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可视化新闻研究综述

2022-03-13◎安

传播力研究 2022年35期
关键词:可视化受众

◎安 洋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所,四川 成都 610000)

在知网上以“数据可视化新闻”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得到结果1 063条,相关研究的高峰出现于2016—2018年。文献中既有实践方面的经验总结,也有理论层面的概念梳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据可视化新闻的定义及发展

(一)数据新闻及数据可视化

数据新闻又名“数据驱动新闻”,发端于西方新闻实践领域,即运用相关技术软件来搜集、处理、解读和形象化呈现数据。最早利用数据进行报道的新闻可见于曼彻斯特《卫报》1821年5月5日发布的一则关于未成年人教育系统的报道。2009年《卫报》开创“数据商店”(data store),下设“数据博客”等频道,对“数据新闻”做出了明确分类,开启了数据新闻发展的先河。在我国,继2012年大数据在新闻传播学术领域成为热点话题之后,数据新闻在2013年引发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方洁认为,数据新闻从狭义上可以概括为一种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的新型新闻报道方式,其核心是对数据的处理。

数据可视化(data visualization)是数据新闻中的一个分支,由科学可视化发展而来。其通过对数据库进行挖掘并展示数据背后的关系与模式,形象化地向受众展现信息及其意义。它以数据为对象,围绕信息科学中的DKW层次模型,即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将数据转化为智慧,并起到有效传递信息、交流并运用数据进行分析的作用。郎劲松、杨海(2014)将数据可视化定义为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后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像或图形后通过屏幕进行显示并进行交互处理的一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凯勒将数据可视化定义为把数据信息和知识通过视觉形式表达出来的过程,其中包含了处理数据、解读数据及呈现数据的步骤。

在数据可视化新闻的定义方面,张晓雨、王成军(2015)认为,数据可视化报道是数据新闻最后呈现给读者的一种形式,是数据新闻记者利用数据可视化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生产的报道。这是一个把数据信息和知识转化为视觉表达的结果,是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解读后呈现给读者的最终表达形式。韩巍(2014)认为,数据可视化报道的本质仍然是报道,是以数据可视化方法讲述数据背后的故事。

本文所论述的数据可视化新闻与张晓雨、王成军(2015)的定义相近,指的是一种结果,即数据经过处理之后的一种视觉上较为直观的呈现形式。

(二)数据新闻的发展脉络

数据新闻脱胎于精确新闻报道、计算机辅助报道,又与二者有所区别。从精确新闻报道到电脑辅助新闻再到数据新闻,这一演化的过程不是替代而是一种增量进化。不同于精确新闻借助数据实现对新闻报道的详细描述和分析,数据新闻是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并利用计算机可视化和视频制作技术进行新闻内容的呈现。

二、数据可视化新闻的特征与分类

(一)数据可视化新闻的特征

方洁在《数据新闻概论》中将数据新闻的特点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其出发点和目的是服务公众利益,二是其前提是有以开放的数据源作为基础,三是其核心是以数据处理分析的结果驱动报道逻辑,四是其主要呈现方式是可视化的。吕宇翔等人(2022)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15—2021年国内外七个具有影响力的新闻奖项中226条获奖作品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获奖的数据新闻作品呈现出视觉简洁化、技术交互化以及传播社交化等新特征。

(二)数据可视化新闻的分类

根据报道题材划分,数据可视化新闻多应用于政治、财经、体育等数据较多的报道领域。此外,由于健康传播、传染病传播与数据、地图等联系紧密,与数据可视化报道具有天然的适配性。1854年,英国公共健康专家John Snow通过在地图上标记出霍乱患者的位置信息分析出了霍乱疫情的源头和传播方式,有效地助力了疫情的防治工作,是最为著名的传染病数据可视化的应用案例。王雪(2019)以财新网“数字说”为例,从健康类数据新闻的数据来源、报道内容和可视化呈现方式等方面,探究了健康传播在数据新闻中的发展状况。

三、数据可视化新闻的生产与发布

当前国内外学者们围绕数据可视化新闻生产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数据可视化的媒体实践及未来发展,二是数据可视化的工具选择与应用,三是数据可视化当前的不足与改进措施,四是数据可视化的呈现方式与应用价值。

(一)数据新闻的生产

数据新闻的选题往往需要在数据收集、过滤、发掘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调整。在新闻内容采集方面,数据新闻不同于传统新闻的采访—写作生产模式,数据成为绝对主角,甚至可以由AI写作机器人进行数据的抓取,生成可视化的图片或视频进行直观、高效的发布和传播。数据新闻对新闻理念和人员建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制作团队需要配备专业的新闻工作者、程序工程师、前端设计师等,并以这些人为团队核心。德国之声记者米尔科·格伦兹(Mirko Lorenz)将数据新闻生产分成四个步骤,即数据收集——数据过滤——数据视觉化——新闻报道以故事形式呈现,随着步骤的逐个完成,数据新闻对受众的价值不断提升。徐少林、白净总结了数据新闻可视化设计与内容的平衡方法:一是运用扁平化形式做减法设计,二是运用统一与对比色彩的形式做减法设计,三是运用网格版面的空间形式做减法设计。海伦·肯尼迪(Helen Kennedy)等人研究了数据可视化的生产习惯,包括二维观点创造客观性、形状和线条创造秩序、简洁的版式创造简约、数据来源创造透明性。有研究者对BBC、《卫报》和《金融时报》的交互团队进行了短期观察和半结构性访谈,发现传统的新闻价值标准在数据可视化新闻设计中不占主导地位,交互设计的专业标准不一而足,甚至并非都遵循用户导向。

