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情境化试题的命制特征及教学启示
2022-03-16潘桂法浙江省浦江县中山中学322200
潘桂法(浙江省浦江县中山中学 322200)
加强情境化试题命制研究是当前教育评价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高考命题情境化已走上“理性自觉”的道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高考命题应“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让学生在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以呈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多样化表现”, 更明确了情境化试题在评价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上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情境化试题命制特征的研究,并以“情境”设置优化教学设计,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推进课堂转型的重要路径。
一、情境化试题的内涵
情境是认知活动的基础,情境可以让考生将知识从感性转化为理性,并且由旧知识牵引出新知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把“情境”分为两种。一是生活实践情境,这一种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实践活动密切联系;二是学习探索情境,这一种情境源于学生实际的探索过程,它涵盖语文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诸多问题。由此可知,情境化测试是创设某种合适的情境,将知识、技能等抽象的概念和考生的生活情境相联系,将知识还原于情境,从而让抽象、琐碎的知识对考生有实际意义的过程。语文情境化测试,则是运用语文知识、技能解决语言运用“真实”的情境中的学科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建构语文知识,呈现语文学科素养水平的过程。相应地,情境化试题是基于评价目标将适宜材料和考查内容相结合创设情境形成的试题。
二、情境化试题的命制特征
情境化试题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通过创设“真实”的语文测试情境,使考生在完成语文测试任务的过程中展示出“多样化”的语文学科素养水平。但是,在不同的情境任务和情境材料关系下,试题促进考生学科素养的展示有着不同的功效。因此,对接课标的角度,以及从情境材料与情境任务关系的角度看,一道高水准的情境化试题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求真:真于情境创设
评价一道“情境化试题”水平高低的重要维度,是能否让考生在试题所创设的“真实”的“情境”中产生“真实”的“体验感”。强调“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实质上就是要建立与生活世界、学科世界的关联。“情境化试题”的“情”指的是主观的能动思维,“境”则是指客观的外围环境。我们认为,可见的、可感的、摸得着的“境”,更有利于考生的“情”感性思维的调动,并促进其向理性思维推进。例如,2021年全国语文新高考I卷的语言文字运用题Ⅱ,材料源自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的《南极为何又现“西瓜雪”?原来是它!》的新闻。该题在考查选择正确句式使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的同时,引发考生对社会生态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的关注。
2.求善:善于资源整合
情境化测试,总是试图将学生引进一个有意义的“真实的”“综合的”甚至“连续性”的情境中,从中考查其发现、分析、与解决语文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考生固然需要依托学科知识,但这更是知识整合、运用与情感内化后的素养体现。因此,能否引发考生有实际价值的知识能力整合,是衡量情境化测试题水平高低的又一个重要指标。一个复杂开放的、跨学科的、整合性的生活情境,更能考查出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素养水平。例如,2021年新高考I卷的现代文阅读Ⅱ,小说讲述摆石门阵退鬼子兵的故事,创设了特定历史时期延安抗日军民的“真实”生活情境。作者没有写正面战争,而取材于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从百姓的角度表达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微小憧憬与淳朴愿望。试题在引发考生对特定背景下的延安生活的关注的同时,综合考查了分析文学作品结构与表现手法、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赏析作品内涵的多种语文素养。例如,新高考I卷现代文阅读I,材料采用双文本组合方式,综合考查了考生在特定“美学”文本语境中筛选、整合材料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以及运用文中观点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
3.求美:美于真情激发
