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学校德育改革的策略探究
2022-03-16李嘉仪广东省广州市第二十四中学510180
李嘉仪(广东省广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510180)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德育教育也是如此,其教学案例和教学素材来源于生活,在课堂完成基本内容的讲授之后推进学生在生活中付诸实践。“双减”政策是发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机会,政策推进背景下学生的非文化课教学课时明显增加,这对德育的教学工作具有良好的发展机会。根据笔者的相关教学经验和实际的观察来看,目前大多数学生对德育教育活动的认识明显不足,对德育教育的渗透反馈效果领悟不深刻,尤其是对渗透方法感知不够完善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教学过程是双方共同参与的进程,评价方法和培训形式需要得到相应的完善,需要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探索立体式德育教育方法促进德育教育的重视度,本文的研究内容以期通过“双减”机会,探索德育教育的相关举措。
一、“双减”背景下开展德育教育的问题及必要性
德育教育的过程涉及的知识面较为广泛,涵盖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优秀的德育教育内涵。不同层次的指导内涵下都需要有具体的媒介综合开展德育教育和德育渗透过程。对任课教师来说,其教学内容仍旧停留在文化内容的基本要点上,部门教师对德育内容没有建立系统性的逻辑知识体系,甚至是对德育教育内容的渗透较少。其教学过程对于践行德育教育的理念理解过程重视度不够,没能认识到德育渗透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德育方面教学开展的核心指导过程早在国家层面上就有相关的政策指导,党的十八大首次从中央指导层面上将“立德树人”确定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也再次重申立德树人的相关理念。随着我国“双减”政策的颁布,“双减”政策当中也明确了具体要求,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学生阶段是落实和发展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关键时间节点,“双减”背景是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的关键机遇。学校的教学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也要始终坚持以德育人的核心教学思想,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教学观念,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推进德育的改革化发展,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二、“双减”下学校德育校本资源开发与实践探索
1.定期开展综合实践课程
对教学活动来说,校园仍旧是一个封闭的整体,无论是开展文化课教学还是非文化课程教学,都存在一定的束缚性。对实践活动来说,走出校门能够最利于学生开阔视野,这个过程中也体现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主题教育思想,德育教育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教、学、做同时是德育教育过程的三个重要方面。因此,学校可以借助“双减”政策所节约的宝贵时间开展“研学旅行”,如开展参观访问、清洁家园以及田园实践等社会实践活动,在不断动手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深刻体会了家乡建设的美好,同时培养起了良好的家国情怀。实践过程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最为深刻的,学生在实践的动手过程中不断开阔和强化了自身的学习视野,积极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深刻掌握和领悟了核心知识,同时在动手做、动脑想、动嘴说的过程中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合作,这是德育教育价值的核心。
2.探索“文化课课后服务+德育课程”模式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文化课和文化课资源是学校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主流,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精力主要付出的关键位置。因此,可以实行文化课与德育课相结合的模式开展课后教学,可以在课后首先由文化课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基本的辅导,教师不得将这类时间作为新课授课的时间,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同时在作业指导完成后按照学生的兴趣意愿综合开展德育课程,帮助学生合理规划时间的同时,还综合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辅助学生梳理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价值观。
3.开发与整合校本课程
按照《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德育教育的过程也可以参照家乡的具体发展情境和发展资源进行综合开展,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充分调查和了解家乡资源,尤其是历史文化当中的德育思想、德育习惯、德育传统,都可以作为德育教育开发的关键所在,实践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前景为根本和基础,积极探索课程活动的资源包,甚至是可以整理出符合本地开发资源特征的校本课程作为德育教育的基本资源。
4.拓展德育资源空间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积极开展二类课程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如各类节庆的庆祝活动、主题班会、升旗仪式都可以组织和开展相关的德育教育资源。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将德育活动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当中,有效地实现了德育教育和文化课教育的有机融合,同时也有效地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八个统一”的精神。在教学过程的不断探索和实践过程中丰富了学校德育资源的基本内涵,拓展了资源开发和整合的相关空间。
