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景区研学基地建设研究
2022-03-16徐丹
徐丹
摘 要:红色旅游景区是开展研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将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成为研学基地顺应市场需求,研学基地的建设和开发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红色研学发展现状,结合国内外研学基地建设经验,提出从研学产品开发设计、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建设瑞金红色研学基地。
关键词:红色旅游景区;红色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
中图分类号:D642;F592.7 文献标识码:A
红色旅游景区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目的地[1]。目前,红色旅游呈燎原之势,2021年携程发布的《2021上半年红色旅游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通过携程预订红色景区门票的人数同比增长208.0%,比较2019年上半年实现正增长达35.0%。从红色景区的游客群年龄层次来看,游客年龄主要以“80后”“90后”为主,分别占比38.0%和31.0%。同时,数据显示参加红色旅游的“00后”人数明显增加,比2019年同期增长约2.5倍,红色旅游年龄群体趋于年轻化。“00后”参加红色旅游人数大幅度增加也与当前国家政策相关,即国家把中小学研学旅行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开展。自此之后,全国各地中小学校逐步开展研学旅行,国家为满足研学的需求,公布了一批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营地,从公布的名单上来看,旅游景区因其具有的资源优势,被评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比例较高。
如今,学者对红色研学基地建设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杨秀珍提出研学基地建设需要重点突出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何烈孝等在对红色旅游区转型的研究中认为红色旅游景区在市场转型方面要深挖红色文化内涵,丰富红色旅游产品;董建华指出,瑞金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由“单一”的红色旅游向“综合型”转变,其中研学旅行是瑞金旅游产业的新业态,越来越多的学生群体通过研学走进瑞金,也体现了红色景区在传播红色文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孙茜调查并分析游客对研学活动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研学基地可持续发展策略[2-5]。这些研究为我国红色研学基地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在如何建设与管理红色研学基地方面还需要进行积极探索。本文以江西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为例,探讨红色旅游景区研学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一)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概况
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由叶坪景区、红井景区、二苏大景区、中华苏维埃纪念园组成,是首批公布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21年,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沙洲坝革命旧址群、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瑞金红色旅游的发展。与此同时,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还与周边绿色资源、民俗风情、实景演出、户外拓展等业态相结合,综合旅游资源发展“红色+”系列产品,不断丰富红色旅游要素。例如,《浴血瑞金》大型实景演出利用声、光、影、视等科技手段,融合瑞金历史文化等要素,再现战场场景和红军长征保卫祖国家园的感人场景,让游客体验到别样的动态实景,丰富了瑞金红色旅游业态。
(二)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红色研学资源
瑞金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将红色旅游作为支柱性产业,激发了瑞金红色研学产业新活力,并成为了当地优势产业。为了更好地建设瑞金红色景区研学基地,使研学活动顺利开展,经过多方努力,2017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与此同时,瑞金为规范红色研学基地接待制度,专门成立了管理服务机构,负责与学校、景区对接,组织研学活动。除此之外,旅行社也是承接研学活动的重要机构。目前,瑞金研学旅行的产品和路线主要是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向市场提供的,如表1所示。
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4个景点开展的研学活动不同,主要形式包括讲解、参观游览及一些体验活动。例如,学生身穿红軍服装,向烈士陵园敬献花篮,缅怀先烈;在叶坪景区倾听发生在这里的红色故事,学习革命先烈舍身忘死的革命精神;在红井景区观赏毛主席带领士兵为村民挖的极具特殊意义的红井,尝一尝甘甜的井水,感受军民之情;吃一顿红军餐,忆苦思甜,让学生体会红军取得革命胜利的艰苦;在云石山马道口进行拓展训练,重走长征路,体验长征路上的艰辛,这些活动都必将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研学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深度
目前,瑞金红色研学基地红色研学旅行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没有深入挖掘瑞金独特的文化内涵,产品的内容过于单一。从当前研学产品和研学路线来看,安排早上出发前往叶坪景区听讲解员讲解红色文化故事和向烈士献花,默哀怀念革命先烈,中午在叶坪农家小院就餐,下午去二苏大景区和红井景区进行军事拓展活动等。在一天内走完4个分景区,而且4个分景区的距离较远,在旅游大巴车上耗费的时间较多,从而导致研学活动体验的时间减少。从研学活动内容来看,大多数还停留在浅层次的参观游览上,深层次游览内容较少。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且缺乏内涵
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内的基础设施都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来建设的,但对于研学旅行来说,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不完善的,不能完全满足研学旅行的接待要求。同时,现有的基础设施缺乏内涵,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内建筑物大都是翻新或者重建的,只保留了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革命旧址,重建的建筑物大都比较新,很难体现出红色文化内涵,缺少革命氛围。另外,建筑物的造型与其他红色景区建筑物相似程度极高,如井冈山、韶山等,就连里面陈设也如出一辙,景区内没有展示“共和国摇篮”特色的旅游设施。
