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纪录片解说中形象感受的具象化呈现

2022-03-13孙炜航

传播力研究 2022年35期
关键词:语气纪录片受众

◎孙炜航

(嘉兴市广电中心,浙江 嘉兴 314000)

播音学中,将客观事物、稿件文字作用于播音员的感官所形成的一系列感知觉的初步内心体验,称为形象感受[1]。纪录片解说等有声语言的创作都需要围绕形象感受这一播音感受中最基本的要素,将其作为有声语言创作的重要依据,并结合自身的经历和认知以及适度的联想和想象,来增强有声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很多时候,一些专业老师或纪录片解说名家在讲解、指点他人的时候,会说“你要找到某某感觉”“你想象着你在做某某事”等诸如此类的话,如此便是明显地在依靠形象感受来带动与启发。而现实当中,很多纪录片解说乃至有声语言创作遇到的瓶颈是,从文字、音乐、画面中感受到情感并不难,想象力也足够丰富,唯独无法将自己感受到的情感更好地表达出来,让受众身临其境,引发共鸣。换言之,“我有感情”不是最终目的,“你我共情”才是核心要义。

一、先要让他相信,然后他才感动

“真”字当头,以“真”为贵。受众在为你所感之前,他得先相信你说的话。就像在生意场上建立合作关系一样,合作方先要信任你这个人,然后你们再进一步往下谈。

纪录片能够反映生活、记录历史、传播知识,是记录社会变迁、时代变革、人文历史、自然科技等的重要影像。纪实,是纪录片创作的基本原则和前提。事实真,感情真,表达真。解说绝不是在用华丽的嗓音、规范的吐字以及无所不用其极的技巧泛泛地堆砌在一起。想要拥有直击心灵的力量,必须要情真意切,有真情实感。很多的解说给人感觉可用一句古诗来形容,隔叶黄鹂空好音,不但解说的内容表述被过分雕琢的声音掩盖了,与音乐等元素也没有很好地融合。那么,怎样获得真感受呢?

(一)素材了解越多、越具体越好

解说与画面、特效、动画、音乐、音效、同期声、现场声等,共同完成作品的内容铺陈与情感表达。文稿与画面、音乐等一道,都是要了解的创作元素,解说者在前期知道得越具体、越透彻,得到的信息就越全面,获得的支撑就更强。所以,要重视与编导的交流沟通,以期在解说时能最大限度地将心中的形象感受与文稿、画面相融合,体现作品的创作意图。若能参与到前期创作当中则会更好。

历史类纪录片《三塔拾遗》讲述了京杭大运河畔的地标性建筑嘉兴三塔的历史变迁。笔者在解说之前,实地寻访,并参与到了采访、撰稿工作当中。于是撰稿时,文字刚一下笔,怎么解说就已经在心中酝酿;解说时,脑中有像,形象具体,思路清晰;心态上,不由得底气更足了,自信心增强。比如,介绍塔的外观的解说词“高约十五米,九层砖塔,每层壁嵌铁制浮雕佛像”,配合着塔下的仰拍画面,笔者似乎化身导游面对游客,一边指着塔身一边解说——“十五米”“九层”具体有多高已然明确,“请看,就这么高”;塔砖,泥土气息,解说无须华丽,而相比之下“铁制佛像”一词则加入了些许金属质感。笔者深切地感受到了“真听真看真感受”给解说带来的强烈的带动与促进作用。此作品获浙江省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奖电视文艺及其他类播音三等奖。

(二)用声要合适、自然才好

有句广告词即“只买对的,不买贵的”。解说的用声其实不求华丽,但求合适。

很多时候,纪录片解说用声低沉、浑厚,富有艺术气息。这是因为:第一,低语气的陈述相对内敛,更有助于情感的抒发,更能给人以平实、贴近之感。在生活中人们在描述悲伤的事情时,其实内心在不停地控制着情绪,尽量不让其影响到自己的表达;第二,解说很多时候是对画面信息的补充与连接,是画面上没有的东西,所以要相对靠后、内收,将声音让给画面。

需要注意的是,内收并不完全意味着低沉;浑厚,也绝不等同于沉闷甚至沙哑。长期以来,低沉浑厚、富有颗粒感的音质在解说领域广受欢迎,笔者甚至听闻有的音频制作师为了追求低频的突出,而把高频一拉到底。诚然,当今国内众多纪录片解说名家,比如孙悦斌、李立宏、谢猛等,确实声音条件都很低沉浑厚,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纪录片解说代表作。但我们在惊叹于他们华丽的音色之余,最应该学习借鉴的是他们其他方面的出色表现,比如通透的气息、充分的共鸣,自然、松弛的状态,以及对文字的深入理解,对语气、节奏等的精准把握,细腻的表达等。很多人尤其喜欢从音色上向他们靠近,为了模仿他们,盲目地、刻意地将自己的声音压低,或故意加重鼻音,或者后期特意加上许多效果器等。而事实上,也有很多人的声音并不十分低沉浑厚,并非很多人所追求的轰隆隆的低音炮,却同样受到业内和受众的广泛认可,比如湖南卫视频道声音形象代言人丁文山、凤凰卫视首席配音师张妙阳等。

