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信息技术对学生评价的影响
2022-03-16刘雨青崔玉平
刘雨青,崔玉平
(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123)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驱动下,新兴信息技术与教育相互赋能已经成为了时代的趋势与命题。随着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教育受到了极大挑战,一系列教育变革应运而生。教育变革的动力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育人的价值,而教育评价育人的本质要求成为了教育评价变革的根本动力[1]。新兴信息技术如何推动着教育变革?这些教育变革对教育评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作为教育评价领域中最基本的部分,学生评价会如何变迁?本文拟以互联网与人工智能为代表,分析新兴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育变革方向及其对于中学生评价的影响,从而提出该背景下中学生评价的新构成。
一、新兴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变革
“互联网+”“AI+”概念与实践的普及化,体现了以互联网、AI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不断融合创造的过程。教育活动作为社会活动的一种,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体现在教育领域,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校教育方式变革提供了便利条件,由此催生了诸多教育变革。
自“互联网+教育”成为共识起,新兴信息技术对于教育产生的影响便成为了学界热点话题。有学者从认知方式的重构入手,探究新兴信息技术对于人的认知的重构[2][3][4];也有学者认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带来了教育服务供给方式的变革,需要从教育生态的视角探究供给方式的变迁[5][6][7]。此外,还认为从教与学的各自主体出发,学习方式与施教方式也被重构[8]。具体而言,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认知方式:对人的认识和理解的颠覆
人们的生存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愈加复杂,知识与信息爆炸式增加,而人们的学习容量却有限度。在无法回避的社会发展趋势下,一方面,信息时代的人类需要依赖人与智能设备的分布认知、协同思维[2]2;另一方面,对于智能设备的依赖使人接受了“一切认知皆可计算”的思想,逐渐转变为“可算度的人”[3]53。“可算度的人”的诞生,造成了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转向,“算法”成为了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核心[4]29。对于学生的评价需要尊重认知方式的变化,同时也应当规避由此带来的风险,回归人的本真。认知方式的改变势必造成教育的变革,唯有如此,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二)教育服务供给方式:虚实融合,兼顾社会化与个性化
随着教育需求的转型升级,教育是一种服务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5]30。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兴信息技术能够在虚实融合的语境下兼顾教育的社会化与个性化,为教育公共服务提供了新支持。
教育服务供给的社会化主要表现在各种学习资源的汇聚,通过互联网海量教育资源唾手可得,同时也打破了以学校为主的知识供给体系。以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为例,学生与教师皆足不出户,教师录制教学视频发布到网络平台上,基于互联网提供多元的实时或分时的教育服务供给;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获得定制的课程服务。互联网使教育不再是垄断的产品,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开放,使教育社会化的特征更为凸显。
而教育服务供给的个性化主要表现在基于大数据可以使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特点。长久以来,传统教育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教学方式,虽然能够高质量、高效率、标准化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但是迫于时间、精力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常常被忽视。新兴信息技术为教育活动能够适应个性发展而精准实施提供了可能。例如,教育测评机器人的出现能够精准诊断学生解题过程,并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干预方案,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6]28。唯有及时给予反馈,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进度,不断更新自己的学习计划,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供给才有深远的意义。
除此之外,“互联网+AI”的发展催生出了虚实融合[2]3的育人环境。学习不仅发生在学校,而是终身的、全面的、按需获得的[5]32。近年来,O2O(Online To Offline)的教育形式便是虚实融合的育人环境的体现。线上与线下的教育相融合,弥补了各自的局限性。如今,有部分高中与高校合作开办“大学先修课程”,便是以高校发布在网络平台上的线上课程为学习材料,中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定时邀请高校教师进行线下讲座。这种将 “学生自主学习线上课程”和 “教师以评价与建议为主的线下讲座”相结合,基于线上数据客观评价了学生的学习行为,也兼顾了评估的人性化。
(三)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碎片化与学习重点的转变
