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原创红色话剧的审美创新
——以长沙学院《日出湘江》为例
2022-03-14王银洁
王银洁
(长沙学院马栏山新媒体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2)
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长沙学院积极探索,根据本校专业特色创排了大型原创红色话剧《日出湘江》。该剧自展演以来获得了校内外广大师生和省内外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实现了深度育人、广度育人、内涵育人、全过程育人等良好效果。《日出湘江》作为高校原创红色话剧育人的成功案例,其在编创上的审美创新值得总结和借鉴。总体来说,《日出湘江》的成功得益于剧本编创上选题和主题思想的深度开掘、艺术构思上的精巧设置、情感体验上与观众的共情共鸣,在审美创新上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一 红色主题的高度凝练
纵观古今中外经典剧本,无一不拥有精深的思想和深刻的主题。具备深刻的主题思想,是一部剧作尤其是红色剧作跨越时空、代代流传、历久弥新的关键。《日出湘江》选取百年前毛泽东、蔡和森等新民学会的青年骨干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开创革命事业的艰难曲折历程为创作对象,选题在历史价值、情感价值、现实价值等多方面做了深度开掘,整部剧立意高远,发人深省。
首先,该红色话剧讴歌了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弘扬了伟大建党精神。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1]。“百年前的建党伟业,展现出伟大建党精神,党的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都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泉。”[2]二十世纪初,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毛泽东、蔡和森等一群意气风发的热血青年,怀抱拯救国家民族的豪情壮志,于1918年4月14日成立新民学会。学会开始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后通过会员的艰苦研究、探索和实践,发展为“改造中国与世界”。新民学会的成立是中共党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毛泽东等一批新民学会会员们的优秀品质和崇高追求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3]。
其次,该红色话剧颂扬了革命先辈胸怀天下、敢为人先、为民造福的革命探索精神。“鲲鹏击浪从兹始”,新民学会是毛泽东、蔡和森等革命先辈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起点。“自1918年以来,毛泽东、彭璜亲自做过‘新村’实验、‘工读’实验,又经历了‘驱张’运动、湖南人民自治运动,践行‘呼声革命’‘无血革命’,都遭到了失败。”[4]170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中国人民的幸福,他们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有彷徨和迷茫,有失败和痛苦,但他们从未想过放弃,从不畏惧险阻。他们最终从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工团主义、合作主义等五花八门的新思潮中,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俄式革命道路,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革命征程。
最后,该红色话剧感怀了革命先辈令人动容的革命情谊。新民学会团结的是一批纯洁、坚韧、不畏艰险、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青年学子。他们都对时政感兴趣,有着共同的志向,在相互切磋、互帮互助、共同探索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新民学会的核心创始人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在历史上被称作“湘江三友”。虽然后来学会会员在理念上有分歧,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有的信仰无政府主义,有的主张教育救国,有的主张实业救国,但这群立志报国、奋发图强的青年都致力于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在激荡的岁月中,在探寻真理的艰难曲折中,他们的革命情谊催人泪下,令人动容。
《日出湘江》的创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即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当下,在互联网时代与优越的物质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学子,不少人存在缺乏远大理想追求、以自我为中心、抗挫能力差等问题。新的问题、新的形势对高校育人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尤其“要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将伟大建党精神充盈在校园文化中,以高尚精神熏陶人,以优秀成果培育人,以先进文化引领人。”[5]《日出湘江》旨在通过艺术弘扬百年前湖湘地区青年学子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潜移默化地帮助高校青年学生摒弃精致的利己主义,树立远大理想,滋养家国情怀,提升责任感与担当意识。
二 红色记忆的艺术表达
除了在选题和主题思想上进行了深度开掘,《日出湘江》在艺术创作上也有诸多成功之处。
首先,在剧情结构上,主线分明,脉络清晰。结构是戏剧编创非常重要的创作元素。李渔曾提出剧本创作“结构第一”的观点。他在《闲情偶寄》中说:“至于‘结构’二字,则在引商刻羽之先、拈韵抽毫之始。如造物之赋形,当其精血初凝,胞胎未就,先为制定全形,使点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势。倘先无成局,而由项及踵,逐段滋生,则人之一身,当有无数断续之痕,而血气为之中阻矣。”[6]5李渔的“独先结构”理论又具体体现在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等方面,要求戏剧创作主线分明、脉络清晰。《日出湘江》以1915年底青年毛泽东发出《征友启事》,酝酿建立学会,到1918年新民学会正式建立,再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湖南支部的建立和新民学会自然解体这段历史为时间线,时间跨度长,历史人物众多,头绪纷繁,这就要求编创者在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中萃取提炼。《日出湘江》一共分四幕,分别是“征友”“结社”“斗争”“抉择”。第一幕的中心事件是1915年9月,青年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在长沙广发《征友启事》,引起轰动。第二幕的中心事件是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先进青年正式成立新民学会,并在此之后多方开辟阵地,寻找救国救民之路。第三幕的中心事件是1919年由新民学会主导的轰轰烈烈的“驱张”运动。第四幕的中心事件是昔日好友毛泽东与萧子升因信仰不同发生激烈的思想交锋,最终两人决裂而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一幕选取的都是新民学会历史进程中的大事件,每一个大事件串联起来又能形成一条脉络清晰的主线,即聚焦以青年毛泽东为代表的新民学会核心创始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主线,脉络分明,又层层递进。
