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异化与回归
2022-03-11韩洪霞
■文/韩洪霞
对于幼儿园而言,安全是一切教育活动的重中之重,是保障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从幼儿特点来看,他们年龄小、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缺乏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如何提高幼儿园安全教育质量已经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课题。从实际情况来看,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一些异化情况,对安全教育的质量造成了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异化和回归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幼儿园安全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安全问题一直是学校教育关注的重点,只有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各项教育活动才能正常、顺利开展。幼儿年龄小,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安全意识,再加上幼儿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强,他们在日常学习、玩耍中更容易出现危险情况。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安全教育,充分了解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安全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实践之中,从而尽可能地为幼儿创建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安全意识,为其今后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异化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异化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幼儿安全问题过于关注,导致原本需让幼儿参与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教育活动被限制或被取消,无法正常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从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实践情况来看,其异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取消相关活动
安全一直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是保障幼儿园各项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为了避免各类安全隐患出现,部分幼儿园将一些能够促进幼儿发展但具备一定危险性、挑战性的活动取消,比如郊外活动、攀爬活动、戏水池活动等。这样不仅限制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也影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幼儿形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降低标准求安全
幼儿园安全标准是园内管理人员对幼儿园管理制度、危险监控及排查等关注度的体现。如消防安全管理标准要求幼儿园定期开展灭火、紧急疏散逃生演练,但部分幼儿园出于对幼儿安全的考虑,降低了对此制度要求的执行力度。另外,部分幼儿园还存在未按照相应安全标准放置大型运动器材的情况,或者为了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取消了户外运动中具有对抗性、危险性的活动,这就导致大型设备成为摆设,无法发挥其教育价值。
(三)过度限制活动范围
为了保障幼儿安全,部分幼儿园严格限制幼儿的活动范围,过分强调活动纪律和要求,缩小了幼儿的活动空间,限制了幼儿的自由。尤其是在春游和户外游戏中,幼儿往往只能在规定范围内活动,导致幼儿活动单一且枯燥,这不利于幼儿安全意识的形成,也影响了幼儿的个性发展。
(四)过于重视说教指导
安全教育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幼儿自身的实践体验,但实践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部分幼儿园在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时,有意识地减少了幼儿的实践活动。部分教师以说教为主,经常将安全挂在嘴边,却不重视幼儿的实践体验。比如,他们会在幼儿进食、盥洗时提醒幼儿“要小心……”“不要……”。但对于幼儿而言,很多安全知识是抽象的,仅仅依靠说教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要让幼儿在日常实践中体验和感知,这样才能真正将安全意识内化到幼儿心中。
二、幼儿园安全教育异化的原因
安全教育异化是多种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总的来说,这种情况的形成和下述几点因素分不开。
第一,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健全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各项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但如果管理制度不完善,就容易造成安全事故频发、事故发生后责任无法落实、安全工作断层等问题。部分幼儿园在出现安全事故之后才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使得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缺乏宏观保障,增加了幼儿园的安全隐患。
第二,教师综合水平较低。作为幼儿园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教学能力,同时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健全的人格。有的教师综合素质不高,无法运用合适的方式将安全教育知识、自我防护技能等教给幼儿,影响了安全教育的效果。
第三,缺乏家庭的支持。部分家长过于重视幼儿的知识学习,对于安全教育等其他方面教育的关注度不足,认为安全教育是幼儿园的事情,从而导致很多幼儿的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对危险的安全防范意识。
三、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回归策略
(一)完善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高效开展的重要前提,幼儿园必须加强对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视,从各个方面规范、落实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如玩具安全、日常安保措施、食品安全、机械设备安全等。同时,对于各项管理制度可以尽可能做到内容详细、具体,为制度的落实提供保障。幼儿园应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并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管理范围、应承担的责任等,做到责任到人,增强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
(二)增强教师的安全责任意识
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安全意识往往会直接影响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对教师安全责任意识的培养,通过相关的培训活动、考核活动等,增强其责任感,将相关安全管理制度逐步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让教师树立幼儿安全第一的意识,以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同时,教师应严密观察幼儿活动情况,保证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在发现幼儿出现危险行为时及时制止并给予引导,以帮助幼儿形成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此外,幼儿园还应制定完善的安全教评机制,由园长、副园长、年级组长等共同组成安全监督小组,制定相应的安全监督巡查制度,监督幼儿园教师的带班情况,抽查教师的安全教育行为,对于教师的不合理行为进行及时警告。同时,安全监督小组还需根据幼儿园情况制定安全教评标准,对安全教育展开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指导教师及时对安全教育方案进行优化,以切实提高安全教育质量。
(三)丰富安全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从幼儿园安全教育异化情况来看,安全教育活动内容单一、活动形式单调、活动范围受到限制等是常见表现。鉴于此,幼儿园需要立足于异化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改进,丰富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以增强幼儿的体验感,让幼儿在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中逐渐强化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学习情况,挖掘其中蕴含的安全教育元素,积极组织幼儿开展相关的安全教育活动。例如,对于有校车的幼儿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以“校车安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将如何安全上下校车(排队上下车、不拥挤、不推搡等)、如何乘坐校车(端正坐姿、系好安全带)、遇到交通事故如何自救等内容渗透到安全教育活动之中,让幼儿在具体的活动和模拟体验中加深对主题“校车安全”的认识与体验,并将相关安全意识内化到幼儿心中。
在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将安全教育渗透其中。例如,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分别扮演路人、汽车司机、交警等角色,让幼儿在具体的角色扮演中了解如何正确过马路,体会不同角色的作用。教师还可引导幼儿从扮演的角色出发展开讨论,以加深幼儿对于安全行为的认知,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掌握如何正确过马路。又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安全演习活动,利用多媒体为幼儿创设相应的情景,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将安全规则熟记于心。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幼儿开展火灾逃生或地震逃生演习,让幼儿在实践参与中真正掌握逃生方法,从而将相关的自我保护、救助方法内化于心,真正达到增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多出现于日常活动之中,因此,在一日生活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安全教育的渗透。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就“如何安全上下楼梯”展开讨论,让幼儿知道上下楼梯时不能拥挤、不能推搡、不能蹦跳打闹等。在开展手工制作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动画视频,让幼儿通过观看动画了解规范使用剪刀的重要性,在开展户外活动时,教师需要认真检查场地、器械设备情况,保证设备、器械安全,避免因活动器械、设备等引起安全事故。在开展绘本教学时,教师也可以结合绘本内容为幼儿渗透安全教育知识。例如,《提防陌生人》《马路上不可以》等绘本都可以作为安全教育的素材,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幼儿阅读绘本、开展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四)积极开展家园共育
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不能仅仅依靠幼儿园,还需要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幼儿创建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因此,幼儿园在完善园内安全管理制度、丰富安全教育活动的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家长的合作,积极挖掘、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家园合作共育力度,逐步形成家园合作的教育模式,以不断提高幼儿园安全教育质量。例如,幼儿园可以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安全教育活动。同时,有些家长是医护人员,有些家长是交通警察,教师可以邀请他们给幼儿讲解相关的安全知识,这样既能增进幼儿和家长之间的互动,又能丰富安全教育活动的内容,达到更好的安全教育效果。
总之,安全无小事,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点与核心,教师应积极了解当前幼儿园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改进,以不断提高幼儿园安全教育质量,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仍需要不断探索幼儿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方法,不断提高安全教育质量,为幼儿安全健康成长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