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播多元环境下电视导演的艺术自觉
2022-03-13◎金苓
◎金 苓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广东 深圳 518026)
导演作为电视作品的组织与领导者,是团结全体创作人员、表演人员发挥才能、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最高统帅、艺术总负责人,应具有较强的艺术自觉,利用艺术手段进行剧本的深入开发与创作,最终形成高质量的艺术作品。在传播多元环境下,导演应积极转变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对作品的内容、传播方式、渠道进行创新,并在电视、互联网等平台广泛传播,打造爆款产品,从而不断丰富受众的精神生活。
一、电视导演艺术创作存在的问题
(一)艺术自觉性较低
近年来,电视界对电视艺术水平的质疑声音越来越大,重点对综艺节目创作粗制滥造的情况进行批评,许多综艺节目被“炮轰”,这不但是对国内综艺发展敲响了警钟,还反映出电视从业者的艺术自觉性缺失问题。现阶段,国产综艺节目生产速度较快,且制作成本不断增加,成为艺术门类中投资较多的领域。电视综艺的受众市场十分广泛,但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许多综艺节目的创作中心在于迎合受众欣赏的“低点”,很难通过大胆的创作,实现艺术家的艺术理想。从客观上看,主要因综艺投资较大,必须适应当下需求,但由此导致节目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精致的艺术创作与受众审美间无法相契合,从题材选择到思想价值观的表达,从内容创作到导演手法,雷同情况频频发生,急需通过提高电视从业者的艺术自觉,使上述情况得到改善。
(二)艺术创新能力不足
当前电视艺术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有闻名中外的经典节目,也有部分抄袭作品,使原创节目权益受到侵犯,导致一定的利益损失。近年来,我国电视艺术行业发展迅速,电视节目更是数不胜数,文艺导演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因入行门槛较低,一些自身素质不高的导演渴望快速“出圈”,或者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热衷于抄袭经典作品,不思创新,信奉“拿来主义”,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视艺术行业的前进步伐,使得电视作品的创作创新能力明显下滑。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并非简单的1+1=2,创作人员也不论数量多少,而是更注重内涵、形式与情怀,如若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电视作品的艺术价值,则很难获得成功[1]。
(三)艺术创作水平不高
与国外相比,我国导演群体较为庞大,但真正做出经典作品的人却不多,在庞大群体中只是凤毛麟角。当前文艺类电视导演有些出身科班,有些只是懂得一些专业知识和摄影技巧,便也跻身于导演群体中,并不具备扎实的艺术创作能力。受此影响,电视导演行业的门槛较低,缺乏严格的规范体系,直接影响了文艺作品质量,难免出现低俗化、同质化等问题。此外,艺术创作对导演自身的政治素质要求较高,政治立场要坚定,在文艺创作中应紧跟时代步伐,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靠优秀的文艺作品影响广大受众,推动人们思想与审美的进步。但因部分电视导演的艺术创作水平不高、政治素养缺失,在艺术创作中没有结合时事背景,使得作品缺乏内涵,阻碍了文艺作品力量的发挥[2]。
二、传播多元环境下电视导演的艺术素养
(一)艺术表达能力
台本或剧本是导演创作的基础,导演应明确内容文本的中心思想、主题、情节以及人物特色等内容,并提高艺术自觉,遵循艺术规律,将作品进行艺术化表达,使其得到二次创作,这就需要导演具备较强的艺术表达能力,借助多样化艺术表现手段,使作品更加富有感染力。当前,国内导演中几位杰出代表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艺术风格各异。例如,吴桐导演更追求青春活力,强调作品积极向上,带有青春气息与竞争意识,如《青春环游记》《王牌对王牌》两个真人秀节目,每期围绕一个主题,邀请飞行嘉宾与常驻嘉宾进行PK对战,通过才艺比拼、游戏竞技等方式,决出最终赢家,各类游戏设置突显青春与时尚,紧跟时代潮流且内涵丰富。再如,《奔跑吧兄弟》的导演胡笳,其崇尚竞技,且注重传统文化、风景名胜、非遗文化等传承与发展,带领嘉宾到国内知名文化场馆、发源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到竞技比拼之中,受众在收看后反响强烈,获得一致好评。可见,艺术作品可通过多种方式表达,且没有高低贵贱的分别,但因导演个人能力的不同,会影响作品的感染力与传播效果[3]。
