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奥会比赛小项的主场效应特征及对中国备战北京2022冬奥会的启示

2022-03-12何依蔓欧欣蓉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小项主场系数

何依蔓,欧欣蓉,胡 旭,林 孟,李 娟,田 慧

主场优势指在主场比赛时获胜概率高于客场的现象。前人研究发现主场优势普遍存在,不受主客场场次等因素影响[1-3]。21世纪初,我国学者也开始研究主场优势,以足、篮等单项体育运动的研究为主[4-5]。

奥运会是研究综合性赛事中主场优势的宝贵素材。相关前人研究以夏奥会为主,冬奥会较少,但都发现了主场优势现象[6-10]。随着北京2022冬奥会的临近,一些冬奥会主场优势研究涌现,如田慧等根据主场效应预测我国2022年冬奥会的奖牌数,查显峰等分析短道速滑项目的主场优势[11-12]。

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以比赛大项或分项为研究对象,探讨主场效应现象与特征,但鲜有基于比赛小项的主场效应研究。冬奥会设7个大项、15个分项和102个小项(2022年增至109个小项),而即便是同一分项下的小项,其项目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基于大项或分项探索主场效应特征,不够细致准确,需聚焦到比赛小项,精细化深入研究。

本文首次以近10届冬奥会中所有比赛小项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类型比赛小项的主场效应特征,分析影响主场效应的因素,为中国运动员备战北京2022冬奥会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第14~23届冬奥会比赛小项为研究对象,将各主办国在各小项中的历届主客场成绩作为指标,分析主场效应趋势和特征。

1.2 数据收集

根据国际奥委会公布的近10届冬奥会数据[13],统计各主办国参赛情况及冬奥会比赛小项的举办情况。主办国参赛情况的纳入标准与田慧等一致[11]。其中,俄罗斯排除前苏联、独联体和2018年禁赛期数据,共纳入6届数据;前南斯拉夫共纳入2届数据。

冬奥会比赛小项中,10个小项(如速度滑冰男子和女子集体出发、高山滑雪混合团体、冰壶混合双人等)历史上只举办过1届比赛,无法对比主客场成绩,予以排除。11个小项(如跳台滑雪女子个人标准台、花样滑冰混合团体、冬季两项混合接力等)2014年才成为冬奥会项目,仅韩国有主客场对比的数据,样本代表性不强,予以排除。剩余共计95个小项纳入统计分析。

1.3 主场优势效应计算

借鉴Balmer等[9]提出的计分方式,将主办国所获奖牌转换成得分,金牌计3分,银牌计2分,铜牌计1分。计算主办国在各小项中的得分,用得分除以该小项在这届冬奥会上的奖牌总分,算出该国的得分率。冬奥会比赛小项中,东道主国家主办届和非主办届得分率平均值之差就是该国的主场优势系数;各国的主场优势系数平均值即该小项的主场优势系数。

1.4 主场优势效应比较

对比赛小项进行以下分类对比研究,以根据主场优势系数体现出的趋势,探究各类小项主场效应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

1.4.1 场地差异项目、主观评分项目和其他项目

场地熟悉度和主观评分可能是冬奥会主场优势的主要影响因素[9]。场地熟悉度是指,主客场比赛场地差异较大时,主场运动员有更多时间熟悉比赛场地,可能发挥更好;主观评分是指,裁判在主观评分时可能对主场运动员有所倾斜。为探究主场优势是否受场地熟悉度和主观评分的影响,本文参考Balmer等的筛选标准[9],将95个冬奥比赛小项分为场地差异项目、主观评分项目和其他项目。

场地差异项目共纳入26个小项:高山滑雪类和滑行类项目(如雪车)赛道的变化性最强,赛道走势和弯道弧度等对运动员表现的影响很大,具有很强的场地差异性[9];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与高山滑雪大回转相似,也具有场地差异;雪上技巧和障碍追逐的赛道虽需按照国际雪联的标准来修建,但建造过程中可依据山形地势调整,同样具有场地差异性[14-15]。

