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人体板块”认知盲点的突破策略

2022-03-16舒俊波

中国教师 2022年3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

【摘 要】学生在学习小学科学“人体板块”时,容易出现推理与实证不清晰、结构与功能不匹配、局部与整体不协同等认知盲点,影响其构建正确的概念体系。本研究尝试优化模拟实验,以区分“人体板块”的推理与实证;嵌入拟真App,匹配“人体板块”的结构与功能;绘制注释图示,疏通“人体板块”的局部与整体,帮助学生突破认知盲点,构建思维模型,发展抽象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 人体板块 认知盲点

小学科学课程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技术与工程四大领域,“人体板块”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板块重点研究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多途径探索人体奥秘,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生活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构建“人体板块”的概念体系时存在以下认知盲点。

推理与实证不清晰。人体器官属于“暗箱”组织,其内部结构大多无法直接进行观察,需要进行模拟实验并辅之推论,但学生却容易混淆推理和实证之间的关系。由于缺乏逻辑依据,难以构建系统的概念体系,造成错误认知。

结构与功能不匹配。人体结构决定其功能,功能需求又影响人体的结构变化,两者密不可分,共同构成生物之“美”、人体之“美”。学生对人体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联缺乏整体认知,不能有效地将二者进行合理匹配,难以建立器官结构与功能的关联性,对人体器官神奇而精妙的生理体系理解不深。

局部与整体不协同。人体组织结构复杂,器官之间联系紧密,各器官需要互相配合、互相协同,共同完成复杂的任务。学生容易将注意力聚焦在某个器官上,不能以整体视角探索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导致难以理解人体组织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针对以上盲点,本研究从求真、求美、求顺三个角度入手,以2017年教科版教材为例,探索“人体板块”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求真:优化模拟实验,区分推理与实证

由于人体的“暗箱”结构,学生无法直接对器官内部进行观察,采用模拟实验是必然选择。如教科版教材用塑料袋来模拟胃,探究胃的蠕动对食物消化的影响。学生对人体器官的认知处于朦胧状态,有所了解却理解不深。课堂上的探索活动更多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糊里糊涂实验,按部就班操作,真正的逻辑思考和概念建构却不到位。学生对于为什么要进行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模拟什么、怎样去推进模拟实验等问题缺乏清晰认识。

1. 结构验证,功能式实物模拟

实物观察是“人体板块”教学的常用方法,如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牙齿和舌头,摸一摸,感知呼吸时胸腔的变化。人体“暗箱”中的器官很难直接观察,教师可以用功能性相似的其他实物替代。在进行四年级上册“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学时,教师将动物胃(猪胃的切片)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解剖观察动物器官,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等感官系统,了解胃的结构和功能。学生发现胃富有弹性且柔韧性很强,胃壁多层交错且表面覆盖黏膜,这些体验只有通过实物观察才能得到。学生感知胃的弹性后,容易理解饥饿和吃饱状态下胃体积的变化;感知胃的黏膜后,可以分析胃酸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体会胃蠕动的形式和胃蠕动时产生的挤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胃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食物在胃里发生的变化有了立体认知。学生通过研究动物的消化器官,深度建构动物消化器官的认知模型,采用结构验证的方式,最终正确建立人体器官的认知模型。实物模拟旨在通过直接观察了解器官的构造和形态,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推理、什么是事实。基于实證的推理,更能说明问题,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2. 模型验证,仿生式物品模拟

模型是小学科学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在口腔的立体模型中,学生可以清楚看到各类牙齿的形状及位置排列,清楚口腔内部器官的构造。通过观察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进而推测口腔中各个器官的功能。除静态模型外,仿生式模型在教学中也经常被用到。如在进行四年级上册“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学时,教师挤压塑料袋来模拟胃的蠕动,研究胃如何将食物转变为容易消化的食糜;将一粒大米从细吸管中挤压前进,来模拟食物在小肠中的运动。在进行五年级上册“心脏和血液”教学中,教师通过挤压心脏模拟器将水流从塑料管中挤出,来模拟心脏对血液的推动作用。塑料袋和吸管等物品与人体器官差异很大,需要帮助学生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构建正确的认知模型。模型验证是思维迁移和投射,学生在对人体器官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实验进行深度加工,以获得整体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真实事物(原型)进行抽象,提炼出核心要素,组建与真实事物(原型)高度相似的认知系统。