其次,人物性格塑造鲜明。著名剧作家乔治·贝克曾说过:“然而一个剧本的永久价值终究在于其中的性格描写。”[7]214在历史人物的塑造中,伟人形象的塑造通常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日出湘江》于众多历史人物中将“湘江三友”凸显出来,并着力刻画青年毛泽东形象。编创者着意挖掘青年毛泽东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将伟人还原成一个真实的“人”。面对群魔乱舞的黑暗世界,他会义愤填膺;面对友情的抉择,他会遗憾痛苦;面对一心和自己一起承担危险的爱人,他会心生愧疚;在探索救国救民的曲折路途中,他也会饱尝失败的痛苦,坠入迷茫的低谷。《日出湘江》在人物刻画上下功夫,为观众立体地呈现了一个真实、生动、鲜明的青年毛泽东形象。
再次,戏剧冲突设置精巧。一百年前的中国,内外交困,各种矛盾交织。话剧从1915年袁世凯签订丧权辱国的《民四条约》拉开序幕,为观众展示了中华民族与侵华势力之间的矛盾,紧接着又有进步学生及工人与军警之间、底层民众与黑心资本家之间、封建守旧势力与进步新青年之间、全湖湘人民与“张毒”张敬尧之间等一系列激烈的外部冲突。但编创者没有把视线完全聚焦在外部冲突上,而是精心设置了一条内部冲突线,即“湘江三友”毛泽东、蔡和森和萧子升之间因不同的信仰和观念而展开的激烈争辩。这场关于思想的激烈交锋,将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等宏大抽象的理论具象化,带给观众强烈的精神感染。
最后,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实现了有机结合。《日出湘江》遵循历史剧创作“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将历史史实与艺术虚构进行了有机融合。比如第一幕“征友”,历史上长郡中学罗章龙应《征友启事》与青年毛泽东相见确有其事,但陶思咏、向警予并不在场。编创者在第一幕巧妙地安排一场军警戏让三人相遇,并利用舞台的宽度让他们分三条线寻访“二十八画生”,这既增强了戏剧性,又很好地刻画出罗章龙、陶思咏、向警予三人的性格。又如第二幕“结社”,历史上新民学会成立时蔡和森的父亲是不在场的,但编创者安排蔡父在现场,让他作为封建守旧派的代表,与毛泽东、蔡和森、葛健豪等发生激烈的冲突,这既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又形成巨大的戏剧张力,大大增强了第二幕的戏剧效果。再如剧中工人小赵和米店老板,虽是虚构人物,但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这样的人物无处不在。工人小赵是那个年代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的代表,他从最开始的愚昧无知到逐渐觉醒的成长过程,体现了百年前以青年毛泽东为代表的进步青年坚持启蒙的艰难及其积极意义。
三 红色叙事的当代使命
红色故事如何体现时代性,如何拉近与当代青年的距离,如何与当代观众共情共鸣?这是每一位编创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日出湘江》注重时代性的体现。该剧选取的虽是百年前的故事,但剧中青年学子所面临的关于如何交友、如何立志、如何定位小我与大我等的问题,跨越百年依然不过时。针对不管哪个年代青年学子都必须面临的共同的人生问题,《日出湘江》迅速找到了联结当代青年的纽带,从而发挥“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首先,关于如何交友。1915年,青年毛泽东在长沙广发《征友启事》,就是为了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一起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奋斗。经过两年多的大浪淘沙,一群意气风发、有着共同追求的青年终于聚到了一起。他们成立了一个组织——新民学会,一起探讨学问、探讨国事,共同提升思想认识。在曲折探索的革命路途中,他们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日出湘江》的编创者正是以“湘江三友”作为剧作的“戏眼”,描述了他们从相识、相知到决裂的过程。伴随着革命道路的探索,“湘江三友”的友情发展也时刻牵动着观众的心弦,引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其次,关于如何立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8]243百年前,湖湘大地上的一群热血青年,因怀抱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而聚到一起成立了新民学会。在学会成立两年后,这群青年立志要“改造中国与世界”。他们的理想与志向曾遭到许多人的质疑与不屑,剧中蔡和森父亲对他们的嘲讽就十分具有代表性:“一群学生伢子,还成天想着搞什么学会,拯救国家,革社会的命,不自量力,痴人说梦。”在朝着理想迈进的路途中,他们也曾遭遇无数的挫折与艰难险阻,但他们始终保持青年人该有的血性、志气、抱负以及昂扬向上的生命力,在动乱黑暗的世界里坚定前行。正如剧中青年毛泽东所说:“我们既然立志要变革社会,救民于水火,就得做好长期艰苦斗争的准备,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杨先生尝言:‘吾无过人者,惟于坚忍二字颇为着力,常以久致胜;他人以数年为之者,吾以数十年为之,不患其不有所成就也。’”最终,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他们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愿。在新的历史使命面前,如何立志,如何消除迷茫,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日出湘江》为当代青年学子作了最动人和最激励人心的回答。
最后,关于如何定位小我与大我。剧中,百年前一群豪情壮志的青年心忧天下、心系人民,放眼世界,将小我投入到广阔的革命事业当中,最终成就大我,实现伟大的人生价值。他们作为革命先驱和湖南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矢志践行初心和使命,展现了敢为人先、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无私奉献精神。当前,精致利己的观念误导了少数青年学生,一些青年学子在“小我”的世界里迷失。而《日出湘江》正是用艺术的感染力给当代青年学子带来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心灵上的震荡,并让青年学子深刻反思,懂得唯有眼里有他人、有社会、有世界,将小我融入大我中,方能拥有更广阔的天地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