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联合当归四逆汤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临床观察

2022-03-15黄莲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内服退行性针刺

黄莲珍

(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骨伤科,江西 赣县 341100)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是膝关节组织衰老退化,导致骨质增生等情况发生[1]。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主要是由于外伤、膝关节负重过大等导致[2]。随着年龄上升,发病率逐渐增加,好发于40 岁以上中老年人群[3]。患者会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导致行走不便等。一般经过常规治疗后,患者膝关节疼痛情况可以得到缓解,但由于工作强度、阴雨天气及温度下降等因素影响,导致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影响患者运动功能,降低患者生活质量[4]。因此,探索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分析针刺结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措施的临床价值,本次取60 例患者,进行如下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60 例患者,患者资料编录时间:2019 年2 月—2020 年11 月。60 例患者摸球分组,分为常规组、观察组各30 例。常规组男性、女性分别为18例、12 例;年龄最大72 岁,最小21 岁,平均(54.23±4.53)岁。观察组男性、女性分别为19 例、11 例;年龄最大71 岁,最小20 岁,平均(54.12±4.84)岁。所有患者均接受胆管癌手术,2 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比较。

1.2 诊断标准(1)中医标准:符合“骨痹”的诊断标准,患者关节活动不利,运作牵强,观其舌苔薄、颜色偏暗,脉象滑或弦。(2)做关节腔滑液检查,滑液亮显著增加;关节镜、CT 检查确诊为膝关节退行性病变。

1.3 纳入标准(1)符合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诊断标准。(2)患者均知晓研究,且自愿加入本研究,在同意书上签字。

1.4 排除标准(1)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3)伴有认知障碍、精神系统疾病,无法正常沟通交流。

1.5 方法

1.5.1 常规组 针刺治疗,操作如下:(1)取穴。选择患者的足三里、血海、阿是穴、外膝眼、内膝眼等穴位并点上红点;(2)针刺。患者仰卧,对针刺局部进行消毒处理,选择合适规格的毫针,本次选用规格为0.38 mm×40 mm 的毫针,足三里、血海穴等穴位正常直刺,内膝眼、外膝眼45°角斜刺,平补平泻手法,留针0.5 h,10 min 行针1 次,连续针刺10 d。外敷中药:(1)独活寄生汤外敷:独活15 g,威灵仙25 g,桂枝25 g,牛膝25 g,桑寄生20 g,桑枝20 g,当归20 g,川续断15 g。加入300 mL 清水浸泡、煎煮后取汁,将3 层纱布置于药液中浸透,挤去多余药液后,敷于患处。3 h 换一次。

1.5.2 观察组 在常规组基础上内服当归四逆汤。方药组成:当归15 g,地龙15 g,桂枝10 g,赤芍12 g,桃红12 g,川芎12 g,甘草8 g,细辛15 g,通草15 g,水蛭5 g,土鳖虫5 g,赤小豆20 g;加水煎煮后取汁100 mL,分4 次服用,每日1 剂,7 d 为1 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2 组膝关节评分、恢复情况以及2 组的治疗效果。(1)评估患者膝关节情况,记录疼痛、僵硬、日常功能障碍评分。(2)评估患者膝关节指标,统计2 组膝关节活动度评分、行走时间评分、安全评分。(3)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疗效标准:患者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且无复发迹象记为痊愈;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偶有关节疼痛症状发生记为显效;肿胀、疼痛症状有所缓解,关节活动正常记为有效;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症状无改善,记为无效。

1.7 统计学方法 SPSS 20.0 计算数据,年龄、膝关节情况、膝关节指标等资料用()表示,行t 检验;性别、治疗效果等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膝关节情况 干预前,2 组膝关节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2 组膝关节情况相比,观察组疼痛评分、僵硬评分、日常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 <0.05)。见表1。

表1 2 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膝关节情况比较(,分)

表1 2 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膝关节情况比较(,分)

2.2 膝关节指标 干预前,2 组膝关节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2 组膝关节指标相比,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评分、行走时间评分、安全评分均较高(P <0.05)。见表2。

表2 2 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膝关节指标比较(,分)

表2 2 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膝关节指标比较(,分)

2.3 治疗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3.33%(22/3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2 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3 讨论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是临床中常见疾患,大部分原因为年龄增长造成的机体老化。目前,西医学认为该病主要由过量运动导致关节腔受损造成。该疾患属于中医学“骨痹”“痹证”范围,多由气血不足、肝脏和肾脏虚弱情况下,寒气和湿气侵入机体关节腔所致。目前,中医药在临床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主要治疗方法包括针刺、中药内服、中药外敷、穴位按摩等。

本研究主要评价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中,针刺联合外敷治疗与针刺结合中药内服外敷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2 组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疼痛评分、僵硬评分、日常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常规组,膝关节活动度较高、行走时间较长、安全评分较高、治疗效果较好(P <0.05)。究其原因:关节腔造成的疼痛是该病患者的常见症状,疼痛导致患者运动量减少,加之疾病本身症状,患者会出现关节僵硬。针刺可以通过以下2 方面机制缓解疼痛[5,6]:一方面,中医学中,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疼痛主要由于气血阻滞造成。针刺通过对相应穴位调节,能够促进关节腔周围血液循环,使经络通畅,进而止痛;另一方面,内源性阿片肽具有舒缓疼痛作用,而针刺能够加速其释放,进而发挥止痛作用。但是,退行性病变多发生于老年人,其耐受程度较差,长时间使用针刺效果不佳,也无法满足患者需求。因此,将中药内服与外敷治疗应用于患者。本研究中内服药方中,川芎等药物能够有效减轻膝关节腔内压力,加速血液循环,进而增加局部供氧和营养物质供应,同时能够减少炎症因子的生成,因此,能够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并改善功能[7]。中药外敷具有以下功效:一方面,活血化瘀药物外敷,药效经过皮肤渗入到膝关节组织,进而进入体液循环,发挥活血化瘀功效;另一方面,膝关节局部外敷使得膝关节周围组织药物浓度要高于其他部位组织,扩张了膝关节局部毛细血管,活血化瘀药物加速了膝关节血液循环,进而发挥止痛作用[8]。除针刺、中药内服及外敷治疗方法外,日常对患者的健康指导也非常重要,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适当散步等,避免运动过量导致患者加重病情,影响恢复进度。

综上所述,针刺结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能够缓解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疼痛,降低膝关节僵硬程度,改善其日常功能,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在此基础上辅以相应的健康指导也非常有必要。

猜你喜欢

内服退行性针刺
美国FDA公布《罕见神经退行性疾病(含渐冻症ALS)行动计划》
OLIF和MI-TLIF治疗Ⅰ、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效果分析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中药内服加熏洗对手外伤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研究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疗效观察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风油精内服最多4~6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