应该确信的是,完全以嗓音低沉浑厚与否作为解说水平高低的评价标准,是片面的、不可取的。正如孙悦斌所说,纪录片解说是“以一种最放松、最舒服的声音状态和一种最平和、最投入的心理状态,以最符合自己语言特色,最主观、最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来完成配音”[2]。试想,一个人在解说时每分每秒都在刻意地压着喉咙,注意力全都放在声音够不够低沉上面,就没有精力去体会作品的内容与情感。

纪录片无论哪种类型或风格,都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对真诚的需求贯穿其创作的各个环节。有了真诚,才会有相信、接受,共鸣。真切、真诚的解说将极大拉近与受众间的距离,让受众相信你,接受你所传达的声音信息,实现作品主旨的表达。切不可东施效颦,用所谓的技巧去“表演真诚”。真正的真诚既是发自内心的,也是恰如其分的。

二、从整体到细节,都不能马虎

(一)全盘把握,讲究整体性

要充分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播出背景、人物背景等。这一点在历史类、人物类专题片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为什么在当今要创作这样一部作品?作品回顾的是哪一段历史时期,大的背景是什么?回望历史,我们给出怎么样的评价?作品中的人物,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经历了怎样的历史事件?这些问题要在解说前有充分的了解。

人物型纪录片《沈钧儒这五年》献礼我国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同时也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70周年。该片工程浩大,制作精良,手法多元,第一和第三人称交替使用,讲述我国老一辈领导人沈钧儒于1945—1949年间在反内战、恢复民盟等历史事件中可歌可泣、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解说词部分的第一段,讲述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沈钧儒到机场迎接前来谈判的毛泽东。词是这样的:盛夏的高温让“火炉”之喻的重庆名不虚传。28号这天,沈钧儒很是高兴,一早便出了门。他要去九龙坡机场,亲眼见见毛泽东。

笔者最初解说的一版效果欠佳,因为对那一时期的历史背景认识尚不够深刻。比如,他们是怎样的人?这次会见前他们都有着怎样的经历和处境?要知道,重庆谈判前的毛泽东在一些人的印象里是被国民党扭曲甚至妖魔化了的。可见,这段解说词看似简短,实则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虽然所处的位置在全篇刚开篇,却不能像有些片子那样低沉地慢慢讲述,而应该一开口就带入情节与场景。笔者带着深刻的认识几度重新解说,作品最终版本获浙江省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奖电视文艺及其他播音二等奖。

(二)透过表面,领悟深义

忽视了背后的深层次意义,所确定出来的所谓基调也好风格也罢,只能流于文字或画面的表面。要深入挖文字和画面背后的深层次含义,因为那才是全片真正的创作意图所在。

艺术人文类纪录片《老腔余音》,以年过八旬的花鼓戏传承人屈娟如的戏曲人生为主线,介绍了这门古老曲种的兴衰,文笔凄婉,引人思考。笔者接到解说任务后,浏览全文,分析认为,对老艺人英雄迟暮的感慨只是文字的表面意思,一定还有更深的思想感情可以挖掘。果然,笔者注意到全篇多处出现老人唱戏的现场,其中第一处现场老人的戏词是“到现在一场生意都没有……”,笔者顷刻领悟到此处不只是让人们听听她的戏词那么简单,而更是一个暗示。于是就确定了以略带悲悯的色彩为主基调,其中包括对这门艺术很不景气的失落感、后继无人的危机感、保护工作迫在眉睫的紧迫感。情感由此变得丰富而立体。《老腔余音》获浙江省广播电视政府奖播音主持类电视文艺播音三等奖。

(三)抽丝剥茧,把握小细节

有了整体性的拿捏以后,要留心文稿中的小细节、闪光点等。可以是一处与上下文不同文风的议论或抒情,抑或是被引用的某句古诗词,也可以是某句话中稍纵即逝的小小暗示。这些小细节的存在,就好比万绿丛中的红花,难能可贵,其中形象感受的东西有相当大的占比。

