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问题研究

2022-03-13杨朝夕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原双创传统

杨朝夕

(安阳学院 音乐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原文明衍变发展的结晶,是中原地区风土人情的具体体现,根植于人们的意识深处。“双创”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两个组合词汇的简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问题研究,是传统文化拥有崭新生命力的时代课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一些学者就提出了传统文化的可转化性。到20世纪90年代初,传统文化的转化研究进入了学者的视野,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武斌在发表于《学习与探索》中的《解释 选择 转换——走向现代化的传统文化》[1]一文中提出,“双创”传统文化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价值转化和现代化处理,就是在现代化的运动中对传统文化加以重新解释和选择。杨翰卿、李保林在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中的《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2]一文中阐述了传统文化的转化包括形式、内容和作用的转换等相关理论。进入21世纪,诸多学者开始着眼于传统文化“双创”问题中更加具体和多元化的领域。王艳华、许以民在发表于《长春师范学院学报》的《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基本途径》[3]一文中,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提出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由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的转化进行阐述。包晓光在《新时代语境下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几个问题》[4]一文中提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是将资源形态的中华传统文化转化为价值形态的当代中华文化。以上列举的关于传统文化“双创”的有关研究,为传统文化的“双创”研究提供了很多理论支持和方法上的启示。在查阅相关研究资料中,对于中原传统文化的“双创”研究,主要是从中原传统文化各个分支领域进行探讨。较有代表性的有:徐鑫鑫发表的《新媒体视野下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策略研究》[5];尚睿发表的《河南实景演出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以〈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和〈大宋·东京梦华〉为例》[6];张文慧撰写的《新媒体时代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7];等等。

一、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及“双创”问题基本理论

(一)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性

中原,本义为“天下至中的原野”,后演变为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几千年的文化历史积淀使得中原地区孕育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自身的时空特点和文化特质。

1.源头性与开创性

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原地区社会历史变迁的智慧凝结。作为目前国内最早的文字实物资料,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发掘的甲骨窖穴将我国文字可考证的历史追溯到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开辟了中国文字考古研究的新纪元。先秦诸子思想有不少发端于中原地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种思想的纵横交错对各个时期的政治、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无论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创作,还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代经典《易经》问世,都深深地打上了中原文化的烙印。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中原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整个中华文明体系的建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开创作用。

2.融合性与开放性

中原传统文化受到中原地区独特的历史因素、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影响,具有高度的融合性。在不断地人口迁徙、经贸往来过程中,中原地区吸收了来自周边地区多种优秀文化成分。实现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的全面融合。胡服、胡乐等早在汉唐时代就体现于中原文化生活之中,而西域传入的佛教与儒家思想融合形成的禅宗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到广袤的中华大地,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和开放性。今天的客家文化、岭南文化的核心思想都来自中原地区的河洛文化[8]。中原地区的一些传统文化礼仪规范,因具有高度的普世性而被历代统治者奉为经典编成统一的范本,推广到社会及家庭的各个环节。

(二)传统文化“双创”基本理论概述

创造性是从无到有的建造性活动。转化则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顺应时代的变革与完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就是在新时代的社会历史发展背景下,对已有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传承的方式方法进行前所未有的系统性改造,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而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是在已有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基础之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感召力和影响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前者重在传统文化新的传播方式的开创,后者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继承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工作的展开,需要保持辩证、客观的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方法进行传统文化的扬弃和创新,对其精神实质和理论意蕴进行现代化改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哪些传统文化内容已失去价值,哪些传统文化仍具有时代意义,厘清精华与糟粕,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之间的有效融通。

二、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工作发展现状

(一)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发展成果概述

1.社会公益性优秀传统文化代表性成果

社会公益文化事业一直是我国社会文化的主流。其体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初衷。为了适应新时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更高需求,各级政府联合社会各方面每年进行多领域、多时段、多场次的社会公益性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实践活动。其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特点是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受众面广泛,社会凝聚力强。例如,每年在河南新郑,由新郑市委、市政府主办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200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编号480X-32)。该活动受到了河南省乃至全国媒体的广泛关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河南电视台等频道对拜祖大典进行直播。大典也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近40家电台实况转播。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举办,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另外,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洛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以洛阳市的地域特色与传统文化为主线,汇集文化交流、旅游推介、饮食消费、传统艺术展演等多方面的文化内容,充分地展现了洛阳地区传统文化风貌,为当地的传统文化发展提供了平台保障。第二个特点是传统文化公益活动深入社区、深入百姓。基层社区是传统文化宣传和推广的最有力阵地。中原地区各地市充分挖掘本地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社区宣传。各社区结合本地传统文化进行宣传栏、墙体涂绘、社区文化会演等公益活动。例如,在2020年7月鹤壁市黎阳路街道桃园社区联合淇滨区非遗艺术展演团、比邻社工开展“非遗进社区 文化永传承”展览会,会上有书法、篆刻、陶艺、糖画、泥塑、缠花、剪纸等非遗技艺。市民通过参与,拉近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距离。以上所介绍的社会公益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中原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更多种类、形式的传统文化公益活动还在中原大地上不断展开。公益性的传统文化发展传承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从参与中探索传统文化新时代发展的路径。

