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现状及其用药合理性分析

2022-03-11吴桂芹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4期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不合理

吴桂芹

221600江苏沛县人民医院,江苏沛县

糖皮质激素又称为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也可由化学方法人工合成[1],由于其可用于治疗一般抗菌药物或非甾体抗炎药无效的疾病,具有较为显著的调节糖、蛋白质、脂肪生物合成及代谢作用,能发挥相应的抗炎效果。糖皮质激素的基本结构特点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所具有的C3 羰基、17β酮醇侧链及糖皮质激素特有的17 α羟基和11β羟基[2]。目前糖皮质激素涵盖了上述活性与特点的内源性物质,同时还涵盖了结构改变后具有近似活性剂内部结构的合成类药物,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药物。在对住院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用药不合理现象出现,影响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延长治疗周期和时间,增加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3]。因此,有效科学合理的用药管理措施非常重要,为了分析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现状及其用药合理性,本院对收治的80 例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在本院接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住院患者80 例的病历资料,其中男45 例,女35 例;年龄1~75 岁,平均(42.13±3.59)岁;住院时间2~15 d,平均(7.45±2.63)d。

方法:对80 例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在分析及统计的过程中参考《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使用须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及药品使用说明书等为基础进行点评。

观察指标:对80 例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类型、使用科室及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统计。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Excel 表格整理,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

结 果

各类型糖皮质激素药物使用情况:80 例住院患者中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类型包括布地奈德混悬液、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和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及其他药物。见表1。

表1 80例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药物使用类型情况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常用科室分布情况: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80 例住院患者涉及科室包括儿科、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及其他科室。见表2。

表2 80例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常用科室分布情况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不合理使用分布情况: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31.25%(25/80),主要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包括给药途径不合适、用药疗程问题、用药剂量不合理、药物配伍问题。见表3。

表3 80例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不合理用药类型分布情况

讨 论

糖皮质激素药物在人体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人体生长、发育、代谢及免疫等方面均具有调节作用,同时更是使用较为广泛的免疫抑制剂及抗炎药物[4]。现阶段临床中糖皮质激素药物种类更具多元性,依据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时间,可将其划分为长效、中效与短效三种类型,在治疗各类疾病时,如呼吸科、重症医学科、胸外科、儿科及脑外科等均广泛应用,能较好地治疗不同时期出现的炎症反应,对于炎性介质的释放起到控制作用,使肌体受到的炎性损伤减轻,优化与改善肌体免疫反应,控制淋巴细胞产生,阻断免疫反应导致的炎症出现[5]。但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用药尤为重要。

当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多种功效,如免疫调节、抗休克、抗感染、抗毒素及抗炎等,在用药合理的基础上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病情进展得到控制。临床研究显示,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的环境下,不合理用药现象越来越多,如药物用法及用量不当、无指征用药、给药途径不合理等,这不仅降低治疗效果,延长住院时间,而且还会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加重患者病情,甚至还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不利于患者预后,引发医疗纠纷[6]。

本研究针对收治的80 例接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80 例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主要类型包括布地奈德混悬液、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等,较常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科室包括呼吸内科、儿科、重症医学科等。80 例住院患者中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的患者占比为31.25%,主要包括给药途径与用药剂量不合理、药物配伍及用药疗程问题等。①给药途径不合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的用药方法包括吸入、静脉注射及口服等,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病情选择适合的给药方式,如果患者病情较轻,可进行口服给药,如果病情较重可给予静脉给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期常用雾化吸入给药。但在实际临床治疗中部分医生会采用注射剂雾化吸入进行给药,此类药物注射液雾化过程中会产生较大颗粒,容易在大气道内沉积,而且其中无亲脂性基团会降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无法与气道黏膜组织有效结合,影响局部抗炎效果,延长病程时间,增加治疗难度,影响患者的预后。②用药剂量不合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取得良好抗炎效果的同时还会存在一些不良反应,而不良反应的发生通常与药物使用剂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药剂量不合理占比达11.25%,如果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出现过量使用的问题,则会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受到抑制,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7]。所以临床在选择药物剂量时一定要综合考虑,若小剂量药物能取得良好效果,则尽可能避免大剂量给药,若患者病情需要大剂量冲击治疗时,则应尽量缩短大剂量给药时间。③药物配伍问题: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配伍时,若出现药物配伍不合理问题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导致医疗纠纷发生。而对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配伍禁忌,其大多存在于耳鼻喉科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以及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混合雾化,用于喷鼻、喷喉。在药物配伍期间,相关人员需要借助检索表中显示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两药共同配伍时出现的不良反应,所以不能将其配伍使用。④用药疗程问题:用药疗程不合理主要是指用药疗程时间较长,会导致多器官受累性疾病,损伤患者的各器官和组织,不利于患者机体康复及预后。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应结合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疗程。以重症肺炎患者为例,其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时,整个疗程应控制在3~5 d,在患者炎症好转后则可以及时停用药物,避免长时间使用药物降低患者免疫力,不利于后期康复及治疗。而对于一些需要进行冲击治疗的患者,大多为暴发型感染、狼疮性脑病、过敏性休克等急危重症患者,早期给药剂量较大,所以疗程大多应<5 d,即使是冲击无效,短时间内也不能重复给药。

因此,临床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过程中应不断强化医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干预,并不断优化处方点评,用药前严格把握药物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给予适当的用药剂量和用药周期,最大程度提高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安全性及有效性[8]。

当前,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现状较为复杂,且存在较多不合理用药情况,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现象出现,不利于患者预后,因此在临床用药中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提高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

猜你喜欢

糖皮质激素类不合理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及合理用药分析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及合理用药分析
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及合理用药探析
激素类药物该不该用
激素类药物该不该用
为何让人谈之色变
我院1237例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横断面调查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