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碑刻资源与地方师范院校历史专业融合机制探索
——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例

2022-03-13王国民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周口碑刻历史

王国民

(周口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周口 466000)

地方师范院校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主体。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就业竞争的加剧,地方师范院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师范专业和师范生的数量在地方师范院校内部处于弱势地位;二是“千校一面”,多样化不足,特色办学不突出;三是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社会竞争力弱化。为此,教育部2018年发布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并启动了师范专业认证。地方师范院校在新形势下,如何做精做强师范专业,实现特色办学,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周口师范学院“着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学校文化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讲好本地故事、红色故事、奋斗故事,引导师生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涵养,提升品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本文以周口碑刻与历史课堂结合为研究对象,探寻地方师范院校如何通过传承地方优秀文化打造特色历史课堂的路径。

1 丰富多彩的周口碑刻

周口是三皇故都,老子故里,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厚重。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碑刻,遍及全市各县(市、区),浩如烟海,难以计数。文人名家用楷书、草书、行书、篆书和隶书等不同的书体,记述了周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情况。现根据周口各县(市、区)所存放碑刻,稍作分类整理,可分为以下几类:

1.书法碑。周口碑刻上溯汉魏,中承唐宋,下迄当代,皆有精品,有的流畅飞扬,有的方整朴厚,有的峭拔雄伟,有的龙飞凤舞,有的灵秀妩媚,有的平和含蓄,是历代书法大家真迹的集大成,完整记录了中华文字发展的历史,是学习书法者研习碑拓的重要素材。《北魏·韩小文造像碑》,书法艺术朴拙险峻,舒畅流丽。《唐•开元神武皇帝道德经注碑》和《唐•玉真公主朝竭金源紫极宫颂碑》,字体严肃端庄,笔法飘逸遒劲,结构严谨隽秀,尽显唐楷风骨。《明•聂中子墓志铭》,志篆圆润流畅,志文楷书,用笔稳健,端庄俊逸,颇具功力。

2.宗教碑。周口宗教碑数量多,分布区域广,涉及周口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信仰等方面的内容。此类碑刻记载周口城乡民众的宗教信仰或民俗活动,表达他们对社会安定、身体健康、生活富裕的持久期待。淮阳伏羲碑林保存有御祭碑、民间祭祀碑等300多通,反映古代官方和民间对太昊伏羲氏的敬仰和怀念。周家口(今周口市川汇区)在清代中期发展为河南省重要的商埠之一,有街道116条,常驻居民五万多,流动人口十几万,商人会馆十余座。民间和各行各业为祈福消灾,在沿河三岸修建了五十余座宫殿、庙宇,留下了众多宫庙碑刻。周口关帝庙现存有碑刻13通,记录清代关羽文化在中原发展盛况。鹿邑太清宫保存有自东汉至明清,历代帝王、官吏豪绅、文人学士刻立的碑100余通,记录了历代帝王对老子的拜祭情况和民众对道文化的信仰。

3.记事碑。周口记事碑数量庞大、内容丰富,比较详实的记载了周口建制更替、时政兴衰、历史人物、兵事战乱、经济繁荣、民生诉求、教育发展、交通建设、地理环境和秀美风光,是研究周口地方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资料。如宣传封建伦理道德、积德行善、民本诚信思想的圣旨碑、德教碑、守则碑等,记载不同历史时期著名人物为政惠民措施的德政碑、去思碑、捐资碑、生祠碑等;规范经济活动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契约碑、公平交易碑、诉讼裁决碑、示禁碑等;记载周口各种自然灾害和抗灾抗疫的灾害碑等。

4.墓志碑。周口碑刻中,墓志与墓碑占有最大的份量。墓碑立于墓前,主要记载墓主的姓名、世系、履历、业绩等。墓碑折射出人们在丧葬上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照,也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伦理道德、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墓志始于魏晋南北朝,是放在墓中的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文字。魏晋时,人们依照碑形缩小而置于墓中,在墓志及盖的四边刻有各种纹饰。隋唐时盖多为覆斗形,至清代一直沿袭这种形式。碑志中所记载的人和事,有一部分史传所不载,加之埋藏地下,未遭风雨侵蚀,可弥补正史之不足。