三、“双减”背景下德育资源开发与整合的思考
教师作为学生系统性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对德育渗透的教育过程和认知过程具有决定性的指导因素。德育渗透的效果是影响德育教育质量的关键核心,能够促进教学任务能否落实到位的关键所在,促进学生能够在思想素质以及德育情感上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立足于实际的教学现状综合开展德育教育。一方面“双减”政策是促进德育教育的关键机遇,另一方面也是“双减”政策开展过程的必然要求,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改革评价方式
“双减”政策背景下,德育教育的开发和资源整合过程也需要有科学的评价标准作为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衡量依据,德育教育过程的资源开发和整合对综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力具有着重要建设意义,但是面对文化课教学的升学压力、成绩压力等定量的教学指标,其教学过程难免会受阻,因此,从教学的发展过程来说需要对现有的改革评价过程做创新,适应现代化教学改革的基本需求。为了综合提升的与渗透教育的教学效果,其教学根本要求是需要建立相关的政策规则,促进学生能够深刻感知德育教育的渗透效果,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良好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发展过程来说,也需要建立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意识,成立专门化的档案管理工作小组,对学生的档案实行跟踪式的考察和评价。其中评价过程主要是以鼓励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为主,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管理理念,促进学生生成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精神品质。
例如,在学业总体评估指标中,评价体系内可以采取绩点比例制将德育教育进行综合评估,德育教育的书面成绩占有总成绩的较大比例,日常行为操守、日常行为规范表现以及日常活动的综合开展由教师进行主观评价,两者成绩进行综合加权求和,其总成绩作为学生在校表现的核心成绩指标。
2.改革教师评价机制
德育教育活动一方面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调动起教师的教学热情。传统的教学过程往往是以文化课教学为主,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表现是评估科任老师教学业绩的综合表现,但是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评估教师业绩能力也要多维度评估。德育教育活动在具体的落实和开展过程中,各个层面的学生层次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正是独立人格培养的关键阶段,学生的新知识认知度和接受度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教学过程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因此,综合发展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核心,如通过强化德育渗透和德育教育的方法设立德育教育公开课,举行以德育渗透为主题的说课比赛等方式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强化了教师的德育渗透能力及教学效果。
例如,在评奖以及教师绩效评定过程中将德育教育效果和教学过程作为评奖的指标之一,学校顶层设计过程也要重视这项教学内容的实践,在校内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内容的讲课大赛,尤其是能够将德育教育与文化课教育过程进行有机关联,是课程教学的核心创新点之一,可以作为课程评定、奖项评定的核心关键权重,综合实践的过程能够给予课程评估量化的指标,促进教师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也推动德育教育健康稳健发展。
3.加强宣传,形成合力
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强化课程综合考核和督查指导力度,尤其要严禁文化课程抢占德育课程的教学,校内行政班子要积极开展“双减”“五项管理”的精神文件和宣传动员活动,学校的教学过程是由老师、学生、家长组成的有机整体,任何校内活动的顺利开展都需要得到各方的有力支持和理解,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事业的进步。在文化课教学的基础上还要积极探索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积极开展立体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涵。
例如,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后服务+德育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能够促进学生减轻学业负担,也综合地促进了学习效率的提升,这个过程中家长也摆脱了课外辅导的烦恼。因此,学校在宣传工作的动员过程中要把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清晰化展示,步步节点进行明晰,综合展示德育教育活动的各个节点过程以及带来的核心教学效果,促进家长和学生能够了解德育教育过程,实现德育教育资源的完整开发。
四、结语
“双减”政策给予了德育教育过程很大的时间和发展空间,同时德育渗透过程本身也是“双减”政策全面育人的基本发展要素之一。尤其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展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渗透效果。因此,教师的德育教育改革过程要紧紧抓住“双减”的政策机会,从教学管理层到任课教师,从任课教师再到学生群体,多层多维度全面发展,促进德育渗透和德育教育过程常态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