2.产业聚集性优秀传统文化代表性成果

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发展传承的重要路径。嵩山少林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对传播中国佛教禅宗文化和中国武术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进入21世纪,少林寺在传承发展佛教禅宗文化和武术文化的同时,也相继成立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努力在中国其他省份以及海外创办少林寺下院,进一步传播少林文化。《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是嵩山少林与郑州天人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大型山地实景演出,是传统文化产业化道路的大胆尝试。整个实景演出依托嵩山天然峡谷的自然风光,将佛教音乐与禅宗文化、少林武术、古典舞蹈有机融合,是嵩山少林寺景区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全新尝试。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洛阳龙门石窟,经历了北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在伊水河岸形成了长达1公里、具有2137个窟龛、9.7万余尊造像、3680种题记的石窟遗存。目前,洛阳龙门石窟已发展成为拥有直属7个事业单位、9家企业、1个街道办事处、8个行政村的园区化旅游集散地。2015年,龙门石窟与腾讯公司在北京签约,共同打造“互联网+智慧景区”。景区通过互联网打通了“吃、住、行、购、游”等整个服务链条,形成了产业化集聚效应。

(二)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传统文化主体主观能动性动力不足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同时,中华传统文化在传承发展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虽然现在中国大数据时代和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经济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根植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传统文化在传播传承上远不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无论是传统文化思想还是传统艺术各个领域,传统文化主体的主观创造性和创新性都还处在发展的尝试阶段。目前,中原地区每年也举办众多与传统文化相关联的展览交流活动。例如,郑州民俗文化节、开封清明文化节、洛阳牡丹文化节、鹤壁中原文化博览会等。其中诸多活动在传统文化的展示方式方法上探索了新的平台和路径,但具体的文化内容还是以原有传统文化状态为主。传统文化改革创新的意愿不强。

2.传统文化“双创”发展方向存在偏差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路径的初衷是运用“双创”思路更好地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化在传承发展的方向上存在偏差:一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淡化。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在方式方法和发展思路等各个环节需要借鉴多元化的文化发展经验,但借鉴发展的同时,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淡化或缺失是本末倒置的发展状态。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过程中,充分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才能增强人民对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二是忽略传统文化的基础地位。传统文化的创造与创新应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在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创新尝试实践中,如果丢掉了传统文化的基础地位,一味求新,则传统文化的发展成果最终成了无源之水。三是经济效益大于社会效益。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人民大众的参与,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最终目标也是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将传统文化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其长久发展的不竭动力。妥善处理好传统文化发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是传统文化“双创”发展路径的又一难题。

3.传统文化产业化运行业态尚不健全

中原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呈现出多层次多领域广泛发展的良好局面。国家和各级政府在发展政策、提供平台等各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每年各地方政府结合社会多方力量举办各式各样的传统民俗文化演出展览集会,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传统文化在中原地区的发展仍然缺乏较系统的产业集聚效应,除中原地区比较有影响力的文化景区产业化较成熟以外,很多地市的传统文化手工技艺、活态演出等缺少产业化运营,很多传统文化技艺濒临失传。传统文化的产业化之路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三、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问题发展路径探索

在实现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问题中,有力的政策与制度的制定是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发展的保障;良好的传统文化产业营商环境是“双创”发展的前提;广泛的人才交流和平台建设是“双创”发展的桥梁;独具特色的中原传统文化“品牌”塑造是“双创”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构建传统文化“双创”协同发展新机制

1.“双创”协同发展政策支持

目前,关于促进传统文化发展的政策文件涉及国家和省市多个层面,例如,201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该文件从意义、总体要求、主要内容、重点任务、组织实施几个方面对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做了总的政策指导。而作为传统文化大省,河南也相继出台了《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方案》等文件,明确提出实施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通过各级地方政府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政策上的引导和支持,河南以及中原周边省市形成了弘扬传统文化的新一轮热潮。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于将传统文化发掘、保护、教育、活动、产业等产学研多个方面打通相互联系协作的通道。更多地关注传统文化及其产业化自身造血功能的政策培养。将传统文化从发掘源头到产业化的创新转化梳理成协作统一的有机整体,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工作才能够进行切实高效的开展。

