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乡村工作室:指向乡村教师专业素养的教研新视角
2022-03-16俞晓东 金卫国
俞晓东 金卫国
教研在乡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支撑作用,然而乡村学校的教研大部分停留在低层次的重复上,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存在五大问题:一是缺学科带头人。多数乡村学校没有高级职称教师,没有市(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导致乡村学校的教研缺少高端引领。二是教学能力弱。具体表现为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弱、缺乏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教学过程中把控力差,应对课堂突发事件、教学评价与检测能力不足。三是科研能力差。绝大多数教师从未主持或参与过市(县)级以上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没有发表或撰写过教学论文,不会写教学反思,没有参加过专业机构组织的学术会议。四是发展平台与成长机遇少。相当一部分乡村教师没有听名师公开课或自己上公开课的机会,没有参加教学竞赛的机会,没有参加过系统的专业提升培训,没有制订过个人发展规划。五是对乡村教育信心不足。由于乡村适龄儿童越来越多流向城市读书,乡村学校规模越来越小,乡村教师感觉自身社会地位低、专业成就感低。
为解决乡村学校教师科研的瓶颈问题,2005年,浙江省杭州市启动了“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研究项目。2012年,针对“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未能精准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推出了“名师工作室”,以图建构基于名师引领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成长的机制。2016年,鉴于该工作室没有下沉到乡村学校,借鉴“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启动了“名师乡村工作室”项目,让名师直接到乡村学校开展教研活动。2017年5月,首批42个名师乡村工作室挂牌,基于教研支撑的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有了固定的形态。到2020年年底,共建立123个名师乡村工作室,带出了1620名乡村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了15000余名乡村青年骨干教师,覆盖了75个镇、23个乡、123所乡村学校,实现了名师乡村工作室在全域乡村学校全覆盖。
一、名师乡村工作室的理论主张
名师乡村工作室指为提高乡村学校教师专业素养而探索的一种区域教研样式,它既是一个教研组织,又是一个教研活动平台,更是一种教研新形态。具体地说,是针对乡村教师视野窄、教学弱、研究缺、机遇少、信心失等问题,让城市学校的名师介入乡村学校教研活动,实现“乡乡有名师、校校有成员、学科全覆盖”的区域教研新形态,带动乡村教师专业进步。
1. 定位:从“乡村教师进城拜师”到“城里名师下乡驻点带教”
一是让名师活跃在乡村学校。优质师资通过面对面的教研,解决乡村教师的具体问题,重塑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标杆。将传统的“乡村教师进城拜师学艺”转变为“名师主动下乡到校设室驻点带教”。二是让名师带动百千万教师。建立“1+10+N”辐射状教研结构。“1”即每个乡镇不少于1个名师乡村工作室,每个名师乡村工作室由1名学科省特级教师担任导师。“10”即每个名师乡村工作室由10个及以上成员组成第一梯队的教研团队。“N”即每个成员再带10个左右乡村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第二梯队的教研团队。三是给名师充分的自主权。教研活动的方式与内容,均采取“导师负责制”,充分信任导师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方式,保证教研活动不受外部因素干扰。
2. 特征:修炼扎根乡村教育的新“五心”
名师乡村工作室除业务提升外,还要守护乡村教育情感,让乡村教师“留得下、用得上、能辐射”,用“五心”强化其成就感与使命感。一是自信心,通过帮助学员在专业发展上获得成功的“第一次”,让学员树立专业自信心;二是宁静心,突出精神食粮的共享,把乡村教育作為自己一生中最好的工作;三是专业心,帮助乡村教师夯实专业基本功,用专业的心做专业的事;四是责任心,认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尽自己的努力,成为美丽乡村与美丽学校的建设者和生活者;五是进取心,创造一种氛围,让乡村教师感到被人关注,成为有幸福感、自豪感、成功感的教师。
二、名师乡村工作室运行五要素
双循环管理、辐射状建构、总分总备课、“五字诀”教学、卷入式研究这五个要素彼此之间相互依存与关联,能够对名师乡村工作室的个体运行、区域层面运行和市域层面运行体现出来的差异性进行及时的协调与纠偏。
1. 双循环管理
