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演奏中内心听觉的培养
——以舒曼《C大调幻想曲》为例

2022-03-14黄晨暄

乐器 2022年12期
关键词:曲谱克拉拉舒曼

文/黄晨暄 王 君

一、钢琴演奏中内心听觉的定义与特征

(一)钢琴演奏中内心听觉与听觉的区别

1.钢琴内心听觉的定义

任何音乐都离不开听觉的参与。在钢琴演奏艺术中,内心听觉的产生与演奏者对于作品的“第二创作”也是具有重要意义。内心听觉的产生就是从听觉开始。

心理学家普凯元在《音乐内心听觉的心理学原理》中将内心听觉定义为:“音乐内心听觉是内心(实际是头脑)所进行的音乐活动,它的心理过程主要是听觉意象。意象是过去感知事物的再现,既是记忆的重要形式,也是想象的基础。”①

由此可见内心听觉是一种音乐心理活动。在钢琴演奏中,如果没有内心听觉,那就是一个“全是指头活而毫无灵魂”的钢琴演奏者。目前许多乐谱软件中,都有自动识别音符的功能,但是软件中所发出的音乐与现实钢琴演奏者所演奏的音乐是完全不一样的。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钢琴演奏者所演奏的音乐具有自身的内心情感过程,加之作曲家本人对于作品的初衷。而这种内心的声音是需要内心听觉才能产生的。内心听觉也必定会有人类音乐记忆的参与。例如:在熟弹一首作品的时候,从开始认识新谱到背谱的过程中,演奏者对乐谱的记忆以及手指肌肉的记忆都是演奏一首作品必须经历的过程。但是这种记忆是不是内心听觉的?显然不是的。内心听觉是无声的音乐,并在内心演唱,由作品背景与演奏者自身情感出发从而引导演奏者在演奏实践中对作品进行情感的抒发与想象。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出现许多“智能钢琴”,从钢琴演奏的角度来说,它也是通过背谱以及机器记忆运作的。但是它所发出的音乐并不是好的作品。人类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每一个音符的产生在内心中所发出的音乐都是应该有感觉的。在钢琴演奏舞台上,期待着每一个作品流淌着自己内心的声音。

2.钢琴内心听觉与听觉的区别

钢琴内心听觉与听觉两者一个是无声音乐的输出,另一个是有声音乐的引入。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听觉是有声的音乐输出到人类的听觉器官中,从而产生对某种音乐的情感抒发与体验。而钢琴内心听觉则是一种无声音乐的输出,在内心中发声并且指导钢琴演奏者演奏作品的活动当中。“乐圣”贝多芬在后期丧失了听觉,对于他来说他的内心听觉已经取代了自身的外部听觉。依旧创作出一部又一部优秀的作品。那是他内心最强大的声音。

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内心听觉是从听觉开始产生,在演奏作品时,听觉指导内心听觉,从每一个音符的辨别,到内心音乐及时进行调整。听觉可以检验出自己所弹的作品是否符合内心发出的声响。内心听觉与听觉相辅相成,如果光有内心听觉没有听觉的话,在钢琴演奏中弹错音符都不知道,那就是“瞎弹”。在演绎作品的时候,听觉与内心听觉都是需要运作的,两者共同以演奏者内心期待的声响进行创造。让演奏者演绎出充满自身内心声音的作品。所以在钢琴练习与演奏当中,在熟悉好作品音符的基础上,最重要的就是“听!”

(二)内心听觉的特点

内心听觉是在头脑与心理进行的音乐活动;内心听觉的特点主要在于其具有积极性、向导性和创新性,其特点由始至终贯穿在钢琴演奏和练习的各个阶段中。内心听觉对于钢琴演奏能力的提升与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钢琴演奏者应懂得内心听觉在音乐中的特点,并注重内心听觉在乐曲中乐思的发展,让内心听觉的发展促进钢琴演奏的共同进步。

1.积极性

在钢琴演奏中,内心听觉是通过演奏者对作品的熟知程度对音乐产生自己的定义与了解。让自己的想象流淌在整部作品当中,积极主动地对作品进行分析与了解。在进行演奏时,首先是要把自己沉浸在音乐作品当中去,这个时候就是发挥内心听觉最好的时候,通过内心听觉积极主动地将作品中的情感融入到脑海当中。内心听觉必须主动积极,才能够发挥出内心听觉最大的意义。