情境认知理论指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会使考生和这个情境维系起一种积极的情感关系,即情境会使他调动起来、活跃起来。情境化测试中,情境的重要性,就在于与考生的学习与生活经验之间建立起一种有意义的关联,并且让其在这种关联中调动真情,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地整合起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展示出语文学科素养。据此,设置情境的主要意图,在于激发情感,让考生在创设的复杂情境与相对开放空间中积极地、充分地展示自己真实的个性化的学习成果。由此,情境化试题在命制中总是努力贴近考生的兴趣和关切,以激发其真情实感。例如,全国语文新高考I卷的语言文字运用I,情境材料源自新华网刊登的消息《海安文明实践盛宴闹元宵:学党史,传文化,种文明》,材料内容有剪纸、灯谜等民俗娱乐方式,有秧歌、花鼓等传统表演形式,展现了传统节日与学党史教育学习生动结合的情境,与主体日常生活关联密切。
三、情境化试题的教学启示
评价改革带动教学改革,高考语文情境化试题“真善美”特征,启示语文教学从教“一时能记得住的知识”转向“一生能带得走的能力”的“真善美”的转化。
1.“真”于体验,关注当下生活
情境化试题的“真实”情境创设,启示语文教学要关注当下,即从当代生活出发,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学习任务。由此,教师需要不断挖掘课程资源,将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化为具体的语文学习情境与任务,鼓励学生用语文去体验生活,认识世界,并试图解决身边的语文问题。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因此,凡是与语文相关的,需要语文去实现的,都可以成为语文学习的情境资源,都可以设计成语文学习的情境化试题。例如,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这一单元当代性强。教材直接将其作为单元学习内容,编写意图是告诉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关注并直接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剖析和评价实际的文化现象,增强文化自信。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上山文化” 的文化参与性学习。学习总任务是“走进上山文化”。任务一: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考察、访谈,完成《山上文化简介》写作;任务二:通过调查,写出“上山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调查”;任务三: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并站在建议者的立场上,向文化部门提出“上山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建议。同时,在撰写访谈提纲、调查报告、建议书时指导如何规范文体写法,如何注重语言得体,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氛围中潜移默化,从而使语文学科素养得以培育。
2.“善”于整合,创设关联情境
高考语文情境化试题以复杂开放的、整合性的生活情境考查出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启示语文教学设计“群文组课”“主题统领”。以高考情境化测评要求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帮助学生将一些零散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起来形成学科大概念;统整和规范各项设计要素,并且相互有机联结成“大主题”与“大单元”,从而合力保证了语文教学的价值和效果。例如,在引导学生体会了《我与地坛》的“物我交融”后,笔者设置一个“互文关联”的情境任务:假设让郁达夫走进地坛,他会选取史铁生笔下的哪些景物表现北平秋天的清、净、悲凉呢?请仿照“小院赏秋”写一段150字左右描写一个画面。这种“穿越时空”的情境任务,让学生在单篇细读的基础上深入阅读,具有语文学习与凸出主体情感体验的一箭双雕的功效。
3.“美”于涵泳,潜入作品世界
情境化试题美于激发真情的特点,启示语文教学要“美于涵泳”,要“慢”地教育。 例如,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我们可以用钱钟书先生“风景即心境”的观点引发知识与情境的高度融合,潜入作品世界,即让语文学习在一个对特定情境的审美中自然发生。在史铁生笔下,这里,每片风景都有作者浓厚的感情色彩,每片背景背后的每个“我”都是独特的生命体和审美的存在。文中三美次对地坛的景物描写和作者当时的心境是完全吻合的。作家在物我交融中、物我互动中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对世界的理解。又如,“在地坛一坐是可以坐一天的。在树林中,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静对着古殿檐头黯淡的琉璃,门壁上斑驳的朱红,坍圮的高墙和已经散落的玉砌雕栏。在古柏下,看露水消逝在草叶上,细数树缝中一丝一丝的日光慢慢消退,听到青天下雨燕的飞声,就能觉出十分的秋意了。”“可以坐一天的”表现出的不仅是心情的闲散,更有对地坛秋色的着迷。这里还嵌入了“静对着”“细数”“听到青天下雨燕的飞声”,这些动作情态词语使得整体画面在意蕴上具备了某种郁达夫式的审美情味……如此涵泳,一场美的体验在美情美境中自然发生。
综上所述,以高考情境化试题研究为起点思考教学,能让教学方向明确。让“真善美”的教学策略精准对接“真善美”的命题特征,有效推进“学教评”的一致性,同时推进课堂教学有效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