2.“双创”协同发展制度完善

传统文化“双创”的协同发展,需要社会多方的联合参与。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更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制度保障涉及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文化继承人培养、传统文化活动开展、传统文化产业化开发利用等多个方面。首先,传统文化协同发展,需要“双创”工作在理念上的融合。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协同发展中每个参与者在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的统一。其次,传统文化协同发展,需要“双创”工作在体制机制上的职能融合。在传统文化协同发展中,我们需要统筹政府、社会团体、传统文化个体多个领域。协调各自的职能职责,实现职能职责的融通协作。第三,传统文化协同发展,需要“双创”工作有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以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推动“双创”发展在传统文化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实现传统文化的协同发展。

(二)创造传统文化“双创”发展交流平台

1.搭建文化创新发展交流平台

在信息时代和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背景下,线上的传统文化交流和融媒体平台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巩固已有的线下传统文化交流活动的同时,充分发挥线上数字传播的便捷性、高效性等特点,成为构建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交流新模式。以中原地区线下传统文化交流活动为基础,以中原传统民俗文化节、传统文化遗迹游览等为活动载体,组织中原地区各地市的传统文化团体进行相互考察和交流讨论,互相借鉴彼此的传统文化优点,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发展交流机制。在线下传统文化交流发展的同时,结合线上平台资源定期开展线上传统文化发展展播等交流活动。在线下线上传统文化发展中,发掘中原各地市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传统文化推行线上经济。让传统文化艺术、文化传承人更多频次地展示其精彩的传统文化技艺,使传统文化在线上交流中更具生命力。

2.实现传统文化走出去,文创投资引进来

传统文化的发展更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作为运转保障。资金的投入不仅靠政府的政策支持,同时需要社会各界的资金投入。推进中原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使更多的国内外游客认识中原传统文化、体验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加大对中原传统文化的推介力度,吸引省内外文创集团的资金支持,是中原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不断壮大的有利保障。中原传统文化不仅有嵩山少林、龙门石窟、开封清明上河园这一类举世闻名的文化遗迹,同时还有安阳殷墟、鹤壁朝歌、新乡南太行等文化旅游资源需要走出去。通过传统文化的走出去和文化资产的引进来,实现中原地区传统文化发展的新局面。

(三)把握传统文化“双创”发展时代脉搏

1.树立“新时代”中原文化自信

2016年10月,时任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同志在省十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的战略目标。这与党中央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高度契合。文化自信是构筑文化高地的基础和前提,是更基本、更持久、更深沉的力量。新时代,实现中原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就是要守住中原传统文化之根,建立属于中原的文化自信。河南具有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灿烂的历史文明,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的道路上,只有先将中原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整理好、保护好,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原传统文化。

2.优化传统文化“双创”发展营商环境

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在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的今天,第三产业中的文旅产业逐渐成为各地市着重发展的产业领域,构建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营商环境,构建服务型的政府形象势在必行。首先,优化营商环境要以健全文旅公共服务设施为重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档升级,提高基础公共服务营商满意度。其次,优化营商环境要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法规范权力运行,营造规范有序的传统文化“双创”发展环境。第三,优化营商环境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将传统文化创造转化发展视为各地区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增加人民福祉的关键点。以优化促改革,以优化谋发展。以实际行动为构建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贡献力量。

3.打造中原传统文化产业核心“品牌”

随着传统文化产业品牌化日趋成熟,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原传统文化“品牌”尤为重要。目前,中原传统文化产业中诸如洛阳龙门石窟、嵩山少林、开封清明上河园、安阳殷墟等都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品牌效应。这些文化产业品牌也在不断拓展、丰富各自的品牌内涵。品牌化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围绕传统文化核心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创造。主要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传统文化的物质核心内容和精神核心内容。对传统文化核心内容的充分挖掘是打造传统文化产业核心品牌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增加品牌认同感和影响力、提升传统文化发展质量的关键。二是围绕传统文化进行周边产品价值提升。对传统文化周边文创产品价值的提升,是整体品牌影响力提升的有力推手。结合传统核心内容进行品牌外观形象、文创产品的丰富、景区传统核心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提升传统文化品牌的整体竞争力。我国类似的传统文化文创产品不乏经典范例,诸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推出故宫相关刊物、服饰、壁纸、网络卡通游戏等。另外,河南省博物院联合郑州歌舞剧院在河南春晚推出的节目《唐宫夜宴》,将中原文物与唐朝舞蹈有机融合,利用5G、AR技术,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呈现出了震撼唯美的视觉效果。三是文化产业品牌影响的再推广。文化品牌影响力的深度推广宣传是品牌化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结合目前多种媒体平台融合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公共设施广告、网络平台、自媒体等推介中原传统文化品牌,从而巩固传统文化品牌的认同度、知名度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中原双创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沁园春·赞中原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老传统当传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