内圈是对名师乡村工作室整体运行情况的管理,外圈是导师对成员的评估。而对导师的考核包含“五个1”:1个规划,协助所在学校制订本校本学科教师专业成长规划,指导成员制订个性化的三年专业成长规划,每年确定教研主题,制订相关计划,形成制度和体系;1次跟岗,给成员到名师所在学校,跟随导师挂职学习的1次机会;1次展课,成员上一堂公开课,在导师的指导下写出高质量的教案,实现“一次课,十年功”;1次比武,提供教学竞赛机会,把备课、说课、上课、出试卷、评课等作为竞赛项目,让学员在多角度的比赛中得到磨炼;1次研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名师与成员在线上开展一次主题讨论。
2. 辐射状建构
名师乡村工作室作为新教研的形态,强调名师教学的传导特征。名师乡村工作室形成了“导(名)师+成员+骨干教师+全体乡村教师”辐射状结构,实现三次基于“五心”的品质与能力传递:第一次,导师传导给成员;第二次,成员传导给骨干教师;第三次,骨干教师传导给全体乡村教师。
3. 总分总备课
为避免传统备课“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不足,名师乡村工作室建构了总分总六步备课机制。①集体讨论:将教师从传统的个人写教案中解脱出来,建立工作室备课制。先集体讨论、总体把握,然后是具体分工,形成初稿。②资源共享:将教案初稿发给成员,在备课会上由备课者具体阐述教学理念和思路,然后集体对其进行讨论。③个性调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班级、个人特点进行增删、补充、调整,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④同伴互助:开展教师间相互听课、磨课、分析课,既可以学习同伴的教学精华,又可直接指出教学中的问题,共同进步。⑤课后反思:在课后写下教学得失和个人感悟,并在反思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⑥教案复备:根据自己教学中反馈的信息共同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教案,把集体讨论后的整改意见和建议附在教案后面,为下一次改进提供实践依据。
4. “五字诀”教学
名师乡村工作室活动从细节入手,重点推广“五字诀”教学:讲解要“实”、方法要“活”、作业要“精”、辅导要“细”、考核要“严”。导师带头示范,成员及骨干教师认真落实,相互检查,抓好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
5. 卷入式研究
基于导师“领进门”和成员“自我修行”的教研路径,采取读教材、做课题、撰论文、写反思、作分享五路并进的卷入式研究。
一是读教材,研究学科课程标准,深挖教材的编写意图和逻辑体系,把握系统结构、重点难点、应知应会和拓展领域;二是做课题,把培养乡村教师申报课题作为基本考核任务,要求每个成员在三年内申报成功1项区(县)级教科研课题;三是撰论文,把论文撰写作为学员能否顺利出师的必备条件之一;四是写反思,要求每个工作室成员每学期都要提交2篇以上的教学反思,养成每课有思考、每周有反思的习惯;五是作分享,规定每学期要组织成员参加1~2次学术会议和论坛,参加工作室内部3~4次小型学科教学研讨会。
三、突破与创新
1. 突破了乡村学校教研活动的传统组织形态
名师乡村工作室就是特定状态下的城乡共进的新型教研共同体,也是对乡村学校支教的一种补充,相比于其他支教形式,它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辐射面更广。
2. 创新了“让名师引领未来名师”的五维策略
名师乡村工作室在实践中创新了五个建设策略:一是目标上突出“共”研,即共建发展愿景,共引教师成长;二是活动上突出“活”研,丰富学习形式,重视知识应用;三是资源上突出“优”研,优化平台资源,保证资源的质与量;四是投入上突出“助”研,强调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学校与工作室形成合力,助力教研层层传导;五是管理上突出“自”研,强调自主管理,实现“导师负责制”。
3. 解决了远程教研传导层层衰减的新问题
名师乡村工作室精准对接乡村学校、乡村教师的需求,根据目前名师远程指导层层衰减的问题,创新名师驻点下乡的教研新机制,直接将名师教研活动下沉到底层,实现了“个个乡镇都有名师,校校都有培养对象,门门学科都有名师引领,人人都有专业发展规划”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新架构,使教研传导衰减降到最低,实现教研效果最大化。
4. 形成了助推乡村教师快速成长的“教研七阶”
一阶:确定愿景,成为乡村名师和学科带头人;二阶:实践教学,重点在备课、磨课、说课、上课、评课、反思等常规教学能力的提升;三阶:名师示范,突出“主题设计”“情境创设”和“教学示范”3个关键要素;四阶:课堂模仿,通过模仿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来改进自己;五阶:同伴互助,打破教师个人单干,共同解决问题;六阶:展示突破,让成员创造性地“展示”成果并“突破”专业瓶颈;七阶:反思提高,不断总结自己在理论、实践、科研培训等方面所习得的经验。
总之,杭州名师乡村工作室的建设形成了创新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振兴发展乡村教育的“杭州模式”:一是讓乡村学校也有了名师;二是缩短了乡村骨干教师成长周期;三是提高了乡村教师的整体水平。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孙昕
364450190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