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从民生新闻角度讲好本土文化的优势与作用

2022-03-13夏紫怡

传播力研究 2022年35期
关键词:西江肇庆民生

◎夏紫怡

(西江日报社,广东 肇庆 526000)

一、以民生新闻为载体讲好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通常,我们所称的“文化”一般是指精神文化,它大致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理性文化、文学艺术文化和社会习俗文化等四个主要部分。而包含地方风俗、历史文脉、价值取向、人文道德的本土文化精髓,同样日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也逐渐成为人们寄托乡情,感怀往事,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层面。但事实上,很多具有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的本土文化正处于“后继无人”“濒临灭绝”的状态。西江日报社开设“肇庆边界行”“非遗传承人”栏目,通过采访发现,肇庆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的春牛舞、壮狮舞,广宁的客家山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出现了传承人才断层的问题。如何守正创新,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成为推动本土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问题。

在这中间,以贴近群众生活、遵循客观事实、采用情节叙述的民生新闻,无疑成为实现本土文化再起航、再发展、再创新的有利基础和关键途径。从媒体报道角度而言,民生新闻可以使本土文化完成多维度传播,逐渐形成城市标记性符号;从联系群众方面而言,民生新闻浓郁的人情味、充沛的社会情绪,在报道本土文化时,能引发共情,从而凝聚向心力。

(一)民生新闻披露了部分本土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状况

在历史浪潮中,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与魂,是前人后辈的精神纽带,保护好、利用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本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团结民族精神的本质要求。传承发展本土文化如此重要,但在现实执行中,却又如此单薄易碎。笔者曾作为主创人员参与《西江日报》社会民生版“府城考古”栏目的采写工作,其中采写到端州区城南路青宁坊8号的邓家大屋:“《端州百街掌故》记载,青宁坊原作清宁坊,本意是清明宁静,语出《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彼时的青宁坊路面多用卵石铺筑,房屋普遍为砖木结构,木石门框,雕花帘,垛脊,青瓦面,峰火墙,临街有商铺,屋内多是三、五、七进庭院。青宁坊邓家大屋保存清代建筑特色,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但笔者深入采访了解到,目前邓家大屋的后人邓伟强早在10年前已搬离,又苦于没有经济能力修葺古屋,如今的邓家大屋颓败不已,杂草丛生,难复昔日古韵之美。而在邓伟强等后人看来,邓家大屋价值远不止于此,更多的是肇庆府城故事的历史延续。又如,笔者在参加《西江日报》社会民生版“非遗传承人”系列报道中,发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封开采茶戏)也出现了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村中青壮年无人乐意全职加入采茶戏的日常巡演和编剧排练中,使得封开本土文化处于“无人接盘”的尴尬局面,文化延续发出“断流”的警报。

(二)民生新闻揭示了本土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难以兑现的问题

文化软实力要转化为经济生产力,推动社会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社会效益,是新时代下文化事业谋求“变现”的直接体现。但从抽象概念的文化精神过渡到具有使用价值的市场商品,中间的经济手段和转换途径需要找准切合点,否则难以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双兑现”。如前文所述,笔者在参与报道《西江日报》社会民生版“非遗传承人”时发现,实质上大多数县级甚至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层面难以为继的背后,即是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法兑现,很多深藏于乡村大地、宝贵的文化民俗只流于形式的保护,缺乏实质性的帮扶和发展,如此一来,在生存压力挤压和物质利益驱使之下,毫无生产效益可言的本土文化就会被搁置一旁,随着时间的消磨,也逐渐淡出群众生活的视野。凡此种种,皆通过采写民生新闻的方式逐一进行批露,也引发了社会对于本土优秀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深思与反省。

二、以民生新闻讲好本土文化的优势

一直以来,民生新闻以其接地气、用语有趣、情节跌宕等特点得到了众多受众的青睐,尤其贴近社会、介绍风俗人文、具有教育意义和共情意识的内容,则更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而作为集灵活性、综合性、真实性、客观性为一体的社会民生新闻,又是传播、弘扬、发展本土文化,塑造文化涵养,坚定文化自信的系统载体。通过不断切换宣传报道角度和形式,如《西江日报》社会民生版开设“非遗传承人”“府城考古”“肇庆边界行”等栏目,让肇庆本土文化在新闻传播中潜移默化地熏陶、改变人与社会,从而根本上感化、提炼、铸造、雕琢人的心灵,有的放矢地完善肇庆文化建设。

