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融入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的实践路径

2022-03-16吕媛媛叶妮雅丁悦敏杜鹏英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有机化学药学思政

吕媛媛*,沈 洁,叶妮雅,丁悦敏,杜鹏英

(浙大城市学院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各个高校进行课程思政进一步明确了方向。课程思政既不是新开设的课程,也不是学校组织的一场活动,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将传统的思政教育对接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与师资团队,形成密集型与全方位并存,渗透型与一体化互进的全新教育模式[1-4]。在“大思政”背景下,各专业课程的教师要主动适应课程思政教学的需要,思考在教学中如何以专业课程为载体,通过复杂多变的教学环节,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课程思政”资源,培养学生情感,启迪学生心灵,在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渗透,既育智,又育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药学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药学事业与人民生命健康、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药学领域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涉及药品的研发、生产、流通、管理、使用、服务等各个环节,是特殊且极其重要的社会职业领域。该职业要求药学从业者必须具备技术层面的素养和非技术层面的素养。从学生时代开始加强“药德”培养,可以使药学人员能够在专业大门的入口处就清楚一个合格药学人才的基本素质,并且在今后严格自律。《有机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也是生命科学不可缺少的化学基础,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就要学习该课程。从高等教育“育人”的本质要求出发,该课程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思维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学习该门课程的大一新生刚刚从高中走进大学,学习思维方式和生活环境都有较大的变化,思想可塑性较强,既有积极向上的愿望,又有矛盾交织的焦虑,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综合《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成长特点来看,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恰当融入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十分必要。

2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落实课程思政具体教学方法与举措

课程思政的建设关键在教师,教师是高校育人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也是课程思政实施和推进的关键力量。《有机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教师不仅需要结合药学学科的专业特色和优势,还需深入研究药学专业的育人目标,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针对药学专业,教师需挖掘和建立以“热爱祖国、厚植家国情怀,诚信仁爱、提升职业道德,严谨求实、培养科学素养,不懈奋斗、坚定品格意志力”为思政目标,围绕学生思想价值取向、日常行为规范、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育,真正做到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使《有机化学》课程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1 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有机化学》思政教育

相对思政课程来说,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的设计往往更加开放,形式更加灵活丰富。从某种角度来讲,这契合学生独立和批判的特点,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推动学生的参与和思考,个人价值的实现。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这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每个大学生都有一颗“爱国心”,一旦激发了他们这种浓厚的“民族情结”,便会外化于心、内化于行。《有机化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元素”,把国家利益、民族自信、自强奋斗作为重点内容,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穿插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注重我国古代化学家在有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贡献,同时介绍化学学科的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的事迹以及科研精神。一些科学理论的发现与建立、科学技术的创立与进步,其背后蕴藏着一个个富有热爱祖国、团结协作、追求真理、敢于挑战等人文精神的动人故事,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链接这些故事,可以起到使学生透过理论和技术领悟爱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的目的。例如:讲述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如何响应国家号召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完成国家需要的科技攻关项目,造福人类;1965年,首次人工合成合成了具有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标志着中国科学家在蛋白质和多肽合成化学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81年,首次完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此外,还有中国科学家黄鸣龙,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对 Wolff-Kishner由羰基还原成亚甲基这一反应进行了改进,产生了一种安全、简便、经济、产率高的新还原方式。Wolff-Kishner反应也因此更名为Wolff-Kishner-黄鸣龙还原反应,成为长时间以来唯一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化学反应,并进一步向学生科普以中国科学家命名的有机化学人名反应。通过这些案例的教学,教师在介绍理论知识与成果的基础上可以讲好中国故事,融入民族情感,展现中国智慧,深深激励着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从而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引发民族自豪感。令学生对自己使命的领悟更加透彻,对自己的未来更加清晰。

