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2022-03-14康新兴刘子涵

公关世界 2022年3期
关键词:发展质量保障体系学生党员

康新兴 刘子涵

摘要:在当前党员发展“控量提质”的新形势下,本文深入分析了构建高校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价值意蕴,从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现行体系存在问题及成因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

我国党员总量稳步增长,现已突破9500万。在此背景下,黨员发展工作作为党的基础建设工程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高校学生党员是我国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高校学生党员发展逐年增长,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的党员发展工作成为高校党建工作关注的重点,如何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高校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价值意蕴

1.必然要求:构建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党员是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之一,高质量的大学生党员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保证未来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一环。高校担负为国育才,为党育才的重任,其党建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因此,积极有效地构建高校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是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

2.内在需要:构建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是保证党的事业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

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党员作为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力量,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因此,积极推动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党员质量,对于中国共产党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有着积极意义,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大意义,也是进一步保证党的事业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

3.现实需要:构建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求

新时代涌现出不同的思想文化,他们之间互相作用,互相碰撞,彼此融合,彼此促进发展,形成了各有特点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面临不同的文化渗透,容易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为不同的文化传播提供了传播平台,使得大学生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中处于被动状态。通过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积极提高大学生党员综合素质,通过党员队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辐射影响全体同学,达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这也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求。

二、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现行体系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1.认识存在薄弱区:对党员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意义认识存在不足

高校部分党务工作者在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未能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高度去看待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认识上存在着薄弱区,导致在实际的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缺乏使命感,缺乏紧迫感,只是机械式地凑数量,麻木地完成任务,甚至出现了一些错误观点。由此发展,认识上的薄弱区最终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党员质量堪忧的局面。

2.制度落实不到位:对党员发展制度落实存在不到位之处

为了规范党员发展,保证新发展的党员质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各高校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制定了本校的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从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预备党员的接收,再到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历时两年多,材料多达三十余项,有严格的制度要求。部分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未能按照党员发展工作细则严格执行,存在“缺什么补什么”、“审核不严格”的问题,从质量和数量上都无法形成党支部发展党员常规态势。

3.工作队伍力量弱:学生党务工作队伍力量过于薄弱一是基层专职组织员配备不达标,组织员对大学生党员发展有着监督指导作用,现在大多数组织员由专职辅导员兼任,业务能力和经验都有所欠缺,且辅导员队伍流动性较大,势必对党建工作的连续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二是基层学生党建工作者晋升平台和激励保障难以形成,大多数高校未能有学生党建工作者清晰地晋升路线,极大地影响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同时激励保障难以实现,导致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不稳定,难以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4.教育管理不细致:党员的教育与管理落实不够细致

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且全面的工作,目前高校针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重视党员的组织入党,轻视党员的思想入党,很多学生党员对党员的这个角色理解不够深刻,在平时未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未能在同学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存在缺少历史使命感、缺少责任意识、理想信念淡薄等问题。二是党员的教育与管理不够细致,部分党支部存在“三会一课”制度执行地不够细致,方式方法不够创新,无法适应现代大学生党员,缺少党员教育的全过程化,注重前期培养,忽略入党后的教育。

三、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1.夯实基础: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为党员发展工作打下基础

为进一步保障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高校应将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作为党员发展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以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组织工作者夯实党员发展工作基础。一方面高校应按照基层组织建设要求及“双创”党支部相关要求,积极进行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为基层党组织配备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的党务工作者,充分促进学院专业教师、辅导员和行政工作者与学生紧密联系,便于开展工作的优点,积极动员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或团总支书记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选拔优秀学生担任学生党支部委员,建设规模适度、党务工作者配备齐全的学生党支部,为后续党员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另一方面加强学院党委组织员建设,根据学院党员规模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组织员,有效发挥专职组织员作用,监督并指导学院党支部党员发展工作,为党员发展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2.规范制度:规范党员发展工作制度,细化党员发展工作流程

制度是推动高校大学生党员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各高校党委组织部要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工作规范流程》工作手册,用制度引导党员发展及教育管理。党员发展周期长,流程多,各支部要严格遵守党员发展制度,尤其要重点把握四个关键环节: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对这四个环节所涉及的流程要细化;着重关注党员发展过程中的四项制度:推荐制度、公示制度、谈话制度、票决制度;结合大学生党员的四个素质进行综合考察:思想道德素质、专业与理论素质、实践创新及个性发展素质、身心素质。通过规范党员发展工作制度,细化党员发展工作流程保障大学生党员高质量发展。

3.创新教育: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方法,强化教育贯穿党员发展全过程

一是要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方法。高校应努力推进党建网络工作阵地建设,结合现代传媒技术,孵化出具有影响力的党建专题网站、微信公众号、在线交流平台、微博等党建网络阵地。同时,高校应探索以结合校园文化活动、专业竞赛、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贫困地区支教等系列活动为载体的党员教育方式,打造一批有特色的党员教育基地,将党性教育渗透于大学生日常点滴中去,融化于学生党员的内心深处去。二是党员教育贯穿党员发展全过程。党员教育要贯穿党员发展的全过程,从最初的提交入党申请书、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再到择优确定为发展对象,被党组织接收为预备党员,最后经过一年预备期,转正为正式党员,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且涉及大学阶段四个不同的年级,具有“范围广、周期长、特点多”等特征。党务工作者应以以上特征为切入点,紧密联系党员,充分借助“三会一课”、团日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课堂等载体,着重大學生党员的提前教育和后续的持续教育,进一步保障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PR

参考文献:

[1]黄键裕.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03):64-66.

[2]陈飞莹.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长江丛刊,2020(26):193-194.

(作者简介:康新兴,助教,硕士,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刘子涵,助教,硕士。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 )

(责任编辑:姜秀靓)

3792500338263

猜你喜欢

发展质量保障体系学生党员
区域推进国家安全教育的现实路径与保障体系
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构建研究及实践
中外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比较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新常态下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