基于新兴信息技术,人们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自由学习。学习成果表现为诸多碎片化知识的积累与储备,学习活动呈现出碎片化学习的态势。有学者认为,碎片化学习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其拆解、重组、建构有着无限的可能性[8]26。碎片化学习,一方面扩展了人们学习的宽度与广度,通过互联网与AI,人们可以获得各个领域的知识,但是,另一方面,若未对碎片化的知识进行再次加工、梳理、整合与建构,会影响学习的深度,造成学习的扁平化以及深入思考的缺失。
除此以外,学习的重点也逐步从“学以致用”转向“致用以学”。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协助下,人类难以发现的“暗知识”有可能为人类所学。当“暗知识”在人工智能的验证下被证明是有用的之后,人们在高效的运用中学习“暗知识”成为了可能,这是人类学习变革的方向[9]25。
因此,在碎片化学习的趋势和学习“暗知识”成为可能的情况下,教育评价应兼顾学习的广度与深度,重视对于知识加工的评价,并在评价中逐步凸显知识运用的重要性。
(四)施教方式的变革:教师权威的弱化与培养目标的变迁
在新兴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每个人都能够快速获取各类知识与信息,知识、经验等已经不再专属于教师,教师权威已被弱化。在此背景下,教师的角色需要得到转变。知识的传递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教室环境中,而是在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但是教师职业并不会在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消失,而是在时代变革中不断发展。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相适应,教师的施教方式应当由传统教育中的灌输转变为启发与引导,教学重点应从现成知识的领会与运用转变为信息处理与知识探究。
与之相对应的是培养目标的变迁,在新兴信息技术背景下,更为强调要培养“面向未来的人”,因为学习方式的碎片化,所以适应社会发展的人应当是善于搜寻、选择与甄别知识的人;因为新兴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所以教育要培养的人是能够拥抱新技术、有创造力、有更强非认知能力的人。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10]。对中小学生评价而言,应当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的旧取向,顺应倡导“三全育人”的潮流,借助新兴信息技术,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评价,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发展,不断完善中小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二、新兴信息技术时代教育变革对学生评价的影响
近年来,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系统提供了诸多便利,学生评价作为教育评价中重要的一环受到了影响。回顾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学生评价的方式转变,由单一的量化转向逐步重视质化,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11]。除此以外,还有具体新兴信息技术的诞生对于学生评价的作用,例如教育测评机器人能够生成电子报告[6]28,有助于学生档案袋的完善。
学生评价,是以学生为评价对象的教育评价,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学生发展的各方面进行价值判断,以此改进教学的过程[11]227。传统教育中的学生学业评价过多依据最终考试成绩,较为重视结果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导致学生评价只是发挥甄别与筛选的外在功能,却难以发挥“以评价促发展的内在功能”[12]7。当代教育评价逐渐由结果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并倡导各类评价的综合。例如,美国学者斯塔弗比姆在CIPP模式中便提出过程性评价,将评价纳入教育的过程中。然而,过程性评价包含着一定的结果性评价,由涵盖在教育过程中各个片段的结果所构成。除此以外,这两种方式往往都是基于经验,其科学性难以被评估,且评价工具往往是试卷,评价内容也几乎是知识的掌握。现有的评价体系无法适应教育面向未来的需求。
当前,在新兴信息技术推动了教育评价模式的变革。教育评价趋于多元,其方式也需要更多地适应时代需要。在由结果性、过程性评价转为到面向未来的评价过程中,互联网、AI等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教育的大数据促成了评价方式由单一的量化评价向融合质性评价的方向发展。借由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AI,学生个人的学习过程可被记录和分析,从而形成过程化评价报告,让学生档案袋更为丰富。以教育测评机器人为例,其能够协助教师批改作业、分析课堂,让教师的精力由日常琐碎事务转向更多关注学生个体,而对于学生与家长,则是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建立将家长纳入其中的学习共同体[6]28。每一个学习环节的信息都会被记录,学习评价自身也成为未来发展的依据。其次,信息技术重构了评价体系[13]25。传统上,教师是评价的主体,而在信息技术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数据,进行自我评价,及时调整其学习状态。家长、同学等都可以以数据为依据,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实现评价的权力分配体系重构。最后,“互联网+AI”指导下的中学生评价存在“以教育促发展”的内在功能。在人机协同下,机器与人各司其职,总体而言,机器明确算法,精确诊断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出及时反馈,而人则负责将反馈转化为适应社会文化情境的材料,在变与不变中实现“以评促学”的作用。
当然,将互联网与AI运用到中学生评价的过程中,也需要规避可能存在的问题。过度强调“数据至上”而忽视“人本身”的取向,会让人们落入工具理性的误区。当教育在强式的数据指导下变成确定性的事件,其中与不确定相连的好奇心、创造力便让位[4]32。因此,在新兴信息技术背景下,学生评价不可偏离人性与人的发展。
