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母文本系统还原”的说明文解读策略

2022-03-13郭跃辉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对比阅读

郭跃辉

摘要 将教材文本与教材文本所在的“母文本系统”进行对比阅读,不仅可以体会教材编者的删改意图,同时也能够找到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支点。对于阐述事理类的说明文教学而言,运用“母文本系统还原”的思路解读文章,有助于学生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进而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关键词 母文本系统 解读策略 对比阅读

《时间的脚印》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即阐述地质学的相关知识。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单元导语”提示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学习本单元,要注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还要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由此可见,《时间的脚印》的教学点是比较多的。考虑到自读课文的独特性,笔者打算引入“母文本系统还原”的方法,将教材文本和原生文本进行对比阅读,从中找到提纲挈领、以点带面的教学支点。

一、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

不论是说明文文体知识的教学,还是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都应该建立在“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的基础上。所谓“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就是既要把握事理的具体内容,也要把握作者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来阐述事理。前者包括筛选主要信息、概括事理内容与特征等,后者涉及到说明文文体知识。也就是说,说明文的教学不能等同于文体知识的讲解与传达,而是要将文体知识例如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纳入到说明对象的整体特征中进行把握。《时间的脚印》是自读课文,教师不必面面俱到讲解说明文的各种知识,只需要以点带面地指导学生把握文章阐述的事理即可。

首先,笔者找到了陶世龙先生于1957年发表在《科学大众》杂志上的《时间的脚印》原文,将原文与教材文本进行对比阅读,发现教材编者对原文进行了部分删改,但基本保留了原文的段落布局。而即使删改之后,课文依然有31个自然段。对于一篇说明文而言,段落越多意味着信息点越分散,信息筛选的难度越大。针对这种现状,运用“划分段落层次”的教学方式也未尝不可,不过新意不足。教师可以设置如下任务:请同学们为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并使用数学中“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对课文段落进行整理合并,看看能够整合成几个大段落,并说说每个段落的基本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有很多单句独立成段,单句固然有提示重点内容、揭示层次结构的作用,但如果能够与后文的“展开性段落”整合成一个大段,更容易把握内容要点。在段落整合过程中,学生就容易把握到岩石由被破坏到重新生成的过程、被分解为泥沙的过程以及泥沙形成岩石的过程、岩石与地壳运动、古生物遗迹的关系等事理内容。

其次,教师还可以将教材编者删去的段落,请学生“还原”到教材文本中。例如:下面两个段落是选人教材时被删掉的,请同学们根据段落内容,将其补回课文合适的位置。

A:炎热使它膨胀,寒冷又使它收缩。有时候,在白天,岩石的外部暖和了,里面却还是冷的:在夜晚,内部还没有冷,外部却已经冷却了。内外冷热不一致,因而岩石体积的膨胀收缩也不一致,发生了矛盾,于是岩石逐渐地分裂。这就好像玻璃突然受热便会炸裂一样。岩石中含有各种不同的矿物,它们在受热的时候,体积膨胀的程度也是各不相同的,这便助长了岩石的分崩离析。

B:我们知道,水缸中的水结冰,会冻破水缸,那么也可以推想到,当岩石内部的水都结成冰的时候,也就会产生一股很大的膨胀力,使得岩石碎裂。

通过分析,这两个段落讲的都是岩石遭到破坏的过程,表面上看,都与天气因素有关。仔细分析,A段落主要着眼于外部的天气条件,而B段落着眼于水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之后对岩石进行破坏。因此,A段落应该放在“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一段之后,B段落应该放在“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一句之后。这样的教学环节,带有一定的任务性,学生在任务达成的过程中,自然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而达到了“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的目标。

二、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

说明顺序中的逻辑顺序,其实也包含了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例如先总说后分说、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等逻辑顺序,其实也隐含着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等方法。本文阐述事理的“理”,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界中岩石的观察、概括、分析等方式,得出了一系列符合科学规律的结论。例如“红色的岩石意味着当时气候非常炎热,而灰黑色常常是寒冷的表示。如果这里的石头有光滑的擦痕,那很可能从前这里有冰河经过”,经过对岩石颜色和气候关系的分析总结,得出了“石头颜色不同,也常常说明着地球上的变化”的结论。

很多教师都会注意到文中这样一个细节:课文在说明巖石可以记录时间后,紧接着写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该内容放在此处究竟恰当不恰当?从行文逻辑上看,这段话能不能删去,或者放在哪里更为合适,不同的教师、学生会有不同的结论。不过如果对其进行“母文本系统还原”,或许可以发现更多的内容。作者1957年发表在《科学大众》杂志上的《时间的脚印》原文是:

①然而,时间仍然被记下来了。在大自然中保存着许多时间的记录,那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成百年的时间。

②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来的呢?

