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Fe2O4催化剂的制备及其NH3-SCR催化性能研究*
2022-03-14孙中豪张慧茹
孙中豪,张慧茹,米 雪,赵 毅
(华北电力大学 环境工程与科学学院,北京 102206)
0 引 言
NOX的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NH3-SCR)是目前效率最高,应用最广的脱硝技术。目前以V2O5-WO3/TiO2为代表的商用催化剂可以在300~400 ℃区间内表现出很高的NOX脱除性能[1-2]。然而,NH3-SCR技术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由于工作温度高,NH3-SCR 装置通常位于除尘器和脱硫塔的上游,导致催化剂磨损和形成NH4HSO4和(NH4)2SO4从而堵塞管道。此外,V2O5-WO3/TiO2催化剂不适用于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的烟气脱硝[3-4], 因此开发可用于宽温度区间的高效NH3-SCR 催化剂(250~400 ℃) 是迫切需要的。
Fe基催化剂因其具有多种价态、良好的氧化还原性的理化性质,同时Fe元素具有储量丰富、价格低廉、产品无毒无害的经济性优势,使其在SCR反应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牛康宁[5]通过水热法直接合成了Fe-SZZ-13催化剂,其中通过多段煅烧程序得到的催化剂可以在300~400 ℃达到接近100%的脱硝效率,但总体而言制备工艺相对繁琐。Wang等[6]使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得到MIL-100(Fe)催化剂。经测试MIL-100(Fe)催化剂在200~300 ℃具有80%以上的脱硝效率,在275 ℃时脱硝效率最高可达到99%;随后Wang Peng以MIL-100(Fe)为载体,通过浸渍法负载了Ce元素制备出0.08IM-CeO2/MIL-100(Fe),表征结果表明Ce的元素的添加提高了复合催化剂表面的吸氧能力,将催化剂的有效温度区间拓宽至175~300 ℃。有研究表明双金属Fe-Cu氧化物的活性更高,具有更好的抗硫抗水性。胡海鹏等[7]通过浸渍法制备了Fe-Cu/ZSM-5催化剂,其中,Fe/Cu摩尔比为1∶4的催化剂脱硝性能显著,在250~450 ℃的温度区间内NOX去除效率超过90%。Yang等[8]分别在Cu-ZSM-5以及Cu-SSZ-13中掺杂了Fe制得了对应的双金属催化剂,其中Fe/Cu-SSZ-13催化剂在200~450 ℃的宽温度区间可以保持接近100%的脱硝效率。Zhang等[9]则考察了Fe/Cu-SSZ-13催化剂的抗硫抗水性,实验结果表明当通入5%H2O+100×10-6SO2时Fe/Cu-SSZ-13的脱硝效率仅下降约15%,且停止通入后脱硝效率可缓慢恢复。
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组成的金属有机骨架(MOF)[10-12]已被广泛用作构建纳米结构金属化合物的牺牲模板。使用MOF作为前体合成Fe-Cu化合物将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Fe和Cu离子可以均匀地分散在Fe-Cu双金属MOFs前驱体中,这对于制备均匀的Fe-Cu化合物至关重要;其次,可以通过改变MOF前驱体中的Fe/Cu摩尔比来精确调节Fe-Cu化合物中的Fe/Cu摩尔比;因此,使用MOFs作为前驱体来合成具有高暴露、可调节Fe/Cu比和均匀Fe/Cu化合物的活性位点是合理的。
本文首先采用微波发合成了Cu-MIL-101(Fe)前驱体,后经煅烧处理制备了CuFe2O4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在不同温度、用量、空速条件下的脱硝性能及抗硫抗水性,并使用XRD、SEM、XPS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最后通过in situ DRIFTS光谱分析研究了催化剂的反应机理。
1 实 验
1.1 实验试剂
所有化学试剂的纯度均为分析纯(AR),Fe(NO3)3·9H2O(98.5%)、Cu(NO3)2·3H2O(99%)、对苯二甲酸(99%)用于制备催化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99.5%)、甲醇(99.5%)和乙醇(99.7%)用于催化剂溶解和洗涤。
1.2 催化剂合成
