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外语专业文化课程思政建设
2022-03-13郭云
郭 云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沙 410083)
一、引言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一隐一显,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相互支撑、协同育人,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1]。在此背景下,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外语专业相关课程,理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育人使命,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外语教学的全过程,构建“求知”与“立德”[2]相统一的课程观,推动德才兼备的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
其中,外语专业文化课程由于取材灵活、人文性强,是课程思政的理想载体。然而,具体如何开展,如何通过思政教学改革深入挖掘课程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政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专业文化课程的育人功能,助力全方位、立体化的外语教育建设,也是相关任课教师亟待破解的难题。
二、外语专业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前途命运前所未有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在这样一个全球化时代,随着人类社会交往的日益密切,各民族与国家之间逐渐突破彼此隔绝的民族和地域界限,变得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中国人民也必然要与全人类携手共同面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层面的危机与挑战:金融危机、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文明冲突,等等。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方略。
人类命运共同体涉及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环境等方方面面的交流、合作与发展[3]。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学习与使用不同国家的语言和文化是“至关重要的战略任务”,也是“推动这一重要中国主张落地生根的必要途径”[4]。然而,由于普遍存在着“工具化倾向严重”“西方价值观强势植入”“母语文化传承受阻”[4]的现象,外语教育也因此成为了“知识与权力博弈”[5]的战场,其中隐含的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文化、西方文化与跨文化三大类,包含在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之中。根据有关学者对各类院校文化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目前“西方文化课程作为主体比较突出”[6],主要包括所学外语国家概况、西方文化概论、西方文明史等课程。正是基于外语专业文化课程的性质和现状,有学者担忧可能存在着重“外国文化,尤其是以英语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轻民族文化现象”[7]。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国家之间软实力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文化领域的渗透与反渗透关涉到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因此的确不可小觑。尤其是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塑的关键时期,价值思维与价值选择方式尚未定型,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多维度价值观冲突,势必会造成他们在价值选择上的混乱与迷失。因此,高等教育作为“现代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建设和传播最重要的机制”[8],有责任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2020年4月25日,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明确提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外语教育的“根本”,倡导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外语课程的“思政新模式和协同育人新举措”,培养“具备沟通能力、人文素养、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英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英语人才”[9]。外语专业文化课程,作为外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主动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应有作用。
落实到具体的外语专业文化教学中,首先应避免“文化自我殖民”现象,确保本土文化自觉不被压抑,文化特性不被其他文化取代或同化,树立文化主权意识;其次,在西方文化教学中同步跟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坚定的本土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再次,通过不同课型之间的补充与互动,建立更为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使学生能更为客观地看待世界各文明与文化,并通过不同文明与文化之间的比较,认识、理解和尊重其差异性,形塑文化多元化意识。
三、外语专业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以《世界文明史》课程为例,该课程从历史的视角,描述世界文明演进的基本过程,揭示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选材广泛,内容覆盖地理、历史、宗教、法律、文学、艺术、科技等各维度,且涉及诸多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如战争、宗教、种族、生态等内容,具有很高的话题性与延展度。从内容上来说,是对以英美文化为尊的西方文化课程的有益补充,可以从知识、观念、思想等方面拓展学生的文明视野,建构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有助于引导学生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承认和尊重各个民族、国家、地区的文化价值,让学生意识到“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是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3],从而更加自觉地抵制狭隘的民族主义,拒绝文化沙文主义和价值霸权主义,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求同存异、取长补短,通过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实现共同进步。
(一)目标建设
该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晓世界史,能对文明的特点和演进规律进行归纳和总结,能对东西方文明的源头进行探索和解读;了解各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主要人文思想,用比较的方法、全球的视野来看待历史、审视人类文明,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能辨认和解释相关术语,具备熟练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连贯的英语表达能力,具备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具备一定的中英文文献检索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在专业课程思政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该课程在目标建设的过程中,着意增加了对课程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的设计:
1.了解世界文明的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各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主要人文思想,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人文素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跨文化的角度反省本土文化,站在本土文化的立场去思考和评判外来文化,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打好人文基础。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对在世界范围内东、西方文明的产生、发展和演进过程进行探讨和研究,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利于加强对当代世界的了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更深刻地认识当今世界的发展进程和走向,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经验和教训。
