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2-03-16王昌瑜

读写算(下) 2022年5期
关键词:分层高中化学化学

王昌瑜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

王昌瑜

(安徽省太湖县第二中学,安徽太湖246400)

分层教学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全面提高,促进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最好的发展。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追求学生整体得到平均发展,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导致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得不到完整的知识,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产生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分层教学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合理应用分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得到个性发展,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实践

高中阶段学生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性格特点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于接受知识程度和学习能力不同,所以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也不同。因此,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明确分层次教学中每个环节,从而提高总体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这也要求教师必须摒弃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将“因材施教”教育思想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设计的教学环节以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核心,采用不同层次的教学,促进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学习和发展。

一、分层教学的基本含义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也逐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受到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已经重视素质教育,并将素质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能力等进行划分,将学生科学合理地划分到不同学习小组中开展教学活动。教师给不同学习小组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促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分层次教学已经逐渐应用到各个阶段、各个学科的教学中,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加以利用。

(二)分层教学的模式

在开展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为了能够更加方便落实分层教学法,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分镜模式。如个别化学习模式、分层互动、分层走班模式、能力目标分层等。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许多教师经常采用分层走班模式,将每个班级内相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统一教学,保持同一层次学生的学习进度一样,从而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的教师喜欢采用分层互动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变化、学习态度、性格爱好等,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使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三)分层教学的意义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陈旧、单一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分层教学符合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分层教学法可以使教师全面掌握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的发展高度和思维高度,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合理地采用分层教学可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为学生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优质教学体系,真正落实因材施教教学理念,保证教学方案和教学环节具有针对性,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逐渐恢复自信心,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化学知识的奥妙。

二、高中化学进行分层式教学的优点

(一)采用分层教学对学生的益处

高中化学教师通过采用分层教学方法,能够让学习成绩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教师的任务基础上还可以做课外化学作业;而对于吸收知识速度慢、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在提出问题或布置习题时,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思考空间,而已经想出答案的学生可以接着完成其他的习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班级里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学到自己可以学会的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承受的压力,也不会导致学生因为自己很难解答太难的习题而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化学教学中应用分层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式,不会在课堂上浪费太多的时间,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

(二)采用分层教学对教师的益处

高中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应用分层式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安排学习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合适的方法进行化学学习,用多种方式解答化学问题能够提高化学教师的组织能力以及应对能力,更好地满足高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的需求。虽然分层式教学法教师一开始在使用的时候会感觉麻烦和困难,但是长时间使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且通过分层教学,能够防止教师在备课时出现混乱,教师只需要根据同一层次的学生展开备课即可。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应用

(一)深入进行学情分析,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不仅需要教会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需要教会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获取更多知识的能力,并能用在生活中解决问题。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学情分析,制定合理的分组方式,这会直接影响分层教学质量。在分组时,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进行了解,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基础知识、学习态度、家庭环境、性格特点等,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衡量,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化学知识基础比较好、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性非常高、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第二层则是化学成绩一般、对化学的喜爱程度比较低的学生。第三层是基础知识薄弱的、不喜欢学习化学、成绩较差、缺乏积极性的学生。这种分层教师不能以公开的形式展示出来,不能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避免学生阶层出现标签化。分完层后科学地建立学习小组,保证每个小组之间三个层次的学生平均,拉近小组之间的距离,在学习过程中方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分层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需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变化,并对学习小组进行调整和优化,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比如,有的学生由于被带动产生了学习兴趣,虽然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但是积极向上、语言表达能力强,教师则可以将这类学生交换到性格内向学生的小组中,在学生的带动下可以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为学生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之间解决矛盾,如果矛盾不能解决则需要做出相应调整,必须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通过分层学习获得进步。

(二)备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处理

教师在备课环节中必须严格遵循高中化学教学大纲要求,以课本中的化学知识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设置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需要考虑到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所选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分层处理,对学生进行科学定位,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的学习任务也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化学知识点非常多,内容复杂并且十分抽象,教师在备课时需要采用分层举例的方式启发学生,使每个层级的学生都能获得启发,掌握抽象的化学知识概念。比如,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第一层的学生,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具有开放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学会举一反三。对于第二层学生,教师可以在教学大纲中的基础问题上适当做出拓展,让学生在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对于第三层的学生,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可以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内容。另外,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具有阶段性,通过短期目标实现最终目标。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明白学习目标,使每个目标成为学生现阶段学习的动力和导向。比如,教师要求学生进行预习时,可以将第一层学生的练习题设计得具有一定思考性,不能让学生感觉太简单不想进行预习。在第三层学生的预习练习中,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以掌握基础知识为基础。通过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可以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三)讲课时根据教学大纲进行分层教学

