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2022-03-16胡晓琴

读写算(下) 2022年5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初中语文情境

胡晓琴

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胡晓琴

(泗阳县致远中学,江苏泗阳223700)

随着新课改工作在我国初中教育领域中的不断深化,应课程改革工作的相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学科素养。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综合性,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师的重点研究内容。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应用情境教学是大势所趋,是提高课程质量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学习不仅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发展,也是高中语文学习的基础。此时,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将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爱上语文学习,有利于学生今后的个人学习、工作以及未来的生活。基于此,本文通过深入探究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应用策略,以期提升初中语文课程教育教学质量,为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应用研究

在现代语文课程教学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不仅仅限制在原来的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基础三维目标,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更注重学生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与之前的学生发展目标相对比,在现代初中语文课程体系中教师的关注点不仅要放在课程知识点的传授上,更要注重学生的发展,那么情境教学的应用可以使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丰富的语文课堂情境可以使学生构建起个人的语言表达体系和基本思维观念。此外,在语文情境构建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重点从教材知识点转移到了学生身上,增添了初中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应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提升课程质量,同时还能够推动语文课程教师专业教育能力的发展,从而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一、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主要作用

(一)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课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不同的语文课程内容对学生来说可能是一幅优美的画卷、一首动听的歌曲、一段丰富的人生精力,但是当前众多语文教师更注重学生语文知识记忆与应用能力的发展,这种情况导致语文课堂失去了原本的趣味性。除此之外,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具有发展性。在此过程中学生要积极参与,将所有的语文课程知识进行内化,并在阅读、写作过程中自觉应用语文知识。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要占据主体地位。那么应用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借助情境形成良好的知识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

在“理论讲述+例文分析”的语文课程教学模式下,学生是被动接受各类语文课程阅读知识的,这就决定了学生在课后记忆的语文课程知识点是有限的。往往记忆周期过了之后学生们就会忘记所学的内容,那么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就会形成“语文课程枯燥、无趣”的课堂体验。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使学生沉浸其中,让学生在自己的感知和体验中真正体验语文课堂,明白语文学习不是肤浅的知识记忆。情境教学的追求不仅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让学生注重情感的培养、自觉地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教师让学生沉浸其中,真正体验不同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文学价值。教师将根据每节课的内容、体裁和主题创设相关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根据情境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个人的成长经历是学生能够获取到的最直观的一手信息,是对学生影响最深刻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理解”。情境教学能使学生真正思考和学习。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进入情境,体验作品的意义,在课堂上分析人物的思想和感受,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文本内涵的分析,这样不仅能够缩短学生思维与作者思维之间的距离,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解决课程问题的效率。在语文情境中课堂气氛也会变得更加愉快。学生将会享受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课堂参与度。在情境中学生们可以体会到自主解决课程问题的重要性,个人解决学习问题就像是教师和侦探一样,一步一步地完成文章的整体理解,解开不同语文问题的神秘面纱。这种自己探索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尤其宝贵。

(三)能够推动学生的个人情感发展

初中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那么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十分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实施方案》第3条规定:“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由此可见,初中语文课程教师规范学生的行为思想、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是极其重要的。然而,在“理论讲述+文章分析”的课程教学模式下,众多初中语文教师更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但是忽略了知识传递过程中人文情感的传递。而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发展,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情感素养的发展。

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三峡》这篇课文时,由于这篇课程本身就是一篇文言文,主要讲述我国长江三峡地区在不同季节的不同壮丽景色。在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绝巘多生怪柏”,也就是说有很多形状怪异的柏树生长在悬崖上,其主要隐喻为这些柏树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很多学生对这一景象的认知有限。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然后通过视听化的情境为学生渲染恶劣的环境,并且展示柏树的生命力,告诉学生要像松柏一样在生活中面对不同的困难。此外,教师可为学生播放三峡优美风光,在组织学生感受祖国壮丽风景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中,学生不仅可以深化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够推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所以,初中语文课程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推动学生个人情感的发展,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二、初中语文课程教育教学现状

(一)学生基数较多,情境构建困难

情境教学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现阶段众多教师更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对其个人学习兴趣的关注度不够,往往在课堂中采用“理论讲授+重点板书”的课程方式,再加上课后练习活动巩固学生的知识。在对课程教师进行实际调查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很多教师认为学生不应该在课堂中太过积极,如果学生过于活跃,教师就无法控制教学节奏,授课时间就会被延长。所以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容易忽略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初中语文情境的过程中,很多教师负责的班级不仅仅只有一个,当前众多初中语文课程教师往往需要负责两个及以上的班级。由于不同班级学生个人学情不同,所以教师单一的常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形成倦怠感,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效。

(二)教学情境呆板,脱离学生实际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重视程度不足之外,还需要注意一些僵化、机械的问题。尽管语文教学在不断地改革和改进,但是当前众多教师仍然具有以前的“听授式”教学思维,认为教师的主要教学时间应该放在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的培养上,创设的情境僵化单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个人认知能力关联不大,导致语文课堂枯燥乏味。

