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文言文教学散发浓郁的“语文味”

2022-03-13曹丽芳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王戎语文味知音

曹丽芳

文言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理应成为小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文言文(小学阶段俗称“小古文”)的教学与其他课文区别开来,既要从语言文字的信息入手,消除理解障碍,同时也要彰显小古文的文化气息,形成从文字到文章、从文化到文学的层级过渡,凸显文言文应有的教学效果。

一、关注落实,散发文字味

由于汉字发展的转化和变迁,文言文中很多字的意思与现在字的意思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再加上语言习惯也有明显不同,给学生理解带来了较大的障碍。一旦文章内容不能读懂,后续的一切探究和思考就无从谈起。因此,强化对文言文中汉字音、形、义的关注,就成为了重要的教学方式,尤其是要关注文旁的注释和课后生字表。鼓励学生在逐字落实的基础上,做到大声朗读,不误读一字,不遗漏一字,直到把课文朗读通顺。

在指导学生落实文字时,就应该凸显两大原则:首先,学会适当放过。字的落实,并不意味着要把所有字的音、形、义都面面俱到地讲,而需要从学生原始经验以及汉字本身的难度出发,智慧地放过一些难度不大的汉字。比如《司马光》(三年级上册)一文中“庭院”“跌”“持”等字,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基本相同,教师相机组织学生通过组词,来激活原始的认知经验,就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这些词语的大意,无须进行特别处理,而将节约出来的精力聚焦在其他更值得深究的汉字上。其次,要聚焦特殊的字。由于文言文表达的特殊性,一些古今意思有着变化的汉字,最容易扰乱学生对文言文的感知与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特殊处理。以《守株待兔》(三年级上册)为例,很多学生对“兔走触株”中的“走”这个字的理解,一直都存在偏差,他们都习惯于从现在的角度,将“走”理解为正常行走。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开展以下的教学:首先,引发认知冲突。如果兔子以正常的速度行走,怎么能“撞死”呢?其次,结合语境理解。引导学生猜测:能够将自己一下子撞死,兔子应该是怎么“走”的?从而想象其速度之快、力量之大,初步感受到“走”是快跑之意。最后,教师相机出示语句“儿童急走追黄蝶”,帮助学生形成结构性、概念性认知。

二、统整融通,散发文章味

关注每一个汉字,并不意味着就应该将文言文完全拆分、肢解开来,而应该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将文本统整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教师可以借助于朗读的方式,将看似散乱的文字组合成为连贯且具有韵律感的文本。由于很多学生对于文言文的接触机会相对较少,再加上文言文语言精练简洁,所以学生在表达意思时跳跃的跨度就相对较大,朗读时也存在较多的困难。教师就需要从文章的整体性视角出发,精心设置朗读的指导环节,让学生从单纯读的层面,迈上感受文本节奏之美与韵律之美的层面。

《王戎不取道旁李》(四年级上册)一文中“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是最难朗读的。此时,在理解了文本大意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给这句话划分停顿节奏:“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正确划分停顿节奏既能帮助学生读出文言文特有的顿挫感和韵律感,也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意。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相机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在头脑中浮现出人物的动作、神态等,以进一步加深对人物的理解,更好地凸显人物的价值意蕴。比如《司马光》中的核心语句“光持石击瓮破之”,就可以紧扣其中的“持”“击”“破”这三个动作,引导学生想象司马光当时动作的迅捷和头脑的冷静,并指导学生通过设置不同的重读点、不同的节奏音,读出不同的理解,展现自己不同的理解,让学生不觉得乏味,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使得文本中的语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从而将整篇文本的语言在朗读的体验过程中逐步内化。

三、传承拓展,散发文化味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板块中明确指出:语文学习要能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相对于文言文来说,最终的落脚点就应该是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与反思。

比如《伯牙鼓琴》(六年级上册)一文主要讲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段佳话,即锺子期和俞伯牙之间的知音佳话。教学时,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从文本的内容入手,了解故事的基本信息,然后围绕着这篇故事的中心词“知音”展开探究。首先,紧扣课文,借助于故事中人物之间的言行进行深入感知,明确什么是“知音”,让学生利用文本中的信息,感受俞伯牙和锺子期之间相互了解、心有灵犀的关系,初步了解“知音”。其次,拓展资料,介绍锺子期和俞伯牙身份悬殊,一个是砍柴的樵夫,一个是达官贵人,但是两人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不同,就制约相互交往。紧接着,拓展课后“阅读链接”中评价两人故事的诗句。(1)孟浩然《示孟郊》:“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2)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3)王安石《伯牙》:“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借助诗人的视角,丰富学生解读和理解“知音”的内涵,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知音及其内涵进行对比和整合,提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将文言文仅仅作为一种教学古代文字的载体,而是从文化的视角,基于教材而又超越教材,寻找到具体的人文价值。

四、揣摩辨析,散发文学味

经历了文化的熏陶,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还需要重新回归语言本身。古代人写文章都讲究炼字,往往借助寥寥数语,就能够传递出丰富的意蕴,展现出事物的特點。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探寻文化的基础上,紧扣语言的抓手,感受文言文中所蕴藏的独特的文学之味。

还以《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为例,从语言文学性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能仅仅认识到李树上的李子很多,而是要紧扣“多子折枝”展开探究:李子究竟多到了什么程度?此时,教师就从语言文字所描写的画面入手,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有的学生认为,树上的李子,你靠着我,我靠着你,挨挨挤挤的,非常茂盛;有的学生从一个“压”字感受到,李子不仅仅多,而且个头很大,分量很足;有的学生甚至想到了杜甫的著名诗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通过这样的理解和拓展,学生激发了想象的意识,形成了直观可感的画面,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语言所带来的丰富想象空间,巧妙地填补了语言表达的内在留白。

其实对于这篇文言文而言,作者对王戎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就在于与其他小孩子的形象进行了对比。比如描写“诸小儿”的“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还原、细化人物的不同表现:诸儿在“竞走取之”时,究竟是一副怎样的状态?细化小孩子的动作、表情和神态,而王戎“不动”时,可能是怎么想的?这样既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对后续思维探寻做了铺垫。

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将文中的语言、人物进行了对比,就不再是停留于对故事情节的感知,而是从语言的独特形式和作者的写作方法进行了对接,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最后,教师还可以继续拓展《世说新语》中关于王戎的其他故事《王戎观虎》《王戎钻核》。

一篇文言文,就是一个独特、完整的世界。文言文虽然篇幅简短,但其背后所蕴藏的价值资源却是非常丰富的。教师要依照从文字到文章,从文章到文化,最后回归文学的维度,循序渐进,充分发挥文言文的教学效能。■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新吴区南星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3308500338216

猜你喜欢

王戎语文味知音
“事实上的名士”王戎,“魏晋风流”的一个样本
吝啬的王戎
王戎识李
晏殊的忘年知音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曹娥庙
壮乡三月赶歌圩传歌传情传知音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论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
德行第一之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