主观评分项目共计纳入18个小项:花滑类项目、空中技巧和U型场地技巧完全由裁判评分[9, 16],主观性最强;雪上技巧的主观评分占比80%[16],因此既属于场地差异项目,又属于主观评分项目;跳台滑雪中,姿势分由裁判根据起跳、飞行和着陆的姿势主观打分,北欧两项中,跳台滑雪阶段的得分决定越野滑雪阶段的出发时间,因此跳台滑雪和北欧两项的比赛结果也都受到主观评分的一定影响。

剩余小项纳入其他项目,共计53个。

1.4.2 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

为探究主场效应在冰上和雪上项目中是否存在差异,将比赛小项划分为59个雪上项目和36个冰上项目。同时,为进一步探究场地和主观评分对冰上和雪上项目的主场效应影响是否一致,将冰上和雪上项目再细分为场地差异项目、主观评分项目和其他项目(如雪车为具有场地差异的冰上项目),比较主场优势系数。

1.4.3 男子、女子和混合项目

将比赛小项分为男子(51个)、女子(42个)和混合项目(2个),研究主场效应是否具有性别差异。无舵雪橇混合团体项目历届只有男子参赛,算作男子项目。同时,将男女项目也再次细分为场地差异项目、主观评分项目和其他项目进行对比分析。

1.5 统计学分析

对主场优势效应的计算结果采用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进行统计学检验(SPSS 24.0),P<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为显著性差异,0.05

2 研究结果

2.1 场地差异项目、主观评分项目和其他项目的主场效应比较

本文对3种类型小项的主场优势系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图1)。超过半数的场地差异项目主场优势系数为正值,中位值为2.15%,平均系数为4.91%,主客场差异达到边缘显著水平(0.05

图1 冬奥会不同类型比赛小项的主场优势系数比较

主观评分项目中也有超过半数报告了正向主场优势系数,中位值在1.62%,平均系数为4.11%(P=0.025<0.05),达到显著差异。其中,最大的主场优势系数出现在北欧两项男子个人标准台/15 km中,达17.86%,但未出现显著差异。自由式滑雪男子雪上技巧增幅其次(16.13%),差异达到了边缘显著水平(0.05

其他项目中,主场优势系数中位值为负,平均主场优势系数仅为0.92%,主客场成绩没有显著差异。

2.2 冰上和雪上项目的主场效应比较

冰上和雪上项目的主场优势系数如图2。雪上项目的主场优势系数中位值为负,均值仅为0.67%,未见显著差异;大部分冰上项目报告了正向主场优势系数,均值达5.83%,主客场表现差异非常显著(P=0.001<0.01)。

图2 雪上项目和冰上项目的主场优势系数比较

将雪上和冰上项目进一步细化为场地差异项目、主观评分项目和其他项目进行主场效应比较(图3)。

图3 不同类型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的主场优势系数比较

涉及场地差异的雪上项目主场优势系数中位值仅为0.01%,平均主场优势系数为2.26%,未达到显著水平。涉及场地差异的冰上项目中,超过3/4的项目主场优势系数为正,中位值7.54%,平均值为10.89%,具有显著差异(P=0.036<0.05)。最高效应值仍出现在钢架雪车男子(33.89%,0.05

涉及主观评分的14个雪上项目中,仅3个出现负增长,且最大降幅仅为-0.93%,主场优势系数中位值为2.91%,平均系数为5.28%,具有显著差异(P=0.012<0.05)。主观评分的冰上项目样本量仅为4,主场优势系数中位值和平均值均为0.00%,未发现显著差异。

其他项目整体上虽未见显著主场优势,但其中的冰上项目系数显著高于雪上项目。雪上项目主场优势系数的中位值和平均值均为负数,无主场优势;超过3/4的冰上项目系数为正,平均系数为5.12%,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6<0.01)。

2.3 男子、女子和混合项目的主场效应比较

男子项目的主场优势系数总体显著高于女子项目(图4)。男子项目主场优势系数中位值在3.40%,平均值为5.15%,主客场表现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0.01)。一些较高系数也均出现在男子项目中,如钢架雪车男子(33.89%)、短道速滑男子500 m(28.17%)、速度滑冰男子团体追逐(27.78%)等。女子项目的主场优势系数中位值和平均值均为负,数据分布相对较为集中,未发现显著差异。仅有的几个系数较高的小项,如雪车女子双人座(20.00%)和钢架雪车女子(17.50%),也未见显著差异。混合项目只有2个小项,无法在箱型图中显示,其平均主场优势系数为0.00%,未见显著差异。

