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分析
2022-03-16单修燕
单修燕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分析
单修燕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山前小学,山东日照276800)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脱离不了计算,尤其是小学数学,其中的大部分内容都需要学生通过计算解决。小学阶段是夯实学生计算技术,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应该重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以往的小学计算教学模式单一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思维固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即基于核心素养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强化小学生的综合计算能力。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数学学习本质上属于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与语文、英语等需要积累的学科不同,数学除了需要一定的积累之外,还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理解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文化在学生身上的一种体现,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其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的内容占了较大部分的比重,因此教师应该基于核心素养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强化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数学核心素养概述以及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数学品质等等。数学意识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的感知过程,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否充分理解和表达自己看法的关键,在这个基础上表现出一定的数学行为。学生的数学行为包括对知识的内涵进行观察和研究,对知识的内容进行感知和判断,在数学行为的基础上,开始培养自己的数学品质。
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将其中的公式、概念死记硬背下来,而是要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建立相应的数学思维模式,并懂得如何将这些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授书本上重难点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既以书本知识为基础,又高于书本内容。例如学生A和学生B同时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相关知识,教师在前半节课展示这两个图形的数学模型,后半节讲解相关的知识概念。同学A认为后半节课程比较重要,认真学习解题技巧和相关公式。而同学B则认为前半节课非常重要,他先是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立体模型,然后根据模型结合教师的解题技巧开始学习,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而在考试的时候,试卷上的内容一旦超出了书本知识的考查范围,同学A就会一筹莫展,而同学B则会根据构建好的数学模型开始解答问题。因此,数学知识的学习应该是基于书本,而高于书本。
(二)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教学目标缺少一定的清晰度
教师在展开教学之前应该先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这个目标不只是每天将什么知识传授于学生,还要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怎么样才能学好?当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常都会出现这样的一个问题:小学数学教师每节课的时间都安排得非常紧张,但这些时间一般都是用来授课的。其实,数学教学应该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但实际上,当前的数学教师更注重单方面的知识灌输,缺少一定的层次性和思维性,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有着一定的影响。
2.教学缺少新鲜感
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如何改变教学方法,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重视的问题。根据当下的实际情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依旧没有得到突破性发展。整个课堂教学依旧以教师为核心,能够彰显学生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非常少。而教师使用的教学模式也更倾向于说理的过程,导致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数学的学习不仅仅只是学习的过程,而是一个思考与学习结合的过程。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得到发展。教师教学方法不恰当,还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没有合理运用教学手段。虽然当下很多教师使用了先进的教学设备,但没有结合实际学生的兴趣点和个性化需求,最终导致教学方式流于形式,并没有全面彰显多媒体的根本作用。
3.教学对象缺少兴趣点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又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了解欲望并主动学习,那么兴趣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若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始终以一种良好的态度学习,那么整个教学模式也将事半功倍。然而实际上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依旧使用“满堂灌”的方式,要求学生对不同的数学知识点进行全面掌握。然而,片面化地讲解和经历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这种形式的教学必然很难让学生产生好的学习兴趣。
二、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
(一)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教师更加顺利地掌握课堂教学节奏,让教师能够采取更加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小学计算教学。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方案,明确小学计算教学的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学习能力,设立清晰并具有现实性的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设立教学目标,例如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符号意识、认知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等等,从多方面入手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想要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开展循序渐进、具有层次感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例如在小数除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整合教学内容,从整数的除法开始讲解,由易到难地开展计算教学。
(二)结合生活实际改进教学方法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将数学计算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强化他们的数学应用实践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本质上属于潜移默化地渗透,它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过程中,计算教学的内容大多来源于生活实际,例如买东西等。因此,教师需要充分掌握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分层次教学,进一步提升计算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计算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多小学课堂都配置了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数学知识本就抽象难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声音、色彩、图像等特点,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单化、具体化,从而方便学生进行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创造生动的计算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比如在学习“乘除法”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一个超市情境,然后让学生们扮演商店老板和消费者,购买东西,计算价钱,从而提升学生的计算兴趣,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加强易错题的分析和计算问题的转化
