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分课堂多元化教学在微生物选修课中的应用*

2022-03-15包丽丽任向宇陶格斯沈晓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内化教学效果作业

李 恋 张 怡 包丽丽 任向宇 福 泉 陶格斯 卢 莎 王 君 王 磊 蔡 敏 沈晓玲※

(1.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9;2.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卫生学校文化教研组,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3.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9)

选修课是面向各专业学生、可自由选修的课程。选修课程的开设旨在引导教育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增强横向思维、提高能力、培养综合素质[1]。目前,医学院校选修课存在因课时有限而忽略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多以教师讲授为主等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了当前医学院校选修课教学改革关注的重点[2,3]。本研究结合内蒙古医科大学实际及选修课自身特点,在选修课中进行了基于对分课堂的多元化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基于对分课堂多元化教学的模式

本研究以选修课微生物的世界为例,综合考虑该课程特点、学生专业、年级、学业背景等情况,以对分课堂为基础融合演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微课等多种教学方法,基于微信、对分易等应用软件平台进行探索[4-6]。与传统课堂相比,对分课堂包括讲授、内化吸收、讨论3 个过程,具有鼓励学生自主性学习,强调生生、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且考核方法强调过程性评价等优点,能够锻炼学生独立学习、思考,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能够提升学生的沟通表达、人际交往能力[7,8]。

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一是教师要根据所讲授教学内容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各自优点。演示教学法常常与讲授法相结合使课程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具体。案例教学法结合讲授法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向学生进行描述,将学生带入事件中,提高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参与度。微课有助于学生利用碎片时间针对某些重要知识点按需选择学习,可作为课前预习素材或课后复习资料,也可作为对课堂知识的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二是教师在课下要结合微信、对分易等应用软件平台,及时引导和监督学生学习主动性、知识内化情况。

2 基于对分课堂多元化教学的应用

2.1 教学前准备 课前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教师应熟练掌握微信、对分易应用软件,保证课后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顺畅;熟悉各类教学方法的实施要点,保证课程内容以最生动有趣、精炼准确的形式呈现。其次,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掌握选修课学生的专业、年级、知识背景、课堂活跃度,以保证对分课堂小组人员结构合理化,并可根据学生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深浅度。最后,教学中教师应适时把握引导者、监督者、鼓励者等多种身份的转换。

2.2 具体实施 选修课学生来自不同的年级和专业,且适应了传统教学方法,为了给教师时间了解每位学生情况,所以前2 次课程采用传统教学,但是在2 次课程中需要结合适当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并在课程结束前5~10 min 让学生来总结本节课程内容及重点内容,教师给予适当补充,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课后,教师布置简单的作业,例如以思维导图、表格或文字形式的知识小结,帮助学生回顾、内化知识。

以本课程中“微生物进化、分类及各类微生物”部分的知识内容为例,具体介绍基于对分课堂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安排:

对分课堂的第一次课前,通过对分易布置预习作业,以微课形式预习相关内容。第一次课中由教师结合真实案例,以一种细菌鉴定分类的实验过程为例,讲授微生物进化、分类的知识内容,并结合课前微课学习基础,分别给出细菌、古生菌、真菌、放线菌中常见的一种具体微生物名称、分类地位、生物学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同时在课程讲授内容中加入文献查找及文章阅读提炼的技巧,结合演示教学法实际操作网上查找文献过程,并带领学生对下载的文献进行快速阅读,提炼要点。布置课后作业,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资料详细了解一种具体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或古生菌的特点及作用,并准备5~10 min PPT 汇报,就其生物学特性、独特之处、分类地位、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展开介绍。学生课后有一周时间通过文献、小组讨论、微课,对课上知识进行内化、扩充,并将课后小组学习成果汇总为PPT 用于下节课程的汇报。