2 利用碑刻资源,构建全方位协同育人新机制

《礼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3]在教学中,我们紧紧抓住教师、课程、课堂三条主线,构建所有教师、所有课程、所有课堂协同育人新机制,深入挖掘优秀碑刻资源中的“课程思政”元素,精心设计、精准施教,把传授知识、发展智育与养成德育素质有机结合,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1 利用红色碑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周口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就有了党的秘密活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中华优秀儿女,为了救亡图存、英勇奋斗,在这里书写了一个个鲜活的革命故事,留下来一个又一个的红色碑刻。在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学中,将红色碑刻融入课堂,让学生把个人梦想融入到民族梦中。

在今河南省西华县杜岗村有一座新四军杜岗会师纪念碑。碑高19.38米,象征会师时间在1938年。碑呈三棱形,象征三支革命武装力量——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游击支队、吴芝圃率领的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和萧望东率领的先遣大队在这里胜利会师。碑上部为红色碑顶,象征燎原的抗日星火在燃烧;宽厚圆大的底座象征着人民群众对革命武装力量的拥护和爱戴。纪念碑的南面是张震题写的“杜岗会师”四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东侧是张爱萍的题词“抗日先锋,万古流芳”。

在教学中,通过介绍杜岗纪念碑,讲述杜岗会师的历史,观看相关的影视资料等,重温党的历史,缅怀革命先辈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惜鲜血和生命,前仆后继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教育学生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弘扬“责任担当、坚韧不拔”的品质,做传承红色基因,爱党爱国的新时代大学生。

2.2 利用教育碑刻,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中国古代教育重视道德教化。“德”在甲骨文中多次出现,与直、心相连,有正直、伸直等意,简单地说就是人正着看、直着走,不走歪路。周口历史悠久,古代教育发达。历代地方官员重视文化教育,秉持“文理兼修,德才并重”的方针,大力兴办学校,并刻石记录。

今周口市博物馆藏有清顺治九年(1652年)刊刻的卧碑,碑阳是《百忍图赞碑》,碑阴是清代教师、学生守则。碑文先介绍了刊刻卧碑的目的,“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之用,诸生皆当上报国恩,下立人品”。接着便是“守则”的具体内容:一是学员要立志爱国,“立志当学,为忠臣清官,书史所载忠清亊迹,务需互相讲究。凡利国爱民之事,更宜留心。”二是做人要遵纪守法。“生员不许纠党、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所作文字,不许妄行刊刻。违者听提调官治罪。”“居心忠厚正直,读书方有实用,出仕必作良吏。若心术邪恶,读书必无成就,为官必取祸患。行害人之事者,往往自杀其身,常宜思省。”三是为学要尊师勤奋。“当尊教,先生若讲说,皆须诚心听受,如有未明,从容再问,毋妄行辩难。为师者亦应尽心教训,勿致怠惰。”

《左传》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2]通过将教育类碑刻引入课堂,可以使学生了解古代教育重视道德教化,理解“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自觉做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2.3 利用功德碑刻,培养学生的教育情怀

家国情怀是民族认同感的体现,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对地方历史文化的学习是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的重要条件。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中,将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名人碑刻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投身家乡建设的情怀。

扶沟县吕潭学校旧址有一通《吉筠亭先生事略碑》,碑文记述了抗日名将吉鸿昌的父亲吉筠亭先生的家世,碑阴附有吉筠亭先生遗嘱。吉筠亭先生热心教育事业,毁家兴学,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余家素清寒,而子得成立,深为厚幸。是以不顾身家,努力社会教育事业。”1925年创办“民众夜校”,并立下誓言:“生不离开学校,死也要埋葬在校园,注视学校发展。”“另有田地六顷,作为吕潭中山学校基金。”其子吉鸿昌遵循其父遗嘱,不置田宅造福子孙,继续捐资创办扶沟吕谭中学,为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建设伟大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这通碑刻对我们重新认识吉鸿昌的家世和成长背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廉政教育,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

总之,通过挖掘碑刻资源,将地方碑刻资源融入课堂,将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有助于学生把书本知识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实现历史教学的“实”与“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 依托碑刻资源,建立课堂、学校图书馆融合学习的新模式

地方师范院校的历史教学,长期以来以教为中心,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成为教师的首选。或者因为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或者因为教学方法不当,或者因为不了解学生接受水平,教学效果总是差强人意。要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历史课堂,既要从历史教科书中汲取营养,还要利用好碑刻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

