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拔罐结合针灸治疗急性腰痛的临床价值探讨
2022-03-11王瑛楠
王瑛楠
024200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中心医院中医科,内蒙古赤峰
急性腰扭伤的发生多与肢体超限度负重、姿势不正确、动作不协调或无准备突然活动、猛提重物等有关[1]。扭伤发生后患者多表现为腰部僵直,无法扭转弯曲并伴有疼痛剧烈、肌肉痉挛等症状,给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既往临床常采用西药止痛消炎治疗,但大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显著且见效较慢,部分患者甚至反复发作,增加痛苦。中医学认为急性腰扭伤多与受伤后气血受损、气血凝滞于腰部、不通则痛有关,治疗应调畅气血、疏经通络、缓急止痛。目前中医对于急性腰痛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采用针灸、拔罐、推拿等方式治疗,并取得满意效果。本文为探讨刺络拔罐联合针灸治疗急性腰痛的临床效果,选取200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腰痛患者20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 例。观察组男55 例,女45 例;年龄25~65岁,平均(45.1±20.0)岁。对照组男57例,女43例;年龄24~66 岁,平均(46.0±20.1)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持续性或阵发性腰痛,日常活动受限,站立、行走或腹部压力增加时疼痛加剧。②所有患者均存在腰部损伤、慢性劳损或腰痛病史。③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腰痛的相关诊断依据。④下肢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强试验为阳性,腰部可见放射性疼痛。⑤可见腰部疼痛处疼痛如刺,舌质紫暗,脉沉涩。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②合并脊椎滑脱、椎管狭窄、骨折及椎间盘突出需接受手术治疗患者;③具有精神疾病及意识障碍者,无法积极配合治疗患者。
方法:①对照组应用拔罐联合针灸治疗,取大椎穴,选择3寸毫针垂直刺入,刺入深度不超过0.2寸;之后将针尖向至阳方向透刺并轻轻捻转针柄,控制针刺深度约在0.2寸。调整针刺方向后缓慢行针,保持拇指及食指力度向下并观察患者腰背部是否出现热感。然后根据患者疼痛位置对相应穴位进行针刺,以雀啄法垂直刺入后逐渐增加针刺力度,针刺过程中询问患者感觉。最后自远端取穴,对患处肾俞、委中、太溪等穴位进行针刺,1 次/d,15~20 min/次。治疗过程中注意操作手法,保持点揉沉稳,持久力量的收发应注意缓慢。同时注意保持两旁肌肉沿膀胱经走形由上而下进行放松[3]。针灸治疗结束后进行拔罐治疗,对针灸治疗过程中可见的条索反应位置及疼痛处进行局部消毒,使用大号火罐进行重拔,拔罐过程中注意对罐内皮肤颜色进行观察,变为黑紫色后及时撤罐并保持拔罐时间不超过15 min,拔罐时间为隔日治疗1 次。②观察组应用针灸联合刺络拔罐治疗,针灸及拔罐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但在拔罐前对穴位及压痛处最明显位置用酒精棉消毒,然后左手紧绷皮肤,右手使用粗三棱针或针灸针进行点刺、散刺、扣刺等方法针刺并见皮肤冒血珠后,于面积较大位置进行拔罐,撤罐后使用棉球对血迹进行擦除并做好消毒处理。两组患者均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过程中对于情绪紧张、未进食造成饥饿及疲劳状态患者不宜接受针刺及刺络拔罐治疗;对滞针、弯针、断针、晕针及晕血现象进行常规处理并记录[4]。
疗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疼痛及功能障碍情况。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进行评估[5],总分10 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微疼痛,4~6 分为中度疼痛,7~10 分为重度疼痛。功能障碍采用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6],共包括10 项,每项0~5 分,评分越高提示功能损伤越严重。
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疗效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进行评估。