Cu-MIL-101(Fe)是通过查阅文献并稍微改进的微波法合成的[13-15]。准确称取2.26 g Fe(NO3)3·9H2O、1.35 g Cu(NO3)2·3H2O和1.856 g对苯二甲酸,并溶解于DMF(42 mL)、乙醇(7 mL)以及去离子水(7 mL)中,将该混合物搅拌20 min以获得均质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放入微波反应高中,并在微波水热装置(XH-800S)中以900 W在150 ℃条件下反应4 h。反应结束后滤出母液,产物用甲醇洗涤5次,直至上清液透明后抽滤,最后将抽滤产物在80 ℃风干烘箱中干燥12 h。得到的红色粉末是Cu-MIL-101(Fe)催化剂。
CuFe2O4催化剂是通过Cu-MIL-101(Fe)热解制备完成的。首先,将 Cu/MIL-101(Fe)前驱体置于管式加热炉中,在N2气流中加热至500 ℃(升温速率为 5 ℃/min)3 h。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停止通入N2气流,打开石英管的一侧,将热解的Cu-MIL-101(Fe)缓慢氧化2 h,生成CuFeOX。
1.3 表征方法
通过各种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 10°~90°范围内以2°/min的扫描速度进行X射线衍射(XRD,Bruker D8 Advance)以确定催化剂的组成,扫描电子显微镜配备日立S-4800(日本)系统的(SEM)用于观察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并通过284.6 eV的C 1s峰校准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PHI X-tool)进行研究 表面化学成分和元素形态。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 situ DRIFTS,Nicolet iZ10 Thermo)用于研究活性物质的吸附/解吸和中间体的转化。
1.4 实验步骤
如图1所示,实验系统主要由模拟烟气生成、催化反应和尾气检测系这3部分组成。NH3-SCR反应在内径为10mm的固定床石英管反应器中进行。总烟气流速为600 mL/min,混合气体的组成为:1×10-3NO、1×10-3NH3、6% O2、5×10-4SO2(仅在使用时),5% H2O(仅在使用时)。试验前将试样研磨成50~70目的粉末。取0.2 g样品于石英管中,用石英棉固定样品。反应完成后,气体通过吸收瓶和干燥塔,用多功能烟气分析仪(检出限1×10-6/m3,ECOM-J2KN,德国RBR公司)测定NO、SO2和O2的浓度。
在本文中,NO 去除效率 (η) 由下式获得:
图1 实验装置流程图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experimental apparatus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和催化剂对脱硝效率的影响
图2中分别记录了MIL-101(Fe)和Cu-MIL-101(Fe)煅烧前后4种催化剂在150~450 ℃的脱硝效率变化。可以清楚地看出,与MIL-100(Fe)相比,Cu-MIL-101(Fe)双金属催化剂具有更高的NO去除效率,而煅烧后的CuFe2O4催化剂的脱硝效果最好,在250~450 ℃的宽温度区间保持90%以上的脱硝效率。这表明在前驱体MIL-100(Fe) 催化剂中加入 Cu 可以赋予催化剂更好的催化能力,并通过两种金属活性位点之间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CuFe2O4的催化效率,这一结果与文献[16]的发现一致。
图2 不同催化剂对脱硝效率的影响Fig 2 Effect of different catalysts on NO removal efficiency
2.2 催化剂添加量以及空速对脱硝效率的影响
为了研究催化剂添加量和空气流速对去除效率的影响,选择反应温度为300 ℃,催化剂添加量设置为0.025~0.25 g,根据公式GHSV=入口流速/催化剂体积计算GHSV。
图3 催化剂添加量以及空速对脱硝效率的影响Fig 3 Effect of catalysts dosage on NO removal efficiency
如图3所示,当催化剂添加量从 0.025 g增加到0.2 g时,GHSV从733 757 h-1下降到 73 375 h-1,并且去除效率在此过程中从69.9%稳步上升到95.3%,但是当催化剂添加量增加到量超过0.2 g,去除效率不再显著提高。显然,随着催化剂添加量的增加,NO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开始增加,催化剂对NO的去除效果较好,但达到阈值后,去除效率却无法提高。因此,出于实验成本和去除效率的双重考虑,催化剂添加量为0.2 g为宜,此时GHSV为73 375 h-1。
2.3 稳定性测试