再者,地方媒体在宣传本土历史文化的过程中,无形之间串联带动了政府文物部门、景区管理、文史专家、图书馆等社会资源,互通共享信息价值之余,也充分激发调动了各职能部门的主动性,各挥所长,各取所需,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一)内容多元、形式多样,夯实文化宣传基础

社会民生新闻的主要特点是内容涉猎广泛,题材丰富灵活,通过记者与通讯员深入基层走访采集,在浩瀚的社会生活中萃取“一滴水”,来反照社会文化生活的丰富性和多彩性。社会新闻内容五光十色、包罗万象,为不同形式传播和延伸打下了坚实基础。以《西江日报》社会民生版开设的“非遗传承人”栏目为例,散落在肇庆本土的国家、省、市、县级的非遗项目皓若星辰,在非遗传承人默默坚守之下愈发熠熠生辉。端砚制作、古法造纸、五马巡城、包公传说等,每一项非遗传承的背后,都镌刻着肇庆非遗传承人恒久的信念和让人肃然起敬的坚守。《西江日报》以故事性、问答式的社会民生新闻形式报道,其间结合新媒体、视频制作等传播手段,挖掘非遗传承人背后的故事、现状情况、未来发展等,文章内容既充满可读性又富有情节性,迎合了当下受众对于本土文化、家园意识、乡村情怀的追崇热爱和表达需求。

(二)贴近受众搜罗第一手文化素材

众所周知,社会新闻广泛性的特点还通过受众的广泛性体现出来,受众簇拥的背后即展现了民生新闻信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一大优势。社会爱好的变化、价值观念的更替、道德准则的变迁、文化的传承发展等,都会从受众社会化进程中逐一展露,再借由民生记者的实地采访,获取信息,整理成文,传播弘扬。如近年来,肇庆正在开展“府城复兴”项目,力争恢复千年古城格局,展现肇庆历史文化名城的多彩风貌。《西江日报》社会民生部结合史料素材、现场走访、群众介绍、民间传说等,刊发了清代的古崧台门楼、石桥亭、五经里、冯家大屋、中共西江特委机关及交通站等文物古迹的历史脉络。以石桥亭为例,作为肇庆仅存的古茶亭之一,溯源寻根,仅依靠简单的文史材料并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民生记者另辟蹊径,从周边老居民的口口相传中收集到关于茶亭的信息,抽丝剥茧,再结合文史专家的验证,叠加故事性的民生新闻写法,顿时让晦涩难懂的文物介绍变得生动有趣,将肇庆本土文化与价值理念通过民生新闻的亲切性、广泛性、群众性逐一展现。

(三)故事性可读性强,满足受众文化阅读需求

“有头有尾有情节,活人活事活道理。”对于社会民生新闻,在媒体领域中可读性强已然成为衡量点击量、传播率的重要标准,一篇情节跌宕起伏,富有感染力,引发共情的民生稿件,往往成为挖掘、呈现本土文化所蕴含哲理性、民族性特质的途径。肇庆广宁北市镇与清远南冲镇接壤,处于两市交界点,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北市镇独有的民俗文化风情,其中包含有擂茶文化。在《西江日报》社会民生版“肇庆边界行”栏目里,以现场感十足的民生新闻角度采写客家擂茶文化,将其制作材料、烹煮过程、风味口感等,以活灵活现的文字“代言”——“抓起一小撮野生干茶叶,手执鸭脚木制成的长柄,在擂钵中顺时针摩擦,期间加入少许热水,擂磨至茶泥,随即倒入沸水。在木勺的搅拌下,茶汤变浓,香气扑鼻。最后佑以芝麻、花生、炒米等食材,一碗集香、甜、苦、辣于一体的擂茶便大功告成了。”不难看出,该新闻由民生新闻角度凝练而成,对于讲好本土历史文化故事,起着“群众喜闻乐见”的作用。

三、利用民生新闻优势讲好本土文化的作用

当今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使得人们对于社会民生新闻有了更多的需求,在此之下,经由“民生新闻化”的本土文化宣传则有了茁壮成长的空间和机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利用好民生新闻的自身魅力和优势,对于充分弘扬本土文化、历史人文、自然风景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一)增强记者“四力”综合素质

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四力”是对新闻记者能力的综合概括,即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当下,新闻记者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要从不断提升“四力”入手,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此来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更出色地做好新闻工作,为党和人民更好地服务。而《西江日报》开设的“肇庆边界行”“非遗传承人”“府城考古”等栏目,记者深入乡村、基层一线,通过实地走访,对话群众,采访文史学者,综合所见所闻,在基于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报道本土文化的发展之源、发展之难、发展之路,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肇庆历史文化实现保守和超越相结合,在融入新时代潮流的进程里,体现了新闻媒体的责任和担当。

