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种植户种植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山东省昌乐县为例
2022-03-14刘红明刘学忠
刘红明,刘学忠
(青岛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0 引言
据记载西瓜产自非洲,丝绸之路开辟之后从非洲传入中国,汉代时期中原地区才有西瓜的种植,且是经西域地区传入,故称之为西瓜。西瓜在中国的各个地区都有种植,南方地区以最南的海南岛为主产区,北方地区以黄河沿线为主要的西瓜种植带,种植面积最大的2个省份为山东和河南。2020年山东昌乐县的西瓜种植面积为9471 hm2,占潍坊市西瓜种植面积的37.8%,占山东省西瓜种植面积的6.7%;昌乐县的西瓜总产量为52.28万t,占潍坊市西瓜总产量的36.9%,占山东省西瓜总产量的6.9%。西瓜产业已经成为昌乐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昌乐县也成为山东省西瓜种植大县。但是由于气候因素、种植技术难以升级、销售受阻等原因导致昌乐县西瓜产量得不到提高、价格波动性大、农民丰产不丰收等情况时有发生,严重降低了瓜农种植积极性,导致近年来西瓜种植面积与产量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因此为了稳定西瓜种植面积,找到影响种植户种植意愿的影响因素十分必要。
近年来国内对于西瓜产业的研究主要分为4个方面:一是部分学者对各省市的西瓜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如高玉琦等[1-3];二是对于中国西瓜的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如赵姜等[4-6];三是对西瓜价格波动的研究,如文长存等[7-9];四是对不同地区西瓜产业的比较研究,如吴敬学等[10-12]。上述文献均是基于宏观数据对我国西瓜产业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而基于微观数据对种植户西瓜种植意愿的研究鲜有涉及,但是基于微观数据对种植户粮食种植意愿的相关研究却甚为丰富。一些学者使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种植户粮食种植意愿,如王亚坤等[13]的研究表明:家庭耕地面积与谷子种植的补贴对持续种植意愿呈正相关。牟爱州[14]的分析表明:户主自身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合作社成员身份,对种植技术的风险感知、种植技术的关注度、种植技术的易用程度,以及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服务满意度等变量将显著影响户主对小麦新品种的需求意愿。马云倩等[15]经定量分析表明:农业人口在家庭中占比越高,对种植单位面积投入越高,资金以及对土地的使用情况越高,那么种植户对马铃薯的种植意愿就会越低;农户种植马铃薯的年限越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越高,以及销售越顺畅,种植户对马铃薯的种植意愿也就越高;同时分析还发现种植户对于政府的帮助是有迫切需求的,特别是在种植生产技术、补贴政策、机械化的使用程度以及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帮助。余志刚等[16]研究表明:价格的波动、粮食的销售难易程度等经济方面的因素对种植户的种植结构调整影响最大。也有一些学者着重分析了粮食种植规模问题,李练军[17]的分析表明:劳动力、土地、资金对粮食主产区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意愿均具有显著影响。吴连翠等[18]的研究表明:水稻规模种植户对单位面积的平均租金和粮食生产的总投入对持续种植意愿呈负向影响,粮食的销售收入和田地质量提升的投入水平对农户持续种植意愿呈正向影响,较高的销售收入能够带来较高的生产收益,使得规模种植的种植户更加愿意继续种植,而田地质量的提升能够带来较高的产出率,规模种植的农户对持续种植将会有更大的信心。
上述文献的变量选取为本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对于本文写作思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本研究基于西瓜产业发展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以种植户种植意愿为研究对象,研究种植户种植意愿的影响因素,以期为稳定西瓜种植面积提出合适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当地种植户的种植意愿,增加种植户的收入,促使西瓜产业更好地发展。
