目标,强调在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基础上,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5]。至此,乡村教育的实践经历了政治服务、经济发展、育人回归的价值变迁,适应了不同时代的发展要求。
公平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面向每一个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这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要求[6]。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事业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目标是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质量提升”的新期待,对“公平发展”的新需求。随着“三农”工作重心的转移,乡村教育正在突破“困境”,贯彻教育新发展理念,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使命,强化乡村教育的新发展目标,逐步实现乡土文化与现代农业的结合、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融合,有效发挥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二、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阵地,乡村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
(一)优先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从整体上将乡村教育嵌入乡村振兴中,才能发挥乡村教育基础性和建设性作用,乡村教育才能托起乡村的未来。而实现乡村振兴,树立新发展理念,追求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教育。这一方面要让农民从思想上转变和更新观念,增强农民的乡村主人翁意识。在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拓展新视野、掌握新本领的过程中,依靠教育培养新时代农民的能力、气质和情怀。同时,提高乡村学校教育质量、管理质量、育人理念。树立强烈的为“农”意识,营造浓郁的乡土文化校园氛围,自小培养农民的孩子质朴、善良、勤俭的品德,让乡村朴实的民风民俗与学校教育、校园文化相互联系促进、融合渗透。另一方面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把乡村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来思考和部署。加强党对乡村教育的领导,加强政府主导,着力解决乡村教育资源配置、教师配备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提升乡村劳动力人口教育水平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城乡差别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整体上讲,农村人口受教育的程度使得他们的整体素质偏低。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强化人才保障措施,成为提升劳动力教育水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而解决乡村人才短板,关键是要培养了解农村、热爱农村、关心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挖掘和发现有开拓精神的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业科学技术指导人才,以及懂得互联网大数据的网络电商人才,把“多方聚才”和“就地取才”结合起来。一是在思想引领,在聚人心、增信心上做文章。加强知农、为农、爱农教育引导,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让农民主动依靠自己的努力过上富裕生活。二是重视人才培养,以“内育”培养乡土人才,以“外引”优化人才配置。把握村民在产业选择、技术服务、农民培训等方面的诉求,深化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文化兴乡、创新创业认识,加强新时代农民培养教育,通过系列培训教育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加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三是依据人才成长规律和特点,拓展人才培养途径。乡村积极主动、有计划地参与到高校毕业生基层人才成长计划中,有针对性地加强与高校的联动机制,鼓励大学生到乡村基层实训实习、实践锻炼、留岗聘用、优质优用。在探索人才成长路径,倡导科技兴乡兴农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对实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和指导,加大乡村人才科研成果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引导乡村人才,尤其是优秀青年人才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实现自我价值。
教育是人才振兴的基础,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铺开,乡村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但是与新发展阶段目标以及乡村振兴的具体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乡村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三、当前乡村教育的困境及成因
长期以来,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乡村教育资源的配置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随着乡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乡之间的资源配置问题、乡村教育的发展问题、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等仍然存在。有些乡村教育面临“空心化”处境[7],虽然农村学校硬件条件相对改观,但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管理跟不上,导致学生留不住。
(一)师资力量薄弱与学生生源不均衡
一是乡村教育存在资源少、学校少、教师少等问题,即教师缺失、学生流失、教学资源匮乏等。尤其是偏远山区教育质量提升问题。通过撤合并靠,乡村学校不断萎缩,不少村庄没有小学,学生要到镇上或更远的地方上学,不仅上学不方便,家长物质负担和精神负担较重。同时,不少乡村学生的家长在城里务工,孩子留在乡村,而且年龄普遍较小,缺少父母陪伴。由于缺乏家庭教育的监督和环境影响,低年级的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控能力,不会自主完成作业,不愿学习,甚至厌倦学习。这一系列客观原因导致孩子在性格养成时期得不到家长及时引导。因此,不少乡村教师不但肩负着教学任务,还兼顾保姆身份,需要看管孩子并在心理方面进行疏导,教师集中教学和管理的时间相对减少。二是乡村留守儿童在家多半是由爷爷奶奶看管,在管教过程中要么是过度溺爱,要么是疏于管教,只知道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的父母往往一年半载才能回家一趟,缺少对孩子的关爱和沟通,致使不少孩子形成了性格方面的缺陷:或是散漫、贪玩、不爱学习,沉迷于网络和游戏;或者孤僻、自卑、偏执、叛逆,成了人们普遍印象中的“野孩子”。农村家长为了使孩子获得较好的教育,想方设法把孩子转到城市上学,导致学生生源流失严重。三是乡村教师待遇普遍较低,有的甚至无法按时发放工资。为了谋求好的工作环境,乡村教师流失严重,致使优质教师资源缺乏,出现了不少偏远山区是代课老师上课,还有一部分地区则依托支教老师上课的情况。四是教师师资力量和队伍建设滞后。一名教师有时既教高年级课程,又教低年级课程,往往要承担多项教学课程及任务,教育教学管理不够规范,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二)缺少一技之长和素质偏低,导致脱贫后又返贫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宏伟蓝图,必须着力推进乡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建设有序开展。因此,人才资源和素质成了绕不过的话题。综合来看,当前乡村教育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村劳动力资源闲置较严重,普遍文化程度较低,缺乏知识技能,且创新意识和有所作为的进取精神不强,综合素质较差,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脱贫后的农民,没有新的致富经验和方法,缺乏“造血”功能,有可能回到原点,继续陷入贫困困境。因此,对有劳动能力的,要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帮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不能靠发钱养人,防止陷入福利陷阱、政策养懒汉[8]。二是人才资源短缺,人才质量提升的途径不够通畅,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较少。三是人才培育机制不够健全,人才培养没有明晰的目标要求。一般是需要种植什么、投入什么,就培训什么,缺乏具体规划。即便有一些培训教育,多是实用型的短期行为,没有长远计划,所对应的产业也形成不了规模效应。
