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对策

2022-03-11■文/马

幸福家庭 2022年19期
关键词:习惯笔者作业

■文/马 林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但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运用课堂所学内容去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且能在传递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拓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意识,从而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习惯较差

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成长阶段,各方面还不成熟,缺乏自律性,他们的学习习惯相对较差,不能独立自主地学习,需要家长或者教师督促。学生没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导致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二)师生互动不足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很少与学生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足,是导致学生逐渐丧失数学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这会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导致教师的教学效率低下。

(三)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教师总能听到家长埋怨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写作业的时候大人一不在旁边,他们就开始玩,一支笔、一块橡皮都能玩好长时间。此外,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也不稳定,学习质量和效率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注意力薄弱、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等特点,利用身边的例子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学习习惯。

二、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引导学生养成思考、探究、提问以及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与向学生传授基础数学知识一样重要。习惯是一种长久的行动力,知识是一种能力的积累,有了良好的行动力,学生的知识积累才会更加扎实。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培养他们学习习惯,让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积极开展预习的习惯,这不但能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提高、数学兴趣得到培养,而且会使其终身受益。

比如,每节课前,笔者会让学生提前准备好课堂上要用的学习用具,上课期间不能翻书包找东西,也不能向同学借笔、圆规等学习用具,以此督促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此外,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教师要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以使学生能有效衔接新旧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教师要精心设计习题,保证作业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笔者为了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的习惯,从改革作业的内容入手,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创新,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突破传统作业内容和形式的桎梏,引领他们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作业。

首先,笔者为学生设计了趣味十足的作业内容。比如,让学生回家后以家庭剧的形式模拟超市购物,让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中认识人民币,巩固比较简单的数学计算知识。这样的作业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面对以上作业内容,很多学生能按时完成,并且完成得特别棒,有的学生甚至还对作业内容进行了创新,让笔者惊叹不已。

其次,笔者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为了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笔者经常告诉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生活中有很多数学知识,希望他们能够用课本上学习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积极观察、思考。

最后,笔者引导学生成为家人的老师。笔者让学生将当天所学的知识点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让家长也能温习相关知识点。很多学生都乐于成为父母的老师,他们特别喜欢在父母面前表现自己,因此会积极分享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通过这一作业形式,很多学生都能很流畅地为自己的父母讲解当天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如果有个别学生无法完成这一作业,则说明其学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或者家长的帮助。

笔者通过以上作业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在笔者引导下,学生逐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能够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同时,笔者也会告诉他们,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家里,学习都只能自己独立完成,因为学习永远是自己的事情。

(三)切实加强师生互动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只有在互动性较强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潜移默化地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小学数学课堂焕发活力,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注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以及师生互动的乐趣。笔者会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想方设法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比如,笔者会在课堂上设置一些角色扮演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演绎不同的角色加强与同学、教师之间的沟通。此外,笔者还会设计一些谜语、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能够在这些不同的情境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积极与教师、同学沟通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师生教学角色互换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固定的,这让课堂气氛显得沉闷、严肃,也限制了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对此,教师可以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讲一讲自己解题的思路,也可以让学生讲解某部分内容等。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胆识,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当然,教师也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怎样讲解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达到查缺补漏、优化教学的目的。

为此,笔者经常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教师的角色,让他们自己解决学习中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体验教师角色的过程中明白教师教学的不易,从而在教学中积极配合教师,让课堂教学更加高质、高效。

(五)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教师的批评,学生最怕的可能就是教师的这一句话:“跟着我的思路思考。”有时候,学生明明可以另辟蹊径,找到更好、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可是由于教师的单一化引导,学生只能沿着教师指定的方向思考,这对于学生独创性思维的培养是一种阻碍。创新的前提是要多思考,要有另辟蹊径的勇气,所以教师要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比如,在学习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出示以下问题:笼子里共有两种兔子,其中白兔是7只,黑兔是8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学生看到这道题后,往往会按常规的解题思路将两种兔子的数量加起来,但是肯定也会有学生通过思考找出了其他解题方法。这个时候,教师能做的就是鼓励学生多思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解题方向,而不是要求学生用固定的方法去解题。学生有了教师的鼓励,就会在无形中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从而使他们的独创性思维得到培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很多小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心态,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不但能在课堂上掌握相应知识,还能掌握高效学习的方法。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从而能够通过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习惯笔者作业
上课好习惯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