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融入医德教育的重要性

2022-03-16周发友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五育医德立德

周发友

(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外科学教研室,安徽 芜湖 241000)

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育并举”教育体系,有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五育并举”教育体系的五个重要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资源,是指导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根本遵循[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五育并举”成为新时代教育的标志性特征。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冯建军教授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五育”的融通性,其中在德育方面,他指出,全面发展,德育为先,就是要把德育渗透在全面发展教育之中,为其他各育定向、铸魂,以德定才智、以德健体魂、以德悦美、以德塑造劳动品格[2]。

在我国医学院校中,临床医学生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医学知识功底扎实、临床实践经验丰富且具备高尚情操、高度职业责任感及使命感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因此,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专业课程及临床实践全过程,不断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培养他们高尚的医德情操,建立医者仁心、尚德济世、大医精诚、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等以德为先的思想[3]。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自成体系,脱离于专业教学而存在,教学内容多为抽象化的概念和理论,对于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生而言,学习此类课程较为枯燥乏味,教学质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医学院校在开展临床医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医德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让学生在专业课堂上潜移默化地接受医德教育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救死扶伤的价值观念。

本科医学生实习阶段是他们即将走入工作岗位或进一步深造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定位人生航向、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消除学生对于未来就业迷惘、增强职业自信的重要时期。当前,在临床实习带教过程中,有些临床指导老师没有正确认识到价值引领之于实习同学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没有正确处理好专业知识和医德教育之间的关系,往往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而不够在意实习同学的价值观念的引导,以至于学生只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医学生未来会走上医生岗位,理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能够始终秉持救死扶伤的理念,而这需要指导老师在日常带教过程中融入和贯彻医德教育,以医德教育和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会做出有损医德的事情,这就对我们的临床指导教师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德教育的融入要靠教师落实和实施,临床指导老师是具体实施的关键环节,他们要具备德育教育的意识和身体力行的榜样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4]。

在“五育并举”视野下,本科医学生临床实习过程中融入医德教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实践与探索。

临床指导老师教育理念学习。“五育并举”背景下培养德才兼备医学人才,临床指导老师需要展现出综合能力,学校及医院应逐步以提高临床指导老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为出发点,选择多种方式予以施行。例如,在全院范围内举办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会或是开展各种讲座,让临床指导教师主动了解国际形势,进一步增强思政意识,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五育并举”知识竞赛的方式增强教师的责任感。通过临床指导老师立德树人理念的强化,自觉对内形成符合新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念,对外化作教学行动,建立专业教学与医德教育相融合的自觉行动。深入挖掘医德教育元素和资源。临床指导老师在实习生带教过程中,结合临床案例,深入挖掘医德教育元素和资源,实现潜移默化的医德教育。可以与当前社会的一些新闻实事或历史上经典的故事相结合,更加注重医学生素质培养,使其更富有使命感,以及对医疗工作的热忱,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温暖、机遇对学生进行全面科普,增强对国家的热爱之情与民族自豪感,从而逐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拓展医德教育空间,改变教学评价模式。医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大量的时间用于临床技能的学习,实施医德教育的时间相对有限,可以结合微课或是网络课堂的途径进行医德教育。例如,临床指导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当下时事热点进行线上讨论,打破医德教育的空间限制,或者邀请医德高尚的人员进行公开演讲,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努力,从而帮助学生坚定职业信念,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敬老院服务活动,增强医学生的责任使命感,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在临床实习的医学生医德教育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深造学习。本科医学生虽然经过学校的教学知识,学习了系统化的医德理论,对于医德原则以及规范化的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但是在进行临床实践后,各个科室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因其医德医风的规范化也有着一定的差异,要求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集合科室的具体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来进行医德原则以及规范化的学习,使医学生有较为现代化的医德知识理论,对医学知识有更为广泛的掌握。临床实习医院还要建立相应的医德医风实习制度,确保在实习过程中医德教育可以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因为临床的实习生因生理以及心理等特点,社会经验较为缺乏,思想行为较为单纯,如果没有严格的制度来进行监督管理,很可能出现医德医风发展的偏差,医德实践也只是作为形式化,学生没有一定的实际成果收获。医院还要加强对带教教师的医德医风提升。带教教师有着一定的示范性以及表率作用,带教教师不仅是医疗相关技能的示范者,也是医德具体实践的示范者。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各科室都要有较强的医学技术以及较为优良的医德品质。临床实习医院还要加强对学生医德实践的环境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创造良好的医德实践条件,带教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净化医院以及各科室中医德医风的正确风气,为临床实习医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营造良好的医德环境,形成正确的医德品质。

鉴于临床医学生教育中医德教育融入专业学习的重要意义,临床指导老师需要注重日常带教过程中融入“五育并举”的理念[5],将立德树人作为基本教学原则,增强同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医德教育逐步渗透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全过程,由此展现出临床医学生教育赋予新时代教育的特征。在“五育并举”的教育背景下,强化“立德树人”理念,深度探索当前教育的核心本质,构建科学合理的临床实习生教学模式,帮助医学生更好地积累专业知识,提升医学技术,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爱岗敬业、责任心及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实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方针。

猜你喜欢

五育医德立德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孙思邈医德思想发微
“严以修身”先立德
医学研究生医德教育问题探讨
中职护生医德认知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