第二次课利用一多半时间,进行PPT 汇报及讨论,讨论具体包括小组讨论与全班交流2 种。各小组通过PPT 汇报介绍一种微生物,每组汇报完其他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种微生物展开讨论并进行提问,各小组学生均可对问题作答,教师对学生的答案及时给出评价。全部小组完成PPT 汇报后,对汇报中提出未解答的问题展开全班讨论。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未解决问题逐步获得答案,也可将未解决问题作为课后作业,将答案总结为文件形式交给教师。讨论部分在对分课堂中十分重要,不仅能够使每位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交流不同的意见,还能够起到相互启发、开拓视野,进而达到内化的积极作用,是锻炼学生分享、展示个性、合作互助的良好机会,但对教师的引导能力、知识的广度等要求较高。如课上讨论时间有限,也可通过微信、对分易应用软件展开网上集中讨论,增加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

2.3 选修课的评价体系建立 参考前期同行实施教学改革经验[9,10],选修课评分更适合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收获及进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及多个环节进行评价,具体包括学生课堂的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到课情况等,最后再结合笔试分数确定最终总成绩。具体各评价项目所占分值见表1。

表1 选修课评价项目及分数

其中,需要注意:课堂表现方面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必须随时关注每位学生在上课时是否认真听课、小组及全班讨论时是否积极活跃以及其在提出问题或解答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对知识内化吸收情况。课后作业,需要教师考核学生作业的准确性、认真程度、每次作业是否不断有进步提高,可以利用对分易、微信应用软件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衍生至课后日常学习中。可通过APP 到课抽点名功能来抽查到课情况。教师在课下还可随时通过对分易、微信应用软件平台分享与课程有关的知识内容,扩充学生的知识广度。

期末考试采取笔试方式进行,内容主要分2 部分:一部分题目出自平时作业学生出错较为集中的问题或作业中学生曾经激烈讨论过的问题;另一部分题目则选择课上曾经重点讲解的内容。考试以简答和讨论题目为主,此类题目可以较好地考查学生知识理解内化情况。

3 基于对分课堂多元化教学效果的学生反馈

基于对分课堂多元化教学效果主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评价。在本选修课程结课后,通过无记名问卷调查形式获得教学效果评价。评价学生共37 人均按时匿名做出评价。具体评价项目及评价结果见表2。

表2 新教学模式下选修课的教学效果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选修课程的改革普遍满意,其中有2 名学生表示还算满意;学生对于课程教学中学习目标和重点明确性均表示满意;均认为讨论、课后作业对于自己有帮助;36 名学生满意教师对作业的反馈,1 名学生基本满意;有1 名学生对课下小组共同学习完成作业(如制作PPT 等)环节和小组汇报、讨论环节不太满意;针对感兴趣环节的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于小组成员共同准备汇报等课下作业兴趣最高,对于小组汇报、讨论也表现出较高的兴趣。超过半数的学生并不建议增加课后自己完成作业和增加教师讲授的内容、时间。可见本次选修课教学模式改革获得较好评价及效果,自主学习、自我展示、师生随时互动的新的教学方式受学生欢迎。

4 讨论

选修课是高校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展学生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各类选修课的开设,选修课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教学研究结果显示,选修课的教学改革方法多样,且均具有积极教学效果。对分课堂是一种由我国教育者提出的,在各类专业课程中被证明可以提高学生知识内化、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考虑选修课程的特殊性,本研究通过将对分课堂与多元化教学手段相融合应运于微生物类选修课,获得良好教学效果。随着现代化网络技术的新兴,网络选修课应运而生,基于对分课堂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可以轻松转换为网络模式,将原来的面对面的课程讲授、课上PPT汇报转换为直播间直播课程模式;课下小组讨论面对面交流讨论、一起准备PPT 作业的过程可以转换为群聊等模式。特别在疫情期间,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较传统讲授模式在选修课教学中体现出明显优势,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资源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性、自主性。

猜你喜欢

内化教学效果作业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作业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我想要自由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