比如在《苏州园林》这篇课程的学习活动中,由于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文,那么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为学生讲解说明文的方法,同时组织学生欣赏语言的多样性。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都是直接为学生介绍苏州园林的美景,重点进行文字解读。从小学到初中,学生们都是以这种方式学习这类课文的,这不可避免地会让人感到厌烦。此外,在语文教师正式教学之前,教师会按照备课内容逐步开展知识讲解。课堂将根据预先设计的情境创建,但真实的课堂是动态的,会出现无数的情境。因此,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抓住学生头脑中暂时性思维的火花,随情境而变化,生动活泼。

(三)情境影响有限,学生感触不深

在当前,众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味对学生灌输思想情感,导致课堂内容脱离教材文本。情境教学确实依赖于“情感”和“环境”,但是情感是学生无意识产生的情绪。教师的课堂情境设计得好,学生就能够在感受情境的过程中理解文章内容,感悟作者思想。但如果教师的课程情境脱离了文本,强制对学生灌输感情,会导致学生更加难以理解课程内容。

例如,陆蠡的《囚绿记》以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的屈辱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教师觉得课文太旧了,学生们无法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情感,于是开始向学生们展示那段时间的很多东西,甚至在展示这些东西时播放悲伤的音乐。学生们无法理解课文的真正目的,但被教师弄得越来越糊涂。只有根据文本创造一个恰当的“环境”,才能使“情感”具有依赖性和自然性。

三、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一)立足教材内容,构建直观情境

初中语文课程情境要具备一定的直观性,这样学生才能够有效理解。这需要教师将抽象化的语文课程内容转变为视听化的教育内容,并为学生直观地展示出来,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直观地课程情境主要由图片、视频、音乐以及学生个人的角色表演、比赛、游戏活动构成。直观性的课程教学情境与文字内容相比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们希望在阅读过程中感受直观的文本内容。此外,教师在创造这种直观的情境时也可以与不同的课堂活动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实现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著名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的文章《世间最美的坟墓》,通过对列夫·托尔斯泰陵墓的简朴特点的描写表达了他对托尔斯泰的钦佩。那么教师们在组织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过程中,要结合视听化的教学语言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首先要帮助学生书写这篇课程的主要内容。比如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为学生播放这一段内容“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同时配合上相应的图片,并播放荒凉、孤独感的音乐。那么在感情深厚、缓慢的朗读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沉重的情感。然后教师继续为学生播放“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煦的阳光在坟头嬉戏……”读完这句话的时候,音乐的节奏应该变得轻松愉快,同时教师的语调也要变得更明亮。在画面中的照片变成了一束阳光照射在古墓上,墓碑的周围都是绿荫。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们的神态也会进一步放松,同时对文章中的深远意境形成更直观的理解,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远远胜于简单的语言介绍。所以,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立足于教材内容,构建直观的课程情境,提升课程教学量。

(二)构建体验情境,提高学生参与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十分有限。那么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参与,是教师提升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课程竞赛的活动情境能够有效吸引初中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注意力,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增强语文课堂趣味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课堂竞赛情境的创设一般应用于诗歌朗诵、作文评价和阅读体验等交流类的课程活动模块。教师在创建语文课程课堂竞赛活动情境的过程中,要模拟实际的文化比赛环境,设置裁判员、主持人和记分员以及参赛双方成员,帮助学生进入竞赛状态,竞赛的过程实际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

比如在古诗词教学或者内容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掌握和其知识储备能力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竞赛小组,关于主题内容背诵最多、用时最短、质量最高的小组为优胜小组,教师可以对优秀学生和优秀小组授予“诗歌小王子”“优秀竞赛团队”“进步最快个人”等奖励,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课堂学习与自我展示的机会,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兴趣。

(三)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程氛围

情境教学可以推动学生享受语文知识学习过程,在直观的情境内容的引导下借助个人的既定生活经验深化理解语文课程知识,并实现个人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推动学生与课程情境的有效互动呢?笔者认为要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在设计课堂情境之前,教师要认真备课,立足学生学情和教材内容构建具有针对性的、类型不同的课堂情境,防止出现情境单一,学生兴趣不足的问题。其次是教师要总结在以往的语文课程教学中遇见的各类问题,结合课程难度和学生的理解能力设计针对性的课程问题,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直接的问答交流,让学生在问题探索的过程中得到自己的理解,从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学生在与课程情境进行有效互动时,能够对抽象化的理论知识内容形成更直观的认知,从而缩短个人思维与作者思想之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深化学生认知。以笔者的教学活动为例,在组织学生们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诗词时,很多学生对诗词的意境难以有效理解。因此,笔者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小组划分,指导不同的小组对诗歌进行配乐,并且说明选用配乐的理由,笔者自身从旁进行点评,相信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很快与情境互动,从而对苏轼的人生哲理以及美好祝愿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为了使学生能够与情境有效互动,笔者应仔细准备,了解学生的偏好,并创造最合适的情境。

四、结语

综上,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知识和能力高度发展,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引用情境教学成为现阶段初中语文课程创新的主要途径。多媒体等教具也为情境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当教师设计的针对性情境进入语文课堂教学时,将极大地吸引初中生,激发他们深层次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沉浸其中,以同理心享受学习过程,从而与文本和作者产生共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听、看、摸,而且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锻炼,其个人能力和素养会不断提高,从而实现语文课程学习质量提升。

[1] 陈笑攀.开展情境教学,让语文课堂更高效[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1(Z1):70.

G632

A

1002-7661(2022)15-0135-03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初中语文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护患情境会话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