(二)艺术创新能力
当前时代飞速发展,传播渠道日益多元,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新一代受众的艺术视野更加广阔,艺术需求更加个性,对艺术的要求更高也更奇特,要求导演必须具备较强的艺术创新能力,在不断的变革中实现新的发展。在导演艺术创新方面,不但体现在思想层面,还可通过艺术展现力、艺术方法等表现出来。例如,赖声川导演的《如梦之梦》,打破传统舞台与观众席相互独立的状态,将二者结合起来,演员环绕着观众进行演出,为观众带来沉浸式观赏体验,从而更加贴近艺术,便于产生情感共鸣。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导演在艺术创作方面变得更加细腻、深刻,能够直击剧中人物灵魂,正视自我,引发受众深思。中青年导演在舞台布置方面更倾向于突显主题,融入新时代元素,并在艺术传播方面进行创新,通过电视、短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传递给受众,使更多受众能够观赏演出,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
(三)艺术鉴赏能力
艺术是平等的,但艺术品质却受导演个人能力的影响,这就要求导演具备较强的鉴赏能力,能够准确判断艺术风格与特征,做出客观的审美评价。同时,根据艺术形象认识客观世界,只有充分地感受美,才能够传递出自身对世界的新的认知与体验,为受众带来别具一格的观赏体验。电视作品归为文化范畴,人们通过观看电视作品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因此导演具有培养受众高雅审美品位的义务,特别是在多元传播环境下,新媒体、网络技术的诞生,使人们获取信息、收看电视节目的渠道更加多样,节目质量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价值的影响更加不可忽视。个别艺术作品单纯为了迎合受众口味,追求低级趣味,或者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过度节约成本,使节目内容粗制滥造,这些都是因导演未能坚守审美底线、艺术自觉性差所导致的。此外,导演艺术具有综合性,其艺术鉴赏能力对演员表现、场景布置、服装道具等具有直接影响,进而影响作品的内涵、价值与社会评价,对全组人员对于美的体验、表现与创作过程均会产生间接影响。
三、传播多元环境下电视导演艺术自觉性的提升措施
(一)深刻意识到艺术自觉的重要性
当前电视综艺节目市场竞争激烈,为了吸引更多受众观看,节目组不断改变内容与形式,但一些综艺节目虽然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受众反响较为热烈,但从节目主题上看,许多节目只重视娱乐性,与受众的生活相距较远,没有坚持受众主题。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导演的艺术自觉性缺失,使电视综艺很难变成精品之作,单纯由“主题概念”“故事梗概”拼凑起来,缺乏细节的塑造。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必须深刻意识到艺术自觉的重要性。在电视综艺创作中,精致的镜头语言、经得起推敲的人物对话,包括服装、场景、人物表情等,都属于艺术范畴,在电视综艺创作中都不应忽视。只有导演提高艺术自觉,才能够促进电视作品品质的整体提升。对于我国这种电视综艺生产大国来说,追求电视作品艺术品质升级十分迫切且必要[4]。
在艺术创作中,导演还应虚心学习和借鉴被人称道的作品,如《国家宝藏》《星光大道》等,这些作品在受众中引发强烈反响,甚至走出国门,进入海外市场,这依靠的不仅仅是题材与节目内容,还有出色的演绎与精良的制作。再如,《非诚勿扰》制作时正处于“相亲节目”热度过头,因扎堆制作饱受争议的时间段,编导一再强调自己用心制作的作品并非是“赶潮流”,但也担心作品被淹没在“相亲热”中。根据近两年的播出反响可知,《非诚勿扰》的收视率始终较高,美国相关机构还将其翻译成“英文片”播出,该节目的成功并非单纯依靠资本,而是经得起推敲的细节、人物对话、表情与动作等。正是这种“精打细算”的艺术自觉,使这档本不被看好的电视综艺迅速“出圈”,获得国内电视综艺界与广大受众的认可。
(二)坚持时代性、民族性的自觉
2021年许多广播电台策划了一系列大型主题电视节目和综艺,如《我们在行动》《精准扶贫 家乡好》等,其中《我们在行动》作为中国首档精准扶贫卫视综艺节目被列入国家广电总局的重点电视节目目录中,并在多个平台同步播出。这就要求导演在传播多元环境下,应坚持时代性、民族性的自觉,紧跟时代潮流,从作品选题、故事讲述手法、项目实施等方面综合分析,勇于打破陈规,探索新的发展之路。