2.2 将社会热点融入《有机化学》思政教育

针对学生对传统“说教式”教育的抗拒,可在《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育中,结合当今社会热点问题,通过一个个让学生看得见、并且关注的事件,与学生的德育教育相联系,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做到“素质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例如,讲解含氮化合物章节时联系“苏丹红”“毒奶粉”等公共安全事件,告诫同学们不可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做有违法律之事;讲解硫醚的化学性质时介绍为了预防和惩治利用有毒化学品等实施恐怖活动的行为制定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强调我国作为世界上的化工品生产及贸易大国,要积极应对履约形势的新变化与新挑战,积极参与履约国际规则的制定,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安全以及发展利益;结合卤代烃章节中的氟利昂,介绍其给人类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呼吁学生及其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处理废旧冰箱和购买带有“无氯氟化碳”标志的产品。当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与专业课发生了有机“反应”,能极大地调动课堂氛围。

2.3 以《有机化学》课程的科学性培养学生责任感

《有机化学》课程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学生在该门课程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利用专业教学内容,结合现实问题,延伸和拓展教学内容,打破学科和专业知识体系之间的壁垒,起到培养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强化学生的专业自豪感等教育效果。例如,课程中可引入人类药物史上“臭名昭著”的药害事件-沙利度胺“海豹儿”事件,警示学生们作为药学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在各种药物的研发和评价工作中需规范、全面,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讲解有机含氮化合物章节时,可着重介绍一下“冰毒”的结构以及对人体身心的巨大伤害,通过真实的案例告诫学生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介绍到烯烃这一章节时,一方面向学生介绍烯烃聚合物在塑料制品、塑料管材等方面的应用,另一方面,提醒学生不能忽略塑料制品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增强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感。学习醇类化合物时,通过分析酒精在人体的代谢过程相关机理,让学生树立“酗酒有损人体健康”的意识;并可通过相关图片与视频资料列举酒驾引起的交通事故,从交通文明、珍爱生命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些思政结合点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还有很多,教师要善于发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打造课程中的“思政地图”,多渠道、多角度增加学生的专业使命感与认同感。

2.4 将创新实践教学与价值观培养相融合

《有机化学》课程还包含了实验环节,为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载体和良好契机。实验课程中,对于加强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以及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十分有益,学生通过实验训练可逐渐领悟到科学之美、思维之巧、科研之乐。例如,“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实验中,首先唤起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引导学生认识茶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并将化学专业知识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启发学生从物质结构的角度分析茶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再从茶叶中不同组成的结构性质引出其相应的提取方法,最后对咖啡因的提取原理进行讨论分析。培养学生从专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家国情怀。除此之外,合理发掘实验环节中的思政元素,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诚信、友善”贯穿整个教学实践。在药物中间体合成内容的实验教学中,可结合社会反映强烈的电影,如《我不是药神》中所折射出的受专利保护的原研药价格高,受制于国外等因素,激发同学们通过认真学习有机化学专业知识,去寻求药品设计更高效更精确的开发方法,降低某些药物的研发成本,从而有效反击药价受制于人的困境,有助于政府解决医疗民生问题,给国民生活提供一份保障,体现了“爱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验数据及实验结果的处理也可让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体现了“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队合作实验中可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一项工作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必须要有大家的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完成,体现了“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有机化学》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结果与结论

经过一轮的教学实践,我们对《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授课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参与问卷调查的是我校药学专业2020级共计75名学生。从问卷结果可看出,通过开展“课程思政”融入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95.2% 的学生认为极大提升了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药学学科的认可度,90.1%以上的学生均能列举出授课教师上课所讲的相关案例,87.0%的学生认为该门课程“不仅学会了专业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创新”,80.6%的学生认为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很大提升,80.8%的学生感受到了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2021年学生在化学方面的省级及以上大学生科研项目立项数、省级化学竞赛获奖数、参与科研训练、发表论文、毕业设计质量上均进步显著;向浙江省内知名三级甲等医院、知名药企输出的大量学生在用人单位口碑良好,主要评价有:吃苦耐劳、工作踏实、基础扎实、知识应用能力强、团队精神强等,进一步说明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改革,可显著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学习态度与兴趣,并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4 结语

新医科背景下,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新形势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趋势。本文以药学专业中《有机化学》课程为例,探索了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可行性依以及切入点。不同课程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都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虽然不同的课程具有不同的思政资源,但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要达到理想的立德树人效果,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需要的是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方式等方面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5-6],做到不仅“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传道”。最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具有更高专业素质的人才。

猜你喜欢

有机化学药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中有机化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实践研究
有机化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