2.向导性

内心听觉还有一定的向导性。主要体现在演奏者在拿到曲谱的时候,曲谱并非单单由几个音符组成,更多的是曲谱上的标记与音符组合起来,像是生动的画与真实的语言。想要向导性的特点更好的表达出来,是需要演奏者具有优秀的视唱练耳能力与曲式分析能力,以及对整个作品基调的掌控能力。在拿到作品曲谱的时候首先通过自己的音乐素养,在看到曲谱时,旋律的走向在内心中产生内心听觉的能力。从中对作品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根据曲谱的信息塑造音乐。在正式用钢琴演绎的时候,将自身内心听觉的能力用钢琴表现出来。有了音乐预期的效果才能让作品的演绎达到极致。音乐内心听觉的向导性是推动钢琴表演艺术的关键因素。

在钢琴表演艺术中演奏者从内心抒发的音乐听觉,随之音乐的旋律与律动,演奏者产生了肢体的动作,从而更好地使听众在思想上产生共鸣的一种方式。音乐的审美是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民族性的创新展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智慧与文明。在向导性中加入民族因素应该成为音域表演美学中的一个美学原则。遵循民族性,与时俱进才能使钢琴表演艺术在社会发展潮流中保持美学的意义,在新时代中展示自身独特的魅力。

3.创新性

在钢琴演奏中,扎实的基本功是表演创新性的基础,也是表现创新性的根本保证。音乐演奏创新性无疑也是音乐美感的一种体现,为了更好地演绎作品,在技巧的训练中需加入自身对于作品的审美。充分展示钢琴演奏的魅力。内心听觉的作用在于通过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后,在演绎中指导作品,通过内心听觉加入自身的的情感。

(1)以情动人,以情带曲

在浪漫主义时期,钢琴作品突出个人情感的抒发与表达,情感的丰富、复杂、感性多变的特点。将自由,宽广起伏的歌唱性旋律加入到作品当中。以舒曼《C大调幻想曲》为例,演奏者从作品的背景出发,这首作品属于舒曼创作的优秀作品,这个时候的他,与克拉拉正处于分开的状态,从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对于克拉拉的一种思念的心情,这也说明了舒曼虽然身在他乡,但对于克拉拉离别的阴影总是在他的心灵深处晃动着,使他一直处于苦闷和忧虑之中。在他的这部作品当中,克拉拉主题的旋律一遍又一遍地在回荡,仿佛是对克拉拉一遍由一遍的思念之情。《C大调幻想曲》是舒曼作品中的一部宏伟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他把对克拉拉激昂的思念性情感发展到了极致,其表现的情感冲动令人惊心动魄。从作曲家的背景与经历中代入到作品的演绎,将情感贯穿全曲,以情推动曲。

4.钢琴演奏内心听觉中主导性与创新性的完美结合

在钢琴表演艺术中,要注重主导性与创新性的完美结合。这也是演奏中个性与共性合二为一的问题。了解作曲家的时代背景与艺术风格,遵循音乐作品中的传统承继性与创造性的统一,是完成一次音乐作品演绎的基础与前提。在贝多芬晚期作品《奏鸣曲op110》中,贝多芬是在怀念自己的一生,对自己的一次心灵对话。在第一乐章中,大调的旋律听似是积极向上的旋律,结合作曲家的背景,其实它的情感抒发是伤感的。所以,要想演绎好一部作品就要去了解作曲家的创作动机与风格。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作曲家的内心世界。

主导性与创新性的结合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感性指的是表演者对于音乐的创作性,从一个作品的感性角度去演绎作品,但是整部作品有情而无准确性也是不行的,会失去它真实的意义。表演者在演奏作品时从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就是钢琴表演艺术的最高境界。在感性的基础上学会去控制,钢琴表演是心、脑、手三者结合的一个过程。音乐表演的技巧性与感情性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如果没有技巧的支撑,这首作品就是无稽之谈;如果没有情感的支撑,这首作品就是一个空壳。所以钢琴演奏音乐内心听觉中的主导性与创新性是不可分割的。在钢琴演奏中,要做到两者的完美结合。

二、钢琴演奏中内心听觉的培养

前面了解到钢琴演奏中内心听觉的三个特点,通过这三个特点以舒曼《C大调幻想曲》为例子来讲述如何在钢琴演奏中培养内心听觉是非常合适的。舒曼的《C大调幻想曲》的背景是在和克拉拉分离的时候,舒曼每天都在想念克拉拉,对她的情感一天比一天多。在作品中可以体会到舒曼的作品的两种主题,一种是“克拉拉”主题,一种是“致远方的爱人”主题。一位是他的爱人,一位是他最尊敬的音乐家。两种情感交织在整部作品当中。所以在演奏这部作品的时候音乐内心听觉要指导着钢琴演奏。将作品注入到自己的情感当中。