(三)研学导师的专业程度不够
一般情况下,组织瑞金研学基地研学活动的人员主要是导游、教官、班主任、医生等。导游充当的是研学导师的角色,主要负责学生的吃、住、行及讲解工作等,起主导作用;教官充当安全员角色,负责学生安全和维护纪律;班主任主要负责的是出发前期的工作。因此可以发现,导游实际上就是研学导师,导游在接待研学团队时,仍然采取与一般旅游团一样的讲解方式,导致“游而不学”的现象,失去研学旅行的意义。另外,导游的知识储备量不足,在面对学生群体时,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讲解技巧。
(一)明确主题定位,打造研学产品
主题是研学基地的灵魂,是对外宣传的依据。在革命战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瑞金领导创建了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建立了以瑞金为首都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四年建中,不仅留下了革命旧址,还保留了浓厚的红色文化和众多革命佳话。基于此,瑞金应基于自身红色旅游资源,将“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作为红色旅游品牌和瑞金的核心文化IP,打造“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研学主题[6]。研学基地的建设离不开研学产品的开发设计,研学教育价值依赖于研学产品来实现,研学基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开发研学产品方面下功夫。研学产品不同于普通旅游产品,针对的群体是中小学生,以提升学生素质为主要目的,要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具有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研学产品[7]。在研学产品的设计上,需要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依据其课程背景、简介、名称、目标等进行设计,以便更好地体现研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还应标明每一天的研学地点、研学主题、体验内容等。
(二)完善研学产品评价体系
研学产品评价体系对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研学基地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可以根据评价内容改善自身不足之处,根据游客意见和实际情况,尽最大可能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将评价运用到研学基地建设过程中,也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8]。另外,还可以用评价来促进研学旅行产品的开发和设计,研学评价贯穿整个研学活动,具体分为行前阶段、行中阶段、行后阶段[9]。评价方式多样性,如开展主题班会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和教师全面评价研学活动。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根据多主体多角度的评价结果,来改进研学产品。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红色文化内涵
基础设施包括建筑物、交通设施、住宿设施、卫生设施、教辅设施、安全设施等。研学团队规模大,人流量集中,对景区接待能力要求较高,因此,研学基地建设需要既不破坏景区环境又能使研学活动顺利进行。在建设基础设施时,可在休憩场所、游步道、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地凸显瑞金“共和国摇篮文化”[10]。教辅设施在研学基地扮演着重要角色,可在景区内设置教学平台,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更新纪念馆陈列,增设硅胶情景雕塑还原革命场景;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还原革命旧址群,增加学生研学游体验感。
(四)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研学导师核心素养
研学导师是研学活动的执行者,要具有教育、心理学知识及旅游应急安全知识和基本的急救知识、风险判断能力等[11]。要提高服务质量,达到研学目的,需要从多方面对研学导师进行培训,可以是基地内训、专业机构培训、高校培养等。同时要注意的是,红色研学基地研学导师具有特殊性,要注重对研学导师进行红色精神的培训,要求研学导师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积极的情绪,传递正能量。另外,研学导师还要不断深挖基地资源,提升自身业务能力。
通过研学旅行的方式,可以让青少年了解中国革命史,传承红色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红色研学基地为青少年研学活动提供了场所,使研学活动顺利开展,最终实现教育目的。瑞金共和国摇籃景区在建设研学基地时,要以长征精神、苏区文化为主题,依托景区内革命旧址、纪念馆等资源,深挖红色文化内涵,设计研学产品,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1] 张红艳,马肖飞.新格局下基于国家认同的红色旅游发展[J].经济问题,2020(1):123-129.
[2] 陆庆祥,杨秀珍.如何做好红色旅游研学基地建设[N].中国旅游报,2017-09-22(6).
[3] 何列孝,冯淑华,王婷婷.红色旅游市场化转型:以井冈山为例[J].宜春学院学报,2011(1):42-45.
[4] 董建华.瑞金红色旅游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与新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2):46-47.
[5] 孙茜.基于顾客满意度的红色研学旅游基地可持续发展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2):27-31.
[6] 许锐.不忘初心 感恩奋进 奋力推动红都瑞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J].中国人大,2019(15):56.
[7] 陈光春.论研学旅行[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37-40.
[8] 鲍成中.第三次工业革命冲击下的基础教育变革[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2):14-15.
[9] 刘继玲.研学旅行中体验式学习评价标准开发与应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9):42-45.
[10] 管萍.红色文化引领下的研学基地建设与管理:以阳曲县店子底村为例[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14-117.
[11] 谢蕾.研学旅行背景下的研学导师方向人才培养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1):176-177.
2426501186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