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P 联合PBL 教学法在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2-03-15王义强元仙颖靳宏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住院医师医师规范化

王义强 元仙颖 靳宏光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病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所必经的道路,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提高中医临床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1]。由于中医心血管内科有着疾病繁多、病情复杂、急危重症多等专科特点,在临床教学中难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规培医师的临床诊疗水平。因此,我们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探索运用CP(Clinical Pathway,CP)与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的新模式教学。本研究旨在比较CP联合PBL 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效果,为更好地提高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水平寻找出更适合教学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8 年10 月—2019 年10 月在心病诊疗中心进行2 个月范化培训的72 名医师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教学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 名。对照组男11 名,女25 名;平均年龄(28.4±2.4)岁。观察组男14 名,女22名;平均年龄(28.5±2.1)岁。2 组的年龄、性别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临床教学模式,在临床实践中教学,通过病例分析向学员讲解,学员跟随带教教师一同下病房,通过教师讲解获取临床技能和临床经验,出科前进行考试。其余时间学员可随机学习。

1.2.2 观察组 采用CP 联合PBL 教学模式,分3 个阶段实施。(1)第一阶段(集中培训阶段):主要向学员讲解CP、PBL 的概念及具体实施方法,掌握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2)第二阶段(CP 教学阶段):主要是按照CP标准流程分阶段明确教学重点并设置目标,使其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掌握知识要点,进行临床路径学习,然后组织集体学习,引导学员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全面消化理解理论知识。(3)第三阶段(PBL 教学阶段):①分组,每组5~8 人,每组指定带教教师1 名。②提出问题,将典型病例设计为PBL 教案,由学员对病例进行自主研究,找出相关概念、知识点并提出问题,而后对问题进行梳理,形成对病例的系统全面提问。③讨论分析,提出问题,让学员针对问题查找相关资料,每组派1 名学员围绕一个问题进行中心发言,其他学员补充,鼓励各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并引导学员进一步提出问题。④归纳总结,讨论发言结束后,教师引导学员对该病例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回顾相关知识点,解答学员还存有疑问的方面,同时可辅以投影、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协助学员找到答案。⑤过程评估,教师在整个带教过程中监督并指导学员使用临床路径,定期检查评估。

1.3 观察指标(1)成绩比较。对轮转结束后的培训医师进行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服务能力进行考核,分数实行百分制。理论知识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统一命题考试。技能操作考核为本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处理能力,包括胸痹心痛病、心衰病、心悸病、眩晕病、真心痛5 种疾病。服务能力成绩考核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为患者对培训医师的评分及带教教师对培训医师的评分,各50 份。综合分数为以上平均值。(2)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考核。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调查问卷由CP 和PBL 联合管理组、教学组及内科学教研室联合制订。问卷重点为在不同的教学法下对培养学员临床思维、学习兴趣、规范化处置及教学满意度的调查。问卷的发放、收集由专人负责。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成绩比较 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成绩、技能操作成绩、服务能力成绩均高于对照组,2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 组医师成绩比较 (,分)

表1 2 组医师成绩比较 (,分)

2.2 问卷调查结果 在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培养学员临床思维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在对患者的规范化处置、带教教师授课满意度方面,2 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2 组医师问卷调查结果 [人数(%)]

3 讨论

通过研究发现,CP 联合PBL 教学组的理论知识成绩、技能操作成绩、服务能力成绩均高于传统临床教学组(P <0.05)。通过观察对比2 组的调查问卷,观察组中94.44%的医师认为CP 联合PBL 教学法更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及有利于培养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并有97.22%的医师认为CP 联合PBL 教学法可以实现对患者的规范化处置。同时,观察组的培训医师对带教教师的授课满意度更高。可以看出比起传统教学方法,CP 联合PBL 教学法更能够使培训医师全面地掌握中医心血管内科的理论知识,并能激发出培训医师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现代临床医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临床医师提高自身诊断和治疗水平的必要继续医学教育,也是提高我国整体临床医师质量的有力措施[2]。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不同于本科生及其他医师的临床实习,是对培训医师更全面、更系统、更规范化的继续教育。因此,为了培养更高水平的住院医师,必须不断优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传统的临床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方式,通过教师从疾病的病机、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全面讲解,学生被动接受,并结合临床的典型病例,进行病例分析。传统临床教学模式以教师的中心,所需要的师资力量较少,有利于掌握及控制教学进度,易于完成临床教学任务,可直接与学生进行互动,根据学生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大多数学生习惯于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也以提高培训医师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的能力。但这种教学模式方式、方法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3]。并且很难培养出学生对疾病的独立处理能力和判断思维能力,盲目地执行带教教师的处置,缺乏对问题的主动思考,也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CP 教学法是运用临床路径,根据临床疾病特点,设计制订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及教学目标,并按照路径化的方式进行教学,以循证和指南为指导,起到规范诊疗行为,提高疗效,降低成本的作用[4]。运用CP 教学法,带教教师可根据教学方案有目的性地实施临床教学,可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培训医师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及业务能力,可实现学习系统化、资源最优化、管理规范化。CP 教学法规范了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更系统。通过了解疾病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与临床实际联系起来,更全面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临床技能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CP 教学模式下,使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临床诊疗过程中实用性更强,提高学习效果[5]。PBL 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由带教教师引导学员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6]。PBL 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对于师资力量、经费、带教能力、教学计划等具有更高的要求,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有可能影响培训结果,对于学生及带教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挑战。在临床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围绕着带教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通过阅读大量书籍、文献等内容,寻找相应的答案,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相互交流,去解决问题。这不仅激发了培训医师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培训医师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学生阅读大量书籍,扩宽了理论知识的广度,不只是局限于教学计划内容,丰富了培训医师的理论体系;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心血管领域最先进的研究进展及最新动态,以更好地运用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成果去服务临床。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培训医师的创新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20 世纪90 年代以来,PBL 教学法在我国教育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较深,不适应新型的教学方法;无规范的教学大纲、没有统一的参照标准、临床师资力量的分配不足,无法真正实现小组学习;学生学习条件受限制,无法查阅资料、带教教师能力不统一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影响临床教学质量的关键,需要不断规范化和优化。

4 结语

CP 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培训医师的规范化操作技能及处理患者的能力,PBL 教学法则有利于激发培训医师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过程中运用CP 联合PBL教学法,更能全面地提高培训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合作精神、沟通技巧和人际交流能力。CP 联合PBL 教学法值得进一步实施、推广应用于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面提高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住院医师医师规范化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中国医师节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中国医师节》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点播影院迎来规范化,4K HDR迎来普及之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