1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1.1 数据来源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昌乐县宝城街道(原尧沟镇)、红河镇、鄌郚镇和五图街道4个地区的西瓜种植户进行抽样调查,共收集问卷259份,其中有效的问卷251份,样本有效率为97%。问卷变量主要涉及调查对象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种植风险偏好、对市场的期望4个方面。
1.2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置
1.2.1 模型构建该研究主要分析西瓜种植户对西瓜种植意愿的影响因素,选择的决策变量属于离散型变量,在模型选择上多采用概率模型,其中Logistic、probit、Tobit都是理想的估计方法。受文长存等[19-20]的研究启发,本文采用二项 Logistic模型对昌乐县西瓜种植户种植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建立如下方程:
其中,α为常数项,β为回归系数,ε为残差项。记扩大种植面积的概率为p1,即p1=p(Yi=1);对应地不扩大种植面积的概率为p0=p(Yi=0)。
1.2.2 变量设置基于农户行为理论,设定影响西瓜种植户种植意愿的一级变量指标主要包括4类,从种植户的自身禀赋、家庭禀赋、风险偏好、市场因素等4个方面研究种植户西瓜种植意愿,共涉及到13个二级指标的自变量,其中种植户的种植意愿属于因变量,具体变量设计见表1。
表1 变量的定义
2 实证结果与分析
2.1 多重共线性检验
Logistic模型要求变量之间相互独立,当变量之间的共线性较高时,所得出的系数标准误的估计将产生偏差。因此,在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之前要检验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多重共线性检验采用方差膨胀因子的方法,VIF表示方差膨胀因子,当VIF的最大值>5的时候,表明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当所有的VIF均<5,则模型中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当多重共线性存在的时候,将会对模型的结果估计造成影响,使得结果不可信。检验结果见表2,所有变量VIF均未达到5以上,因此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2 多重共线性检验
2.2 回归结果分析
采用Stata 16.0计量软件对调研样本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处理分析,结果见表3。模型1是基准模型,模型2是在模型1的基础上将种植风险态度变量替换为是否愿意购买农业保险,模型3是在模型1的基础上剔除了家庭禀赋中部分不显著变量的回归结果。3个模型都具有较好拟合优度,无论是系数方向还是显著性都基本一致,体现出较好的模型稳健性,具体的结果解释以模型3为准。
表3 回归结果
2.2.1 种植户及其家庭的禀赋对扩大西瓜种植面积的影响(1)户主的年龄在1%的置信水平下对种植户选择扩大西瓜种植面积呈负向影响,与预期一致。这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户主的年龄越大对扩大种植西瓜的意愿越小。(2)受教育程度对种植户扩大西瓜种植意愿呈正向影响,与预期一致。这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户的文化程度越高,其选择扩大西瓜种植的意愿也越高,但结果并不显著,可能是由于接受调查的大部分户主的文化程度都普遍偏低,基本上处于小学、初中教育水平。(3)参加技术培训对种植户扩大西瓜种意愿有正向影响,与预期一致,但是并不显著,说明农户参加技术培训的机会较低,技术培训的力度还不够,没有达到一个规模化的水平。(4)家庭的人口规模对种植户扩大西瓜种植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预期一致。表明家庭人口越多的种植户,劳动力越充足,对西瓜种植的收入需求也更大,扩大西瓜种植面积的概率就更大。(5)西瓜收入占比对种植户选择扩大西瓜种植意愿呈显著正向影响,与预期一致。当西瓜的收入占比过高时,则表明西瓜种植户的收入更依赖于种植西瓜,越有动力去扩大西瓜的种植规模,即选择去扩大西瓜种植的概率也越大。(6)参加合作社对种植户去选择扩大种植面积在10%的置信水平呈现显著正向影响,与预期一致。参加合作社可以降低农资购买成本,扩大西瓜销路,也可以增加学习新技术的途径,可以享受到合作社的一些农机服务等,所以种植户更愿意扩大西瓜种植面积获取更高收益。(7)去年西瓜种植面积对种植户扩大西瓜种植面积在5%的置信水平下负向影响,与预期一致。说明去年种植面积越大的户主本年度扩大种植的需求越低。(8)与零售市场的距离对扩大西瓜种植面积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与预期不一致,可能的原因是地处偏远,选择其他行业的机会较小,更愿意专业种植西瓜,所以扩大种植的意愿较高。