(三)乡土传统文化培养缺失
乡村教育和乡土文化之间出现了裂痕,乡土文化丢失。乡村教育在中国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所形成的乡土文化也是独一无二的。其乡风乡情、乡音乡味无不承载着厚重的乡风文明,是乡村文化的体现,更是乡民的一种精神表征。实现乡村振兴首先要让农民安心留在农村。可是当下,一些乡村教育的现实境况令人担忧,中年人为了生计到大城市谋生,学生部分离开乡村到镇上或城里求学,不少乡村基本上是“一老一小”。而大山深处的孩子受到家长“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教育灌输和影响,他们迫切希望离开乡村,追赶城市生活,找寻心目中的向往。但由于客观存在的物质、观念、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他们在融入城市生活时又存在尴尬的处境,一方面融入较慢,一方面乡土传统文化在渐渐丢失。致使乡村原有的炊烟农舍、乡风民俗成了记忆,乡土教育“无根”“无魂”,缺乏乡村文化的自信和归属感,既不利于城乡融合,更影响实施乡村全面振兴。
四、振兴乡村教育路径探索
(一)树立高质量发展乡村教育的理念,加强顶层设计系统配套
乡村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坚持在优化乡村环境的同时转变发展思路。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各地要充分考虑人口变化和城镇化发展趋势,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应对学前教育需求高峰方案”[9]。一是振兴乡村教育必须做好规划,做好乡村教育的顶层设计。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教育纳入公共规划,科学系统地做好乡村学校的规划布局,尤其是幼儿园、成人站点等的保留。二是转变观念,增强振兴乡村的信念。重视乡村基础教育,抓实乡村振兴“原动力”,从根本上增强“造血”功能。抓好乡村教育,正是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强基固本。[10]因此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开展调研,补齐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短板。
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体系,让农民从思想上彻底拔掉穷根,革除“等靠要”思想,把改变家庭落后面貌的信念转化为乡村建设与发展的实际行动。只有重视和抓好乡村基础教育,才能为乡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加强教育资源的投入,使家门口有满意的教学资源,让农民自觉选择留下来,融入乡村振兴中。
(二)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福利待遇,留住乡村教师
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发展乡村教育,必须优先发展教师队伍,用好、用活国家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政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政策。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力度,解决好乡村教师的编制问题,提高工资收入,使乡村教师安心扎根乡村教育。着力改变偏远乡村只有代课老师或只有支教老师的局面。二是加强城乡教学融合发展,加强教育教学的常规管理,有计划地进行集体备课、加强教研教改。
(三)加强互联网技术手段的运用,提升乡村教育品质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教育获得信息的渠道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总体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多半来自书本和电视。因此,要通过“互联网+教育”,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运用到乡村教育振兴中,提升乡村教育的品质。
一是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作用,优化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推进教育信息化,让乡村学校从封闭走向开放,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独立自主地学习。二是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推动乡村教育的变革与创新。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网络课程覆盖,将比较好的教学成果进行传播,把优质的教学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带到乡村。三是整合网络信息资源,对信息知识进行处理,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优化知识储备。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和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让网络创新赋能乡村教育。
(四)传承乡土文化,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乡土文化是与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紧密相连的文化,是农耕文明的重要元素。开展乡村振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传承发展农耕文化教育,推动形成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和富有特色的乡村文化。不断提升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发挥学校教育在村庄文化建设、村民家园归属感、村庄文化认同感建立中的功能与作用,从而激发村庄的生机与活力,让村庄的未来得以安放[11]。
(1)传承和热爱本土文化。一是乡村教育要有正确的观念引导。乡土文化、乡风乡情、乡音乡味,无不承载着厚重的乡村文明。要发扬光大传统乡村文化,使乡村人爱自己的文化,为自己的文化而自信,自小培养农村孩子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和归属感。二是乡村教育不能盲目照搬城市教育。在学习借鉴城市教育的同时要保留自己的特色和风格。编制具有乡土特色的乡土教材,如一些农言俚语、励志故事等,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乡村教育。三是加强乡村教育与乡土文化之间的衔接。乡村教育留住记忆、留住乡愁、留住农村人特有的质朴与情怀。乡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是乡民一种精神世界和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精神共鸣。这种乡愁记忆和优质文化的观念值得收集整理、保留传承,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一种文化力量。
(2)编制乡村文化课本、合理设置乡村课程。乡土教材是乡情教育的重要平台,要寻找乡土文学、乡土历史、乡土自然地理等方面的素材,结合环境、文物、史料及学校所在地方特色,收集整理乡土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山川、河流、特产、名胜、古迹。注重地方特色,让学生知晓乡土的特点,附加生动有趣的图片,联系历史人文特点,培养和引导学生认识乡土、热爱乡土、建设家乡的家国情怀。一本好的乡土教材,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能激励学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品质。
教育强则国家强盛,教育兴则民族兴旺。一方面,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重要支点和“原动力”;另一方面,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能有效拓展乡村教育资源,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抓实基础工程,解决好乡村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乡村教育的期待、更高质量乡村教育需求的愿望,而且还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以教育为依托,走城乡融合、质量兴农、绿色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12]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