由于燃煤电厂的SCR装置安装在脱硫系统之前,H2O和SO2是该段烟道中不可避免的成分,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它们对CuFe2O4脱硝效率的影响。抗性实验在250 ℃反应温度和0.2 g催化剂添加量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并分别记录H2O、SO2和H2O+SO23种情况下的效率变化图。
图4 催化剂稳定性测试Fig 4 Stability test of Cu/MIL-101(Fe)
如图4所示,抗性实验的前30 min内去除效率可以稳定地保持在89.8%。当通入SO2后,脱硝效率下降至68.2%并保持稳定且停止通入SO2后脱硝效率不能恢复,这说明SO2对脱硝效率的影响是不可逆的,因为SO2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硫酸盐沉积物,从而阻塞了催化位点[17]。当通入H2O时,CuFe2O4的脱硝效率虽然波动剧烈,但是停止引入H2O后脱硝效率可以逐渐恢复,这说明H2O对催化剂的影响是无害的并且可逆。
而有趣的是,当同时通过H2O+SO2时,脱硝效率虽然稍有下降但是可以稳定在80.1%,同时在反应结束停止通入气体时可以恢复到84.6%,表明CuFe2O4可以在复杂的烟气环境中保持高效脱硝效率,这可能是因为SO2更优先的与H2O结合,并没有覆盖催化剂的活性点位,因此没有影响脱硝效率。
2.4 样品表征
2.4.1 XRD分析
为验证催化剂的表面晶型结构,分别对合成的Cu-MIL101(Fe)以及反应前后的CuFe2O4催化剂进行了XRD表征。
图5 催化剂XRD图Fig 5 XRD patterns of catalyst
图5表明合成的Cu-MIL101(Fe)有较高的结晶度,表面的主要特征峰集中在5°~40°,通过对比文献[18-21]可知,a峰对应为MIL101(Fe)的特征峰,表明催化剂的主体结构为MIL-101(Fe),而b峰从对应为CuO的衍射峰,这说明Cu元素分别以CuO形态负载在MIL-101(Fe)上,实验中成功合成了具有两种金属活性中心的的Cu-MIL101(Fe)催化剂。而煅烧得到CuFe2O4催化剂的晶形结构中,MIL-101(Fe)消失,晶型主要以Fe2O3、CuO为主,对比反应前后CuFe2O4催化剂发现,反应后催化剂的晶形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证明催化剂可以长期有效的进行SCR脱除反应。
2.4.2 SEM分析
图6分别显示了在100和500 nm尺寸下的CuFe2O4的SEM图。通过对比反应前后催化剂的SEM图可以发现,反应前的Cu/MIL-101(Fe)催化剂由直径约100 nm的小球组成,颗粒形态分明,形状规整;反应后的催化剂形态没有发生较大改变,但是形态变得更加细碎,这可能是催化剂经高温反应后分裂成了更小的碎片,但并不影响脱硝效率。
2.4.3 XPS分析
利用 XPS 表征手段分析反应前后CuFe2O4催化剂的表面元素状态,结果如图7所示。Fe的XPS光谱分别在711.2以及724.9 eV处显示出了两个明显的特征峰,这两个特征峰归属于Fe3+[22-24],在714.3 eV处峰经查询归属于Fe3+的卫星峰,这可以证明催化剂中的Fe主要以Fe3+的形态存在在催化剂表面。而Cu的XPS图谱分别在933.6,935.4,以及954.1 eV处出现了3个明显的特征峰,查阅文献可知这3个峰均属于Cu2+的特征峰[25-26],这一结果与催化剂的XRD图一致。同时对比反应前后的XPS图可以发现,虽然特征峰的峰高有所降低,但总体的构成并无明显变化。
2.5 in situ DRIFTS光谱分析
2.5.1 NH3吸附实验
催化剂表面酸性位种类可以通过 NH3吸附in situ DRIFTS 表征得到。对催化剂进行 NH3吸附表征测试,200 ℃通氮气预处理样品 60 min,升温至250 ℃ 背景扫描,分别在1、3、10、20、30、40、50和60 min进行样品扫描得到所示光谱图。由图8可见在1 348,1 560,1 626,1 691,1 738,3 334 cm-1处特征峰,其中1560、1690、1738 cm-1分别对应Brønsted酸性位NH4+的对称和非对称弯曲振动峰[27-28],1 348 cm-1处为氧化过程的中间产物[28],1 626 cm-1处为吸附于表面Lewis酸性位上共价吸附态NH3的N-H键的非对称和对称弯曲振动[29],3 334 cm-1处为Brønsted酸性NH4+变形振动峰[30],因此不难推测催化剂在SCR反应中Brønsted酸性位起主导作用。
图6 催化剂SEM图Fig 6 SEM of thecatalyst
图7 催化剂XPS图Fig 7 XPS spectra of catalyst
2.5.2 稳态NH3吸附实验