(一)加强易错题的分析
良好的计算能力离不开足够的计算习题练习,想要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计算习题练习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在实际的小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应该空出一些课堂时间,将日常计算习题练习中学生常见的错题进行整理,然后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从而降低学生出现错误的概率,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小学生在进行计算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一些细节性的不该出现的错误,比如数字抄写错误、忘记进位等等,这需要教师进行经常性的错题归纳让学生认识到审题的重要性。在进行易错题分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提醒学生下次不要犯同样的错误,从而规避学生马虎大意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降低计算错误概率。例如在进行“四则运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提供一些贴合学生实际计算能力的数学计算应用题,让学生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解答,出现问题后与学生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并让学生用另一种计算方式进行计算,从而提升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在日常的计算教学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错题整理时间,让学生准备一个错题积累本,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巩固自己的计算能力。
(二)指导学生掌握计算问题的转化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计算问题的转化是重点的教学内容之一。学生需要根据已知的学习内容和知识理解从而掌握新的数学知识,解决计算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基于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在进行“小数乘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本班某一名学生要过生日,全班同学准备每人送她一张贺卡,贺卡的价格是1.5元,班级总共40个人。学生很快就会算出40乘以1.5的结果,但是学生很容易忘记过生日的学生是不需要购买贺卡的,因此需要减去1.5元。这样不仅完成了计算问题的转化,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合作准备
首先,教师需要进行合理地分组,一般来说,小组合作的人数设置在四到六人最好。人数太多的话会影响到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人数太少的话则起不到应有的合作效果,导致整个合作学习的氛围尴尬、冷清。因此,教师需要在人员搭配上,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计算能力、性别和学习特点进行异质化分组。在这样的合作小组中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出自己的学习优势,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其次,教师需要明确小组内各个学生的学习任务。通常情况下,一个合作小组内需要拥有一名组长、副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对外活动人员等。组长负责协调整个小组的合作学习,其他小组成员则各司其职,完成对应的学习任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合理分工,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义务,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作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设置合作学习任务,有效调动学生的计算学习参与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意识和计算能力。数学知识带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很多小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学习难度较大。虽然计算是数学知识中比较枯燥的部分,但却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之一。在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在合适的时候选择介入,解决学生的计算学习问题。
五、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主动配合
一般来说,小学生都具备非常强烈的好奇心。要想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就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样才会保障课堂教学质量。任何生动的东西都会惹人喜欢,其中也包含着数学教学。教师可以科学使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产生学习动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让其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形成积极上进的心态。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动画短片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画面中呈现出了好几只小兔子,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这一场景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将学生吸引到课堂学习中。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能让学生主动跟随教师的步伐,从而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就可以使用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播放与之相关的动画短片:妈妈带着小风去超市买了10个橘子,小风的爸爸回家之后,一口气吃了3个橘子,小风看着爸爸吃得好香,自己也吃了1个橘子,请问妈妈买的橘子还剩几个呢?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帮助视频中的“妈妈”解决问题,并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展开思考,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众所周知,数学学习的目的是用于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与计算相关的问题,转变成实际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一旦将数学计算问题转换成了实际生活问题,那么学生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思路,不会再因为抽象的数学问题而变得不知所措。关键是利用生活化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能够保证学生可以主动加入进来,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劲头。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得到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和学习成绩也会逐渐上升。
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举例:小明和妈妈一起去文具商店,10块钱可以买1支钢笔,1支钢笔可以换成10支铅笔,3支铅笔能够换来1个橡皮擦,那么请问1个橡皮擦多少钱呢?利用这种比较具有逻辑性的计算应用题,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还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关键是通过大量训练的思维能力,慢慢将等价思想融入他们的心中。
六、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不仅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和核心素养,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教师需要明确计算教学和数学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创新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计算能力。
[1] 孙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山西教育(教学),2018(3):54-55.
[2] 陈玲玲.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基于核心素养的研究[J].文理导航,2018(003):28-28.
[3] 钱雯.新课改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2020(014):278.
G623.5
A
1002-7661(2022)16-00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