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必须将分层教学落实到各个环节中,不能流于表面形式,并且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分层教学进行合理地调整和优化。教师在课堂讲解、课堂练习、课后练习等各个环节中需要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学生在学习《氧气》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需要让第一层次的学生了解氧气的组成和各种性质,掌握氧气在不同化学中起到的作用,并熟练掌握氧气与不同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但是对于第二层学生,教师只需要让学生掌握氧气的基础知识内容,明白氧气在不同化学反应中起到的作用。而对于第三层的学生,教师仅需要让学生了解氧气的组成以及各种性质,牢牢掌握教学材料中的内容。化学中有许多实验,教师在开展实验课程时也需要进行分层教学,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根据小组之间的差异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实验完成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实验总结,鼓励其他学生说出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原因分析和讲解,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实验课上都有所收获。

(四)课堂分层

比如,在学习《盐类的分解》时,教师可以使用问题教学法,在进行新课学习之前,教师需要将本节课相关的资料传到学习交流群中,让学生根据资料预习下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同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进行备课,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教师需要合理控制教学的时间、问题以及教学方法等。教师在上课前需要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教师需要认真聆听学生的讨论内容,不能过度干预学生的讨论方法和讨论内容,但是如果学生陷入瓶颈或者偏题时,教师需要将其及时地引导回来。同时,教师在讲课的时候需要讲解学生遗漏的问题。在学生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举手到黑板上根据讨论的知识点画树状图,然后根据树状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讲解。比如,在让学生理解“生成的盐”时,教师需要先提问低层次的学生,这样低层次的学生就可以回答比较简单的强酸强碱盐(NaCl)等,高层次的学生可以说“弱酸弱碱盐(CH3COOHNH4)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同层次的学生对其进行补充和相应的延伸。教师可以把树状图作为开展分层教学的线索,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教师需要提问基础的化学问题,比如,“水解条件是什么?”“水解特征是什么”等;而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增加提问的难度,比如书写方程式等;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就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展开深层次的探究。教师要注意的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分析,而且在分析知识点的时候,需要引导各层学生积极展开探究。通过分层式教学的开展,可以维持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也能加深学生对于自己化学学习情况和能力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让分层教学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五)课后练习根据学生特点分层设计化学练习

课后练习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掌握情况的主要方法,教师不能一味地进行讲解,要让学生适当做一些练习题,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使学生可以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及时进行加强和改进,练习题不是硬性要求,即使学生做错了、不会做,教师也不能对学生进行批评和指责,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在布置练习题时,这样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题目。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六)作业分层

在开展分层课堂后,化学教师需要按照不同层次对学生布置作业,其一,不能让“学困生”不知从何着手开始作业;其二,不能让“学优生”觉得化学作业太简单。总而言之,就是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需要考虑各个层次的学生,合理把控作业的难易程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也就是说,“学优生”的作业难度要高一点,学习一般的学生作业难度要适中;而“学困生”就需要让学生通过作业巩固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即可。所以,在减少学生课业压力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化学成绩。

(七)分层评价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和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展开评价,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对话等方法对学生展开评价,教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主体。在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需要选择多种评价方法。第一,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评价的方法和具体标准,而且在一定事件后按照评价情况对学生再次进行分层,这样能够为学生制造压力,也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对于“学优生”教师需要注重其综合发展,让学生自己进行反思,引导学生探究更深层次的化学内容;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教师需要多关注学生化学基础,将学生基础打牢之后再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对于这类学生的反馈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帮助和反馈,让学生可以有信心学习更难的化学知识,进而提高自己的化学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在我国教育改革推行下的新型教学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通过分层教学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时对教学环节进行调整和优化,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好的学习。

[1] 王德香.关于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探讨[J].好家长,2016(34):66.

[2] 黄跃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究[J].高中数理化,2015(18):57.

[3] 甘庆华.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3(11):20-21.

G718.2,D918.93,B013

A

1002-7661(2022)15-0100-03

猜你喜欢

分层高中化学化学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有趣的分层现象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