图9为催化剂在250 ℃饱和吸附NH360 min后通入NO+O2表面物种随时间变化的in situ DRIFTS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通入时间的增加,3 334、1 626、1 730 cm-1处吸附态NH4和NH3的吸收峰强度明显下降甚至消失,1 560 cm-1处吸收峰没有明显变化,1 348以及1 691 cm-1处吸收峰强度对时间增长而逐渐增强,这说明催化剂表面生成了硝酸盐物种。同时1 288、1 415、1 488、1 762 cm-1处均新增了属于硝酸盐的吸收峰。通过对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吸附态的NH3可与气相NO直接发生反应,催化剂表面存在E-R反应机理。
图8 催化剂表面NH3吸附in situ DRIFTS图谱Fig 8 In situ DRIFTS spectra of NH3 adsorbed on catalyst
图9 催化剂饱和吸附NH3后通入NO+O2 in situ DRIFTS图谱Fig 9 In situ DRIFTS spectra of NO+O2 react with pre-adsorbed NH3 over catalyst
2.5.3 NO+O2吸附实验
图10为催化剂250 ℃时同时吸附NO+O2的扫描图谱。由图10可见,随着吸附时间的增长,催化剂表面开始出现吸附峰。30 min时在1 280、1 568、1 590、1 621 cm-1处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吸附峰。其中1 280、1 568 cm-1的吸附峰归属于单齿硝酸盐[28,31-32],1 590 cm-1吸附峰为双齿硝酸盐[33],1 621 cm-1吸附峰为NO2吸附峰。
图10 催化剂表面NO+O2吸附in situ DRIFTS图谱Fig 10 In situ DRIFTS spectra of NO+O2 adsorbed on catalyst
2.5.4 稳态NO吸附实验
为了证明催化剂NH3-SCR 反应过程是否存在L-H机理,进行 NO+O2饱和吸附60min后通 NH3瞬态实验。实验结果如图11所示,图中硝酸盐物种吸附峰出现位置与图9相同,在NH3通入后1 568和1 590 cm-1处硝酸盐物种吸附峰消失,1 280 cm-1处单齿硝酸盐峰强度降低,1 621 cm-1处的NO2吸附峰并未随时间增加而发生明显变化,这说明NO+O2饱和吸附的硝酸盐可以与通入的NH3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L-H机理。
图11 催化剂饱和吸附NO+O2后通入NH3 in situ DRIFTS图谱Fig 11 In situ DRIFTS spectra of NH3 react with pre-adsorbed NO+O2 over catalyst
2.5.5 NH3+ NO+O2同时通入反应实验
为确定在SCR反应条件下催化剂表面物种吸附情况,记录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同时通入NH3+ NO+O2的光谱图,结果如图12所示,在100和150 ℃时,在1 569、1 618 cm-1处出现了属于NO吸附产生的硝酸盐峰以及在1 294、1 348、1 415 cm-1处NH3吸附后与NO反应生成的硝酸盐峰,以及1 618 cm-1处的NO2吸附峰。当反应温度上升至200 ℃时,1 569 cm-1处的吸附峰消失,1 294、1 348、1 415 cm-1处吸附峰增强,1 618 cm-1吸附峰不变。这说明催化剂表面在SCR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E-R以及L-H两种反应机理。
图12 NH3+ NO+O2同时通入反应的in situ DRIFTS图谱Fig 12 In situ DRIFTS spectra of NH3+NO+O2 simultaneous reaction
3 结 论
(1)CuFe2O4催化剂脱硝效果显著,可以在催化剂添加量为0.2 g,GHSV为73 375 h-1的条件下在250~450 ℃的宽温度区间保持90%以上的脱硝效率。
(2)CuFe2O4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抗硫抗水性,在通入500×10-6SO2+5%H2O时仍可以保持80.1%的脱硝效率,且在反应结束后可以恢复到 84.6%的脱硝效率。
(3)反应前后的XRD、SEM、XPS表征表明催化剂的结构无明显变化,CuFe2O4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4)in situ DRIFTS光谱表明,CuFe2O4催化剂中同时存在Brønsted和Lewis酸性位,在反应中起到主导作用的是Brønsted酸性位,在NH3-SCR反应中同时存在E-R以及L-H两种反应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