图4 男子项目和女子项目的主场优势系数比较

将男女项目细化到场地差异项目、主观评分项目和其他项目后发现,男子项目在所有分类中均出现较为显著的主场成绩增长趋势,平均系数分别为7.16%(0.05

图5 不同类型男子和女子项目的主场优势系数比较

3 讨论

3.1 场地熟悉度对主场优势效应的影响

本文发现,场地差异项目总体出现正向的主场优势系数,说明主办届的表现普遍优于非主办届,呈现出较显著的主场效应。同时,考虑到无场地差异也无主观评分的其他项目中未发现较明显的主场效应趋势,本文认为场地差异可能是主场优势的影响因素之一,研究结果与Balmer等[9]一致。前人在研究夏季运动时指出,运动员对比赛场馆、设施等的熟悉度都可能影响比赛的发挥[17-18]。据此可推测,冬奥会中场地熟悉度尤为重要,因为一些滑雪或滑行类项目需依托山势和海拔差修建赛道,运动员比赛时速度较快,对场地差异极为敏感,因此主场运动员对场地的熟悉度可能提高运动表现,显示出主场优势。

同时,本文发现场地差异项目中,冰上项目出现了显著的主场优势效应,而雪上项目未出现,说明即便同属于场地差异项目,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的主场优势效应也有一定差异。

涉及场地差异的冰上项目为雪车、雪橇等滑行项目,这些项目的赛道差异性较大,每条赛道的弯道、坡度和难度都各有不同,运动员需根据不同的赛道走势制定滑行路线,并在高速滑行中及时控橇调整。既往研究显示,东道主运动员对场地的熟悉度能使钢架雪车运动成绩提高约0.401%[19]。结合滑行项目特点和前人研究,本文认为滑行项目中东道主运动员与他国运动员相比,有更多时间熟悉赛道,能提前规划滑行路线、策略及不同情况的应对方案,在快速滑行时有效控橇,场地熟悉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主场运动员的获胜概率。

涉及场地差异的雪上项目包括高山滑雪类项目,以及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的小项,在本研究中并未发现显著的主场优势效应。前人针对高山滑雪项目进行过主场优势研究,早期研究发现高山滑雪存在一定的主场优势,认为可能是场地熟悉度所致[9],但近期研究却并未发现主场优势[11]。在了解此类项目特点和近十届比赛的变化后,本文推测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冬奥会正式开始前,在比赛场地举行的其他国际型赛事给了他国运动员熟悉赛道的机会,比如近几届冬奥会高山滑雪赛道往往在正式比赛前举办过高山滑雪世界杯赛等国际性比赛,可能削弱场地熟悉度带来的优势。

总体来说,本文认为存在场地熟悉度带来一定主场优势的趋势,而这种优势在冰上项目中比雪上项目中更明显。

3.2 主观评分对主场效应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主观评分项目总体报告了显著的正向主场效应。该结果说明,主观的打分方式可能会影响成绩,导致主办国运动员得分更高。既往研究也统计了类似的趋势,认为裁判面对主场观众时,可能产生心理压力,给主场运动员打出更高的分数[2, 6, 20]。同时,观众为主场运动员加油喝彩的声音,会导致裁判在评分时对主场队伍有所倾斜[20]。本研究结果与既往研究一致,进一步支持了前人研究结果。

此外,本文发现主观评分的雪上项目显示出显著主场优势效应,但冰上项目无。雪上项目中,前人在自由式滑雪和跳台滑雪中观察到了主场优势,认为可能是主观评分向主场运动员倾斜所致[9, 11]。目前尚没有针对北欧两项、U型场地技巧、空中技巧和雪上技巧的主场优势研究,但它们作为主观评分项目,总体显示出具有显著主场优势的趋势。

主观评分的冰上项目仅有4个,均为花滑项目,在本研究中并未发现显著主场优势。从本文数据上来看,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样本量太小,无法得出有效统计学结果。同时,梳理既往研究发现,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21世纪初及以前,认为裁判在打分时,政治倾向等因素会影响评分公正性[21-22]。然而,自2004年引入花滑新评分系统以来,并未再发现花滑中的主场优势[11]。因此,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新评分系统更加公平客观,减少了主观评分可能出现的误差。