三、新兴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评价转型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育价值转换的过程中,伴随着教育评价的嬗变,互联网为之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学习行为、教学行为在教育大数据的背景下,被深度挖掘与分析,让师生认识真实的“自我”[5]32,为学生评价提供了支持。在新兴信息技术背景下,需要什么样的中学生评价,实则需要分析互联网使中学生评价在哪些方面实现了转变。在这些转变中,能够归纳出学生评价模式的新形态。
(一)评价理念、目标:倡导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近年来,学生评价的理念由单纯地“评价学习”转向“评价即学习”。在大课程理念的影响下,专注于终结性、片面性定位的做法让学生评价的领域趋于宽广[11]227。学生评价逐步强调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的动态性,其生成性价值凸显。由此,学生评价的目标已不再是单一的应试取向,而是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依据学生评价的差异性原则,评价内容、方法、标准都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11]232。结合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评价的功能已不囿于“甄别”,而在于“面向未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二)评价内容:由“唯分数”到“注重分数背后”的核心素养
传统教育中的“唯分数论”,将学生的学业表现以量化的形式呈现,却往往因为缺乏客观的评价体系而只是一个量化的结果,背后的含义极少被考虑。通过数据分析,看待分数的方式被改变,人们更加重视分数背后的故事。借由新兴信息技术,学生的学习过程被纳入评价的范围,学生的努力被关注,评价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性。除此以外,摈弃“唯分数”的导向也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教师重视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看到学生的可塑性与特长,有助于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具备现代社会所要求的核心素养的人。
(三)评价方法:由量化评价转向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融合
在传统的学生评价中,考试是学生学业评价的主要方式,是主要的量化评价手段。然而,基于考试分数的量化评价并不能完全说明分数背后的故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困惑和其他品德表现也极难被准确及时测量出来。质性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量化评价的不足。表现性评价强调对于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观察,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因精力有限无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在新兴信息技术的协助下,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全方位观察学生学业表现的真实状况成为了可能,除了学业成就,学生的个体成长也能够被考量,这使得表现性评价成为了可能,也推动了评价方式转向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融合的方向。
(四)评价主体:由单一的教师参与到多元的开放协作
互联网是开放的共享共建的体系,人们协同参与构建是其特征之一[2]35。教师作为教学者和参与者,具有学生评价的先天优势,但不应该垄断评价;学生的自主评价,有助于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而家长的参与,则能推动家庭教育的发展;而社会的加入,则能使整个社会承担起更多的教育责任,维持社会的良好风气。这说明在新兴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评价主体不应只有教师,还应当包括学生、家长、社会有识之士。将学生、家长甚至是社会贤达人士纳入评价主体群中,构建开放的共同参与的学生评价体系,有助于通过评价改进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五)评价作用:由“筛选与甄别”到“促进师生发展”
基于互联网,可以实现因人而异的适应性评价,评价后即时提供个性化、可视化的反馈是重要的发展方向[2]6。传统的总结性、结果性评价方式,往往出于筛选与甄别的考量,而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生学业评价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促进发展”在互联网的协助下成为了可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特性进行评价并及时开展行动研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形成符合学生兴趣和个性的靶向教学方案,更加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
以互联网、AI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作用,重构着许多行业形态。教育作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应当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不断变革与创新。其中,教育评价也应当全过程、全方位参与,成为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当教育评价依赖新信息技术提供的便利条件,更为关注学生,采取更加多元的评教融合模式,破除单一的标准,着眼于每个个体而不囿于结果时,才能够真正发挥其以评促进、以评促改、以评育人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