3. 情境验证,沉浸式系统模拟

情境验证旨在采用沉浸式表演,将人体各个器官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模拟。对于小学生而言,情境表演比其他模拟形式更受欢迎。沉浸式表演看似游戏,其内在是学生认知的呈现,也是学生科学概念体系的自我检验,有助于学生厘清推理和实证。表演道具表示器官造型,队列站位代表器官位置,人员移动模拟器官运作。在沉浸式表演中,学生通过对比整合实证与推论,形成整体认知。在进行四年级上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时,教师通过沉浸式表演让学生感受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每个学生都有任务,“牙齿”们有序排列,“舌头”负责将“食物”送到口腔的各个部位,最后完成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在进行四年级上册“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学时,学生模拟“大肠”粗而短,“小肠”细而长,进而理解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储存食物残渣,而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通过模拟表演将结构相似、功能相近的器官进行对比,学生对口腔中各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的认知[1]。

二、求美:嵌入拟真App,匹配结构与功能

人体之美在其结构和功能的互相匹配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小学生却难以理解人体结构的巧妙精致与器官之间的协同配合。教师尝试将拟真App与课堂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突破结构与功能相匹配的认知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准确的“人体板块”概念体系。拟真App是指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对人体器官进行模拟的应用软件,它将人体器官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动画交互式展示人体结构。

1. 强化因果,追求互动性

可视化和形象化是App的最大优势。它在课堂中将不可见的人体“暗箱”以动画方式进行呈现,将抽象的科学概念以具象的方式进行表达。拟真App具有互动性,可以研究不同状况下人体器官的不同表现,将静态的模拟实验向动态转变。在进行四年级上册“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学时,模拟实验用塑料管来模拟小肠,学生对于为什么塑料管可以模拟小肠却不甚理解,小肠的蠕动是绒毛缓慢推动,与用手挤压塑料管有所不同。拟真App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真实观察”到小肠内部的状况,了解小肠蠕动的特点以及小肠绒毛的运动方式。当“食物”经过小肠时,小肠绒毛缓慢推进“食物”向前蠕动,肠壁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并输送到全身各处。在App的支持下,学生容易理解“吸管中的米粒运动”模拟实验的真实用意。拟真App在直观展示器官构造的基础上,强化器官的结构、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模拟实验展开的内在缘由,使得学生体验更有指向性,提升了探究效率。

2. 聚焦细节,追求精确度

拟真App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将原本细微的变化,通过放大处理,让学生观察得更为清晰到位。App对人体器官细节的放大,有助于学生理解器官的功能,感受人体的奥秘,弥补了常规模型难以呈现人体细节的缺憾。如在进行四年级上册“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学时,教师利用塑料袋来模拟胃,用手揉捏袋子来模拟胃的蠕动。对于容易碾碎的食物,揉捏袋子的模拟效果比较明显,但那些韧性强的肉类,很难通过揉捏进行“消化”。胃极具弹性,其体积能扩大十多倍,胃内部有腐蚀性很强的胃酸,胃的多层结构以及胃黏膜等对食物的消化起到关键作用,模拟实验却很难体现。利用拟真App将各种“食物”点击放入胃中,感受胃对不同食物的反应情况,利用交互功能,感知胃的体积在饥饿、吃饱、吃撑等状态下的变化,直观感受胃部各个细节。在此基础上,学生更容易理解为什么需要细嚼慢咽,为什么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宜暴饮暴食。

3. 整体推进,追求协同性

人体器官之间的合作与协同,是认知器官结构与功能的重点,也是学生系统化构建“人体板块”概念体系的难点。人体的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运动系统,彼此互相独立,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人体板块”的教学往往围绕单个系统展开,各类模拟实验也是对人体系统的局部模拟。以消化系统为例,用硬纸板和毛巾模拟牙齿和舌头、塑料袋模拟胃、塑料管模拟小肠,都是对人体器官的局部模拟,而系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很难展现。拟真App强化食物在身体内的“旅行”,“食物”从口腔开始,经历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消化器官,最终把残渣排出体外,完成食物消化与吸收的全过程。而“营养”却通过血液输送到人体各个部分,与氧气一起支撑着人体各器官的运作。学生感受营养“旅行”的过程,进一步明确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运动系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形成“人体板块”的整体性认知。