(二)数据可视化新闻的发布

数据新闻生成后,生产者便着手其在各种媒体平台的发布,数据新闻对于受众的价值在这一阶段得到实现。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教授保罗·布拉德肖(Paul Bradshaw)围绕数据可视化新闻的传播提出了代表性的“双金字塔”结构理论。金字塔顶端的视觉化也就是数据新闻的可视化要求。

四、数据可视化新闻的传播效果

(一)国内研究现状

从传播者角度出发,邱南森在其专著《鲜活的数据:数据可视化指南》中介绍了柱形图、饼图、折线图和散点图等图表的制作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并从点、线、面等可视化元素的视觉特点出发分析了可视化效果。王国燕(2014)将数据的图像化呈现和受众对图像内容的读取视作编码、解码的过程,将可视化映射过程中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总结为图像结构选择、图像制作工具选择、可视化方法选择三点。夏晗雨(2019)提出,由于人类对信息的获取主要依靠视觉,数据可视化在便于受众识别数据、增强传播力等方面具有优势。

从受众角度出发,赵新宁认为,数据新闻的传播维度是双向的、交互式的,其制作过程离不开受众的广泛参与,这是一种更易于用户接受和解读的直观呈现方式。王然(2018)以深度访谈的形式与15位数据新闻的典型读者进行交流,从“使用与满足”角度将读者对数据新闻的需求归纳为信息、情感、社交、自我认知和娱乐五个方面。蒋忠波(2018)采用控制实验的研究方法,以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验证得出受众对数据新闻的喜爱程度要明显高于传统新闻,但是在新闻的客观性感知、易理解程度感知、态度改变、识记效果等指标上,数据新闻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优越性。许向东(2018)采用眼动实验法,验证了数据可视化更容易使受众记住作品中的关键信息、受众对可视化作品的喜爱程度更高,以及可视化的作品形式能够提高受众阅读后的参与程度这三个假设的正确性。

(二)国外研究现状

罗兰·巴特是运用符号学理论在视觉传播领域进行研究的先驱,他在《图像的修辞》中表示:图像符号在视觉传播中比文字符号更容易深入人心,数据新闻中大量运用视觉符号会对新闻的传播效果产生影响。西蒙·罗杰斯认为新闻可以单独罗列数据制成图表或采取其他可视化形式,有效地展示故事,贴近受众需求。索罗普·弗雷德瑞克(Solop FredericI)和南希·万德斯(Nancya Wonders)对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中的数据新闻报道与传统新闻报道的叙事策略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即使数据新闻报道的准确性更高,但传统新闻仍然在选举报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马克·科定顿(Mark Coddington)指出,数据新闻能够以单纯呈现数据的形式让受众自己分析得出结论,使受众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更高。马克·斯米西克拉斯(Mark Smiciklas)从数字营销和新闻媒体角度介绍了数据可视化在传递信息过程中所产生的美学和经济价值,并从视觉的角度阐述了受众在可视化传播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五、疫情下的数据可视化报道

(一)疫情数据可视化报道的内容研究

刘婷(2020)将2020年1月11日—3月18日国内外媒体关于新冠肺炎的数据可视化报道归纳为科普介绍、统计总结、地理分析、政策宣传四个类别。李子韵(2021)将疫情数据可视化报道的内容分为系统科普防疫基本常识、展示新冠肺炎的传播扩散路径、实时更新防疫动态、宣传与科普防疫技能四类。应申、窦小影(2020)认为,新冠疫情可视化的数值信息可分为六大类,即累计数据、增量数据、存量数据、比率数据、个体数据和其他数据,疫情前期公众更关注累计数据,后期公众更关注增量信息、比率数据,逐渐复工复产后重点关注存量数据。

(二)疫情数据可视化报道的呈现方式研究

罗璇通过对疫情的数据可视化报道进行统计,发现几乎所有的数据样本都以可视化的形式来呈现报道内容,75%的报道具备可视化支持功能,即可视化内容与文本内容相辅相成,以图辅文。24.5%的报道具备可视化附加功能,即运用可视化来丰富内容,提供文字以外的更多信息。应申、窦小影将疫情数据可视化的呈现方式划分为“1阶”“2阶”和“多阶”三种类型。戴玲玉燕(2021)将疫情报道中数据新闻的形态和特征总结为:数据地图,一目了然;图文并茂,重点突出;数据可视,感官统整。

六、结语

我国数据新闻自诞生至今不过10年,10年间数据新闻的内涵和实践都在不断变化发展。冯海青,朱昕磊揭示了数据新闻已经从之前的“可视化”阶段发展至“工具化”阶段,并逐渐成为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的重要形态。但归根结底,数据新闻的本质还是新闻,真实、客观、公正等价值要素仍然是评价数据可视化新闻的根本标准。唐雅婷指出,在此次新冠疫情报道中,数据新闻不再是冷冰冰的数据分析,在传递信息的时候更加具有人文关怀。数据新闻可视化报道在体现理性、科学态度的同时,亦不能丢掉媒体始终应坚守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各家媒体应公开分享原始数据,践行新闻的透明性原则。在运用数据可视化形式传递大量信息的同时,找到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平衡点,使受众在数字阅读中感受到温度。

猜你喜欢

可视化受众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思维可视化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