挖掘和把握这些小细节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解说的语气单调。因为解说者的思想状态是运动着的,语言是在不断地随着情绪与内容的转换而调整、变化的。“文似看山不喜平。”与所有有声语言创作一样,纪录片解说也很忌讳平直寡淡、见字发声,绝不能从头至尾都是一个调调,像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因此,应剖析素材,将不同的层次或板块区别对待,这样也为停连、重音、语气、节奏这些播音的外部技巧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随着理解的深入,在解说中,可对文稿进行适度的“拆解”,增加小细节的数量与功能。就像一部交响乐,由不同的乐章构成,再细分为乐段、乐句。

《沈钧儒这五年》在讲述到1947年沈钧儒72岁乔装赴港的章节,有这样一段解说词:

也就在这个月,上海集益里8号,民盟主席张澜寓所楼下,突然来了大批军警特务,将小楼团团围住。得知情形,沈钧儒决定搬去和张澜同住。

解说时,笔者体会着沈钧儒只身赴险、义薄云天的慷慨,头脑中始终浮现着他的人物形象:身形矮小,但腰身笔挺;长髯飘摆,铮铮一身傲骨。笔者心怀这样的人物形象,据此将最后一句的文稿进行了拆分。首先,将“沈钧儒决定”归纳到前半句的末尾当中去。接下来也是最关键的,将这句话的每一处都赋予了不同的内在语,进行了不同的处理:“决定”一词,语势上扬,起到类似“发语词”的作用,引出后面结果;“搬去”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直接引语”,道出主人公的话语或内心活动,语气上加重,用简短却铿锵的这两个字,凸显人物形象;“与张澜同住”一句,作为前文的解释说明,揭示出主人公的意图。尤其令笔者深以为然的是,这句最后的“同住”一词,笔者再次发挥想象,不仅延续了前文的逆势前行之意,而且还加入了些许对敌人的蔑视,语气上比“搬去”二字增加了几许淡定与潇洒,体现了主人公大无畏的革命气概。

至此,这句解说最终呈现为:(承接前文紧张、悬疑的气氛)得知此情形沈钧儒决定(说的什么?):“搬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的是)与张澜同住(暗自一声冷笑,料也无妨)。

这样的文稿拆分可谓细致,这样的语气调整可谓细腻。而所有的这些都以作品的内容、情感为依托,为中心大局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自如切换,区分各样式

人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一部手机在安静的会场里会被调成静音,如果换成喧闹的街市,则可能会被切换为响铃加振动。不同模式的切换,对应着不同场景的需要。同样的道理,纪录片创作的多样化,带来不同解说样式。解说也要像手机切换静音模式一样,在抒情、议论、叙述、引用等不同功能的转换中,切换语言样式。该议论就议论,该抒情就抒情,不可以什么样的解说材料都用同一种语言样式来表达。那样的解说,与其说是“形成了风格”“掌握了基调”,莫不如说是画地而趋,胶柱鼓瑟。

在具体的某一段解说当中,不同的句子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比如《沈钧儒这五年》当中,讲述到主人公在下关惨案后的反应时,解说词是这样:光天化日之下如此明目张胆,国民党肯定还有大动作。第二天,沈钧儒匆匆返沪。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竟然都对准了他的亲密战友。

文中,第一句是议论,前半句是讲述观点,到了后半句就迅速转变为推论;第二句,又转变为叙事;第三句在句意上转折了,而且变叙事为主观的心理描写。笔者在解说时,不同的样式用不同的语气来呈现,力求将较为抽象的文字用形象化的语言来呈现,让受众有更加具体的感受。第一句前半句用了带有气愤加震惊的语气,重点突出“明目张胆”“光天化日”两个成语的色彩,完成了这一处议论,阐述观点;后半句加入些许肯定的语气,说明推论的合理性;第二句保持紧张感,陈述故事发展;最后一句,气愤加震惊,但程度比第一句明显加深。如此这般,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不同的语言表达样式的转换。除此之外,考虑到画面镜头的转换也需要时间,所以句与句之间的空档,增加了一点点断句的时长。再加上富有冲击力的画面和烘托紧张气氛的背景音乐,最终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三、结语

形象感受来源于人的感知器官的本能,对纪录片解说在形象感受的刺激下,音高、音长、音色、音强这些语音要素的变化依据越发具体,衍生出无数种解说的风格与样态,不断挑动着受众的心弦,感情线得以绵延不断地持续。对此,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志华曾总结道:纪录片解说的声音价值,首要的一点就在于它依从人类感知觉器官的本能,给予受众感性的生存维度,既与画面贴合,完成解释、说明、衔接的任务,也在赋予人们更多想象空间的同时,起到了渲染、抒发、升华的效果[3]。这无疑对解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有相当的语言功力,而且要具备相当的表情达意的能力以及丰富的阅历、较高的人文素养等。

猜你喜欢

语气纪录片受众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语气不对
注意说话的语气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