三、求顺:绘制注释图示,疏通局部与整体

人体组织由复杂的八大系统组成,每個系统内部还有更小的系统,所有的系统都有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理解局部与整体,有助于学生真正内化科学概念,构建思维模型,形成系统认知。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将思维模型绘制出来,在图上进行注释,被称为“注释图示”。“注释图示”既是思维模型在纸上的投射,也是思维模型构建的脚手架。学生在“注释图示”的支持下,可以完成难度较高的挑战,也容易厘清复杂的逻辑关系[2]。

1. 求精确,完善手绘图

手绘图旨在将人体器官以图画的方式绘制出来,并配以说明。手绘既是记录的过程,也是理解和巩固的过程。手绘图需要精准,基于器官造型和比例进行绘制,越接近实际情况,绘制附带的思维效果越好。可以参考静态模型或者文本资料,深度了解人体器官的特点,在绘制过程中完成立体思维模型的构建。在进行四年级上册“呼吸与消化”单元教学时,学生绘制单个器官的难度不大,却对各器官之间的连接容易产生偏差。如胃、小肠等,学生大都能绘制正确,但容易出现胃和肠位置失调、消化道连接不到位等科学性问题。“人体板块”的手绘图,求对不求美,教师需要放慢节奏,组织学生对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进行逐一梳理,了解各个器官的造型和特点,关注各个器官之间的连接,聚焦器官特征和细节,确保绘制的准确性。

2. 求系统,疏通关系图

借助思维导图等工具绘制逻辑关系图,以呈现系统内各个器官的层级和关系。关系图使用颜色、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遵循基本的规则,向外发散开来,呈树状、网状或放射状。“人体板块”由更小的思维模型或一个个概念点组成,将整个体系分解成各个模块,并用线条进行连接,配上文字说明连接的缘由。根据激活扩散理论,概念点之间的联系越多,互相之间激活的可能性越大,提取的速度和准确性也越高[3]。将复杂的关系用清晰的绘图进行表达,梳理相关概念之间的连接点,为后续整体建构“人体板块”的认知模型打基础。在进行“呼吸与消化”单元教学时,先绘制单一系统中的局部模型,如血液循环系统包括血管和心脏,血管可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三种,不同类型的牙齿自身的功能也不同。从牙齿到口腔,口腔里除了牙齿还有舌头和唾液,从口腔再到消化系统的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再通过图示将相关概念串联起来,将人体各大系统进行排列,学生通过连接感受人体系统各个层级之间的关系。在逻辑关系图的支持下,学生的思维经历从局部到整体,再由整体到局部的过程,在绘制的过程中深度建构“人体板块”概念体系。

3. 求匹配,强化协同图

相对于单个器官的形状和功能,器官间的关系和协同更需要表达清楚。协同图以简洁的方式,将复杂的原理表达出来,使得表述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容易构建单个器官的认知模型,对于单一系统之间各个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对于不同系统之间的协作,理解起来就非常困难。如呼吸系统获得的氧气交换到肺泡,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消化系统获得的营养一起,被血液循环系统输送到全身各处,营养和氧气共同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该过程涉及消化、呼吸、血液循环、运动等多个系统,学生容易混淆,造成认知误差。可尝试通过分步走的方法降低逻辑原理注释的难度,先绘制人体器官,再整理系统模块,最后完成关系协同和功能匹配,以能量作为主线,通过协同图来强化人体器官之间的功能协同。也可以尝试倒推,寻找能量的来源,能量需要氧气和营养,氧气和营养又从哪里来?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边绘制边强化,梳理“人体板块”的逻辑关系。

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体板块”概念体系的构建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教师要正视认知盲点,着力突破认知盲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悟,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思考和讨论中检验思维模型,着力让学生对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同时渗透保护人体器官、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李婷婷.小学物质科学概念教学中图形表征的运用策略—以教科版《科学》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0(10):33-36.

[2] 柯毅妹.小学数学教学中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程性研究[J].考试周刊,2020(11):75-76.

[3] 舒俊波.小学科学探究“热身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教师,2021(7):63-66.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竞舟小学)

责任编辑:赵继莹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
关于小学科学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探讨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让有效交流彰显小学科学课堂的精彩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