总体来说,本文认为主观评分方式可能带来一定的主场优势效应,但这种效应在冰上项目中不明显,具体原因还有待未来进一步分析。

3.3 观众对主场效应的影响

冰上项目总体呈现出非常显著的主场优势效应,而雪上项目无。该趋势同样存在于无场地差异也无主观评分的冰上和雪上项目中。上述结果说明主场优势可能不仅仅受到场地和主观评分的影响。

通过对比冰上和雪上项目的比赛环境特征以及梳理前人文献,本文认为观众可能是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针对夏季运动的既往研究发现,主场观众是主场优势的影响因素之一,主场观众人数、声音以及观众与运动员的距离都可能激励运动员,激发出“领地保护”意识,提升比赛成绩[18, 20]。基于本文的数据,可以合理推测观众因素对主场效应的影响在冬奥会中同样适用。

冰上项目都在室内或半室内场馆进行,观众较集中,而雪上项目都在户外进行,场地较开阔,观众较分散。以即将举办的北京冬奥会为例,越野滑雪赛道全长近10 km,仅6 000名观众分布在赛场中,而冰上项目的室内场馆面积相对更小,观众却能多达18 000人[23-24]。冰上项目相较于雪上项目,观众人数更多,密度更大,运动员可能更容易感受到主场观众的热烈支持,激发出更高的运动水平。雪上项目观众较少,与运动员的距离较远,且室外环境嘈杂多变,运动员感受到的主场观众氛围以及受到的影响都可能有所减弱。本文未能得到近10届冬奥会中的具体观众数据,无法验证这一推测,这也是本文的局限之一。观众对主场优势的具体影响程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3.4 性别对主场效应的影响

本研究将所有比赛小项按性别对比分析后发现,男子项目具有非常显著的主场优势效应,而女子和混合项目未显示出显著的主场效应趋势。将男女项目按照场地差异项目、主观评分项目和其他项目进一步细化分类后,发现仍旧存在上述趋势。该结果与前人针对夏季运动主场优势的研究基本一致[25-27],这种不分项目的性别差异值得关注。

既往研究发现,女子运动员主场比赛时会受到压力和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无法发挥出正常的技战术水平,而男子运动员则越战越勇,出现“热手效应”[27]。此外,男女运动员主场比赛时激发出的主场意识程度不一。男子运动员体内睾酮分泌增多,表现出更强的获胜欲和进攻性,而女子运动员睾酮水平变化微弱,甚至无明显变化,主场比赛获得的增益不如男子运动员[25]。因此,基于本文数据结果和前人研究推测:冬奥会中男女运动员可能同样会出现上述心理机制差异。男子运动员主场比赛时所获增益较大,显示出非常明显的主场效应,而女子运动员则因受到压力的负面影响,同时又很难获得较高的主场意识和激素水平,难以超水平发挥。

4 结论和启示

4.1 结论

本文首次以冬奥会中所有比赛小项为研究对象,通过精细化分类,从比赛项目特点、运动员性别等角度探究主场效应的趋势和特征,为主场优势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证据。研究发现,冬奥会主场优势效应客观存在,不同类型比赛小项的主场效应不尽相同。场地差异项目、主观评分项目、冰上项目和男子项目的主场效应较为明显,提示主场比赛时上述项目可能更容易获得成绩上的提升。我国运动员应充分利用上述比赛小项的主场效应特征及影响因素,力争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取得更好成绩。

4.2 主场优势效应趋势特征对中国备战北京2022冬奥会的启示

4.2.1 结合疫情防控实践着力增强主场效应,实现突破

北京2022年冬奥会恰逢新冠疫情方兴未艾之时,疫情防控仍是各国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防控得力,管理妥善,能够保证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备赛。疫情下的特殊时期,我们在备战冲刺阶段和比赛中都应充分发挥主场优势,创造最佳参赛运动成绩。

