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舌三针颞三针联合言语训练对脑出血后失语症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2022-03-15张华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三针失语症中风

张华洋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理疗科,辽宁 沈阳 110040)

脑出血失语症是临床神经内科较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1],目前临床治疗主要是康复训练,可促进语言功能的改善,但目前国内语言专业康复人员少,难以完全满足临床需求。针灸是传统中医外治法之一,参照中医学基本思想来辨证施治,尤其适用于中风后失语的治疗[2]。舌三针、颞三针是“靳三针”配方的一类组穴,主治语言障碍、哑不能言。为进一步丰富临床治疗选择,本次选用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脑出血后失语症患者,探讨舌三针、颞三针联合言语训练的治疗作用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 年5 月—2020 年5 月脑出血后失语症患者80 例,男性51 例,女性29 例;年龄在42~68 岁,平均(54.12±6.27)岁;病程1~5 个月,平均(2.65±1.14)个月;失语症程度:轻度25 例、中度39 例、重度16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14 例;年龄(54.26±5.12)岁;病程(2.61±1.24)个月。观察组男25 例,女15 例;年龄(54.08±5.30)岁;病程(2.70±1.19)个月。2 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参照《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3]经CT 或MRI 确诊为急性脑出血,且存在语言功能障碍者;告知患者或家属具体治疗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存在其他重要脏器功能损害者;先天性失语症者;处于妊娠、哺乳期,或拟妊娠者;皮肤破溃、皮肤传染性疾病,或畏针、晕针者;处于休克或严重昏迷者。

1.3 治疗方法 2 组患者均采用相同脑出血的治疗原则,嘱卧床休息,保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收缩压控制在130~150 mm Hg(1 mm Hg≈0.133 kPa)],控制脑水肿,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或抑制胃酸分泌药。对照组采用Schuell 言语训练,包括理解、命名、复述、阅读及书写,给患者一个刺激,患者无反应或部分回答时需进行提示,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每次60 min,每天1 次。观察组采用舌三针、颞三针联合Schuell 言语训练,Schuell 言语训练同对照组。

舌三针:舌Ⅰ针,廉泉上1 寸;舌Ⅱ针,廉泉左侧旁开0.寸;舌Ⅲ针,廉泉右侧旁开0.寸。

患者取坐位,颈部皮肤常规消毒,采用1.5 寸毫针(规格:0.25 mm×40 mm;生产厂家:苏州环球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向舌根方向缓慢进针,捻转行针,平补平泻法30 s,不留针,每天1 次。

颞三针:颞I 针,耳尖直上2 寸;颞II 针,耳尖直上2 寸,前侧旁开1 寸;颞Ⅲ针,耳尖直上2 寸,后侧旁开1 寸。

患者取坐位,颞侧皮肤常规消毒,采用1.5 寸毫针由颞部耳尖直上缓慢进针,与水平15°,同一水平前后各进一针,平补平泻法30 s,留针30 min,每天1 次。

2 组患者持续治疗4 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状况。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1.4.1 临床疗效 用BDAE 检查法来评价失语症的分级(0~5 级),记录患者神经缺损表现的变化,将患者分为4 个程度。基本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统计2 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基本治愈、显效、有效比值之和。

1.4.2 语言功能检查 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语言功能,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CRRCAE),检测指标包括复述、表达、朗读、命名障碍等4 个维度,按照患者具体情况作答,由专人记录,患者分数高说明语言能力好。

1.4.3 临床相关量表评分 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的各项临床相关量表,包括中文版卒中后失语抑郁问卷(SADQ)、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中文版健康检查量表(SF-36)。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 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32/40)低于观察组95.00%(3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 组脑出血后失语症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语言功能检查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后复述、表达、朗读及命名障碍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2 组脑出血后失语症患者治疗前后语言功能检查比较(,分)

表2 2 组脑出血后失语症患者治疗前后语言功能检查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1)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2)P<0.05。

2.3 临床相关量表评分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后SADQ 量表、NIHSS 量表评分较低,SF-36 量表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2 组脑出血后失语症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相关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3 2 组脑出血后失语症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相关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1)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2)P<0.05。

3 讨论

脑组织中的局部神经损伤或坏死,即使经过及时、有效地救治,患者也会遗留部分功能障碍[4]。与运动障碍比,语言及认知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更大,约1/3 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出现失语症,丧失口语、文字的表达和理解能力,难以正常交流,成为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5]。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是十分关键的。长期临床实践显示,中医传统针刺疗法是安全有效的,为本病治疗提供了广泛前景[6]。

脑出血是现代病名描述,中医称之为“中风”或“出血性中风”,在本病进展过程中,逐渐衍生出多种其他病变,早在古籍中就有中风后失语的记载,《素问·脉解》曰:“厥而内夺,则为癔痱。”《千金方》亦载:“风懿者,昏忽不知人……舌强不能言”,均详细指出了中风与失语的关系。随着对中风后失语症的进一步认识,历代医家认为脏腑内伤、风痰阻络是失语的基本病机,一方面中风患者素体亏虚,涉及五脏,《中藏经》云:“心脾俱中风,则舌强不能言”;另一方面,痰、瘀相互为因,化火生风,阻于舌窍,窍闭不通,虚实相互夹杂,导致失语的发生[7]。目前,针灸治疗卒中后失语症方法多样,安全易行,易被广大患者接受。语言功能与舌的结构、功能相关,舌局部具有舌下、迷走神经及肌肉、组织等,与中医经络中“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相符合,通过刺激舌局部穴位,可加强脑-舌间的条件反射,恢复支配舌的功能[8]。舌三针三穴均位于舌本部,且局部血供较为丰富,针刺上述三穴有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的作用[9]。心藏神,主神明,开窍于舌,故发音与“神”密切相关,《素问·五脏生成》曰:“诸髓者,皆属于脑”,脑为元神之府,脑神失聪,窍闭神匿,则言语不利。本次颞三针在耳尖直上,位于头皮处,根据近端取穴和腧穴理论,选择颞三针起到疏经通络、开窍醒神之功[9]。

综上所述,舌三针、颞三针联合言语训练对脑出血后失语症患者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语言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三针失语症中风
失语症
智三针介导JNK信号通路对体外循环大鼠的脑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
失语症常用评价方法及其信效度概况
颈三针合肩三穴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现当代文学不承认古体诗词与文化失语症之关系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黑河市爱辉区 注入“三针”强效提升党建活力
针灸大师
失语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