③在北京故宫,我们还可以看见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在这里,水从一个铜壶缓缓地滴进另一个铜壶。时间过去了,这个壶里的水空了,那个壶里的水却又多了起来。时间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用水滴记下了逝去的时间。

④大自然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

课文中这四个段落的顺序是①一③一②一④,那么第②段究竟放在哪里更合适呢?这就涉及到“类比推理”的问题。“根据两个对象A和B都有若干共同的属性,并且A还有另外某个属性,推出对象B也具有这个属性,这就是类比推理”[1]。类比推理不是从特殊到一般,而是从特殊到特殊。在原文中,作者引用“铜壶滴漏”的事理,是说明“铜壶是如何记录时间的”,这与“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有相似之处,即铜壶和岩石在“如何记录时间”方面有相似之处。而从“大自然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段起,后文便都是讲解“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材中“铜壶滴漏”的事例放在第三自然段之后,结构衔接上虽略显突兀,但符合类比推理的通则。其实,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的《时间的脚印》在段落顺序安排上,跟课文的段落顺序是一致的。这也说明,作者和编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而这恰恰是指导学生“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的最有效的支点。

三、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本文阐述了岩石记录时间的事理,对学生而言,本文是比较枯燥的。陶世龙先生发表的原文配了一些插图,有助于读者更清楚明了地把握文中的事理。有的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直接将学生带到山中,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对照自然界中真实的岩石,印证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事理。这种活动无可厚非,但偏离了语文的学科本位,使得基于说明文的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变成了地理、语文、生活相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其实,课文中有一个非常好的探究点,教师可以此为突破口,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即最后一段话中有这样一句话:“例如,‘寒武纪以前形成的古老陆块内藏有许多铁矿,‘石炭纪时期又造成了许多煤矿。”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的《时间的脚印》中的文字与此相同。但1957年《科学大众》杂志的原文却是:

比如说:在一个名叫“震旦纪”的时期,在我国范围内,造成了许多铁矿:在“石炭纪”的时期又造成了许多煤矿。

作者对煤矿的记录与表述是一致的,但是对铁矿的表述差异很大。那么,铁矿究竟是在“震旦纪”时期形成的呢,还是“‘寒武纪以前古老陆块内就藏有很多铁矿”?两种表述有没有差异?“震旦纪”和“寒武纪”有什么区别?陶世龙先生是不是后来发现了什么,从而修正了自己最初的观点?这又体现了科学家怎样的精神?

文字的差异、观点的不同,给学生带来了认知冲突,这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教师就可以布置具体的探究任务,请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查找文献、采访本地地质学家、咨询高校的地质学专业的教授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课文中“藏有许多铁矿”和原文“造成了许多铁矿”在词语表述上的差异,不能简单地将问题简化为“铁矿究竟是在‘寒武纪形成的还是在‘震旦纪形成的”。

除了科学探究的兴趣之外,本文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形势,深切感知“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的事理。因为作者在这段中谈到了北京的沙尘暴、黄土高原被破坏、洞庭湖面积逐渐缩小等生态环境问题,表面上看,这是一个自然科学规律问题,实际上也隐含着环境破坏与保护的人为问题。这些也可以作为探究的话题,在激发科学探究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当然,阐述事理类说明文的教学除了关注“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等内容,还应该关注文章的语言特征。《时间的脚印》并非专业的地质学论文,而是意在进行科学普及的“科普文”,因此带有“谈话风”等交流意识。例如“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从那些山崖上崩落下来的!”这种自问自答的语气,就是“用特定对象容易接受的结构和语言”[2]来写的。

参考文献

[1]谷振诣,刘壮虎.批判性思维教程[Ml.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76.

[2]王榮生主编.实用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7.

[作者通联:广东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猜你喜欢

对比阅读
对比阅读教学有感
浅谈语文对比阅读教学方式
水到渠成本自然
小学语文“对比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以群文阅读实现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双向融合
对比阅读在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
小学语文“对比阅读”教学研究
阎连科与莫言作品对比阅读
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的使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