(二)实现各方资源有效调动和信息共融

在大数据时代和信息全球化的当下,资源共享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其中在科学研究、行业发展、产业转型等方面都起着共同布局、串珠成链、互通互融的作用。由此不难看出,完成一篇民生新闻,除了现场必要的走访调查外,事件脉络的背景和各方人员的看法同样需要整合和提炼,这期间必须要调动利用各部门相关素材和信息资源。同样的,以民生新闻为角度和着力点采写本土历史文化,在民生叙事性的基础上,还需要增添“硬核”素材——博物馆、文物保护、地方志等部门或者文化专家等的专业看法,如此一来,即实现了各个相关单位的信息交流、共享、融合。

(三)揭示本土文化保护短板,为政府部门文保工作提供参考

在不少人眼中,社会新闻似乎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是“花边新闻”,它既不能承载重大的社会经济政治主题,在深度挖掘上也似乎“无路可走”,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和偏见。以《西江日报》社会民生版“非遗传承人”栏目的广宁北市镇山狮舞为例,通过对山狮舞的现状调查、特色介绍、后续发展等的报道,以“后继无人”的现状引发深思,延伸至广宁全县对于山狮舞深入传承发展的不足与短板,并且提出“山狮舞进校园”,开设“山狮舞”课堂等系列可持续性策略,在敲响文化保护警钟之余,也为当地政府部门在非遗传承中延续根基文脉提供了参考。

(四)提升本土文化知名度,凝聚受众向心力

乡愁,可以说是地方文化传承的脉络联结和具体呈现。肇庆是一个文化积淀十分深厚的地方,可谓是人杰地灵。大量来自乡野的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民生新闻的丰厚营养和独特亮点。这些本土人文资源,更是优秀的地方文化的深厚积淀,也是肇庆人引以为傲的“精神粮食”,可以说,一座城市的扬名离不开其中文化的推动作用,而作为民生新闻,就是本土文化“扬天下”的灵活途径。肇庆端砚制作技艺、古城墙遗址故事、边界村的民俗风情,凡此种种,通过民生新闻独特的表达和解读,使得这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文化逐渐广为人知。此外,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也有效提升了传播效果,将地方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宣传政策、引导舆论、传递资讯、提供服务的宣传工作中,同样使民生新闻成为地方党委、政府的得力助手,成为市民的贴心朋友。

(五)激发了受众对于本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之情

民生新闻的特性之一便是其触角能延伸至社会各个角落,换言之,以民生新闻为角度,采写的本土文化现状报道,也通过新媒体视频、APP链接等手段传播至千家万户,其中传递的文化保护理念也一同灌输给受众。由此,举一反三,不少受众开始留意身边历史悠久的文化习俗,文化保护也逐渐实现了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的转变。其中,肇庆市广宁县石屋村乡贤江水河在关注了《西江日报》社会民生版“非遗传承人”后,主动宣传石屋村古屋文化,同时推动村中人居环境整治。2022年3月,江水河在治理村中河道时发现清末贞节牌坊,于是立即与笔者联系,经过市级文物保护专家的鉴定,认为其有历史研究价值,建议做好后续保护工作。江水河的举动生动诠释了民生新闻对于激发基层受众保护本土历史文化的作用,是发展乡村、城市文脉的黏合剂。

四、结语

民生新闻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它以生动灵活的叙事方式,直面社会层级现象的真实、浅层报道和纵深开掘的结合模式,使得报道内容发乎民情、体现民意、凝聚民心。如此“接地气”的架构,同样是宣传推广、传承发展文化的重要基础。而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铸就了城市的性格与精神,赋予了城市发展的生命力、向心力、凝聚力。利用民生新闻讲好本土文化,从另一层面而言,即是彰显了城市魅力,体现了文化内核,表达了价值理念。

而作为媒体记者,也能借“近水楼台”的优势,走近不同文化中心,探寻各方水土滋润下所缔造的精神内核和内驱力,从采访中促进职业素养的提升,锻造人生价值理念,提高专业能力,才有了行稳致远的底气与实力,才能在本土文化宣传弘扬之路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西江肇庆民生
密闭取心技术在西江24-3油田的应用
大地回春—肇庆十八年林丰俗作品特展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基于指数模型的R = P(Y <X <Z)统计推断
西江华彩路
西江苗寨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贵州最美乡村——西江镇·宏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