3.1 句读碑刻,提升学生古文阅读能力

碑刻属于第一手资料,是石头上的历史,信息丰富,可信度高,可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史实,还原历史真相。碑刻又不同于一般的历史教材内容的学习。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教材中所选的史料都是有标点的简体字,学生学习中没有文字方面的拦路虎。中国历史文选专注于古代文献资料的研读,但选文虽是繁体但有标点,文章下面有注释,典籍介绍和注释采用了简化字,以方便学生学习。

我们在历史课堂中引入了不同时期的碑刻,就会出现许多新问题,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挑战:碑刻无标点,段落不清晰,需要学生自己断句,这是第一大挑战;繁体字、竖排、异体字、假借字等,需要学生掌握繁体字,提升古汉语阅读能力,这是第二大挑战;碑刻的书丹者、刻石者采用行书、草书、楷书等书体,需要学生提高书法艺术欣赏力,这是第三大挑战;没有现成的参考书可供参考,自己查找资料,这是第四大挑战。通过把这样的教学,将地方碑刻文化资源引人课堂,让学生迎接挑战,从内心激发学生想象力,提升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3.2 研习碑刻,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要把课堂教学和碑刻资源结合起来,感知碑刻中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全面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就需要搜集大量的、不同历史记载,涉及史料收集的方法、不同版本的辨别问题,教师要主导课堂,真正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研习《太祖高皇帝圣旨碑》。老师先介绍碑刻简要情况。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立,原存扶沟县文庙大成殿,今藏周口华威民俗博物馆。这通《太祖高皇帝圣旨碑》,写于500多年前的文言文时代,却打破了文言文词语艰涩、深奥难懂的格局,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开创了白话文的历史先河。

该碑从六个方面阐述了为人之道。“孝顺父母:父母生身养身,恩德至大,为人子者,应孝顺以报本。……若杀人放火,奸盗诈伪,抢夺掏摸,恐吓诓骗,赌博撒泼,教唆词讼,挟制官府,欺压善良,暴横邻里,……大则身亡家破,小的吃打坐牢,累及父母妻子。若能安分守己,毋作非为,自然安稳无事,祸愚不作,故尔毋作非为,安分守己,不犯刑宪,保全身家也。”

研习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收集朱元璋“治国六谕”,了解圣旨碑刻写的背景。1397年,朱元璋“命户部下令,天下民每乡里各置木铎一,内选年老及瞽者每月六次持铎徇于道路,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4]。

收集清代康熙的《圣谕十六条》,了解圣旨碑的流传以及清代的社会教化。“敦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意、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诫匿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讐忿以重身命。”[5]

碑刻研习丰富了历史教学的内容,增加了历史教学的容量或信息,拓展了历史教学的视野。这期间,学生自主登陆中国知网,查询相关文献;登陆中国国家图书馆,查询地方志中的选举志、艺文志、丽藻志等;或到博物馆观察碑刻原文原貌,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研习,让史论和史观鲜活起来,让课堂丰富起来,让学生的视野宽广起来,让课堂活跃起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和作用。

3.3 释疑解惑,提升学生历史研究能力

在碑刻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进而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讨论中教师因势利导,发挥引导作用。学生思维正确,教师的讲析可以适当延展;学生思维出现偏差,教师不要简单地否定,加以引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修正自己的偏差。这样的讨论,有放有收,收放自如,有自由有纪律,有个性有共性,才能提升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果。点拨收集方法。学生面对汗牛充栋的史料,只有选定了搜索主题的学生才不至于茫然失措、无从下手。最后老师总结史料的收集方法:就地取材法——根据教材,根据碑刻,搜寻史料;广采博取法——以发现的眼光,处处留心;按图索骥法——学生从图书馆找到相关的专著或论文,根据专著或论文的引文索引,找到原著并从中摘取更多的史料。经过讨论总结,升华学生认识: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但反映历史的史料却是多种多样的;史料的编写受时代的局限,真实的史料不一定有用;伪造的史料也可能从反面反映真实的历史。

总之,将碑刻资源引入到历史课堂,拓宽了历史学习的外延,充实了历史课程资源;转变了学生学习方式,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转变为主动知识的建构,冰冷乏味的石碑变得温暖而富有生气,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充满思考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得到提高。

