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对比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7-03-31邓小林
邓小林
【中图分类号】 G6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小学阅读教学效率,由此可见,关于小学语文“对比阅读”教学研究初探的重要意义,此种阅读教学模式真正倡导新课标的主旨,将自主合作及探究学习真正运用到阅读活动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教学大纲指定的目标,进而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并且增强学生解决课堂阅读问题和寻求答案的自信心。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目前,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然顽固地存在于课堂上,虽然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对教材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挖掘得十分充分,但是往往生搬硬套的讲课方式使得课堂失去原有的生动活泼,纯粹地对阅读内容进行肢解会使得学生对一些字、词、句的理解更困难。在脱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原则的同时也脱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学生主体原则,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取得很大的成效。当前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在形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随着教学手段的日益更替及课程的精心设计,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容量大、亮点多、节奏快并且逐渐追求新异。通过现象看本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贫乏体现在很多方面,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和阅读本质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2.小学语文“对比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愈发体现出来,如今在多维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东西方文化、经典文化及快餐文化都融合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当中,使得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愈发困难,不适当的阅读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迷失前行的方向,丢掉现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对比阅读”正是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局限性的一个巨大突破,“对比阅读”是一个从文本内容对文本外部的阅读拓展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从单一浅显的课本知识提升到更深刻系统的技能。“对比阅读”打破“以文为本”的教学理念,“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将课本内容与课外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延伸,真正引导学生抓住閱读的本质特征,在自主体验和分析归纳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快速的消化迁移和运用。“对比阅读”的教学方式可以教会思想并不成熟的小学生由浅到深地构建自己的学习框架,进而达到触类旁通和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达到用教材学语文及将薄书读厚的目的。
关于小学语文“对比阅读”教学研究初探正是对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改革的一种响应,“对比阅读”通过对现代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现状的审视和反思将多维文化进行整合,唤醒并且吸纳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精髓,真正将阅读中智慧元素及有效基因运用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能力培养中,并且建立符合当代学生的教育价值体系。
人们的写作能力都是建立在阅读的前提之上的,而“对比阅读”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的过程中对其他艺术风格有所涉猎并且掌握,同时通过对不同文章表现手法及写作方法的比对产生文学上的联想进而创造出更多美妙的构思。譬如教育工作者在讲述朱自清《春》这篇文章时可以先让学生描绘自己眼中的春天,然后逐渐引入课文内容,通过学生笔下的春天与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进行对比,进而领悟朱自清老先生独特的视角及细致入微的观察。由此可见,“对比阅读”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帮助。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对比阅读”教学研究初探的意义十分重大,“对比阅读”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突破传统死板的死记硬背教学模式,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另外,“对比阅读”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掌握大纲要求上规定的内容,还有效拓宽并且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进而扩大学生课堂知识容量。
3.小学语文“对比阅读”的教学策略
“对比阅读”是将相似的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进行阅读,通过相关内容的不断比较和不断地对照与鉴别,逐渐开阔学生的眼界及活跃学生的思想,进而把握阅读内容的主旨,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考虑全面,将题材相似、体裁相近及写法相同或者写法相异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对,并且交给学生研读问题的任务,通过对不同文章异同的比对对文章进行仔细的斟酌,从而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3.1字词的对比
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增、删、改、换、调字词等方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不同字词表达的不同情感及不同或相同字词在不同地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学生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还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及欣赏能力。
3.2标点的对比
看似简单的标点符号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是无声的语言,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着重比较一些能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标点,如此不仅能增加文章的节奏感和畅达感,还能使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加深。
3.3句子的对比
在文章中,总有一些句子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找出这些感人至深的句子并且加以利用,进而帮助学生细细品味文章的妙趣,同时对于学生来讲也是对文章内涵把握、培养阅读预感及提高欣赏鉴别能力的锻炼。在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是学生对名家名句的积累,而“对比阅读”正迎合了此种方式,引导学生对名家名句思想感情的深刻把握。举个例子,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中可以将苏轼的情怀与“大江东去”联系起来,苏轼的被贬经历是愤懑的,而“大江东去”是慷慨激昂与豪放的,进而形成鲜明的对比;另外,还可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与作者的苦乐观联系在一起,通过对“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及通过对“迁客骚人”、“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人生价值的了解真正领悟《岳阳楼记》的真正含义。又如,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授离别伤感之词时,可以综合所有有着相似情感的诗词进行比对,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将离别时难舍哀婉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对离别时的景象比如轻轻拂动的柳丝、飘飘荡荡的杨花及如丝如诉的笛声的描写都十分到位;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健康积极的情感一改往日风格,给人们以心灵上的净化和精神上的安慰鼓舞。
总而言之,“对比阅读”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也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能力的传授,只有将这种模式真正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才能真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