一是应利用主场场地优势,结合最新科技成果,对标真实场地和赛道,打造“云训练”“云比赛”等仿真训练和比赛平台。比如,钢架雪车赛道为我国自主设计规划,可利用VR技术搭建赛道模型,结合AI机器视觉算法和全景画面拼接技术,模拟真实赛道的比赛体验。疫情期间训练多、比赛少,仿真比赛有助于模拟实战,检验训练成果,激发队伍战斗力。尤其是遇到突发疫情时,运动员频繁前往训练场地可能有所不便,仿真训练可保持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同时,仿真训练和比赛有助于实时监控训练过程,强化训练效果。

二是安排运动员在真实比赛场地进行系统性的模拟实战演练,适应比赛场地,提高主场效应的增益。疫情期间,冬奥会各项测试赛推迟,无法按原定计划提前熟悉场地的运动员可能需要自主模拟比赛环境进行实战演练。对于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的冬奥会项目,场地熟悉度对比赛胜负的影响尤为明显,因此,让运动员在真实场地参加实战演练,尽快熟悉和适应比赛场地,有利于发挥最佳竞技水平。

三是调适运动员疫情下的心理稳定性,提前适应多种比赛氛围。相比东京奥运会的“无观众”状态,运动员应做好“有观众”“无观众”“观众少”等多种比赛情境的准备,确保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减少外界干扰,全身心投入比赛,展现东道主运动员的精神风貌。

4.2.2 冰上和雪上项目实行差异化备战,重冰稳雪

我国在冬奥会上的表现是“冰强雪弱”,历届冬奥会中约80%的奖牌都是冰上项目所得,而近10届冬奥会中,冰上项目也体现出了非常显著的主场优势效应。因此,我国应对冰上和雪上项目实行差异化备战,重点加强冰上项目,稳步推进雪上项目。

一是抓住我国主办2022年冬奥会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冰上主场优势,让我国冰上项目更上层楼。对冰上项目实施分类管理,重点突破。继续将短道速滑等传统优势项目、速度滑冰等潜在优势项目作为夺金夺牌项目重点备战,加大投入,科学训练,实现项目的长足发展。同时,利用主办冬奥会所带来的观众和场地优势,力争提升弱势冰上项目的成绩,实现雪车、冰球等项目中零的突破。

二是稳步推进雪上项目的发展,重点关注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等项目。我国雪上项目的发展基础还较为薄弱,但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等体能技巧型项目不仅是我国的潜在优势项目[28],而且是主观评分项目,能获得显著的主场效应加持。因此,应充分发扬我国运动员在此类雪上项目中的优势,利用主观评分因素的加持,实现雪上项目成绩的飞跃。

4.2.3 关注男女运动员竞赛水平和竞赛心理上的差异,激发潜能

我国在冬奥会比赛中存在“女强男弱”的局面,历届冬奥会中,男子项目共获得16枚奖牌,而女子项目高达40枚。然而,由于心理机制的影响,女子项目无法像男子项目一样体现出显著的主场优势效应,形成以下矛盾:女子运动员是主要“夺牌手”,却无法享受主场效应的增益;男子运动员受主场效应增益较大,但竞赛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一方面,应加强女子运动员的心理建设,帮助她们获得主场优势加持;另一方面,应大力推进男子项目的发展,充分利用主场优势实现成绩的突破。

对于女子运动员,应形成完善的心理支持体系。比如聘请专家开展讲座,对一些共性的心理问题进行排忧解难,提出建议;组织运动员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不仅有助于运动员获得情感上的支持,也有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同时,应为女子运动员提供个性化心理咨询服务,强化主场作战带来的正面激励作用,帮助运动员建立适当的角色定位,提高心理唤醒水平,更大程度地获得主场优势加持。

对于男子运动员,应在训练机制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激励运动员力争上游。比如在训练中引入竞争机制,鼓励队员们挑战顶尖运动员,既能在竞争中保持压力,又能互相学习。同时,针对有望夺牌的运动员,应根据他们的技战术水平和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合理调整各阶段训练重点,助力男子运动员在主场优势的加持下实现成绩的突破。

猜你喜欢

小项主场系数
第十六届夏季残奥会在东京开幕
敦煌
敦煌
小小糕点师
苹果屋
嬉水
三段赛程 激情角逐
待定系数法在分解因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