2.2.2 风险偏好对扩大西瓜种植面积的影响以尝试新技术衡量的风险态度或以是否购买农业保险都可以看到风险厌恶程度越高的户主,越不愿意扩大种植规模。相对于风险厌恶的户主,风险中立的种植户更愿意扩大种植规模,而风险厌恶的户主则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愿意扩大西瓜种植规模;是否购买农业保险则对扩大西瓜种植规模成正向影响,说明未购买农业保险的户主越不愿意扩大西瓜种植面积。
2.2.3 市场因素对种植户种植决策的影响去年价格的满意程度对种植户扩大西瓜种植意愿在10%的置信水平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相对于“满意”而言,“不满意”的种植户倾向于不扩大种植。在对去年西瓜的销售价格不满意,没有达到预期利润的种植户在今年更加不愿意冒险扩大规模。
2.2.4 边际效应分析各影响因素的边际效应见表4。在种植户及其家庭的禀赋因素中,户主年龄、收入占比、是否参加农业合作社、去年种植西瓜面积、与批发市场的距离、尝试新技术的风险以及价格满意度对种植户种植决策影响较为显著。其中,种植户对去年西瓜价格的满意度以及种植户的风险态度的边际效应最大。当其他变量不变时,户主年龄每增加一个单位,种植户扩大西瓜种植的概率就下降9.6%;当家庭人口规模每增加一个单位,户主扩大西瓜种植的概率就提高3.3%;参加农业合作社的户主扩大规模的概率比没有参加农业合作社的户主的概率要增加10.2%;当距离批发市场的距离增加一个单位,户主扩大规模的概率就增加5.1%;当去年西瓜销售价格满意度由“满意”到“不满意”,种植户放弃扩大种植的概率增加13.4%;当种植户风险态度由风险爱好转变为风险厌恶型,放弃扩大种植的概率增加21.9%。
表4 边际效应分析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昌乐县西瓜种植户的种植意愿,主要结论如下:种植户及其家庭的禀赋中种植户的人口规模、去年的西瓜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占比、参加合作社、与批发市场的距离在很大程度上对西瓜种植户的种植意愿起到了促进作用。户主年龄、去年的种植面积对种植者的种植意愿起到一个显著的负向作用。在风险偏好方面,从尝试新技术衡量的风险态度或以是否购买农业保险2方面都可以看到风险厌恶程度越高的户主,越不愿意扩大规模种植。在市场因素方面,去年价格的满意度对种植户的种植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从边际效应分析来看,户主的年龄每增加一个单位,扩大西瓜种植的概率就会降低9.6%,风险偏好度高的种植户扩大种植的概率大。当种植户的风险追求类型从风险偏好转变为风险厌恶,放弃扩大种植的概率增加21.9%。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建议:(1)对于市场方面的影响,要强化种植户对于瓜价格的客观性期待,要建立健全西瓜价格信息的预警机制,拓宽种植户对于西瓜价格的获取途径,防止“盲目跟风”或“过于保守”,不能只把上一年的西瓜价格作为今年价格的唯一参考。(2)对于种植户的风险规避问题,一是大力扶持生产合作组织,积极发展“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发挥合作组织的作用,统一采购良种或瓜苗以及化肥、农药等西瓜生产农用物资,降低农资成本;同时合作社应当加强社员的生产技能培训,组织社员学习一些先进的生产知识,降低大市场对小农户的冲击。政府要积极引导专业合作组织的良性发展,要始终坚持扶持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西瓜产业和瓜农的观念,强化扶持政策,提升专业合作社服务和带动种植户的能力。二是积极宣传并普及农业保险,改变多数种植户对农业保险的偏见,提高种植户的参保率,同时还要促进农业保险市场的活力。(3)西瓜种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大环境下,应积极地投入科技力量,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这能够缓解劳动要素投入的压力。积极增加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生产要素不仅包括新品种、农业机械这些物质要素,也要引进懂技术、会经营管理的人才,要鼓励大学生和进城务工的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