4 挖掘校外碑刻资源,丰富校内外历史学习的新路径

地方师范院校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地方文化资源属于校外课程资源。周口碑刻具有具体性、鲜活性,是学生开展专业学习实践、自主体验和自主发展的重要资源。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近距离地接触和了解周口碑刻文化资源,感受碑刻的文章之美、书法之美和镌刻之美三者结合的综合艺术,将情感、知识、能力三者结合在一起,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1 碑刻文体,典雅不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书法是展示汉字形体美的媒介。许多文人学者都具有高度的诗文修养,书法作品就是杰出的文学作品。他们都撰写的碑文,传颂当时并流传后世。碑刻铭文也是一种专门的文体,形式严谨,构思精巧,语言优美,典雅不俗。北魏《韩小文造像记碑》,是周口市目前发现最早的碑刻。该碑在句法上,具有散句、偶句相间的句式特点和丰富的句法结构,讲求声律和用典;在风格上,呈现出质朴刚健和肃穆超远的特征。《集古录》《金石萃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北魏东魏西魏文补遗》等文献都收录有北魏造像记,说明学者们对这一文体是认可的。这样的碑刻,既有书法美,又有文学美,读其字、赏其文,美不胜收。

4.2 碑刻楷书、行书、草书兼备,提高学生的书法艺术修养

周口碑刻上楷、草、隶、篆、行五体俱全,无论大大小小的碑刻,书丹人都是当时当地的名家。毫不夸张地说,周口碑刻就是古代河南书法艺术作品的总汇。《王苍坪墓志铭》,由明代后期最具有影响力的书法家、画家董其昌执笔。董其昌崇尚平淡的审美情趣,其书法平淡古朴,用笔法干净利落,章法疏朗匀称;用墨讲究浓淡。“诗文书画,少而工,老而淡。淡胜工,不工亦何能淡?东坡云:笔势峥嵘,文采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实非平淡,绚烂之极也。”[6]刻石人是明代宣城澹山人刘佑,铭文刻工精细,刀笔起落细如游丝,足见其功力之深厚。书丹人是张瑞图,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擅书名世,书法奇逸,峻峭劲利,笔势生动,奇姿横生,与董其昌齐名,有“南张北董”之称。一块墓志,一文一书都是大师,文学性、艺术性兼备,堪称佳作。

《先天太后之赞碑》又名“三御碑”,由宋真宗赵恒皇帝亲自撰文、亲自书丹、亲自题写碑名。宋真宗的书法用笔劲挺无狂野态,很富书卷气,形意兼得,儒风雅韵,尽脱凡俗。光绪《鹿邑县志》载,该碑“额篆秀劲,镌刻极深”,“真宗善书,得晋人风度”[7],书法水平在大书法家蔡襄之上。

4.3碑刻蕴含丰富的人文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习碑刻是学生与汉字的交流过程,也是学生与书写者的交流过程,学生在汉字的熏陶下感受到精神的愉悦,提高人文素养,会对性格的形成、志向的选择、思想境界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周口市关帝庙博物馆牌坊两侧的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读好书说好话,下联是做好人行好事。联中嵌有4个“好”字,故又称《好字碑》。《好字碑》金文和篆书相揉,具有玄奥幽邃,苍劲深远、装饰优美、立体感强的效果。《好字碑》既是对关羽一生的概括,也是一种人生态度。读好书,就要读优秀的作品,读经典、健康的作品,读有利于增长才华、提升能力的书。做人做事,人与人交往,成功的前提是说好话,以心交流,从爱出发,语言公正,正直坦荡、真诚勉励,心底无私,多说利益他人、抑恶扬善、正面积极的话。做好人就是做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行好事就是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养成关爱他人,助人为乐,扶危济困,众善奉行的良好习惯。

总之,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表达的是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和心性。楷书横平竖直,就像一个个刚正不阿的君子;行书顺其自然,犹如一个个风度翩翩的君子。当学生面对不同的书法作品时,变化的点线笔画,会产生不同的感情体验,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周口师范学院历史专业基于“立德树人、专业育人”的教育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建立地方碑刻文化资源与地方师范院校历史课堂的融合机制,根据不同的课程,结合不同的教学空间,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融合路径,提升了地方碑刻文化资源的利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周口碑刻历史
碑刻
明清豫西北戏曲碑刻所见的“会”与“会首”
金代“舞亭”碑刻的新发现
“一站一台”连民心 绘出周口新画卷
为周口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新历史
二次多阶段不确定系统的Bang-Bang最优控制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