①治愈:疼痛完全缓解,中医证候积分减少超过90%,功能完全恢复正常;②显效:腰痛等症状明显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超过60%但未超过90%;③有效:腰痛等症状较治疗前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超过30%但未超过60%,仍需进一步治疗;④无效:治疗后患者各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加重,中医证候积分减少未超过3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VAS、OD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ODI 评分均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ODI评分 VA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00 73.2±1.6 27.2±1.1 5.5±1.7 4.9±1.1观察组 100 73.3±1.5 22.6±1.0 5.7±1.5 1.1±0.2 t 0.455 -30.942 0.882 1.792 P 0.324 0.000 0.189 0.037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
讨 论
急性腰痛是目前临床常见疾病,中医将其归属为“腰部筋伤”“筋结伤”等范畴。中医学将急性腰痛成因分为内因与外因,内因多为寒湿水泛导致腰部经络不通,血脉受阻造成屈转不利,活动受限;外因则多与举抬重物、暴力扭转、跌扑损伤或体位不正、用力不当有关[8]。“腰者,一身之要,仰俯转侧无不由之”,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当腰部受到风、寒、湿等外邪或内伤、闪挫时,则进一步导致气滞血瘀、筋脉闭阻而诱发疼痛,所以治疗时应采用“以通为用”的原则,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现阶段,中医在治疗腰部损伤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可通过针灸推拿、刺络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针灸推拿具有疏通经络、祛瘀止痛之效。刺络拔罐则是刺络放血与拔罐的有机结合,前者可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从而达到改善气血不畅的目的;拔罐则利用负压引流的原理,对相关腧穴产生作用,驱除肌肉血脉中的风、寒等外邪,同时,拔罐过程中产生的温热作用有助于快速缓解肌肉痉挛,使血管扩张并增加血流量,增强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并促进炎症消散,两者联用有助于发挥协同作用最终达到祛瘀生新,调和气血,祛瘀散寒,疏通经络的治疗效果[9]。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刺络拔罐联合针灸进行治疗,刺络拔罐可发挥活血通络止痛之效,“菀陈则除之”,气血瘀滞于腰背经络,治疗应以祛瘀活血为主。拔罐既有助于将经脉中瘀滞之气血毒邪随血排出体外,还可发挥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效。同时,对腰痛点进行刺络放血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发挥活血祛瘀、疏通瘀滞经络之功效。针灸治疗有助于调动远部经络之气,通过针刺传气至病所并疏散内邪,疏通经络,驱风散湿,达到温经驱寒,舒缓拘急的筋肉组织,促进腰部气血运行,最终实现缓解疼痛的目的[10]。另外,观察组患者针灸所应用的毫针有助于调节气机运行,疏风散寒并缓解腰部肌肉痉挛,有助于改善受损肌肉组织的水肿与充血情况,刺络则直接对病灶范围进行放血,既有助于促进受损区域局部血液循环恢复,更有助于直接将积水及瘀血排出体外,促进新陈代谢并加速患者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联合针灸与刺络拔罐治疗后VAS、ODI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于急性腰痛患者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治疗可获得更好效果,且患者预后较好。另外,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刺络疗法可通过增强局部放血量发挥去除瘀血的作用,更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获得恢复与改善,同时加速机体对致痛介质的释放与代谢,发挥改善疼痛及促进恢复的作用[11]。同时,针灸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无不良反应,可在保证疗效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治疗安全性,适合应用于各年龄段患者,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总之,对急性腰痛患者联合针灸刺络与拔罐治疗的优势在于:①取穴少且操作方便,患者耐受较好且接受度较高;②治疗效果显著,针刺治疗后患者疼痛等不适症状可获得显著好转;③治疗时间较短,大部分患者在治疗3~5 d后恢复,且价格低廉,患者及家属接受度较高;④无需特殊体位,患者可在俯卧位下接受治疗,同时联合腰椎活动更有助于促进恢复。
综上所述,对急性腰痛患者联合针灸与刺络拔罐共同治疗,弥补了单一疗法的缺陷,不仅有助于提升疾病治疗效果,更可在较短时间内缓解症状,同时患者耐受程度较高。腰腿痛多与风、寒、湿三种外邪侵入机体所致有关,再加自身正气损伤,通过针灸刺络拔罐治疗可达到疏通气血,疏风散湿的效果,最终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