3.对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正确认识,有利于增强中国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4.在历史教育中穿插国情教育和主流价值熏陶,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制度的历史性变革和中华文明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提高学生的历史感、社会责任感和主体意识感。使学生在把握几千年世界文明演进规律的基础上,更加自觉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发,为实现中国在21 世纪的和平崛起而拼搏,使我们的栋梁之才能胸怀世界,放眼全球,敢于应对国内与国外的实际挑战。
通过德育目标的融入,外语专业文化课程对现实的观照得以凸显。在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的交汇点上,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文化主权意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都得到了有效形塑,体现了专业课堂主渠道育人的重要作用。
(二)内容建设
《世界文明史》课程从文明演进的视角出发,时间上贯通古今,空间上跨越各文明界限,系统探讨世界各文明的发生、发展、演变,以及它们的成就、特征与差异,内容涵盖地理、历史、宗教、艺术、文学、政治、哲学、法律、科学、建筑等各个方面,对于学生了解“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10]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该课程在内容建设的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摈除西方中心的视角,将世界各文明放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观照,强调联系,而非排他。
其次,拨开繁杂的历史线索与事件,在原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筛选、补充、重组和优化,力求在每一重大文明的框架内择取最能反映该文明特征的内容,将探讨的重点放在社会与文化维度上,将语言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相结合。
再次,兼顾各文明的独立演进与彼此交融,通过增加中-外、东-西、古-今文明之间的互鉴,拓宽文化教学的视野与深度,增强对中华文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与自信。
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世界文明史》课程的思政内容建设,除了在原有教材知识体系中挖掘诸如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责任意识,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类的德育内涵之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促进思政教育的融入:
1.结合社会热点事件,提升文化敏感度
例如,在介绍南亚次大陆的地理概貌时,结合“珠峰重测”的热点事件,通过对比中外主流媒体对珠峰的英文表述,探讨两种命名背后的历史与文化维度,从而引申到对珠峰重测事件的政治与文化意义的解读,增强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提醒学生提高语言与文化的敏感度,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自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2.通过中西文化比较,增强文化意识
例如,在介绍古希腊哲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对苏格拉底和孔子进行比较研究,在原有教材基础上,补充经典文献的阅读,包括中华优秀典籍的阅读,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强化中国文化意识,增强文化自信。
3.运用中国话语理论,提升文化自信
例如,在探讨佛教的传播时,运用“变异学”这一源出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来研究佛教在中国的变异,这一中国本土文化吸收、接纳外来文明突出而成功的范例,对于如何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待外来文化具有启发意义。
总之,作为专业课程,《世界文明史》在内容建设上应着力凸显外语学科的人文属性,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还要能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用经典题材透视外语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用热门话题反映现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提升人文素养和文化自信。
(三)方法建设
就《世界文明史》课程而言,主要采用线上线下、课堂内外、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依托移动互联网和“超星学习通”教学信息化平台,将教学环节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拓展三个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潜移默化地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下面以《古希腊神话》节段为例:
1.课前准备阶段
设计课前讨论题,要求学生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用英文介绍他们所了解的主要希腊神话人物与相关神话故事。任课教师通过对学生完成情况的分析,删繁就简,对本章节的内容进行重组,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做好对相关思政教学资源的挖掘工作,并设计增加需要调动学生思维的具有“高阶性”和“挑战度”的分析对比和讨论题等。
2.课堂教学阶段
运用基于 BOPPPS教学模式的“五步”教学法,重点及难点内容详讲,辅以启发、探讨、合作等方式进行互动式讲授。通过与同为西方文明两大源头之一的希伯来文明中的上帝进行对比,分析古希腊神话所呈现的人本主义精神,为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对古希腊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人关系的比较研究,反观中国文化特质。在同质与异质文化的对比与对照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展认知思维,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中国文化自信。
3.课后拓展阶段
通过“学习通”平台布置课后作业与延伸阅读资料,并鼓励学生提出挑战性或批判性问题。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知识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事件并积极参与师生交流与研讨。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的变革,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问题意识。生-生、师-生之间的合作与探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责任意识,能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讨论、海报展示等课堂活动,还可以相互激发,拓宽人文视野,增加对当代世界的了解,形塑有容乃大的世界观。在一次次思想的交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推动了教学目标的更新、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式的改进,使学生受益的同时,也对任课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参与思政建设的外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深厚的人文素养,还要具备必要的思想政治修养、意识和思政能力。这需要外语教师通过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不断提高中国历史文化素养”,“不断提高紧贴社会实际设置议题的能力”[11];同时,也有赖于课程教学团队的合作共建和集体攻关。中南大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注意在专业课任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或思政工作人员之间搭建共建平台。思政课教师或思政工作人员的加入,无疑有助于保障思政项目做到政治站位足够高,知识传授足够准,思政教育足够细。跨学科的共建与合作,有助于深入挖掘和梳理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高校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四、结语
在国家基本方略升级和教育变革创新的现实语境下,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进程中,外语专业文化课程应充分发掘和发挥育人优势,在中-外、东-西、古-今互鉴中,加深学生对中华文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和体会,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包容心态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积极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并在国家发展和个人前途的交汇点上规划人生,为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打好人文基础,为祖国建设准备好国际化、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