(一)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内心听觉培养

1.学习新曲前

钢琴乐谱也是有它的生命的,乐谱从表面上看,有着旋律、和声、调性等要素。当拿到一份新的曲谱时,要在内心中进行演唱,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心听觉”。了解曲谱中的力度与表情符号,在自己内心中形成对作品的初步形象。这一步是对作品做出一个初步印象。也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过程。有的识谱很好的学生,在拿到曲谱之后的第一步就是直接上手,在这种情况下,只会脱离曲谱本身的意义。在拿到舒曼《C大调幻想曲》第一乐章曲谱时,可以看到曲谱的前面有一个“Durchaus phantastisch und leidenschaftlich vorzutragen”,意思是保持幻想与热情的演奏,在内心中就已经出现了一个形象基调。在作品的发展部标记了im legendenton,意思是传奇曲风格,即有叙述故事情感的器乐曲。从旋律的走向来看,作品的左手连续的跑动,右手八度的主题旋律。所以在内心中就形成左手像是背景式的,右手是主题。迷幻的色彩与幻想的风格立刻就浮现在脑海中。

2.熟练作品中

在熟练作品中,如果没有内心听觉只会造成每一首作品弹得像练习曲一样,没有体现音乐真正的意义。在舒曼这首作品中,不仅仅有大量的技术跑动,而且整首作品的难点在于对情绪的掌控。所以在练习过程中要有内心听觉,通过内心听觉的向导性,将自己的情绪与作品完美的融合。

3.演奏进行时

在作品演奏时,就是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听众面前的时候。内心听觉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帮助演奏者在演奏作品时背谱,而且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有利于平缓自己的心情。钢琴演奏是需要将自己的情感完整地融入到作品当中。在舒曼的这部作品中,有两种主题,一种是克拉拉主题,一种是致远方的爱人主题。要在演奏过程中合理的分配这两种情感。

(二)钢琴演奏技巧中的内心听觉培养

1.节奏训练

每一个作品都有它的节奏,内心听觉不仅仅是对于音符、旋律的把控。节奏是旋律的基础。所以在作品中要把控每一小节的节奏。对于不同的节奏,钢琴上的诠释是不一样的。在这部作品中有大量的四个十六节奏型,但是声部的控制,在演奏时要有内心的控制。

2.主题训练

在这首作品中,克拉拉主题在第一乐章中的主题呈现总共出现了四次,第一次以八度的形式,强而有力的力度作为乐曲的开篇出现,表达出舒曼不能见到克拉拉并无比思念的心情,用主题旋律的形式强烈地表达出来。第二次是作为平行的后句,依然是以八度跑动的形式。第三次出现是作为主部乐段的重复乐段,旋律形态变为单音,力度为p,此时的情感与前面的是不一样的,更多的是对克拉拉的一种想念之情,克拉拉主题的第四次出现位于过渡段,作品中的和声与调性的变化赋予克拉拉主题更强的生命力。所以不同的主题在内心听觉中就要形成不同的情感。

3.想象训练

在作品的音乐表演性中,演奏者在初次听到作品时,脑海中应对作品做出初步印象,但是这种能力也需要演奏者本身具有优秀的音乐素养与乐感。缺乏音乐想象力的演奏者无法创造性地进行音乐表演的创新性,更加无法使听众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产生画面感。好的表演创新性首先你得打动自己才能够打动其他人。

结语

在钢琴学习中,“内心听觉”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正确优秀的内心听觉可以帮助演奏者在学习钢琴的道路上产生对钢琴有透彻的感悟想象。通过内心听觉可以使演奏者更好地认识作品真正的内涵。在演奏作品时融入自己真实的情感,注入自己的灵魂。在拿到新谱时、熟练作品中、演奏进行时,每一步都应该有内心听觉的参与。从细节到整体,把每一部作品演绎出自己内心最好的声音。

注释:

①普凯元:《音乐内心听觉的心理学原理》,《交响.西安音乐学报》2000年第02期第9页。

猜你喜欢

曲谱克拉拉舒曼
曲谱
音乐与爱情——舒曼与克拉拉的爱情马拉松
赵倩作品赏析
重来一次的机会
克拉拉过敏了
克拉拉过敏了
夏日之恋
舒曼奢华系列AL1新品推介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2014德国法兰克福展看舒曼钢琴华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