首先,精准把握时代脉搏,打好提前量,使艺术创作与时代处于同一频道,共同发展。在重大历史事件的节点进行节目创作,是导演的必备责任,应立场坚定地将重大主题创作作为选题方向。例如,创作以精准扶贫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可从东西部扶贫协作的角度着手,经过实地调研和拍摄,最终形成优秀的、具有时代纪念意义的作品,向党和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其次,推陈出新,提高作品创新力。在重大时间节点时常常会出现许多相同题材、类型的作品,这就需要导演具备艺术创新能力,善于寻找新选题、新视角,推陈出新,实现艺术突破。在传播多元环境下,互联网综艺节目创作成为时代热点,成片后在电视台播放,并将成品拆开变成互联网产品,以短视频的形式在各大短视频平台播放。例如,《我们在行动》便是成功的案例,该节目不同于以往搞笑、游戏类、恋爱类真人秀节目,而是秉承了扶贫帮困的宗旨,大批明星艺人与社会人士加入进来,使节目更加丰富有内涵[5]。
再次,拓展渠道,形成集群效应。在传播多元环境下,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增加,单纯凭借一种媒体很难形成爆款产品。在创作期间,单纯凭借导演也很难捕捉到生活中最精彩的瞬间。对此,应将个人的艺术自觉变为群体的艺术自觉。依然以《我们在行动》为例,该作品是在各市、州电视台合力下完成,总导演负责整个系列的详细规划,针对角色选择、故事讲述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全省创作团队在统一规定下进行拍摄。该作品在多个传统渠道、团队的联合推动下,形成了集群效应,也使得艺术自觉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三)充分发挥演员主体性的自觉
在传播多元环境下,导演应具备较强的鉴赏能力,尊重演员的艺术个性,改变以往导演主体性过度、演员舞台主体性缺失的情况,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尊重和激发演员的艺术个性。在电视节目表演中,演员将身体和声音均借给剧中人物,使其“活起来”。演员在艺术创作中应占据主动地位,这是由表演活动本质所决定的,表演艺术需要演员具备高度的艺术自觉,在自身经验、生活经历与真实情感的基础上,发自内心地开展艺术创作。作为导演,应在尊重演员主体性的同时,还要促进其艺术个性的发挥,不但要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深入分析各个角色的性格与思想,还要了解扮演该角色的演员的思想、表演习惯等,尽量为其创造舒适的演绎空间,在彩排中对演员进行科学指导,使其在角色创造方面的主体性充分展现出来,补充自己的艺术构思。反过来,拥有鲜明艺术个性的演员也会使角色“活起来”,使整个艺术作品“增值”。二是帮助演员挖掘自身艺术潜力,促进艺术风格的形成。现代导演应向当年齐如山导演学习,凭借导演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梅兰芳独特的艺术个性,对梅兰芳自身艺术风格产生了较大影响。在电视戏曲作品中,谭鑫培、程长庚均是老生行当,在艺术个性方面有所不同,二位优秀表演者自导自演,在表演、唱腔等方面均展现出别具一格的审美个性,塑造出不同的京剧老生流派,成就了当年的艺术经典。
(四)打造节目品牌效应,提高节目品质
当前国内电视综艺节目层出不穷,甚至占据了大量电视节目时长,在以收视率为导向的环境下,要求综艺节目必须考虑到受众的心理诉求,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创作。但是,对于电视综艺来说,如若长期单纯注重为受众带来的视觉冲击,忽视情感、价值观方面的表达,则会使节目发展缺乏深度与广度,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对此,应积极打造节目品牌效应,融入传统文化,提高节目品质。以湖南卫视节目《天天向上》为例,形式轻松,语言诙谐,为受众带来许多快乐,且节目内容重视国学文化,使内容深度得到保证。再如,《你好星期六》中,每逢国庆节、中秋节、寒露等法定节日与传统节日,都会推出主题节目,将具有节日代表性的美食、手工艺品、古诗词、故事传说等融入到游戏中,在愉悦观众的同时,还可为节目创作提供更多素材,促进传统文化的弘扬,获得了更多受众的喜爱与支持。这与单纯花费重金聘请流量明星相比,立足于受众的社会生活,结合时代特点与节日热点,更能制作出有深度、受到受众认可的节目,赋予节目更大的价值,这也是导演艺术自觉性的充分体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着时代与技术在不断进步,受众的艺术需求也更加多样,电视导演应牢牢把握时代脉搏,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使受众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在电视作品创作中,应深刻意识到艺术自觉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情况,努力提高自己创作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与鉴赏能力,并把握重大历史节点进行创作,尊重演员主体性,使最终的作品在多个平台播出,赢得更多受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